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推手功夫,是快速学习和掌握太极拳推手的基础。通过功夫练习,使意念、呼吸、姿势得到锻炼,达到壮内健外的目的;此外,功夫练习还可端正推手的基本姿势,稳固身体根基,灵活身体动作,体会劲道,领略推手用意,提高身体素质,因此是学习、掌握和提高太极拳推手水平不可忽视的手段。
桩功
太极推手的功夫练习主要是站太极五行桩。实践证明,站太极五行桩,是通向太极拳推手高深功夫境界的一条捷径,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速成练法。
一、高五行桩
【桩势】右脚向右前方上一步,两腿微屈,后脚跟稍抬起,前脚掌蹬地,身体重心前移,偏于右腿,上体稍向前倾斜,身直头顶,下颏微收,两掌屈肘护于胸前,右掌在前,左掌在后,掌指斜向前上方,掌心斜向内上方;目视前方或两眼微闭,此为右桩势。
左桩势与右桩势相同,唯左右相反。
【要领】上体稍向前倾斜,两肩向下松垂,两肘紧靠在两肋外侧,头向上顶劲,胯部内缩,立腰竖颈,两膝内扣,前膝屈弓不超脚尖,后脚跟抬起,身体重心偏前,全身高度放松。
【练法】太极五行高势桩站好后,调匀呼吸,以鼻呼鼻吸,呼吸自然。首先,两掌微微向上掤,上掤时,两掌动作微小、缓慢,用心去感觉空气对两掌的阻力,有了阻力感就用相应的掤劲去迎合,劲力会随着阻力由小变大的感觉而增长,阻力感强烈了,相应的内劲就大了。用同样的方法,体会前挤的劲。当练至能同时感到上掤和前挤两个方向的阻力,并做到随时随地出手即能感觉到来自两个方向的阻力;熟练到无须着意去想,手一动,意念中就有了,或者意念稍一动,手上就有两种阻力感觉,方成二合一。
一寓二,二合一,做到随心所欲后,再试着增加一种向后捋的劲,即在一个掤势中,同时存在向上掤、前挤和后捋的劲,并可体会到三个方向的阻力。向上掤手感有阻力,向前挤手感有阻力,同时手上还有后引捋带的负荷感,手上好像系着皮筋。被皮筋后拉住,须用力才能带动似的。练习时,着意于手,却不显出形动来,只是感觉有阻力在,有多大的阻力感,就用多大的劲去迎合。
用劲去迎合时,不仅手掌上有向上、向前、向后的阻力感,还要有向下的阻力感,全身各个部位关节相应地也都有相互反向的争力感。诸如肘、肩、背、腰、胯、膝、踝等,都有上下、前后、左右的争力,使身体欲前又后,欲后又前,左拉右伸,上拔下坠,全身上下一动无有不动,欲动又止,欲止又动。
这样上下、前后的劲方和阻力都感觉到了,并逐步做到得心应手,随心所欲时,再体会左右的劲道。左进右阻,右进左阻,随着阻力感的大小用相应的劲去迎合,意动而形不动,意念中欲冲破阻力,又被其阻力牵拉住不得冲破。久练久熟,阻力感越来越大,去迎合的劲力也越来越大。最后连同上掤下按、前挤后捋、左采右捌各个方向都感觉到阻力和相应的劲力,阻力感日剧,则相迎合的劲日增,积蓄到一定程度,一旦冲破阻力并发出体外,则至猛至刚,无坚不摧。
以上所练,全身无处不有相互的争力存在,周身均有上下、左右、前后的这种四面八方的劲路,其势圆、劲圆。其身则推拉不动,形不破体,力不出尖,圆转灵活,上下随和,左右逢源,方达成浑然无迹,如球无端的太极圆劲。
【要点】练习时,动作不可过大、过快,动作大了快了,对各方面的阻力的感觉就易淡漠,影响意念对劲力的体会。动作越细微,对劲力的体会越明显。要在动犹不动,不动犹动中去体会。动则是意中欲动,不动则是全身相互的争力牵阻不得。意念要专一,思想要集中。
【要求】照上所述方法,每次静站20~60分钟,每日静站1—2次。长期坚持,半月见效。练习时间越长,功夫越深。
二、中五行桩
【桩势】除两腿屈膝程度较高五行桩稍低外,其他均相同。
【要领】与高五行桩要领相同。
【练法】与高五行桩练法相同。
【要点】与高五行桩要点相同。
【要求】每次静站15~45分钟,每日静站1~2次。长期坚持,半月见效。
三、低五行桩
【桩势】两腿屈膝程度比中五行桩还稍低些,其他均与高五行桩势相同。
【要领】与高五行桩要领相同。
【练法】与高五行桩练法相同。
【要点】与高五行桩要点相同。
【要求】每次静站10~30分钟,每日静站1~2次。长期坚持,半月见效。
走步子
走步子是在太极五行桩基本间架不变的基础上,前脚带后脚,后脚催前脚,使步前移,在走步子中进行练习功夫的一种方法。通过走步子练习,可使意、气、力三者合一,提高专项身体素质,从而使步子既稳定又轻灵,动作既完整又灵活,劲力既圆满又柔韧。最终达到推手中间架不散,底盘稳固,制胜对方的目的。
一、走高桩步子
(一)方法
1.右高五行桩走步子:由右高五行桩开始。身体向前倾斜,迫使右脚向前进步(否则身体就会向前栽倒)。左脚向前跟进一步,催身体前倾)。迫使前脚再向前进步。如此向前连续走步子。当走到场地边端,后脚向前跟步后,身体向左后转,左脚随身体的转动向左后转,仍成右高五行桩势。照上所述方法继续进行走步子练习。
2.左高五行桩走步子:与右高五行桩走步子相同,唯左右相反。(二)意念走步子时,想象一臂从对方腋下穿进向上掤,另一手将对方另一臂挤固在胸前,控制住对方,随着走步子推着对方后退,使自己的力量落在对方身上。
转身时,想象挤推手加力,使对方进行顶抗,当对方顶抗时,速抽挤推手,掤腋手臂同时向挤推手方横捌对方,并速后转体让位,使对方前倾栽倒于地。
(三)要领
以上高势桩在走步子或转身的过程中不可散势,身体不可忽高忽低。前脚进步和后脚前跟要在瞬间完成。跟步时,后脚一落地,脚后跟即抬起,不可以用脚跟进行行走。腰要前拥,两手向前上方用劲,但肘不要离肋。转身时以前脚前掌为轴,腰带全身,后脚轻搓地后转,转动快疾、轻稳。
(四)要求
每次左、右势各走8趟,每趟走20~40步,每日走1~2次。
二、走中桩步子
(一)方法
左、右势走法与走高桩步子相同,唯屈膝程度较高桩步子低一些。
(二)意念
与走高桩步子相同。
(三)要领
与走高桩步子相同。
(四)要求
每次左、右势各走8趟,每趟走20~30步,每日走1~2次。
三、走低桩步子
(一)方法
左、右势走法与走高桩步子相同,唯屈膝程度较中桩步子还要低一些。
(二)意念
与走高桩步子相同。
(三)要领
与走高桩步子相同。
(四)要求
每次左右势各走8趟,每趟走10~20步,每日走1~2次。打点子打点子是两脚快速交替起落,身体高速晃动颤抖,精神激发,动中求稳,动中求身体平衡,提高运动速度,加快打斗节奏的一种专门的锻炼方法。
一、局桩打点子
(一)方法
1.右高五行桩打点子:由右高五行桩开始。身体重心稍左后移于左腿,右脚向上稍提起离地3~5厘米左右)。不停,右脚前掌落地,身体重心移于右腿,同时左脚向上稍提起离地3~5厘米左右。左脚前脚掌再落地,同时再提右脚,如此两脚交替起落练习。在两脚交替起落的同时,两手在胸前随之做由内、向上、向外、向下绕立圆的云手动作。
2.左高五行桩打点子:与右高五行桩打点子相同,唯左右相反。
(二)要领
练习时要做到局部放松与整体放松相结合,进行松紧调节。两脚起落不要高抬,起脚蹬地以地对脚的反冲力使脚提起,蹬地时以前脚掌用力。另一脚落地自然下落,前脚掌着地。两脚依次起落要快速,随两脚的起落,身体重心不停地进行调节。两脚交替起落要与两手划立圆的云手协调一致。两脚交替起落要由慢到快。打点子过程中,要振奋起精神。
(三)要求
每两脚疾速交替起落20~30次为一组,每次练习10~20组。每天练习1~2次。二、中桩打点子(一)方法
与高桩打点子相同,唯屈膝程度较高桩稍低些。
(二)要领
与高桩打点子相同。
(三)要求
每两脚疾速交替起落15~25次为一组,每次练习10~15组。每天练习1~2次。三、低桩打点子(一)方法与高桩打点子相同,唯屈膝程度较中桩还要低一些。
(二)要领
与高桩打点子相同。
(三)要求
每两脚疾速交替起落10~20次为一组,每次练习8~15组,每天练习1~2次。
小知识太极推手与中国跤的区别第一,它们的历史文化底蕴不同。太极推手属于太极拳系列内容,太极拳的理论基础源自古典唯物哲学阴阳学说和中医基础理论的经络学说。《太极拳论》中有“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无过不及”“不偏不倚”“中正安舒”“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等句。太极拳推手十三势:掤、捋、挤、按、采、捌、肘、靠(简称八法)、进、退、顾、盼、定,与阴阳八卦五行学说相配。太极推手战术战略思想是,“以静制动”“后发先制”“避实击虚”“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均来源于中国古代兵法,有根可寻。摔跤,尤其是中国跤,属于武术“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中的一种,也属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中的一种单列项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其理论较太极拳推手的理论为零散,不够系统。因此,太极推手的文化底蕴较摔跤深厚。
第二,它们的技术侧重点不同。太极推手的技术以太极十三势为主要内容,技术概念较模糊,欠准确精确。如掤在手臂,无具体力点方向。太极推手的步法按十三势讲只有进退,在实际的推手中不止这两种,如滑步、跟步、跳步等,这些分类不如摔跤清楚细腻。摔跤身着跤衣,手脚并用。其主要手法有底手、上手、捅手、揿手、耘手、掩手、掖手、散手、撕手、捌手、借手、绕手、引手等;主要跤绊有揣、入、崩、拦踢、倒脚、勾、弹拧、缠刁、别膝、切、里刀、耙、挂腿、跪腿、撮窝、搂、抱腰、管、掰等方法。太极推手的劲力发放,是一种弹簧劲,较突然,被发者有被抛弹而出的感觉,其后劲较长。跤的发劲,是通过手脚技术来完成,不如推手来得突然。大部分练习太极推手者,有太极拳器械基础,太极推手除了对抗比赛,还有太极推手套路,可用来锻炼身体及表演,因此深受广大中老年朋友的欢迎。
第三,它们的比赛竞技规则不同。虽然太极拳推手与中国跤都属对抗性项目,但它们的规则要求不一样,各有各的竞赛规则。如参加太极拳推手比赛,要先进行太极拳套路的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正式比赛;比赛中禁止脚绊、搂抱、跪等方法。摔跤判分输赢较推手简单,使用相应的技法,先倒地者为输;而太极推手有牵动分、出圈分、先后倒地分、倒地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