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54100000033

第33章 千年乡路

李登建

这条路和这个村子一样古老,和这个村子的历史一样绵长。

自有了村子,或者说自最早那座茅棚在这里扎下,庄稼人到田里去刨食吃,去播种、栽秧、锄地、浇水,再把收割了的庄稼拉回。去去来来,很快,清风一吹,一条亮带子就在美丽的梁邹平原上飘拂了。

我不知道该炫耀一番还是闭口不提为好,我们村子这棵古树是明初生根发芽的。听老人们传说,洪武年间有一家逃难的从北向南去,男人的担子一头挑着一领烂席卷着的破被褥,另一头是一个盛杂物的大筐,一扇一扇,像一只疲惫的大雁;俩儿子搀扶着咳嗽不止的病弱母亲,走走歇歇,歇歇走走,被他落下老远。他们走到这里天又漆黑如墨了,也累得迈不动步了,男人便卸下担子,解开席子,草草搭个棚子过夜。不幸女人就死在了这个夜里。天亮男人带着儿子把女人埋葬,回来却不摸扁担,望着无边的荒野他目光茫然,犹豫了半晌,他决定不走了。他们找了一洼水脱土坯,垒了一座低矮的土屋遮风挡雨;开出一块巴掌大的地,撒上仅有的一瓢子秫秫粒儿。头三年老天有意养活这家人,旱涝保收,打的粮食少有剩余。但接下来是连年的灾荒。而一天傍晚一个逃荒的小女孩路过土屋时突然昏倒,汉子收留了这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半月后大儿子却因吃黄蓿菜患水肿病不治而亡。小儿子和小女孩像屋前的那两棵柳树一天天长高,老人倾尽积蓄又盖了一座屋,让他们住进去完婚。新一茬庄稼收割的时候,这座土屋里传出了婴儿清亮的啼哭。

过了数年,又有两家学着他们的样子,在一东一西造土屋,房子们也相互有了倚靠;可近坡的好地种遍了,得到远坡去开,路就跟着脚印走,慢慢地越来越长,慢慢出了叉和须。要是有一只巨手把它提起,那形状就像一个不小的根系了。

一出村庄这段路应该是它粗大的直根,它宽且高——梁邹平原这一带古时候是退海之地,海水虽被黄河赶走,沉下的泥沙却饱浸着盐分,捧一捧湿土闻一闻,咸腥味刺鼻。春天碱泛上来,一圈圈一圈圈的“绒花”盛开,地里白茫茫,如同下了一场雪。种地前得先刮碱,锨板贴着地面将碱土刮成一堆一堆,这时候农人总要装两袋子扛回家淋盐——水从碱土上淋下,蒸发后盆底就结出亮晶晶的盐末儿。这好看的东西却苦得要命,只能腌咸菜,万不得已才直接食用(实际上我的先人没少吃这种盐)。这能取多少碱土?于是荒原上隆起了一根根土堰。横土堰和竖土堰相连,被其包围的地块人们称为“抽匣子地”。梁邹平原上这类抽匣子地随处可见。而在大路附近刮碱,碱土自然就拽到路上,土路便一岁岁地加宽增高。

但是,我却宁愿相信它是一层一层的脚印叠起来、铺厚了的。

祖祖辈辈走在这条路上,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从冬到春。农人们出工的时候,刚睡了一宿觉起来,养足了精神,胸中丰收的希望鼓胀着,巴不得插翅飞到等在地里的庄稼面前,步子轻快,脚印就像路旁的杨树柳树飘下的叶子那么薄。收工回来情形却不同了,在田垄上与泥土摔了一天跤,身上丁点儿力气没有了,骨头架散了,简直像堵土墙要坍塌;而我会过日子的父老乡亲又没有空着手回家的习惯,就是累死也得捡回一把柴火,或者背着一捆压弯了腰的草,这时候他们拖着的双腿是多么沉重,每一步都是一块半尺厚的青砖。这条路就是这样的脚印一层一层修筑,并用那汗水和的泥灰勾了缝儿。它的坚固程度是无可比拟的!

我说不清我是第一位在这里垒土屋的祖先的三十几代裔孙,我还不会走就爬上了这条路;还举不动镰刀就到大东洼挖野菜、割草,我是在它上面颠大的。

从什么时候起村东出现了一条河?源头不是山西杏花村,岸上也没栽杏树,可是它的名字却叫杏花河,我故乡那些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庄稼汉并不缺少诗情。杏花河南北穿越梁邹平原,河水日夜流淌,两岸农田的盐碱由雨水压到地下,随着水脉汇入河里被河水带走,原来的盐碱滩悄悄地变为沃土。这时候在抽匣子地里干活就嫌不透风,不敞亮,闷得慌,长龙似的土堰还占地不少。乡亲们粗砺的手掌搓得迸出火星子:平掉它!冬闲时节,全生产队老老少少呼啦啦出发了,马萧萧,车辚辚,碾得土路轰轰隆隆。我们小孩子冲在头里,骑在堰脊上,抓住枯草喊:驾,驾!大人们却不是玩游戏,他们是在玩命。要将几百年刮起来的碱土一锨锨摊到田里,整平,得掷多少力气?光大车拉土太慢了,精壮劳力一人一辆小推车,篓子都装得像小山,车袢直往肉里勒。姑娘喊着号子抬筐,戴着棉垫子还磨破左右肩。铁蛋正咬着牙推着车子拱土坎儿,车把突然“咔嚓”一声断裂,众人投来羡敬的目光。铁蛋五短身材,车轴汉子,臂膊一块一块肉疙瘩硬得像铁蛋,干起活来不知死活。他早就被本村的一个漂亮姑娘相中,这就是梁邹平原上的白马王子。休息时,女人们委在堰根儿捶背揉膀子,只见大芹还捏着针,在给未婚女婿四喜做的鞋垫子上绣鸳鸯。大芹人高马大,腰粗腿壮,撸锄杠抡镰把样样敢跟小伙子比试,老人们都说:四喜娃儿有福气啊!乡里择偶就这标准,身板结实、能干活才是好媳妇,娶个花瓶有啥用?我记得,这样苦拼了三四个冬天,那一根根土堰被铲除,平展展的原野上,这条路就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唯一的“宏伟建筑”了……

我已成长为一匹还未套进车辕、躁得在原野上又蹦又跳的马驹子一样的后生,但我却没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奋力挣脱了它。我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挣脱它的人中的一个,我儿时的伙伴大都认了命,一辈子推着车子,扛着铁锨、镢头在这条土路上跋涉。但当在外面世界,走过现代化广场的闪闪发光的大理石路,走过五星级宾馆的红地毯路,走过游人如织的江南园林里鹅卵石镶嵌的弯曲小径,走过太多豪华、飘逸、仿佛通向天堂的路之后,我好像才懂得了我村前这条坑坑洼洼的土路,我又返身朝她走来。

在我每年一定回故乡住的这一段日子里,每天我都要踏上这条路,流连忘返。每次来我都抑制不住激动。我走得很慢,我在以脚掌为手轻轻抚摸它。我走到南边去看一望无际、生长茂盛的庄稼,从起伏的绿浪里捕捉那黑豚样窜动的脊背;再回首凝望一会儿被雾霭笼罩的村庄,那若隐若现的红瓦白墙,缕缕袅袅升起的炊烟,仔细分辨着那里混杂在一起的狗吠、鸡鸣和孩子的哭叫。这时候,挨近地平线的夕阳吸引我侧过脸,这一瞬的夕阳是最美的,一泓熔金似的鲜亮,又丹柿一样柔和,它低低地悬着,平原愈加平坦、辽阔。而它红绸缎似的霞光披在一草一木上,更创造了一种全宇宙一片欢腾的动人景象。但是,我的目光却每每落在近处一个个夕阳涂红的坟头,凝滞不动。与村子的地盘拓了又拓对应的是墓地也不断扩大,平土堰的年月老坟都平光了,可新坟又挤满路边的“三角地”。生与死原来就是这样相依存。连接这两个所在的恰是这条路,这条路就是这二者之间的桥梁,好像村人的一生只不过是走完这条路——从村子里起步到墓地停止,就这么短暂,这么平淡。村人尤其是村里的老人们不把活着看得多么了不起,死也不是多么悲伤的事。我参加过给李二爷出殡的全过程,那天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魂幡遮天蔽日,纷扬的纸钱使路面又厚了一层。李二爷当过队长、村长,号召、率领大伙儿平土堰、土坟,打井,挖沟,建窑厂,算得上叱咤风云;上了年纪又被尊为族长,“执政”期间,曾逼得自由恋爱的小兰投河自尽,在族里享有很高的威望。这是李二爷最后一次走这条路了,全族人该痛不欲生啊,可是我却注意到那高调门的哭声都是用假嗓子唱出来的,人们眼里根本没有泪。甚至刚转入下道,把灵柩放进墓穴,填土还没结束,两个长辈就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死了好,死了就不再受罪了。”瘦子长辈还拿尖尖的下颌指指大路:“就不再在这条土路上滚了……”我虽然不能原谅李二爷晚年的愚昧、专横、顽固,但此时此地我却理解不了他们这举动,愤恨地白了一眼。什么东西在眼前一晃,我把目光移开,夕照中的美景立刻驱散了这抹阴影。我继续轻轻迈动步子,走一节,倒回来;倒回来又走一节。这条路就像一个高高的看台,我站在上面,可以尽情地远瞻、近观。傍晚的豆子、谷子、红薯、棉花都不蔫了,活泼、快乐的少儿一般,风翻动它们的叶子,像无数只小手在摇;高粱、玉米俨然英姿飒爽的军人,一个方队跨过,又走来一个方队;鸟儿们花样表演似的掠着庄稼梢头低飞,划出道道优美的弧线,个别懒鸟躲在大树上的巢里,只伸出剪刀似的嘴巴,叽叽喳喳;飞虫们好像在庆祝狂欢节,漫天飞舞,如同撒向空中的红色的小颗粒,煞是好看。我欣赏着这蓬勃、欢畅、自在的大自然的万千生命,深深陶醉了。

在路旁地里劳作的乡亲亲热地和我打招呼,却用奇异的眼神瞧我。我则遗憾他们不扔下农具,来这高高的看台上走一走,欣赏欣赏风景,他们怎么就没有这份雅兴?我竟渐渐得意忘形了,我忘记了他们的心思哪在这里?况且这条路他们早走厌了,再不愿多走一回。他们出门就是这条路,就连耕地的牛,不用人喝闭着眼打着盹也能慢吞吞地回到圈里;就是那运肥的车,拐拐拉拉咣咣当当也从没错过辙。都麻木了。不,他们痛恨它,狠狠地咒骂它是下地狱的道,是魔鬼抽死人的鞭子;他们眼里还有它的存在?然而另一种情况却例外——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农人们被困在屋里,坐立不安,从天上倾下的水柱似乎在捣他们的心肝。雨还没有完全住,一家家大门洞开,男人们披着蓑衣出来,来到大路上。这里聚了很多人。如果这场雨不大,他们走下大路,顺着田埂到地头,手插入泥土,这边喊“嗬,二指雨!”声调流露出虚惊后的欢喜;那边就有人接茬儿:“他娘的,那块黑云彩一眨眼就跑到北乡去了。”听话语得意中有不满足。他们拍拍手上的土,扶直一半棵留着风雨的痕迹的秧苗,回到大路上,却不回家,而是东逛逛,西瞅瞅,然后仨一伙,五一堆,谈论谁家的庄稼长得好,谁家地里的草没薅干净,谁家头晌施肥雨下晌就到,天爷爷还不收他的柴油钱……要是地里积了水,庄稼七倒八歪地淹在水里,叶子泡得发了黄,而沟满壕平,地里的水没处排;前方又咋呼青龙山发山水,杏花河暴涨,漫过老石桥了;天却还阴得像黑锅,空气里拧得出水来,他们阻止不了天,又下不去地,只能站在路上观看。这种观看对他们来说是怎样的折磨!路堤上蹲着两溜儿勾着背、垂着头的庄稼人,团团愁苦的浓烟把他们裹住,你一声短叹,我一声长嘘,低沉但却震得耳膜翁翁响。农人面对受灾的庄稼的那种绝望,那种死灰一样的面色是可怕的。庄稼是他们的命,从小芽芽钻出土就像喂养宝宝一样侍弄,心甘情愿地为它们当牛做马,做梦梦的最多的就是金灿灿的粮食流进粮囤,可是顷刻间都成水泡泡了,谁能受得了?去年夏天我回老家,正遇上一阵鸡蛋大的冰雹把即将开镰收割的麦子全砸在泥里,看灾情的村人大半天呆立在土路上。女人群里爆发出裂肺断肠的哀号,呼天抢地,疯了一般;汉子们的泪无声地流过嘴角,手里撕扯着麦秆,撕出了血也不觉。在哀号的人群中,我看见大芹姑也来了,她已经是白发老人,腰弯了,拄着拐棍,颤颤巍巍。我还看到铁蛋叔两眼红肿,他是孙子驾着地排车拉来的,他年轻时干活凶毁了身子,五十多岁就浑身疼,瘫在床上,下了冰雹他吵嚷着要出来看看他的麦子,说不来死不瞑目。我感慨:铁蛋叔、大芹姑这一代人就这么老了,可这方人还是灾后来这里,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希望破灭,这条土路还是这么和他们一同痉挛,疼痛着。而梁邹平原上有几个年景是风调雨顺?农人那揣得热乎乎的希望有几回不落空?你就是石头也早被打穿了,揉碎了。但是这条默默不语的土路却以脚印为底片、为文字清楚地记载着,我的父老乡亲一百次被绝望击倒,又一百零一次像泥水里的庄稼棵子,经过痛苦、艰难的挣扎、抗争挺了起来!他们什么都不再怕,连死都不怕了,淡看了,还有什么能摧折他们活着的信念?他们仍朝朝夕夕、月月年年,不怨天不尤人地从这条路上奔向召唤他们的原野,那无比广大的厚土……

大路永在。

哦,古镜一样映现岁月的乡路,磐石一样承载苦难的乡路;突凸的大地的脉管般的乡路,踩得扁却踩不断的藤蔓般的乡路;我心头的一道伤痕似的乡路;我梦中的一弯彩虹似的乡路!乡路,你到底是什么?但不论你是什么,你都时时萦绕在我的情怀,牢牢地把我的心拴在故乡的树桩上。在远离你的这座小城里,我一遍遍、一遍遍登上高楼,向云水迷蒙处寻找你一条扁担、一根草绳似的踪影。突破空间的阻隔,透过时间的烟尘,我看到你了,我看到你了,我看到你正在苍茫的梁邹平原上,缓缓向前伸展……

(选自《中国精美散文》2007年6月1日)

同类推荐
  • 流过我们身边的花瓣

    流过我们身边的花瓣

    我一直都在渴望一种另类爱情,以想像为空间,以绵延不绝的思念为填充物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某种程度上要比俗世的爱情来得更真实,因而也就更有魅力。
  • 刺金时代——小时代全记录Ⅱ

    刺金时代——小时代全记录Ⅱ

    本书是电影《小时代3:刺金时代》的唯一见证书,全书图文结合详细地记录了电影创作过程中导演郭敬明与主创人员们、演员们的工作状态与交流互动的全况。较已出版的《小时代电影全记录》而言,《刺金时代——小时代电影全记录II》选题更丰富,内容更有趣,叙述形式更具突破性,亦有更多人马助阵其中,将为你解读不一样的《小时代》。
  • 作为学科的文学理论: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问题研究

    作为学科的文学理论: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问题研究

    该书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文学理论转型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学科反思这一学案为研究中心,梳理了文学理论学科反思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其所涉及的文学理论研究对象、思维方式、价值立场、身份认同、知识构型和未来走向等——系列问题进行了较为深人的讨论。作者认为,当代文学理论学科反思以文学理论自身为研究对象,此乃文学理论学科走向自觉的表征,有助于彰显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历史感。其所建构的反思性文学理论知识形态甚至代表了文学理论的一种发展方向。 只是无论如何,我们不可遗忘对“好文学理论”的追问。这一“追问”恐怕既是文学理论学科反思将要持续下去的一个理由, 又是“作为学科的文学理论”题中应有之义。
  • 粉碎在时光里的念想

    粉碎在时光里的念想

    接着每个教室如决堤了似的,涌出一群张牙舞爪激情澎湃的祖国未来的花朵,当然就在那声宣告自由的叫喊发出时,周易已经扔下了让人厌恶的习题,踊跃闯进了队伍中。很明显那个擅自发号放学命令的学生严重违反了校纪校规,但管他三七二十一,这是人民群众自我解放的强烈要求,况且人民群众已经密密麻麻地向依然紧锁的学校铁大门奋进了。当无法再继续前行时,周易蓦然回首,心理一怵,简直人山人海。周易第一次感觉这中学的人口之盛,同时股股汗臭鞋臭也达到建校以来的巅峰。周易对着济济人头张望许久终于找到了一位相识的同学,他激动地跳起来挥挥手大声叫道:“喂!沈歌帆!沈歌帆!看看几点了?”
  • 化玉诗草

    化玉诗草

    杨化玉的诗词视野开阔,题材多样,不事雕琢,读来真挚感人,家乡、童年的相关意象在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本书收入作者30多年来创作的古体诗、词、现代诗歌等数百首。杨化玉的诗视野宽阔,题材、形式多样,其中既有七言、五言古体,又有汉俳、长短句,还有新诗;内容则记事兴怀、观景记游、状物咏史、颂今忆往,人生百感,世间万象,纷纷汇来笔端。青春的火花,朴素的本色,发自内心的感想,百折不挠的信念;对故土的深情,对朋友的真情,对生活的激情,对工作的热情;梦中所见,枕上所思,生活的甜酸苦辣,内心的喜怒哀乐,道路的曲折起伏……点点滴滴汇聚成章。
热门推荐
  • 终极天赋异能

    终极天赋异能

    主人公封河一出生,自己的母亲便死于难产,在一次迎接天赐者的礼席之上,因为自己的偷吃,竟然害死了自己父亲,人们视他为不祥。即使是自己唯一的姐姐,也是不知为什么被一位天赐者强行带走,他不能看着自己唯一的亲人再一次离他而去。终于,他决定变强,打败劫走自己姐姐的天赐者,可谁知,他却踏上了一条充满危机与阴谋的道路。
  • 军婚撩人:报告首长,夫人要跑

    军婚撩人:报告首长,夫人要跑

    一次刺杀,她失手了又惹上了自己那个神秘的上级,本以为他会杀她,谁知,她却被他,按上了首长夫人的标签,她三番五次的要逃走,他却一把扯过她,在她耳畔轻轻说:“还有力气啊,看来昨晚没折腾够,今天继续········”
  • 诺卡世界

    诺卡世界

    一个独自生活的高中生穿越到了游戏的异世界,变成了自己修改过的角色?一个银发的兽人loli.「这是一个酱变身日常的故事」「唉!!!!!∑(°Д°ノ)ノ!」「别打我!别」「别打脸!」「。。。」
  • 细水能否长流

    细水能否长流

    讲述白一与林子尤从相识至未来的故事,故事起于白一的幼儿园生活,终于未来。根据自身经历改编,如有雷同,那真是好巧~
  • 火影之宇智波周助

    火影之宇智波周助

    网王里的不二重生到火影世界中的故事。喜欢不二的都来看看。
  • 绝世独宠:嚣张祸妃很倾城

    绝世独宠:嚣张祸妃很倾城

    她携带异能,意外穿越,一朝醒来,竟成了亡国巫女。他是北莫皇朝最为尊贵的王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奈何只钟情于她,为了得到她,他不惜一切毁了她的国,将她拐到北莫,对她戏上加戏,他勾唇冷笑:“苏若言,你以为你逃得出本王的手掌心吗?”某女抖了抖,一脸不屑的看着他:“北莫沉,你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只能由本王亲自调教!”好吧,某女认命,一把将他扑倒强吻:“竟然如此,那休怪我没手下留情!”…………
  • 蚯蚓

    蚯蚓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抗日之狙神

    抗日之狙神

    吊丝陈二林酷爱CS,然而却因为被猪队友连累,数次中枪爆头,最后一次竟然鬼使神差的被植入了神枪系统。然而让他崩溃的是,当他苏醒过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竟然被系统弄到了抗战年代,保家卫国,义不容辞。
  • 薄荷甜心

    薄荷甜心

    最期待的纸上爱情电影,炫酷接地气的清新蜜恋,至IN情感风暴来袭,你,准备好了吗?长得像芭比娃娃的高中女生依雪纯看似柔弱,其实是黑带级的柔道高手!穿着超短裙制服小偷对她来说简单得就像吃一块黑森林蛋糕,打抱不平更是她的强项!她偶然发现同班同学凌落川竟是自己崇拜的作者,当她得知凌落川因为当年被女友背叛,而再也写不出爱情故事,好管闲事的老毛病再度发作。她为他搜集与恋爱相关的书籍,陪他看爱情电影。为了刺激他的灵感,她甚至冒着被好友顾染兮揍死的危险,带他去跟踪人家小情侣约会……两人相处之下,互生好感,却不想被凌落川的仇人乔牧飞得知,从而引来了一系列的危机。最糟糕的是,凌落川的前女友竟在这时回来了……
  • 天殇镜中人

    天殇镜中人

    诗画般的景色,嘈杂的街市,秘密,在慢慢揭开。圣血的血脉在流淌,诅咒的力量在倾泻。带着热血的战争,也将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