《战国策·楚二》讲述了楚国一位小臣和张旄为了不同目的而合杀靳尚的事情。楚王想把被囚禁的张仪放掉,但恐怕张仪出去后继续干对楚国不利的事,因而很犹豫。楚臣靳尚对楚王讲:“大王可让我跟随着张仪,如果张仪干对楚不利的事,我就把他杀掉。”楚王同意了。
楚国一位小臣与靳尚有仇,想找人杀掉靳尚,选中了张旄。张旄是一位力主楚国联魏抗秦的人物,因楚王一直采纳张仪的联秦方针,张旄因而得不到重用。靳尚随张仪出去后,这位小臣对张旄说:“张仪的活动使您的主张得不到实施,您不如暗中让人杀掉靳尚,楚王必然疑是张仪所为,就再也不相信张仪了,那时您就可以得到重用。”张旄果然让人暗杀了靳尚,楚王于是很恨张仪,即让张旄与魏联系,一同攻秦。
楚王既想采用张仪的联秦方针,又怕张仪干对楚国不利的事情,于是派靳尚跟随监督张仪。在特殊的关系下,楚国小臣要借张旄之刀杀掉靳尚,而张旄则要通过杀掉靳尚来陷害张仪,小臣和张旄各有不同的目的,但在杀掉靳尚一事上却完全同一。同一行为是两个人两种目的、两个计谋所共有的核心步骤,因而这应该称作一个同心双环计。
楚小臣与靳尚有仇,他要杀掉靳尚,力所难及,于是要借他人之刀,但他人不会无缘无故地杀掉楚王爱臣靳尚,必须有自我利益的驱动,因而楚小臣特意选中张旄为借刀之人。
张旄与靳尚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他却与靳尚的监督对象张仪是一对政坛宿敌。杀掉了靳尚而藏起杀刀,佯装不知,人们必然会以为是张仪所干,楚王就会憎恨张仪,就会拒绝采纳张仪的联秦方针而起用张旄。从这种关系上来看,张旄与靳尚虽无利害关系,但杀掉靳尚却于张旄极大地有益,它是张旄陷害政敌、抬高自己的一项有效手段。这与那些为陷害仇人而采取的杀人藏刀计是大体一致的道理。
张旄似乎并未自觉意识到杀掉靳尚会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楚小臣故意向张旄点破这层道理,以利益诱使张旄杀掉靳尚,实是利用张旄来实现自己的报仇目的。可以说,张旄是利用靳尚之死来获取利益,小臣是利用张旄来杀死靳尚。
这种同心双环计的施计主体是不同的两个人,他们各有不同的目的和计策,但他们在某一事情上却有共同的行为或想法,这一共同点使两个不同的计策双环相连,难以分解,形成该计的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