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和《资治通鉴·周纪一》记载了战国初魏相公叔陷害吴起、逼吴起离开魏国的计策。公叔为相时,娶君主魏武侯的女儿为妻。为逼走吴起,他按照定下的计策前去对魏武侯说:“吴起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但咱们的国家小,又与强秦相邻,恐怕吴起不会安心留在咱们国家,说不定他哪一天会离去的!”魏武侯觉得言之有理,就问:“怎么才能知道他的去留意向呢?”公叔建议说:“您可以提出说要把公主嫁给他,以此来测试他的去留意向。如果吴起安心留魏,那他必定答应娶公主为妻;如果他心不在魏,想去其他国家,那他必定会辞掉这门亲事。”魏武侯决定采纳公叔的建议,准备瞅空向吴起提这门婚事。
公叔向魏武侯提议之后,又按照计策邀请吴起来家中做客,却有意安排让妻子当着吴起的面鄙薄、蔑视自己。吴起看到公主凭君主女儿的身份,对相国竟这样傲慢,心中很为伤感。不久魏武侯向吴起提出要把另一位女儿嫁给他,吴起找借口推辞了。魏武侯据此认定吴起没有久留魏国之意,对他便不再信任了,吴起害怕受到处罚,就逃离魏国,去了楚国。于是,相国公叔达到了逼走吴起的目的。
魏相公叔向魏武侯提议测试卫人吴起的去留之心,他让魏武侯嫁公主给吴起,要凭吴起是否答应该亲事来断定其去留心意。本来,聘娶公主和留仕魏国两事并无必然联系,以前者来测定后者有可能失之差错,但在家族统治的社会,以此法来参考了解一个人的去留意向也未尝不可。
然而,公叔在吴起接受这一不甚规则的心理测试之前,却有意向被测试者实施心理干扰,他安排夫人向吴起做表演,使吴起感到公主傲慢浅薄,不可为妻,诱使吴起拒绝魏侯的公主之亲,从而使魏武侯对吴起的心理测验得出了极不合实际的结论。一方面安排魏武侯测试吴起,另一方面又暗中诱导吴起,干扰魏武侯的测试,这就是公叔陷害吴起的奥秘所在。
公叔对吴起的心理诱导,是通过他们夫妻二人双簧式的表演行为暗示给吴起的。无论这一行为对君主的测试活动有多大的干扰,都难以追究他的欺君之罪和陷人之恶,因为他从未告诉吴起该怎样对待公主之亲,后来的结果是被测试人吴起自己的选择。公叔在欺骗君主和陷害他人的同时,把自己严密地保护了起来。
公叔为保住相位、逼走吴起,他可以选择吴起德和才的任意一个方面进行攻击陷害。然而,吴起的才能世人公认,难以动摇,公叔因而只能在吴起的忠顺、德行方面做陷害的文章。才高者陷之于德,这符合事情的逻辑。公叔的略为高明之处仅在于,一是他未简单地在道德操守方面诬陷吴起,而是着意向君王显示吴起难为魏用的不忠顺心迹;二是他想法把关于吴起心迹的结论留给君主自己得出,避免了君主和受害人对他的疑忌。
公叔陷吴起之事留给人们另外的启示是:才高者被人陷害攻击的薄弱处常常是德行、忠顺等方面。社会的现实固然是良鸟择木而栖,但才高的“良鸟”择木而去,往往是被不良的环境和无端的猜忌逼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