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专题综合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本专题的学习目标是:系统了解新民主主义教育在新文化运动到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四个阶段中的发展;了解新文化运动期间,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活动;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初步提出的体现新民主主义精神的教育纲领以及积极开展工、农教育和干部教育的活动。土地革命时期,了解苏维埃时期根据地教育的方针,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儿童教育的发展;了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与质量的提高,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成熟。
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意义的一个领域。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必然性;要注意分析新民主主义教育对中国革命的重大作用;要注意总结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的有益经验,作为当今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借鉴。
第一讲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探索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开始从无产阶级革命的立场和观点出发思考教育问题。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期间,共产党人以教育为革命斗争武器,开展工农大众教育,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内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李大钊、恽代英、杨贤江等,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传播和实践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时期教育发展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开始传播,并由此产生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萌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以发展,工人阶级力量随之壮大,形成马克思主义得以传播的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所造成的思想大解放,为各种新思想的引进创造了宽松的氛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引发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注意力从西方“民主自由的故乡”法兰西逐渐转移到东方的俄国了。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社会主义思潮流行开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影响逐渐扩大。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以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为武器观察中国问题,也开始以这个思想为武器思考中国教育的方向。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物。1918年年底,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成立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19年春,他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一时期,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恽代英、邓中夏等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也在全国各地积极宣传。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也同时得到传播,并开始影响着人们的教育观念。当时,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已开始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的理论来说明教育本质问题,提倡通过社会主义发展教育,争取工农群众的教育权利,诸多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成分均已萌发。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的提出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党诞生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工作,始终将教育作为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一大”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任务的第一个决议》中,明确提出成立“劳工补习学校”、“劳动组织讲习所”等,进行革命教育和宣传。
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关于教育运动的决议案》,提出了青年团在社会教育、政治教育、学校教育三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反映了党对工农群众教育的关注和基本要求。该决议案指出:在社会教育方面,要提高社会青年的知识,提高其社会觉悟,并使年长失学的青年,得到普遍文化教育;在政治教育方面,要对大多数无产阶级青年,宣传社会主义,启发并培养他们的政治觉悟及批评能力;在学校教育方面,要发动改革学校教育制度,使一般贫苦青年得以受初步的科学教育,并发动实施普遍的义务教育。
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宣言》。《宣言》的第三部分“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及其目前的奋斗”中,提出了“女子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教育上一律享受平等权利”,“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等主张。
上述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所提出的各项教育主张和奋斗目标,立足于为工农和妇女争取教育权利,具有明显的反剥削、反压迫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在教育上的重要体现。
1924年1月,在共产党人的指导和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发表的宣言在教育方面规定,“于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社会上确认男女平等之原则,助进女权之发展”,“厉行教育普及,以全力开展儿童本位之教育,整理学制系统,增高教育经费,并保障其独立”。这些表述包含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教育实践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重视工农教育,将其作为开展革命的有力武器。教育活动围绕着提高工农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的目标展开,形式因地制宜、灵活多样。
(一)工人教育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就十分重视工人教育。如北京大学邓中夏等人,1920年底在长辛店铁路工场附近创办劳动补习学校,成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开展工人运动的据点。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为北方工人运动培养了一批骨干,被称为北方劳动界的一颗明星。其他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先后都举办了类似的工人补习学校、工人夜校等。如刘少奇筹办的上海沪西小沙渡劳动补习学校,湖南小组在长沙办的工人夜校和广州小组办的工人学校,都是最早的工人补习学校。这种学校是促使革命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有组织地进行职工教育,许多党员受命深入工矿企业中发动工人。在各地的工人教育中,湖南最具有代表性,其中又以安源最有成绩。在******的直接领导下,1922年安源组办了路矿工人补习学校,通过识字向工人宣传革命。5月1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9月发起路矿工人大罢工。罢工胜利后,工人补习学校陆续增设。到1925年春,安源工人补习学校有7所,学员近两千人。
各地补习学校多半是根据工人教育的基本任务,自编教材,或利用现有的工人报刊针对工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如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在1922年建校之初就编有《工人读本》。其内容主要是以通俗的语言,着重讲明资本家压迫剥削工人,工人应当团结斗争的道理。关于课程设置,基础较好的补习学校设有国语、算术、常识、政治等,有的还设有珠算、习字等课。各地补习学校没有统一的学习期限,一般是几个月一期。
1925年5月,中国共产党发起在广州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大会通过的议案中有《工人教育的决议案》,系统地提出了工人教育的作用、任务、内容、形式与方法等(。1925年后,工人教育在全国各地更为广泛地开展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工人运动的深入开展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二)农民教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解放工、农劳苦大众,因此在领导和发动工人运动、开展工人教育的同时,也把组织、教育农民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
广东海陆丰地区农民教育开展得最早。农民运动的先驱、共产党人彭湃在1923年1月发起成立海丰农民总会,下设教育部,开办了农民学校。农会为农民学校代请“便宜教员,指定校舍”,学校向地主“批耕”土地,作为学田,农会出钱购买肥料和种子,由学生父兄出农具和耕牛,并负责耕种,农产收入除按规定交地租外,其余充作教师的薪金等。这样解决了办学经费,“读书不用钱”,“自是与教育绝缘的农村儿童,有五百余人得入学校读书了”。《海丰农民运动》。农民学校有日班与夜校,一是教授记数、识字和生产、生活日用知识;二是传授革命道理。
湖南的农民教育也是开展较早、较普遍的。建党以后,就有不少共产党人与进步人士一起,在各地办农民补习学校,宣传革命,1922年成立的长沙农村教育补习社就曾在长沙附近农村办有17所补习学校。1924年,******在韶山领导农民运动时,在20多个乡成立了农会,办起了农民夜校。国共合作后,湖南农民运动迅猛发展,至1926年11月,湖南全省乡农会有6867个,夜校也达6000多个。
农民教育的迅猛发展,与党的重视和正确领导密切相关。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1926年5月举行的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和同年12月举行的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都制定了《农村教育决议案》,就农村教育的方针、组织形式、师资和经费来源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对于当时农民教育的实践发挥了重大的指导作用。比如广东会议通过的《农村教育决议案》明确提出:“农村教育方针,一面可使农民于教育中养成其革命思想;同时也要增进其农业之知识与技能。”。根据这一方针,各种农民学校在课程方面,既重视文化科学及农业知识,又重视政治思想教育。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干部学校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工农群众运动蓬勃兴起,干部作用日显重要。于是,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一些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学校,主要有湖南自修大学、湘江学校、上海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等。
湖南自修大学是******、何叔衡于1921年8月在湖南长沙利用船山学社旧址和经费创办的,是最早的一所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指出,办学目的不是研究纯粹学术,而是为“改造社会”作准备。基于此,自修大学明确表示:对每一个求学者,要了解其出身成分、经济情况、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尤重考察其人生观、政治观,以保证罗致有志于革命的青年。由于办学模式新颖,自修大学广受赞誉。湖南自修大学1923年11月被湖南反动当局封闭。
自修大学被封后,****湖南省委当即筹办湘江学校,并于1923年11月24日开学,自修大学大部分学员转来学习。湘江学校分中学与农村师范两部,表面上看与普通中学相同,实际延续了自修大学的传统,课程中贯穿了革命精神,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革命活动。
上海大学创办于1922年10月,著名的共产党人瞿秋白、邓中夏先后到校担任领导职务。当时孙中山正在上海筹划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重新培养革命人才,故对上海大学甚为关注,在他去广州重建革命政府后,即亲自批准每月拨万元资助上海大学。上海大学办学的目的是培养研究社会实际问题和建设新文艺的革命人才,其设系设课均围绕着这一目的。如社会学系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主。上海大学的教学采取教师授课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尤重学生在认真读书、思考基础上的讨论。授时事的张太雷常以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之异同、中国之大患是帝国主义还是俄罗斯问题等时事政治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辨明是非,纠正错误。上海大学还鼓励学生投身于社会活动,学生会规定每个同学均须担负一项社会工作,如街头宣讲、夜校授课、工会工作等。五卅运动、广东革命政府北伐、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等,上海大学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
“四一二”政变后,上海大学遭政变当局封禁。上海大学办学5年,不仅宣传、教育了青年和民众,也培养了许多党的干部。
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是全国农民运动研究中心。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自1924年7月首届,至1926年9月共办六届。广州国民政府迁至武汉后,于1927年3月起又办一届,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农讲所分别由彭湃、******等共产党人主持,先后培养一千多名农运干部。
农讲所根据办学目的和形势需要,采取短训班形式,每期3个月,课程与教学安排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斗争紧密联系的原则,采取课堂讲授与课外实习、自学与集体讨论、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农讲所还安排时间让学员到广东农运开展较好的地区参观与实习。由于革命的需要,农讲所还十分重视对学员进行军事训练,农讲所学员按军事组织编队,军事教育包括军事理论、实际调查、军事操练,课时数占教学总时数的1/3。
1927年6月,中央农讲所首届学员毕业。此时武汉政府叛变在即,农讲所难以为继,被迫停办。
四、李大钊教育思想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李大钊,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最先完成了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最早奠基者之一。
(一)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
李大钊(1889-1927年),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赴日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1916年回国,即投入到新文化运动,他连续撰文,倡导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和偶像崇拜。他在《孔子与宪法》、《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等文中,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主义旧思想、旧道德、旧教育,对当时抬出孔子来维护自己统治的反动势力和教育领域内尊孔复古的潮流做了不懈的斗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促使其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1918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兼经济学教授,讲授唯物史观等课程。他充分利用图书馆、课堂和报刊,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革命和教育活动。1920年先后组织了北大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北方党的工作。1924年,他在上海大学讲授历史学、社会主义释疑等专题时,学生仰慕其名,群赴听讲,座无隙地。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在****北方区党委成立后,李大钊陆续辞去几个大学的教授职位,而专任党的工作。1927年4月28日在北京被奉系军阀杀害。
(二)论教育的本质
关于教育本质问题,李大钊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进行了剖析和说明。首先,李大钊指出,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社会成员已分化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时,教育就具有了阶级性,变为阶级支配的工具,统治阶级独占了教育。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不仅在物质上遭受剥夺,更在教育权利上受到剥夺。其次,他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理论,深刻揭示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他明确指出,教育对社会的进步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教育的发展和性质却决定于经济基础且受政治制约。由此他进一步指出,改造中国社会光靠教育本身的努力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发动民众、借助革命的手段解决经济基础问题,改造社会政治,才能最终解决中国问题。
(三)倡导工农大众的教育
李大钊特别重视教育和工农运动的结合,力倡通过教育来提高工农大众的革命觉悟和文化水平。李大钊尖锐地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残酷性和工人生活的惨痛现象,他也十分同情中国广大农民的生活艰辛和知识贫乏,认为农民要想谋求解放,必须提高文化水平,提高革命觉悟。为此他强烈主张真正的平民主义教育,劳工在教育上“也要求一个人人均等的机会”。
那么,如何实施真正的平民主义教育呢?李大钊指出,从根本上来讲,只有通过阶级斗争,建立了工人阶级的政权后,才能最终获得。但在工人没有掌握政权以前,必须先面对实际,去争取劳工的受教育机会。他说,首先要多设辅助教育机关,使劳动者休息时,能就近去学习知识。劳工聚集的地方,必须有适当的图书馆、书报社,专供工人在休息时阅览。其次通过工人运动争取缩短工时,使工人有更多工余时间用以读书,“使工不误读,读不误工,工读打成一片,才是真正人的生活”。
李大钊还号召有志青年到农村去,开办农民教育。他说,中国是个农业国,劳工阶级中的大多数是农民,农民如不解放,就是国民全体不解放。所以开展农民教育,提高农民觉悟对改造中国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倡导青年教育
李大钊在他的一生中始终关注着对青年的培养和教育,对青年教育问题的论述,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李大钊重视青年教育,是基于他对青年在改造社会、挽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斗争中所寄予的无限期望。他认为青年要在社会改造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李大钊指出,青年人只有为消灭黑暗、解除苦难,为人类幸福而奋斗,才是人生价值之所在。其次,李大钊看到了一些热血青年投身革命后,稍有挫折困难,便灰心悲观,丧失了进取心,所以他把培养青年具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当做对青年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再次,李大钊根据青年的特点,提出了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最后,他提出青年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工农,知识分子必须认识到民众势力的伟大,结合工农,变“三五文人的运动”为“劳工阶级的运动”,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才有希望。
五、恽代英教育思想
恽代英是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同时也是教育理论的探索者和教育改革的倡导者,是一位勇敢的无产阶级教育家。
(一)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
恽代英(1895-1931年),祖籍江苏武进,生于湖北武昌。1918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哲学系,留校任中华大学附中主任。五四运动期间,恽代英积极投入反帝斗争。1920年2月,恽代英和林育南等一起创办了“利群书社”。书社经销《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新青年》、《共产党》等书刊,成为武汉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的重要阵地。1920年秋,应聘宣城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兼授英文、修身、教育学等课程。1921年10月,到四川泸州,担任川南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翌年4月,任校长。1921年冬,恽代英在四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3年3月,恽代英受吴玉章之聘,到成都高师任教。这年暑假,恽代英赴南京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4年7月,他担任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局学生委员。不久,负责编辑团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1925年1月,团的“三大”决定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恽代英当选为共青团中央委员,任宣传部长。1926年,恽代英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5月,到黄埔军官学校担任政治主任教官。翌年1月,到武汉担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总教官。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恽代英当选为中央委员。八一南昌起义时,为****前敌委员会委员。随即担任****中央南方局委员。12月,参加了广州暴动的领导工作,担任了广州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广州暴动失败后恽代英转移到香港。1928年夏,恽代英到上海,担任党中央宣传部秘书长,主编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在上海被捕,1931年4月29日就义。
(二)论教育与社会改造
恽代英早年曾受“教育救国论”影响,但当他成为马克思主义战士后,重新认识了教育与社会改造的关系。恽代英首先肯定“教育确是改造社会的有力的工具”。但要使教育发挥这一作用,关键在于要以社会改造的目的来办教育,要以社会的需要来决定教育。恽代英反对无视社会的实际状况,空谈教育救国,空谈改造社会,教育要成为改造社会的有力工具,先要看怎样来改造社会。改造社会的关键在于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发展和抵抗外来侵略。教育要成为改造社会的工具,就要从这些方面去努力。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上有益的人。教育者的教育直接放在学生身上,间接的,都是放到社会上去,必须把改造教育与改造社会打成一片。学校与社会要有相同的改造理想,用自己所养的人,去做自己所创的事,创自己能做的事,以容自己所养的人。他告诫青年,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力促进革命,以根本改造这种社会,只有在较好的社会中间才会有较好的学校”。
(三)培养国家的主人翁
恽代英在教育目标上的基本出发点是要从社会的需要出发、从改造社会出发。恽代英认为时代的变迁,决定了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变革。他说“从前皇帝时代,皇帝就是一国的主人翁,所以那时的教育只要使大家知道忠君报国。”使受教育者“只知道有皇帝,不知道有自己,也不知道有民众”。他指出,“民国时代与此大不相同,主人翁就是民众,所以要大家明白自己的地位,知道自己的责任”。恽代英指出,要培养国家的主人翁,就要贯彻自主自治的教育,要点是:独立思想,独立行动,使其自尊,使其自信;要练习团体生活;要养成为民众服务的人;要重视群众生活的修养。
(四)论教育的改造
恽代英以社会改造为其教育改造的根本目的和依据,通过批判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教育提出教育改造的新构想。由于他早年的教育经历,他关注多的是儿童教育和中等教育。
1.关于儿童教育的改造恽代英反对封建传统教育方法上的枯涩呆板,他主张儿童教育需要靠兴趣、刺激以引起恰当的反应,不是靠灌注以养成储积的知识;对儿童养成表现力、创新力的教育,比养成容受量的教育更重要。要利用儿童游戏、猎寻、模仿诸种本能随处引导他们得到正确的知识,乃至正确的技能。体育、美育方面,要适当的培养、训练,使之强健与优美,避免荏弱冗杂的习气。
另外,恽代英主张实行儿童公育,要设立专门机构,使儿童一坠地即受到良好的公众教育。这是因为,首先,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合作越来越需要,家庭再不是儿童教育的合适场所,父母也不是合适的教育者。其次,儿童自小就在社会的环境中生长,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化能力。其三,儿童公育能提高教育效率,有利于教育的普及。
2.关于中等教育的改造恽代英首先揭露了当时中学教育的目的、课程与教材、教育方法均存在的根本性错误。他指出当时中学教育一切都为了升学和升级,课时过多,所学偏于理论,不切实际,没有实用性。恽代英明确中学教育目的“应该是养成健全的公民的教育”。恽代英批评中学教育课程设置偏重英文与数学,严重脱离实际需要。他认为中学生要多“学习读书、写字、算账的必要技术,自然科学的常识以及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的大概”。相应地,恽代英提出要改革中学教科书,他认为教科书编撰:遵循自学辅导的指导思想,叙述详明,附参考书目和思考题,贯穿以归纳法,以便学生自学,自己得出结论。教材要讲究实际效用,培养学生实际生活能力。关于中学教学方法,恽代英提出应当将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改变为自学辅导法。
六、杨贤江教育思想
杨贤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创立中国无产阶级教育理论体系,指导青年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
杨贤江(1895-1931年),浙江余姚人。1906年入溪山初级小学。1911年毕业于诚意高等小学堂,因家境贫寒便留在该校当教员,开始走上从事教育事业的道路。1912年秋考进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7年夏毕业。同年秋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职。1920年秋任广东肇庆县国民师范补习所教务主任。1921年春到上海担任商务印书馆《学生杂志》编辑,长达6年。期间借助杂志为阵地,针对青年和学生的学习、事业、生活问题,撰写和编发大量文章,据不完全统计,6年中他共写文章300多篇,通讯160多篇,答问1000多则,使杂志成为青年“生活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杨贤江也被赞为“青年一代最好的指导者”。1922年5月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底,转而从事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曾参加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受命避难赴日。在日本期间,他积极从事理论研究和翻译工作,1928年,撰成第一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世界教育历史的著作《教育史ABC》。1929年回国,于1930年撰成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原理的专著《新教育大纲》,奠定了他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的地位,1931年8月9日病逝于日本长崎。
(二)论教育的本质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阐明教育的本质,这是杨贤江教育思想的最显著特点,也是他对中国当代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杨贤江指出:“教育为‘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即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杨贤江教育文集·新教育大纲》。它与法律、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观念形态的领域一样,建立于经济基础之上,取决于经济基础,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但是杨贤江的认识不止于此,他分析说,教育是一种社会工具,它受更具根本性质的社会成分(如经济、政治)制约并为其服务,同时也为生产服务;教育既取材于精神生产领域其他部门的成果,也取法于它们的活动方式,它“不像别的精神生产各有各的内容,而是以其他的各项精神生产的内容为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虽不能与其他更为根本性的上层建筑诸成分并列,却又成为上层建筑中的一种间接成分,而属于上层建筑。同时,教育又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因此,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和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两者之间并无冲突。因此,教育具有双重属性。
杨贤江对教育本质的考察,并未停留在抽象议论上,进而通过对“教育进化”的考察,对教育本质的演变作了具体分析。首先,杨贤江认为,在原始社会,教育是“社会所需要的劳动领域之一”。他明确指出,教育的起源并不在于人性、教育者的意识或者天命这些脱离现实经济生活的玄妙臆想之中。他在《新教育大纲》中讲道:“教育的发生就只根据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营生活的一种手段。”“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因为自有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杨贤江教育文集·新教育大纲》。其次,他认为私有制度的产生,导致教育“变质”。杨贤江认为,教育并不是终古如斯的,它的意义和内容是发生变化的。在原始社会,教育是全人类的,统一的。然而自社会分成阶级以后,教育就变成阶级的、对立的。“只有阶级的教育,没有全人类的教育;只有对立的教育,没有统一的教育。”“教育变了质,变成阶级支配的工具——但也成为阶级斗争的武器。”《杨贤江教育文集·新教育大纲》。再次,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阶级的消亡,教育将在更高形态上回复其本来意义。表现为教育与劳动结合、教育的普及、真正平等的教育,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劳动领域之一”。
(三)批判“三论”、“四说”
新文化运动时期,各种教育思潮传入中国,这一方面开阔了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视野,另一方面也造成一些不合中国实际的教育观点在社会上流行,扰乱了人们对中国社会和教育问题的清醒认识。当时社会上流行种种曲解教育本质的观点,如“教育神圣说”、“教育清高说”、“教育中正说”、“教育独立说”;也存在各种夸大教育作用的主张,如“教育万能论”、“教育救国论”、“先教育后革命论”等。这些论点虽不尽相同,但都把教育无所不能,有较大的欺骗性。杨贤江以十分严肃认真的态度,追根究底,逐一作了分析批判。
杨贤江认为,“教育万能”、“教育救国”夸大了教育的作用。他指出教育受制于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关系,它不可能超越时代和环境条件而包治百病。只要中国社会未得改造,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不打倒,中国的殖民地命运不改变,以为只要教人读书识字,中国便可得救,这是空谈。关于“先教育后革命论”,杨贤江指出这也是行不通的,因为统治阶级不可能允许自己所支配的教育为无产阶级革命去培养革命人才。
关于“教育神圣”、“教育清高”、“教育中正”和“教育独立”,杨贤江认为这些说法掩蔽了教育的本来面目,对人民大众有欺蒙作用。他指出“教育神圣”说是在为统治阶级所利用,因为封建教育只限于伦理道德的范畴,只是“愚民”;而资本主义教育目的是在造就适用其经济组织的劳动力,只是为己。对“教育清高”说,杨贤江指出,这是把教育与政治、与劳动隔绝了,空谈教育清高,既无益于政治,也无助于生产。对于“教育中正”说,杨贤江批判道,在阶级社会教育无中正可言,教育事业完全由当权者专断。关于“教育独立”说,杨贤江指出,在剥削制度社会里,没有一件事是不受政治支配的,教育作为一种工具,受政治支配的倾向更为突出,没有独立可言。
(四)“全人生指导”
深入研究青年问题,热情关心青年的健康成长,这是杨贤江教育思想的又一重要内容。杨贤江写文章300多篇,通讯160多篇,答问1000多则,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不仅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同时对他们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给以正确的指点,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完成的人”。这种全方位的教育谓之“全人生指导”。
杨贤江十分重视青年的人生观问题,他说,青年的成长,首先应弄清楚的就是人生问题,应“有个确定的观念”。他鼓励青年要做一个无愧于时代的青年,要有反抗旧势力的魄力,要有勤勉、执著和奋斗的人生品质,去开辟人生和社会的新路。
杨贤江号召青年要干预政治,投身革命,认为这在当时是中国社会的出路,也是青年的出路。他倡导革命的学生运动,强调学生运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团结一致,切忌蜕变为“上层学生领袖运动”。青年学生应多研究社会时事,寻求改变现状的方法;应多启发民众,深入工农,与之共同奋斗;要提高理论水平,掌握革命的理论武器。
杨贤江强调青年必须学习知识,他告诫青年,“求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求学”,针对当时广大劳动民众子弟缺乏受教育的机会,他更多地倡导了青年的自学,不仅向书本学习,更要向社会学习,把读书、考察社会和实践结合起来。
与同时代教育家相比,杨贤江的独特建树表现在两方面:其一,他致力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建设,创造性地阐述了教育本质问题。其二,他致力于中国的青年教育,提出了“全人生指导”的青年教育思想,对当时一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影响至大。
1.******办农民学校
******是小学教师出身,对教育促人进步、改造社会的功能自然很有心得。后来他投身革命,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1924年,******在韶山领导农民运动时,在20多个乡成立了农会,办起了农民夜校。国共合作后,湖南农民运动迅猛发展,于1926-1927年春形成高潮。******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地主势力一倒,农民文化运动即兴,农民一向痛恶学校,如今却大办夜学,已达每乡一所。农民从寺庙、祠堂公款和其他闲产中争取到经费,保证了办学,农民文化程度迅速提高。无须多少时日,全省当有数万所农民学校涌现,“普及教育”可得落实。据统计,至1926年11月,湖南全省乡农会有6867个,夜校也达6000多个。
2.安源路矿
安源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城东南6公里处,有丰富的优质煤矿。早在19世纪末,安源就引进西方资金和先进技术采煤炼焦,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最早崛起的地区之一。1898年,汉阳铁厂为运输该厂所需燃料,在安源设立了萍乡煤矿局,并筑建通往株洲的铁路,与粤汉铁路相连接,命名为株萍铁路,成立了株萍铁路局,两局合称为安源路矿。20世纪20年代初,路矿两局共有工人13000多人,工人受压迫格外沉重,因而他们的反抗精神也格外坚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安源列为开展革命工作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安源成为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策源地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在中国工运史、党建史、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现今,安源是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3.黄埔军校
该校原址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为培养军事政治干部而创办的新型军校,创建于1924年6月16日,曾数度易名,通称黄埔军校。该军校创办后,成为中国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两党培养军事和政治英才的摇篮,军校学生在支持工农运动传播革命思想及东征军阀陈炯明,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在北伐战争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国民政府的重要支柱。军校还培养了许多国共两党的重要干部。两党的著名人士孙中山、******、廖仲恺、******、叶剑英、聂荣臻等都曾在军校担任过重要职务。
1.安源路矿工人罢工的成功之道
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取得全面胜利,其成功之道与共产党的工人教育活动密不可分。****“一大”后,******担任党的湘区委(湖南区)书记,领导湖南工人运动,积极开展工人教育,安源是重点区域。1922年刘少奇来到安源,组办了路矿工人补习学校,通过识字向工人宣传革命道理。补习学校启发了工人的觉悟,组织了工人队伍,培养了工运骨干。5月1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工人教育进一步开展起来。9月发起路矿工人大罢工,罢工全面胜利。历史说明,欲发动群众运动,必须进行教育,使他们明白道理,增长觉悟,然后变为积极的行动。
2.恽代英批判“教育救国论”,并不表示他“以革命代教育”
恽代英是一位很有修养的教育家,他十分了解教育改造社会的重要功能。但他批判“教育救国论”,是因为他认识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决定着教育,在当时中国社会“最急最要”的是政治的变革和抵抗外来侵略,是“尽力促进革命,以根本改造这种社会,只有在较好的社会中间才会有较好的学校”。恽代英的思想是在中国特定时代条件下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体现了他的马克思主义党性意识和使命感,有助于澄清人们关于教育作用问题的模糊认识。
1.****“一大”旧址
该旧址位于上海市卢湾区兴业路73号,这是一座上海典型的石库门建筑,当时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李汉俊及其哥哥李书城的寓所。1921年7月23-30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
2.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
该纪念馆坐落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镇。纪念馆现有馆藏文物5100余件,文献资料和回忆录5000余份,音像资料6000余件。其中一级藏品约200件。其中有《安源旬刊》、工人消费合作社的股票和购物证,安源工人集体创作的长达1600多行的长篇叙事歌谣《劳工记》(手抄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是很珍贵的藏品。馆内还陈列着当年工人在罢工斗争中使用的岩尖和三角旗。
3.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旧址
该旧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镇内长辛店大街南段东祠堂口(又称当铺口)1号,是一座四合小院,院内东侧有三间正房,两间厢房。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4.河北乐亭县李大钊故居
该故居位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中央,坐北朝南,系冀东农村典型的穿堂院形式砖木结构建筑,周围有砖墙环绕,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故居西半院是李大钊革命事迹陈列室,陈放着李大钊生平照片、手稿、书刊、遗物及有关资料。
5.李大钊烈士陵园
李大钊烈士陵园位于北京西郊香山脚下万安公墓中部,坐西朝东,为一传统庭院式建筑。占地2200平方米。陵园西面正厅是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展出了烈士生平照片、文字、实物资料250多种。李大钊烈士陵园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6.恽代英故居
该故居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得胜桥50号,故居面积800多平方米,是恽代英1918-1927年从事革命活动时居住过的地方,也是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恽代英故居。
李大钊
1.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2.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
第二讲革命根据地教育方针的形成与确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包括土地革命时期的苏维埃地区的教育、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和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教育,共三个阶段。为指导和推动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不同的革命阶段,根据时代情况和党的工作重心,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不同的教育方针。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根据地制定了教育为工农大众服务、为革命战争服务、为建立和巩固红色政权服务的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战教育政策、文化教育中的统一战线政策、教育和生活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等,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得到系统的理论概括。解放战争阶段,中国共产党不失时机地调整教育方针政策,既有效地配合战争的顺利进行,也为教育事业从战争和农村环境转入和平建设环境,作好了充分准备。
一、苏区的教育方针政策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发动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逐步建立起一批农村革命根据地。因根据地人民政权称苏维埃政权,这些根据地又被称为苏区。
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始终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不断围剿,处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当时根据地的中心任务,一是动员群众参加土地革命,二是打破国民党的军事“围剿”。为此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提出了“一切苏维埃工作服从革命战争的要求”的总方针。按照这一工作总方针,苏维埃政府提出和确立了教育为工农大众服务、为革命战争服务、为建立和巩固红色政权服务的宗旨。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第十二条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应开始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首先应在青年劳动群众中施行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积极地引导他们参加政治和文化的革命生活,以发展新的社会力量。”。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宣言》中也宣布:“一切工农劳苦群众及其子弟,有享受国家免费教育之权,教育事业之权归苏维埃掌管,取消一切麻醉人民的封建的、宗教的和国民党的三民主义的教育。”。这就从法律上肯定了苏区教育的总任务和发展方向。
1934年1月,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根据马列主义的教育学说,进一步概括和总结了井冈山斗争以来各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建设的经验,正式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的总方针,即:“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
苏区教育总方针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教育为工农服务,“使广大中国民众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起来”。当时的教育主要发挥革命和生产的功能,其重心是干部教育和义务教育,形式是广泛的社会教育。这些基本特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初步探索,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方针政策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除巩固原有的陕甘宁边区外,又深入敌后,陆续建立了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华中、鄂豫皖、东江、琼崖等抗日民主根据地。抗战时期,根据时局变化和现实斗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政策也有所调整,依据党的“一切为着前线,一切为着打倒日本侵略者和解放中国人民”的总方针,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
抗日战争爆发后,******即在1937年7月23日提出:“根本改革过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不急之务和不合理的办法,一概废弃。”)。强调了教育须即时应变。8月,******在****洛川会议上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提出“抗日的教育政策”为:“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1938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进一步论述道:“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因此全民族的第十个任务,在于实行如下各项的文化教育政策。第一,改订学制,废除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改变管理制度,以教授战争所必需之课程及发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原则;第二,创设并扩大增强各种干部学校,培养大批的抗日干部;第三,广泛发展民众教育……第四,办理义务的小学教育,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并再次强调:“伟大的抗战必须有伟大的抗战教育运动与之相配合,二者间的不配合现象亟应免除。”。******关于抗战教育基本政策的论述,成为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战时期教育方针政策的依据之一。
为了贯彻上述抗战教育的总方针,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教育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
1.“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政策
为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需要团结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抗战中来,尤其需要依靠知识分子的力量,通过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支援战争。1939年******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中指出:“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展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1944年10月,******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上作了《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的报告,号召解放区人民群众,为了进行这场斗争,“不能不有广泛的统一战线”。当时国统区大批知识青年、著名文化学术界人士奔赴延安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教育工作中坚持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
2.“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政策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的革命斗争需要坚强有力的干部来带领,因此十分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1938年10月,******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实行干部教育重于国民教育的政策,这首先是因为干部是群众的先锋,他们更需要培养和提高;其次是因为当时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任务非常艰巨,一方面,从苏区到抗日根据地的大批工农干部需要理论和知识的提高;另一方面,大批爱国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从全国各地奔赴抗日民主根据地,需要正确的理论来武装头脑。
3.“实行生产劳动”的教育政策
教育为战争服务首先意味着教育必须服务于根据地的建设,服务于争取抗战胜利和人民生活的实际需要,否则所谓为战争服务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当时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受战争影响和地理环境限制,经济上极端困难。这就要求根据地全体民众都必须积极投入到生产建设中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所以党和民主政府经常号召和鼓励广大师生参加生产劳动,并将生产劳动列入教学计划。1939年5月4日,******在延安青年群众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大会上指出“延安的青年运动的方向,就是全国的青年运动的方向”。就是因为延安的青年们能够放下书生架子,开荒种地。1943年10月,******又在《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一文中,要求“一切机关学校部队,必须于战争条件下厉行种菜、养猪、打柴、烧炭、发展手工业和部分种粮”。
4.“民办公助”政策
1938年10月,在****六届六中全会上,******在《论新阶段》中就指出:从民族未来的发展需要出发,应办理义务小学,具体实施,“必须拿政治上动员民力与政府的法令相配合,主要的在于发动人民自己教育自己,而政府给以恰当的指导与调整,给以可能的物质帮助,单靠政府用有限财力办的几个学校、报纸等等,是不足以完成提高民族文化与民族觉悟之伟大任务的”。发动社会和民间的力量来共同办教育,后来成为根据地教育的重要方向。1944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根据教育改革的新经验,发出《提倡小学民办公助的指示信》,就如何在初级小学中实行民办公助作出了明确规定。1944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召开文教大会,正式要求各根据地在群众教育中实行“民办公助”的政策。“民办公助”是在战争环境中、物质力量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总结出来的办学经验,它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处居落后乡村的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穷国办教育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
三、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1940年1月9日,******发表《新民主主义论》,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教育方针,即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教育。这一教育方针有以下特点。
第一,新文化不同于旧文化。旧文化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文化,代表的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买办资产阶级的政治与经济的利益,是中国文化革命的对象;与之相对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都属于新文化范畴,其中包括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文化。
第二,新民主主义文化不同于旧民主主义文化。旧民主主义文化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其方向是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新民主主义文化则反映的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意志,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其方向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第三,新民主主义文化不同于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文化教育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我们现在还没有形成这种整个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所以还不能有这种整个的社会主义的国民文化”。因此,重要的是要把共产主义的指导思想同现行的文化教育工作方针加以区别,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应以共产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研究和解决问题,但在实际中对民族资本主义不是排斥,而是要领导、团结,无产阶级文化应与资产阶级文化结成统一战线,以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所以现行的文化教育方针,是反映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未来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不可混为一谈。
在划清旧文化与新文化、旧民主主义文化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界限,分清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中国新的国民文化的内容,“是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他强调说:“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四、解放区的教育方针政策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在原有的各根据地的基础上,又从日寇手里收复了大片国土,建立起东北、西北、华北、华东等解放区,到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时,中国共产党已经领导着220万平方公里土地、13000多万人口的解放区。1947年7月以后,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新解放区不断扩大,最终取得全国解放。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教育,延续了抗日根据地的教育,由于形势发展快,中国共产党不失时机地调整教育方针政策,既有效地配合了战争的顺利进行,也为教育事业从战争和农村环境转入和平建设环境作好准备。
(一)扩大教育界的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初期,敌强我弱十分悬殊,为了克服困难,战胜强敌,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建立更广泛的政治和文化的统一战线,尽可能地孤立极少数反动分子。1947年10月,******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其中号召联合工农兵学商,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独裁政府。后来他在1948年3月又郑重说明,“工农兵学商”中的“学”,“即是指一切受迫害、受限制的知识分子”。
(二)关于新解放区教育恢复发展的政策
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后,党及时制定了有利于新解放区教育恢复发展的政策:①要求各部队在战争进行中要注意保护各类学校和教育机关。②对所接管的学校要建立新的领导体制,取缔反动党团组织,取消训导制度,废除“党义”、“公民”、“军训”、“童子军训练”等课程及有法西斯毒素和封建迷信的教材。③对原有教职员,除少数反动分子和破坏分子外,一律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④对广大师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三)实施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新中国的曙光已经在望,教育必须着眼于向将来的经济文化建设转轨。******和****中央及时作出决策,促使教育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即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战时向平时过渡。在战略决战前夕,******要求党内迅速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管理城市包括城市文化教育事业的干部。同时,和平建设环境即将到来,需要大量的建设人才,这就要求教育正规化,从干部教育向普通教育转轨。各解放区政府按照中央指示,抓住机遇,顺利地开展了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
1.《工农兵三字经》
苏维埃时期自编了许多优秀的教材,当时流行最广的是《工农兵三字经》,节选如下:“天地间,人最灵,创造者,工农兵,工人们,劳不停,苦做工,晨到昏……稍不是,棍棒吃……若反抗,死得成,嫌利息,厂主吞,工人们,毫无分。农人苦,写不清,租税重,难生存……入共党,组红军,打土豪,除劣绅,废军阀,莫容情,阶级敌,一扫清。世界上,一样人,人类中,永无争,大同现,享安宁。”
2.陕甘宁边区
陕甘宁边区是1937-1949年之间,在中华民国内的一个行政区域,包括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宁夏的部分区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抗战时期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直辖行政区,解放战争开始后被******政府宣布为非法叛乱区域。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建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使陕北成为革命的中心根据地。1937年9月6日,根据国共两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协议,中国共产党将陕甘苏区改名为陕甘宁边区,并成立了边区政府,林伯渠任主席。辖23个县,人口约150万,首府延安。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3.吴玉章
吴玉章(1878-1966年),四川荣县人,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新中国教育的开拓者,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始人。1948年任华北大学校长,1950年至1966年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其故居位于四川荣县东南,距县城约15公里的金台乡蔡家堰村,今尚存土木结构房屋三间,其中两间有楼,占地面积96平方米。1988年吴诞辰110周年,国家拨款,在紧连旧居之西重建吴玉章故居,修葺后的故居,占地15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
1.抗战时期的“教育与劳动联系”的教育政策
抗日根据地对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实行生产劳动”的政策,一方面是出于坚持抗战的需要。当时,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异常困难,为渡过难关,赢得抗战胜利,党中央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实行生产劳动”,既有利于磨炼他们的意志,也能创造物质财富,支援根据地建设和前线战斗。另一方面是出于对青年教育的需要。边学习理论,边参加生产劳动,可以帮助青年了解根据地农村的生产、人民的生活,丰富对知识理论的理解,坚定信念。实践证明,抗战时期的“教育与劳动联系”的教育政策对培养又红又专的革命的知识分子确实发挥了重要意义。
2.解放战争时期学校中发生的“左”倾错误及其纠正
1947年解放战争开展好转,这时党内教育工作上一度出现了“左”倾错误,一些解放区出现了排挤、迫害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学校教师的现象。这种不利于团结知识分子的做法,很快引起了党中央的警觉。1948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坚决纠正学校教育的****错误》的短论,7月16日****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一切学校停止三查及教育问题的指示》,要求坚决纠正学校中发生的“左”倾错误,保证学校正常的工作秩序,对教师学生的思想问题,宜通过教育逐步解决,严肃处理迫害师生的事件。这样,保证了解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1.韶山******故居
该故居坐落在湖南省韶山市韶山冲上屋场,为土木结构,泥砖墙,小青瓦,一明二次二间,左、右辅以厢房,进深两间,后有天井、杂屋等,现有房屋13间,为******的父亲毛顺生所建,是南方常见的农家住宅形制。
2.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该博物馆位于江西省井冈山上的茨坪,是中国遗址性革命史类博物馆,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而建立。该馆馆藏文物近3000件,其中原件860件,复制品2000多件。珍贵文物有当年******撰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时用过的油灯、砚台和朱德在井冈山挑粮用过的扁担等。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
该旧址位于江西瑞金沙洲坝老茶亭村。
4.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该旧址位于延安城南,现延安市政府大楼旁边。
5.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纪念馆
该纪念馆位于河北省阜平县城南20公里的城南庄村东的北山脚下,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
6.晋绥边区政府旧址
该旧址位于山西省兴县城西的蔡家崖村,这里曾是****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旧址面积为4500平方米,由三个院落组成,西院正面6孔石窑,为******故居。西北角的一孔枕头形的大窑洞是大礼堂,******曾在此发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7.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
该旧址位于河北涉县城西北7.5公里的索堡镇弹音村。1942年2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从涉县靳家会村迁于此,1945年迁往下涉县下温村,同年12月迁至武安。
******
1.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3.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4.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5.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6.学识是无穷尽的,要活到老学到老。
7.健康第一,学习第二。
8.要教好学生,首先自己要善于学习。
9.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10.许多知识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第三讲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开展及基本特征
革命根据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它的新民主主义性质,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的目的,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新型教育体制,多途径的办学形式,注重联系实际、讲究实效的学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别具一格的。本讲重点了解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儿童教育的发展状况,并总结其经验以为今天的借鉴。
一、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十分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干部教育第一”的政策。这是因为,干部是群众的先锋,是革命工作的中坚,根据地长期艰苦的革命战争和各项经济建设工作,需要大批的先进的干部来领导来完成。
(一)苏区时期的干部教育
苏区时期的干部教育在形式上有在职培训和干部学校培养两种。1931年以前,由于根据地变动大,生存环境不稳定,干部教育主要通过在职培训进行。最早的在职干部培训是1927年11月,******在宁冈砻市龙江书院创办的红军军官教导队,当时学员是在战斗间隙集中学习。除了军事在职干部培训外,还有地方干部在职培训,1929年4月******在兴国潋江书院举办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为期7天。1931年以后,根据地较为稳定,苏区组建了大批干部学校,但仍然重视在职干部的教育,经常办各种干部训练班,如苏维埃工作人员训练班、小学教员训练班、合作社及会计工作训练班、银行专修训练班等。
干部学校教育是在1931年后苏区政权逐步稳定的条件下出现的,著名的培养党政军干部的学校分别有以下几个。
1.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
1933年3月创设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校址在瑞金沙洲坝,直属苏区中央局,为苏区最高党校。首任校长任弼时,后由董必武继任,副校长******。任务是培养能领导前方和后方政治工作的干部,分设高级训练班、新苏区工作人员训练班和党、团、苏维埃以及工会工作者训练班,学习期限为9个月到4个月不等。分别培训由省委、省苏维埃和省工会选送的高级干部、新苏区和白区的工作干部和党、团、苏维埃和工会的普通工作者。
2.苏维埃大学
1933年8月创办苏维埃大学,******为校长,沙可夫为副校长。开设有特别班和普通班,前者是本科,有土地、国民经济、财政、工农检察、教育、内务、劳动、司法、外交、粮食共10个专业。各专业学习内容皆有理论、实际问题和实习三部分,学制为半年。后者属预科,为文化水平不高的学员进行文化补习,学习期限不定。苏维埃大学学员的入学资格,规定必须在政府机关、群众团体或党团工作半年以上并有积极表现者,在边区积极参加过革命斗争或其他工作有成绩者。
3.中国工农红军大学
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创立于1933年11月,何长工为校长兼政治委员。学员共有六七百人,都是由各个战场上抽调的营以上的干部。内分指挥科、政治科和参谋科,另外军以上的干部学员,单独成立了一个高级班。学习时间一般为8个月。教学除上课外,着重总结作战经验和军事演习。其办学原则是“理论与实际并重,前方与后方结合”,经常派学员赴前线协助作战。红军大学的学员,都是经过革命斗争锻炼有实际经验的,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实战经验,经过讨论总结系统化理论化起来,用以武装自己。长征到陕北后改组为抗日军政大学。
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干部学校还有:培养苏区农业建设方面中下层干部的中央农业学校;培养小学教员的中央列宁师范学校;培养苏维埃文艺人才的高尔基戏剧学校;以及红色通讯学校、军医学校、看护学校等。
(二)抗战时期的干部教育
抗日战争开始后,随着根据地的扩大、军队的快速发展,对干部的需求十分迫切。1940年年底,******在《论政策》中强调:“每个根据地都要尽可能地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越大越多越好。”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央所在地,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培养高级干部的学校大都集中在延安,单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学校就有17所。其中有****中央党校、中国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马列学院、鲁迅艺术文学院、中国女子大学、自然科学院、医科大学、延安大学、行政学院、俄文学院、民族学院、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新文字干部学校、炮兵学校,以及日本工农学校、朝鲜军政学校等。华北根据地有抗战建国学院、华北联合大学、冀南抗战学院、太行抗战建国学院。华中根据地有华中党校、苏中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华中建设大学。淮北苏皖根据地有淮北行政学院、江淮大学。《中国教育史》。
1.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
1936年6月创办于陕北瓦窑堡,初称抗日红军大学,由江西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演变而来。西安事变以后,国内战争基本结束,1937年初遂改“红大”为“抗大”,并随党中央迁校延安。前两期校长为****。抗大第一批学员1063人,有大批红军著名将领。从第二期起,抗大除继续担负红军干部进修任务外,更多的是培养投奔革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抗大总校先后办了8期,同时还有晋东南、晋察冀、华中、苏北、苏中、鄂豫皖、太行、太岳等根据地办了12所分校,共培养20多万名军政干部。
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抗大的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抗大的教学内容分政治和军事两大类。抗大的学风是理论联系实际,提倡将革命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课程设置都是从实际出发,为实际服务。如,在军事队课程中,军事技术战术训练和军事操练占2/3课时,政治课占1/3;政治队的课程则反之。即使是政治理论课,也不提倡死记硬背马克思主义的词句,而是注意把握其精神实质,注意将精神实质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抗大的办学原则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建校,支持和参与地方大生产运动。抗大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研究式”、“实验式”、“活”的考试。
抗大非常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培养的军事政治干部必须是能够贯彻中国共产党主张的“无产阶级的战士”。其方法为:首先是学习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的《实践论》、《矛盾论》都是抗大的理论学习教材。其次是学习****党内斗争的文件,提高党性意识。其三是开展群众性的自我教育。其四是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另外,为适应战时需要,抗大学员一律按照军事编制,往往以临战的姿态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学员甚至每天都打起背包,随时准备参加战斗。
2.****中央党校
****中央党校前身是苏区时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于1935年11月在瓦窑堡改名中央党校,校长董必武。1937年迁至延安,属中央组织部,培养地委和团级以上干部。1941年12月进行改组,学制延长为两年。1942年2月归属**********,校长邓发,副校长彭真、****。1943年3月,******亲自任校长。1947年****中央撤出延安时暂停办。
3.陕北公学
陕北公学,1937年8月成立于延安,校长成仿吾,教务长邵式平。学员来自全国各个省市,学校开学后,几乎每天有数十、上百青年来入学,不到1个月,学员从5个队增到11个队。半年后达到27个队、2000多人。分设:普通班,学期4个月;高级研究班,学期1年。1939年7月,与延安鲁艺等四校合并成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华北抗日根据地,两年中陕北公学共培养干部6000多人。1940年9月,留延安的陕北公学继续招生,李维汉为校长。1941年9月延安陕北公学并入延安大学。
4.鲁迅艺术文学院
1938年4月成立,旨在培养抗战艺术干部,研究革命艺术理论,整理中国文化遗产,建立中国的新艺术。首任院长******,继任者为吴玉章。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从成立到并入延安大学,鲁艺共办4期,培养了500余名学员。
5.延安大学
1941年9月由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而成,校长吴玉章。初设社会科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及俄文、英文两个专修科,是一所规模较大、学制正规的综合性大学。1943年鲁艺、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等并入,次年行政学院并入,校长为周扬。1947年随中央撤出延安。1949年6月以延大为基础成立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迁西安。
6.华北联合大学
1939年7月在延安成立,随即以战斗编制东渡黄河,突破重重封锁后,留驻晋察冀根据地首府阜平县办学,任务是训练各种干部,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学校初设有社会科学部、文艺部、工人部、青年部及师范部。1940年改部为系,学制一至二年。次年7月已发展成法政、教育、文艺三学院和群众工作、中学二部,学员达4000多人,1945年8月迁至张家口。6年中毕业80多个队,培养8000人。
除了建立高等教育机构培养高级干部外,这时期还通过中等教育机构培养了大批中级、基层干部以及小学教员等。陕甘宁边区1937年创办了鲁迅师范学校,次年又办了边区中学,1939年两校合并为边区第一师范学校。1941年延安整风时,边区已有师范5所、中学2所,在校学生1500多人。1943年后又相继创办延安中学、三边公学、子长中学。晋察冀根据地到1940年有中学9所,培养了7000多名中层干部。苏皖根据地抗战后期有中学80多所,仅苏北盐城就有13所。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干部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解放区除继续办理和扩大原有的干校外,又开办一些抗大式的大学和干训班,并继续保持中等学校培养干部的任务。
在华北地区,据1946年7月统计,晋察冀解放区有华北联合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铁路学院、内蒙古学院、建国学院、行政干部学院、工、农、商专科学校,以及中学、师范学校60余所,学生12000余人。1947年冬,石家庄解放后又办有华北工业交通学院等校。华北联大也于1946年初在张家口复校。复校后两年就输送了1800名毕业生去担负各种工作。
晋冀鲁豫解放区各类干校30余所,中等学校50所,还有抗战胜利后新建的一所设有文教、行政、财经、工业和医科等学院的北方大学。解放战争开始后的两年间,晋冀鲁豫解放区也为各条战线培养了一万余名干部。1948年8月华北联大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
山东解放区,1946年有山东大学一所,设有财经队、文化队、合作人员训练班和附中等,另有中等学校41所,以及军政、工商等干校。
苏皖解放区在1946年初有94所中等以上的学校,其中包括一所建设大学、一所教育学院、一所工业专科学校、两所军事学校、六所师范学校、一所医务学校、一所新闻专科学校、三所综合性的干部学校,其余大部分都是普通中学,这些普通中学大半都兼办了一些短期或正规的干部科。
东北解放区有抗大改称的东北军政大学、东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干校。各地各部门还办有各种干校和短训班,后来又陆续从国民党手中接管了一些农业、商业、助产、铁路、邮电等专科学校。至1948年8月止,东北地区共有中学145所,其中不少中学都办有地方干部班。这些学校为东北的建设和百万大军进关作战,输送了大批干部,有力地支援了平津战役和整个解放战争。
二、革命根据地的普通成人教育
在革命斗争年代,成人较之儿童更能发挥实效作用。为提高根据地革命斗争的力量,促进根据地各项工作建设,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成人教育较之儿童教育更具有迫切性。因之十分重视成人民众教育工作。
(一)苏区普通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在整个苏区的教育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党和苏维埃政府予以高度重视。******曾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指出,革命根据地的“一切文化教育机关是操在工农劳苦群众的手里,工农及其子女享有受教育的优先权,苏维埃政府用一切方法来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为了这个目的,给予群众政治上和物质条件上的一切可能的帮助”。《******同志论教育工作》。
在苏区,成人教育分为军队和地方两种,为了适应军队活动的特点和群众日常生活的需要,成人教育不拘一格,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军队中以连队为单位组织识字班,按程度分为甲、乙、丙三等。连队文书为甲组教员,甲组学员为乙组教员,乙组学员为丙组教员,有文化的首长为总教员,利用作战间隙读书识字。地方上以自然村落为单位,以夜校、补习学校、识字班、俱乐部为组织形式,利用生产闲暇时间,开展教育活动。当时,苏区成人教育因陋就简,创办识字牌、剧团、板报、宣传栏等活动,将土地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同普遍的群众性识字学文化运动结合起来,起到了很大的教育作用。另外苏区政府还组织编印了一系列通俗易懂的读物,如《红色战士读本》、《成人读本》以及《工农兵三字经》等,都是很好的教材。
经过不懈努力,苏区成人教育取得了很大成效。据1934年统计,仅中央苏区就有补习学校4562所,学员108000人;识字组23286个,组员120000人;俱乐部1917个,工作员93000人。从中可见苏区成人教育的发展情况。《中国教育史》。
(二)抗战时期的普通成人教育
继承苏区时的优良传统,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府极其重视成人教育。1940年12月******提出:“关于文化教育政策。应以提高和普及人民大众的抗日的知识技能和民族自尊心为中心。”根据这一精神,各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群众教育,创造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局面。
抗日根据地的普通成人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有:冬学、民众学校(民校)、夜校、半日校、识字班(组)、读报组,以及剧团、俱乐部、救亡室等,其中冬学和民校因适应分散的农村群众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最受欢迎、最普遍、最广泛的社会教育形式。
冬学是利用冬闲对农民群众进行教育的组织形式。参加冬学的学员为15-45岁、识字不满千字的男女村民。教学时间如延长到全年,则为民校。早在1937年10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就曾发出《关于冬学的通知》,****中央也于1941年秋发布了《开展冬学运动》的号召。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边区每年都要发动大规模的群众性冬学活动,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多,陕甘宁边区1937年有冬学600处、学员10000人;1945年发展到5000多所,学员30万人。其他根据地的冬学发展规模也大体如是。
冬学和民校的组织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分成识字班、宣讲班和技术训练班等,教学目的既要认字,还要提高思想觉悟。识字班强调“明理第一,识字第二”。宣讲班一般每10天举办1-3次宣讲,目的在配合特定阶段的中心任务,适时进行社会宣传。技术训练班是教群众掌握必要的军事或生产技术。
抗日根据地成人教育的教材,在编印上从实际出发,注意与民众生存、生产相联系,也注意根据地的具体环境。如,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编写了《识字课本》、《日用杂字》、《庄稼杂字》;而处在敌后的根据地的教材则更加注重与反扫荡、与日伪斗争的联系。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普通成人教育
冬学、民校、识字班等群众教育形式在解放战争时期继续坚持和发展。在东北解放区,东北行政委员会在1946年和1947年相继发布《关于改造学校教育与开展冬学的指示》及《关于冬学运动》,要求将冬学教育与改造政权、土地改革、武装自卫、发展生产、提高觉悟和文化等各项工作联系起来,充分发挥群众教育运动的作用。除了冬学的形式外,各解放区还组织各种宣传队,用板报、标语、漫画、广播、演出、宣讲等形式,搞忆苦思甜,宣传土改、支前、发展生产等。部队中也开展了相应的教育活动。群众教育的开展全面提高了军民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鼓舞了军民斗志,为我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革命根据地的儿童教育
为了使革命事业后继有人,根据地政府非常重视儿童教育,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就规定:“在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所能做到范围内,应开始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也提出,“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之一。
(一)苏区的儿童教育
苏区的儿童教育的方针是免费、义务和普及,培养目标是“训练参加苏维埃革命斗争的新后代,并在苏维埃革命斗争中训练将来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在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下,苏维埃各个根据地在不长的时间内小学教育就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做到了乡乡有小学1-3所,有些地区已村村设有小学,吸收7-15岁的儿童入学。
在教育制度方面,苏区实施五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名称有劳动小学、列宁小学、红色小学,1934年2月统一改称列宁小学。学制实行三二分段,前三年为初级列宁小学,后两年为高级列宁小学。办学类型分为全日制和半日制两种,其中半日制小学专为年龄较大、需要帮助家庭生产的儿童所办,具有半工半读性质。按规定,苏区小学划分学区,原则上每区一所列宁小学,学区内的学生到校不超过3里路,偏僻地区也不超过5里路。尽量做到:学校分布合理,便于儿童都能入学。
列宁小学的教育原则是:教育和政治斗争相联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联系,发展儿童的创造性。依据这些原则,苏区小学教育非常重视政治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初级列宁小学设国语、算术、游艺三种,每周上课18学时;课外劳作实习每周12学时。高级列宁小学设国语、算术、社会常识、自然常识、游艺等科,每周24-26学时,课外劳作实习每周6-10学时。
列宁小学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启发和诱导,在考试方式上,摒弃背书默书的老方法,要求将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和考试结果与课外社会活动、劳作实习、儿童团和学生会的评语结合起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由于苏区党和政府的关怀、广大革命群众的支持,苏区的儿童教育获得蓬勃发展。据1934年江西、福建、粤赣苏区统计,在2932个乡中共有列宁小学3052所,学生89700多人。在兴国县,学龄儿童20969人,入列宁小学的12806人,占60%。而同期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贫困山区,儿童入学率还不到10%。
(二)抗战时期的儿童教育
抗战期间,随着抗日民主政权在各根据地的建立,以及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对文化有了要求,也有了条件。根据地经济面貌的变化和民众觉悟的提高,迫切需要发展小学教育。
抗日根据地的小学教育基本上延续苏区的制度,学制五年,前三年为初小,后两年为高小。根据地小学教育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向农民子女敞开大门。在陕甘宁边区,1941年颁布了《小学贫寒儿童随学办法》,次年又颁布《贫苦学生补助课本的决定》,努力使贫苦农民子女能够受到教育。为了使更多的儿童上学,1944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出《关于提倡研究范例及试行民办小学的指示信》,号召群众自己办学。其他根据地也对办学作了类似的指示,极大地调动起了群众办学的积极性,使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小学教育有了迅速发展,成千上万所小学出现在穷乡僻壤之间。
陕甘宁边区原本文化极其落后,知识分子如“凤毛麟角”,文盲占全区人口的98%以上,全区二十几个县,原有小学不过120所。边区政府建立后,小学教育迅速发展,1937年秋有小学545所,1938年秋增至733所,1940年9月全边区共有小学校1341所、小学生41260人。至1945年,全边区小学增至2297所,其中民办小学1957所,公办小学340所。
在晋察冀边区,抗战初期所有学校几乎全部毁于日寇战火。民主政权建立后不久,即发动群众重建校舍,恢复原有的小学。1939年上半年有小学7000余所,1940年上半年小学校约增至一万所以上,50户以上的村庄一般都有一所小学。晋冀鲁豫边区原有47567处小学被敌人摧毁,1942年边区政府建立后把全区分为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行政区,于1942年普遍深入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各地小学也相继恢复,据太行区文教会议的不完全统计,1944年7个专区就已有小学2732所。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所在的苏皖地区,战前文化教育比较发达,建立根据地以后,经过减租减息,群众生活改善,小学教育很快发展起来,据1944年不完全统计,全根据地已有小学一万所左右。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也有很大发展,据1944年的不完全统计,有近万所小学,大大超过战前。其他根据地的小学教育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根据地的小学都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举办的。除陕甘宁边区,其他大部分根据地处在敌占区包围之下,战斗频繁,变动较大,人民群众和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学校形式。在游击区和邻近敌占区有“游击小学”,逢日寇来扰,或分散隐蔽,或集体转移,待敌人走后照常上课。在敌占区或有敌人据点的地区有“两面小学”,表面上是敌寇的奴化学校“新民小学”或私塾,读“新民”课本或四书五经,暗地里读自己的课本,进行抗日爱国教育。在人口稀少的地区组织“联合小学”,在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办起“流动小学”、“巡回小学”。
抗日根据地小学的教育内容十分注意生产和战争环境的需要。边区小学的课程,初小设国语、算术、常识、美术、音乐、劳作、体育。高小增加政治、自然、历史、地理。劳作以生产劳动为主,体育以军事训练为主。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抗日活动,如站岗放哨、送信联络、慰问前线、拥军优属、宣传演出、反奸防特等。
小学课本统由边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编写。当时各根据地大都设有印刷课本的********,如晋察冀边区有“教育出版社”,晋冀鲁豫边区有“文化教育出版社”。课本编写的共同特点,一是突出抗战的政治教育,各科教材都结合抗日战争的需要讲述有关的知识,如语文课,讲述抗日英雄的故事和抗战中的光辉事迹,揭发敌人的暴行;算术课统计日寇烧我多少房屋,杀我多少同胞;常识课讲述防空、防毒、反奸、反特和配制炸药等知识与技能。二是注意讲述生产劳动内容,对儿童进行生产生活知识和劳动观念的教育。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教育
解放战争时间短,形势发展快,这时期的儿童教育,除了发展数量之外,重要的是进行改革,加快正规化建设,以迎接新中国和平建设的需要。改革的重点是延长中小学学制,增加基础知识教育的比重,中学教育由过去注重干部教育转变为普通教育。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和平建国新局面曾经一度出现,为适应和平建设需要,解放区曾酝酿过学校正规化的问题。1946年春,陕甘宁边区召开中等教育会议,讨论研究了学校要逐渐正规化,提出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延长学制。苏皖解放区也召开宣教会议,提出小学学制为“四二制”,中学为“二二制”;小学与中学教育相衔接,小学毕业可升学,也可回家从事生产;中学毕业可参加实际工作,也可升入适当学校。山东解放区召开第二次全省教育会议,也讨论了教育实施“新型正规化”的问题。但不久,各解放区相继受到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进攻,解放区政府的教育正规化建设被中断。
1947年7月,人民解放军开始进入全面反攻,到1948年秋,解放全中国的态势已经形成,新的形势要求教育事业未雨绸缪,要为全国解放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准备人才。于是,学校正规化问题再次提到教育工作的日程上,1948年7月,华北解放区的太行行署、冀中行署分别召开中等教育会议,不久,东北行政委员会第三次教育会议、华北中等教育会议、山东解放区第三次全省教育会议相继召开,都重点讨论了中等教育正规化问题。其中东北教育会议明确规定:小学六年,四二分段;中学六年,三三分段;高中可视地方情形实行分科制;师范四年,简易师范二年,并要求加重文化课的比重。华北、山东解放区的教育会议也作出了类似的规定。
对于解放区教育发展的新动向,****中央及时作出了反映。新华社1948年9月16日发表社论《恢复和发展中等教育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肯定了中等教育必须正规化。中等学校的学制一般仍采取“三三制”;普通中学文化课占90%,政治课占10%。师范学校文化课占70%——75%,业务课占15%——20%,政治课占10%;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和教师指导的作用。
各解放区在研究中等教育正规化的同时,也参照中等教育改革精神,对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进行了酝酿和探索。1949年五六月间,华北人民政府在北平召开华北小学教育会议,着重研究和部署小学“新型正规化”问题,对小学的学制、办法、师资、教材、经费、领导体制等,进行了反复讨论,最后拟定了《小学教育暂行实施办法》、《小学教师暂行服务规程》等文件。****中央对此十分重视。1949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贯彻华北小学会议精神,把小学教育从现在的基础上提高一步》,肯定华北小学教育会议的方向。
经各解放区对教育正规化工作的努力,普通中小学得到了很大发展。到1948年8月,与1947年相比,东北解放区中学发展到145所,学生61898人,分别增加38%和54.4%;小学据不完全统计,有17726所。学生1688446人,分别增加72.4%和90.8%,到1949年,小学更增加到36061所,学生3692749人。山东解放区到1948年底,已有公私立中等学校58所,次年7月达107所,高小1600多所,初小18400多所。华北解放区1948年下半年中等学校增至144所,1949年5月小学达到15900余所。《中国教育史》。
四、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革命根据地教育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条件极其艰苦——残酷的战争环境、落后的农村条件、薄弱的文化教育底子;二是成绩斐然,创造了教育史上的奇迹——数量巨大的干部队伍的造就、相当程度的群众和青少年儿童教育的普及、一定数量较为正规的高等学校的创建。根据地教育有力地支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其成功经验,不仅使中国共产党人深深获益,赢得了革命的成功,也为中国教育发展留下了一份有借鉴价值的遗产。
(一)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
在革命战争时代,根据地的最大任务是武装斗争,因为没有武装斗争,根据地就不可能存在,更不可能发展到夺取全国胜利。这就决定了根据地的一切工作必须首先服务于革命战争的需要,教育也概莫能外。所以,教育工作的中心是,一方面要培养大批干部作为武装斗争的领导和骨干,以保证军队和地方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教育广大军民,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动员他们积极参加和支持革命战争。
出于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的需要,根据地教育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在安排各类教育的发展时,正确处理了特定环境下的轻重缓急,即干部教育重于国民教育,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在教育内容的确定上,突出政治教育,如苏区时期,以揭露阶级剥削、歌颂红军、支前拥军和争取翻身解放为主要内容。在教学的组织安排上,充分考虑到战争条件和政治需要,如学制上,各种学校特别是干部学校的修业年限都较短,课程的安排坚持少而精原则。在办学形式和方法上,强调联系实际斗争和工作。此外,根据地的干部学校、军事学校乃至一般中小学,均不同程度采取了军事化管理形式,强化教育工作和教育对象对战争环境的适应性。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无产阶级革命的使命是要消灭剥削,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要彻底改变脱离生产劳动、以培养精神贵族为目的的旧式士大夫教育。而且,根据地物资奇缺,需要积极开展生产,以保障供给,支持革命战争。所有这些决定了在革命根据地发动知识分子参加劳动、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着特定的历史意义。
根据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联系的措施有:①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当时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实际,进行劳动习惯和观点、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如,苏区的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都将劳动列为必修课;儿童教育中一些地区也一度要求必修劳动课;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学校同样把劳动列入教育计划,作为重要课程。②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时间安排注意适应生产需要。如学校成人班,白天生产,夜晚教学;天晴分散教学,雨天集中教学;农忙分散教学,冬闲集中办冬学。③要求学生参加实际的生产劳动。比如抗战时期,边区学校的青年学生普遍地直接投身于大生产运动。由于根据地的农村环境,即使小学生也经常参加生产劳动。
(三)依靠群众办学
处在战争环境,根据地经济基础差,学校、师资、设备都十分缺乏,民主政府有限的物力、人力又难以大量投入教育。所以,发展根据地教育,只靠政府办学,很难满足需要,必须发动群众办学,走“以民教民”的道路。
苏区时期,就注意依靠群众办学。比如,在苏维埃政府支持下,以乡村为单位依靠群众办夜校、识字班等;依靠群众力量办普通小学,即由政府出一部分经费,场地、设施和部分经费由各乡村自行解决等。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实行“民办公助”,教师的报酬待遇政府不再担负,而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解决:固定教学,即教师家的土地由全村变工代耕;巡回学校,教师一天跑两村,每两天各轮一次,教师轮到某村,即由该村学生家庭管饭;旧式的轮学,由几个村请一个教师,师生轮流到每家上课十天或半月,然后再全体搬到另一家,轮到谁家,教师学生一起在他家吃饭上课。
革命根据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革命教育,它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性质,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的目的,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新型教育体制,多种形式的办学途径,注重联系实际、讲究实效的学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别具一格的。在当时严酷的斗争环境下,它的政策、理论、措施、方法已经被历史证明是卓有成效的,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篇章。
1.龙江书院
该书院建成于1840年。书院是由原宁冈、酃县、茶陵三县的客籍绅民捐款集资修建的,当年也是三县客籍人的最高学府。整座书院,分中、前、后三进,面积2000余平方米,大小合计100多间,现存42间,系砖木结构。1927年11月中旬,******在这里创办了第一期红军军官教导队,1928年4月底,******和朱德在此会面。
2.红军大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教风
当时红军大学轮流派学员参加前方战斗,遇到前线指挥员、政治委员或参谋人员受伤,往往派学员去代理,一直战斗到结束,新的人员补充后,再回校继续学习。红军大学的上级领导和教师都十分注意防止学员死记硬背教条,要求一切战术原则都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有一次在战术讲演会上,朱德在总结中指出:“理论当然要系统的理解,更重要的却是如何在实际情况面前,灵活地运用它。”由于红军大学重视理论结合实际的培养原则,因而培养出了许多英勇善战的军事干部。
3.抗日“两面小学”
这类小学表面上是伪小,实际上是用伪装方式隐蔽地进行抗日教育的小学。这类小学在游击区相当多,它有对敌合法的一面,更有对敌非法的一面。为和敌人周旋,学校一般备有两种教师,两套教材。除了抗日教师外,推举一位略识些字的老年人或私塾先生,作为“应敌教师”,在敌人来时就由应敌教师用伪课本或《千字文》、《三字经》等教材应付一下。在距敌过近地区或在敌据点敌伪经常巡查的小学,伪装得要求更高,或让一、二年级大声念书唱歌,以掩护三、四年级上抗日课,或乘敌不备,抓紧一切空隙进行抗日教育。
4.抗战时期华中解放区的“庄户学”
抗战时期在华中解放区,为了发展教育事业,解放区政府采取了“庄户学”的办学形式。“庄户学”的办学原则就是六个字:民办、互教、自学。当时一般村庄都有文教委员会的组织。该组织负责聘请教师,动员学生,制定庄户学的各种制度。尽管这种“庄户学”民办与公助没有截然分开,但各村文教委员会尽量解决经费问题。在有的村里即使是政府派去的教员,也实行群众管理,这样就使得办教育真正成为群众自己的事情,使得教育工作能更好地贯彻群众路线。
5.成仿吾
成仿吾(1897-1984年),湖南新化人。1924-1927年,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物理学教授兼黄埔军校教官。192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1月任****鄂豫皖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及省苏维埃文化委员会主席、教育委员会主任。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教育委员。长征到陕北后,任陕北公学校长。1939年,创建华北联合大学,任校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校长等职。成仿吾从1934年在瑞金中央党校任教以来,一直从事党的教育事业。1984年5月17日病逝。
1946年3月,苏皖边区在淮阴召开宣教大会,提出要发展民办教育事业。会议号召“走群众路线,动员广大群众的人力物力,一同办好教育”。会议讲道:“八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开展文化教育工作中最大的力量,并不是政府和教师,而是广大群众。应该断然地说,专靠政府办教育的办学路线,基本上是不适合今天中国的国情的,尤其不适合解放区的乡情。”“比方拿师资来说,单是儿童教育,我们苏皖边区就至少需要十万个教师。现在只有教师一万五千个。假定八个分区办八个师范学校,每年培养八百个教师,那起码要一百年才能达到普及儿童教育的目的。”“今后的初级国民教育,应以全部走向民办公助为目标。”宣教大会所提出的“小学民办”教育方针,是极其符合中国国情的。
1.“红色故都”瑞金
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府,境内有诸多革命遗址,主要分布在叶坪村、沙洲坝、云石山等地。现存的革命遗址有中央政府大礼堂、中央政治局旧址(沙洲坝下霄村)、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沙洲坝棘子排)、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旧址(沙洲坝白屋)、红井(沙洲坝前水塘边,井旁立碑“**************”)、列宁小学旧址等。
2.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
该纪念馆在陕西省延安市内。
3.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纪念馆
该纪念馆位于河北省灵寿县陈庄镇,共分迎客厅、序厅、正厅三个大厅。布展内容主要有抗大总校及各分校分布图和抗大校旗、二分校校歌,贺龙元帅当年用过的军用地图和挎包等生活用品,还有缴获日军的各种武器,学员大生产时用过的纺车、独轮推车以及当年《抗敌报》有关抗大二分校的相关报道等40多件实物。
4.抗大五分校旧址该旧址在江苏省盐城中学校园内。这里有抗大五分校校史陈列室,陈列室共分三个展厅,序厅内为陈毅半身塑像,两侧是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张爱萍的题词。第二展厅,介绍了抗大五分校的历史。第三展厅介绍了抗大总分校及下属四、五、八、九、十分校的历史。
5.抗大八分校旧址
该旧址位于安徽省天长市区以北30公里的龙岗镇,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陈毅、粟裕、郑位三、罗炳辉等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
1.买书不如借书,读书不如抄书,全抄不如摘抄。——徐特立
2.人生在世,事业为重。——吴玉章
3.理想必须要人们去实现它。这就不但需要决心和勇敢,而且需要知识。——吴玉章
4.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吴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