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首府落入赤党之手,”报纸的通栏大标题写道,“全西北处于恐怖之中。”我扔下报纸向旅馆的窗外眺望。不错,是有个士兵在站岗,但他在大门的掩护下显得很舒坦,抽着烟卷,充分享受着一月那明媚的阳光。我极力想在他的帽子上找到红星,或红臂章——报上这么说的——西安的所有军队都带有这个,结果白费力气。当然,他也可能是个化了装的共产党;不过,他看上去似乎并不很危险。
四个女学生走到汽车盘道近前,停靠在西安宾馆引为自豪的水泥喷泉边上,窃窃私语。这座喷泉实际上非常难看,但在姑娘们乌油油的剪发和鲜艳的蓝布衫映衬下,构成了一幅迷人的图像。在中国,一度只要看见剪发女学生,就可以当作共产党而予以枪毙(官方所描绘的“剪发女匪”曾广为流传)。然而,这几位少女像小猫咪一样羞怯,显然是费了好大劲儿才下定决心,走进了这家旅馆。如果说这也是一个阴谋的话,那么,这阴谋也是未曾经过精心策划的。
我来到休息室,只见这四位姑娘终于鼓足了勇气,进了旋转门。她们走到办公桌近前,其中的一位——比其他三个胆子更大一些的——鼓起腮帮,开始用低低的声音问旅馆职员。
“请您告诉我们,有位毛先生住在这儿吗?”
这位上海职员由于挣得了“面子”,虽然他对这里居住的每个客人都清清楚楚,但还是查阅了住宿登记表。“没有,我们这里没有个毛先生。不知他的全名怎么称呼?”
姑娘们又凑在一起低声交谈,显然对他的回答非常吃惊,有点不知所措。“这没什么,谢谢您。”代表她们问话的那位姑娘最后说,“肯定是我们找错了。”
她们失望地垂下肩膀,肩并肩地慢慢走了出去。我突然注意到,这四位姑娘都拿着签字本。
中国人是热情的签字迷。姑娘们会是……在这一刹那间,我突然意识到了这些女孩子们找的是什么。在西安流传着一个谣言,而南京的新闻工具则以此为口实,编造出了他们惯于编造的那种耸人听闻的故事,说是中国最著名的“赤色”领袖,中国苏维埃主席毛泽东,在西安坐上了“革命政府”的第一把交椅。这些姑娘之所以来到该市最好的这家旅馆,是为了找到毛先生,并(如果她们能够得到的话)获得他的签字。
至少,她们比南京更信赖毛泽东,而后者曾悬赏二十五万美元要毛泽东的首级,并正在准备采取针对他的联合军事行动。不过,毛泽东不在西安——他绝对没有离开设在陕北的“赤色首都”。周恩来和他的代表团倒在这儿,但一直不动声色地躲在幕后。“赤党”在西安要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对一次武装行动发出普遍警告。
但“赤色威胁”——虽然如其所证实的那样,纯属幻觉,然而却是形势发展中出现的一个切实存在的因素。据说,大概在元月九号,一接到通知,就要宣布召开一次史无前例的群众大会;西安城内谣言四起,说共产党的暴动就定在那天举行。因受到威胁,当地居民几乎都要成批向外逃亡了,而“叛乱”政权的敌对分子,则竭尽全力煽风点火,制造恐慌。商店关上大门,当铺老板怀着不幸的预感,埋起了财宝。到了1月9日早晨,这座城市几乎做好了一切应变准备。
然而这天所发生的,却是统一阵线最令人信服的一次秩序井然的示威游行。根本见不到一个共产党,也没有一支红军开进西安。恰恰相反,十余万士兵和平民涌上街头,这在中国历史上也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它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武装示威活动。这也是在西北迄今所见到的声势最为浩大的群众示威游行。
整整一个上午,大街上挤满了整队前进的男女。他们早早就开始赶往革命公园——毗邻新城城墙外的一片荒凉的开阔地,于中午在那里集中。这又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阳光几乎使人忘却了隆冬。我们一到,便从巨大的“牌楼”下挤了过去,经过一组架在坑道上的高射炮。只见木板搭成的讲台上及会场的大部分已经挤满了士兵、市民和乡下人。旗帜之多是我有生以来从未见到过的。
讲台上方,凌空飞挂着一面条幅:“西北联合抗日武装大示威”。横幅下有张巨大的海报,描绘着人们所憎恶的政治家汪精卫(他当时正匆匆忙忙地从欧洲赶回中国)和希特勒握手的形象。那位“德国元首”穿着褐色衬衣,站在一堆骷髅中间,而汪精卫则在他面前俯首贴耳,谄媚逢迎。这是德——日反共协定在中国激起的愤怒反响,而汪精卫显然是那些准备加入该协定的中国政客的象征。
参加会议的各阶层队伍,都按照武装示威的主旨行事。士兵们端着上了刺刀的枪支,人们拿着铁棒和木棍,学生和加入抗日先锋队的市民则挎着步枪。中、小学教师身穿制服,和他们的班级呆在一起。男教师扛着现代步枪,孩子们则拿着几乎和他们身子一样长的中国古代刀剑。艾格尼丝惊喜地发现了我们的老朋友,那些娃娃囚犯。他们现在穿着制服,雪白的棉手套别在皮带上,显得神气活现。农民自卫队也陆续赶来了。在参加会议的大批市民中间,什么武器也不带的,就拿一面小红旗。
下午一时,由大会唯一的发言者,“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一位代表宣布大会正式开始。他简要指出,武装起西北民众,是自卫反击南京那些威胁要发动内战的“亲日叛徒”的一项措施。那些熟悉的口号被一再呼喊起来;尔后,军乐队奏起了进行曲。
首先跨入游行序列的是东北军的骑兵部队,战士们安然稳坐在他们的卷毛小马驹上。农民自卫队紧随其后,长长的红缨枪斜扛在肩膀上。民众团体的队伍拉在最后——有来自棉纺厂的男女工人;有武装义勇军;有抗日“先锋队”——他们打着绣有东北沦落国土“白山黑水”的巨大丝绸横幅;有戏剧界人士、学徒、中、小学生;大学学生一每个人都拿着旗帜和标语。还有由杨虎城夫人领导的“妇女救国委员会”——它吸收了一些达官贵人的妻子。游行队伍代表了西北所有党派阶层。
“咱们直接到鼓楼去吧,”我提议。“那儿会看得更真切一些。”我们溜出人群,坐上黄包车。此时西安主要大街两旁已经挤满了等候的市民。我们登上这座凌驾于市中心的宏伟城堡的古老塔楼,顺着西大街向东眺望。只见走在前面的旗帜犹如汹涌的波涛,滚滚而来。
游行的队伍似乎无穷无尽。确切地说,参加这次示威活动的决不止十万人,而旁观的人大概只有此数的一半。在声势如此浩大、参加者如此众多而又井然有序的游行队伍面前,对武装暴乱的一切恐惧,都烟消云散了。从我们高于街道的有利位置上,能够听见游行队伍爆发出来的呼喊——“东北军万岁”!“抗日战士万岁!”其中最不同寻常的莫过于听到那些并非神昏智迷的市民们公开呼喊——“红军万岁!”自此以后,西安就不再有“恐赤症”了。
当然了,存在于教士们中间的“恐赤症”则不算在其内,红军已占领了距西安仅40里地方的消息使他们闻风丧胆。根据他们的说法,当地教会的财产已被没收,方圆数里的居民都陷入了恐怖之中。要证实这些报告的谬误并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我曾想找到哪怕是一个教士受到过骚扰的实例,却毫无结果。可是,他们却把在西北的所有外国人的处境描绘成一幅最令人紧张不安的景象。那位英国大使馆的助理武官,由于他当时是外国政府在西安的唯一代表,因而也就成了所有这些谣言的特殊目标。
不过,斯科特上尉要比教士们坦率得多。
“就我所见,在西安的外国人所面临的唯一真正危险,是对该市发动的空袭。”他告诉我说。
“换而言之,亦即危险来自南京,对吧?”
“你爱这么说就这么说吧。当然,教士们不信任‘赤党’;他们过去也有理由不信任他们。可是,现在西安的一切都很平静。最大的危险来自轰炸——这里没有任何真正能够预防空袭的设施——或者,一旦在前线吃了败仗,无法防止败兵在撤退时胡作非为。”
形势中充满了自相矛盾的现象。当蒋介石被扣押在西安时,对他生命的主要威胁(这现在已经被报纸刊载出来了)来自他在南京的那些深受信赖的助手。在确保释放他方面,共产党是立了大功的。可是现在,共产党却遭受着谴责,说他们威胁到在西安的教士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与此同时,对于处在现场的人们说来,很清楚,要说有什么危险的话,则危险又是来自于南京的同一个处所,来自该处那些声嘶力竭地大叫大嚷“赤色威胁”,急不可待地要把轰炸西安作为维护治安的下一个必要手段的人。
“你对这些教士怎么看?”我问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她对他们作为一个集体,从不抱好感。
“他们无须那么害怕红军。要是他们认识到现在红军不仅改变了政策,而且会坚持这种新政策的,情况就会好得多。在过去,红军是公开反对过教会的,他们说传教士是外国的间谍了而事实上某些教士也确实如此。但他们现在对除日本外的所有外国人,宣布执行一种新的友好政策——他们是会说到做到的。不过,我真想弄明白那些令人恐慌的报告来自哪里”。
这个来源,很快便被我们找到了。有这么一位美国教士,他与该国在南京的领事馆有着直接的联系,并且由于他在西北呆得时间久了,因而被看作是分析当地政策的绝对权威人士。因此,他就成了西安外国人心目中的预言家。不知是怎么搞的,在一种只有他自己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情况下,他发现,他和他的同伴们是被关押在这里,作为抵挡对这座“叛乱”首府采取轰炸行动的人质。他把这种感觉报告给了美国领事馆。
这一下,立刻在中国的外国报刊上激起了一阵喧嚣。在所有的中国“故事”中,这一点甚为报刊主笔们所偏爱——外国人濒临绝境,而传教士则首当其冲。西安的传教士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殉道者,而且从此时此刻起,听到的唯一的话,就是:西北的外国人统统撤离。那位德国牙医的死又被重新提起,并加上了一些遭受折磨,漫无边际的虚构情节。外国列强也郑重其事地受到警告,要他们对各自国家的侨民负责。自然所谓“人质”的故事,只不过是一个挖空心思、凭空想象出来的恶作剧,然而,它却出色地搞成了这个花招。全中国读者的心,此刻都悬挂在了那伙被孤零零地抛弃在西北的外国居住者的命运上。
红军在三原,在西安以北约35英里的这个地方。这个使传教士们闻风丧胆的事实,在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身上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这些天来她一直渴望来到这些人中间。对于这些人,她写得很多,但从未在正式场合见过面。现在,她实在有点等不及了。
“我打算去看看红军,”她平静地对我说。“这对我来说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因为丁玲——她也许是中国最著名的女作家——刚刚对西安做过一次短暂的访问。她在南京的监狱里被关押了三年,最近才逃脱了国民党的看管,设法偷越封锁线,准备到陕北参加红军。眼下她正好在三原,呆在中国红军名将贺龙指挥下的第一方面军中。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丁玲的一位老朋友,对于丁玲来信邀请她访问红军营地和陕北“苏维埃”区域这件事,她是不会有所推辞的。
我们举行了一个简朴的小型饯别宴会;在经过了近一个月的经济封锁后,西安宾馆的储存也日见稀少。艾格尼丝带着一个“红十字会”臂章;她的正式身份,是要旅行到前线做医疗救护工作。这种伪装并不难识破,不过在这个时候,外国人对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的活动,知道的愈少愈好。
“你什么时候回来?”我问她。“也许还会发生战争;要是那样的话,你会被完全隔绝在北面。”
艾格尼丝毫不动摇。“要是那儿真的发生了战争,那里就正是我想要去的地方。这个机会我等了多年了,此番决不可让它错过。在此之前,我曾三度计划去江西——每次计划都落空了。这一次是无论如何也不应再落空的。”
“这么说你也许会离开几个月?”
“我预计会是这样。我可以完成我的那本关于长征的书,同时获得我渴望已久的所有写作素材。但最重要的是,我想亲眼看看在他们身上发生的那些事情。”
我能够体谅她的感情。她与红军心心相印已经很久很久了;现在,她终于能够和他们在一起,一同旅行外出,亲眼观察他们的那种生活——即便按中国人的普通标准,甚至也是相当艰苦的——而这对她来说,则是预先体验一下今后在中国的生活。我真眼馋她的这个机会。
这是我最后一次在西安见到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第二天一大早,她下穿笨重的马裤,上穿那件熟悉的棉毛衫,神态干净利落地离开了宾馆。她总穿那身衣服,宛若带着一面旗帜。
有各式各样的革命者。我的朋友苗剑秋,我正是和他一起来到西安的,属于人们最熟悉的那种中国类型的革命者之一——虽然他的一切行为都带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就其天性而言,他是人中的谦谦君子。而使他感到像是使自己受到伤害的,则是他的国家遭到的不公正待遇,正是这一点,使他成了一个不顾后果的阴谋者,甚至带有某种恐怖主义分子的色彩。周恩来——冷静,思维清晰,循循善诱,一位战略大师般的人物——则是共产党的知识分子中最卓越的典型人物。他总是带着一种学者风度,这也是一个满清官吏后代的特有风度。清晰明确的思考,毫无头脑发热的年轻人那种。临时冲动,这些特有品质使他成了一名政治工作者,一名起义领袖和红军指挥员。中国革命的最优秀分子,就是这些共产党人。
可是,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究竟该算是哪种类型的革命者,这却绝不是能够轻而易举就辨别出来的。她自小便自谋生路,终生都是个强烈的个人主义者。孩提时期在美国所受到的非人待遇,使她对整个外部世界产生了一种叛逆精神。早期的经历使她直接萌发的,就是对现行的一切陈规旧习的统统反感:反对结婚,反对家庭,反对一切妨碍她的自由发展,以及迫使她的兄弟们或沦为按日计酬的劳工,或偷牛贼,或帝国主义战争的炮灰,以及诸如此类的所有事情。她最初与印度民主义者建立起联系纯属偶然,尽管也许正是她父亲血管所流淌的“红种印第安人”的血,使她对所有被压迫种族随时给予同情和支持。然而,一旦与亚洲人民为自由而进行的斗争密切结合起来,尤其是来到中国,她便认识到,在远东进行的这场革命所要取得的,几乎是她所要求得到的全部利益。
中国革命的理论——一种使第三国际那些最优秀的智囊都为之茫然无措,其观点仍为人们争论不休的复杂学说——对她来说并无关紧要,因为她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不能够解决任何理论问题。可是,阶级斗争是一种客观存在;她体验过这种斗争的滋味。因此,她带着对中国的一知半解,以一种对一个外国人来说令人难以置信、几无可能的方式,也投身到中国工农出于本能需要而掀起的革命运动之中。她与他们有着同样的仇恨;他们都感到要反对阶级敌人——反对地主和高利贷者;反对统治阶级的官僚统治;反对资产阶级和外国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一切问题在她眼里都黑白分明:这里是革命的,她就站在这一边——对于其对立的另一面,她决无妥协的余地。毫无疑问,对于那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与她持有同感的人来说,这种直来直去的脾性使她经常成为一个难于相处的人。但她把自己浑身上下的全部精力,都不知疲倦地倾注到了唯一的工作上——写真理,写她所目睹的中国实际情况。
我俩邂逅相遇,彼此生活背景和教育状况几无共同之处。艾格尼丝对知识分子怀有一种本能的不信任感;对她来说,那种超越一切党派利益的专题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她之所以能够宽容我,这也许是唯一的理由——无限钦佩这些普通的中国人民:上海的面粉工人,广州的缫丝女工、在旱灾、洪水和饥饿重重打击下依然在自己的(或别人的)田地里耕耘不息的农民;以及他们所具有的那种非人或超人的吃苦耐劳精神。而且,我们也不像那些把这称之为“坚忍不拔的精神”,把中国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容忍特性颂为“天赐美德”的传教士,因为我们意识到,这种受到颂扬的容忍特性,更应该归因于贫困的命运。而在这个几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种族默默忍受着的耻辱里,蕴含着的是一种悲剧的旋律,而并非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东西。所谓“复兴”计划,这是目前中国政府在某些乡村地区正在实施的一种计划,目的是要改善农民群众生活。其计划不完善的可悲程度,任何一个到中国乡下旅行过的人都会看得很清楚,因而就连“复兴”这个名词的本身,也成了人们的笑柄。
采用土地革命的方式,也是中国农民的一条“生活之路”。近十年来,中国工农红军在其为建立“中国苏维埃”而进行的斗争中,就沿用了这种方式。然而,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不仅有形形色色的特殊现象阻碍了她的自由发展,而且在近年来,还有来自那个早就威胁要使它完全沦为殖民地的近邻的不断挑战。在这些危险未被排除之前,在“国民革命”完成之前,中国社会的正常发展,是绝对不可能持续下去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才使张学良和中国共产党重新提出了过去的,老要求: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建立一个包括所有政党的全国阵线,以此作为西安危机的结果。如果这种统一局面能够实现,为此而付出的任何努力就不能算落空。
然而,在此时此刻也不得不承认,前景是不容乐观的。西安被完全孤立了,舆论界对“叛乱者”和“共匪”的攻击依然有增无减。除了无线电广播外,这里的消息根本无法传出去,而无线电广播的效果却是最难确定的。在所有的媒体宣传中,有一种需要“安慰”某些人的观点至为糟糕,它源于当地一些传教士对局势的过度恐慌。这些传教士对现实情况一无所知,却只有一个念头——害怕“赤色分子”。
李维城是陕西省银行的行长。他穿了件黑色绸大褂,神态愉快、安详——坐在银行后面他家的屋子里,递给我一支烟。几个小孩在室内的厚地毯上嬉耍;李先生看来是个很顾家的人。我想了解他对统一阵线的看法。
“当然喽,我们银行界和商业界人士是完全赞成国内和平的,”他态度和蔼地说。“您知道,我们向南京派了一个代表团,请求和平解决西安事件。可是,中央军在潼关的负责人樊嵩甫将军却告诉我们的代表团,他在洛阳有两百架飞机准备轰炸西安。这些飞机是我们大家捐献的,是要他们用来保卫自己的国家,抵抗日本的。令人遗憾的是,樊将军未能在绥远给它派上更好的用场。”
银行家叹了口气,轻轻弹了弹烟灰。
“现在,我们正设法借助于外国影响。对我们大家来说,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对西北实行的封锁。既然委员长已经被释放了,那么,还有什么理由要这么做呢?在这个时候,还有哪个爱国的中国人想制造内战呢?”
“您对与共产党的合作是怎么想的呢?”我问。“这似乎被看作是一切麻烦的根源。”
这位银行家微微之一笑:“蒋将军被释放之前,我们中有许多人对共产党深有疑虑。我们认为他们想要杀掉蒋将军,然后制造革命运动。可是,现在我们却相信,他们真的改变了自己的政策。”
“我从那些现在为红军占领的地区听到的所有报告,都说情况很好。无论在什么地方,士兵们买东西都付现钱;也根本不存在没收钱财或资产之类的事情。比起我们见过的许多政府军队,这要好多了。其他所有银行都给我们发来电报,焦虑不安地询问关于陕西和甘肃的情况。对此,我们只能说:我们认为没来由感到恐慌。”
他突然停顿了一下,又说:“红军向我们发出了邀请,邀请我们到北边访问他们的地区,亲眼看看他们的经济情况。我倒非常乐意去一趟;在这件事结束以后,我也许是会去的。可是,在南京方面不愿接见我们的代表,只是大谈关于轰炸西安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能够使在南京的政府相信我们所见到的那些实际情况呢?”
他是一位非常诚实的人,也是“救国纲领”的坚定信徒。既然陕西的银行家尚有如此感想,那么(我感到奇怪的是)传教士们对红军还有什么理由担忧呢?
西安在迅速向一个地下城市转变。黄色土壤容易挖掘,凡有后院的人家都挖了地窖。成队的士兵白天忙忙碌碌地在市场上轮流值班,修筑规模巨大的防空掩体。对这座古都地基的挖掘,在考古学上究竟有何发现,尚不为人们所知。不过,这种挖掘对于科学研究至少是会有用的。
但是外国人似乎已经忍受够了;他们不打算再冒险,力求平平安安。最后乘飞机抵达西安的人中,有一个美国使馆的武官。他一直受到这样的警告:在这个陷入极度混乱状态的城市,飞机只能逗留几分钟。因此,他对这里那一派秩序井然的平安景象惊叹不已,直言不讳地宣布道:他的政府受到了蒙蔽,大规模撤退外国人绝无必要。然而,他的这番话现在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从外地赶来的所有教士都集中在了西安,与那些凭空臆想出来的红军威胁相比较而言,来自空中的袭击才是真正非常危险的。就这件事情本身来说,那些身居内地的外国人,也并非每天都有到上海去看一看的机会,而且还要由各自的政府出钱。于是,撤退的决定终于做出了。
但是,无法说服包租的飞机在西安多停留一段时间,以使他们的乘客登上飞机。在西安至潼关之间的陇海铁路上,有好几座桥梁塌陷了(至于它究竟是被叛乱者,还是南京飞机炸毁的,还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是不管从哪方面说,铁路联系是不可能沟通了)。最后,决定安排公共汽车,把这些外国人运送到那个更合他们口味的环境中去。
1月18日早晨,这支旅行车队即将从西安宾馆出发。来自该市四面八方的形形色色的欧美人,聚集在宾馆的大门口。有胡子拉碴的意大利牧师;快活的美国人;以及忧心忡忡的英国人。一群孩子扩大了他们的阵容——他们是仅有的一批似乎看上去很快乐的人。在中国的传教士家庭规模之大,每年人口的增加数目之多使大多数游客叹为观止。从经济基础上看,这也许不难解释——通常为每个孩子都领发着一份教士补贴金。
斯科特上尉像往常一样,快活地戴着单眼镜,慎重而有效地指挥着人们的行动。这支探险队中最能夸夸其谈的是个亮着大嗓门,金发碧眼,长得活像古代北欧海盗,而实则是从洛阳来安排租用汽车事宜的探险队队员的小伙子。他也是这次旅行车队的“头头”。他的中国话说得很流利,而且脏话满口。
在这群人中间,我注意到了我们那位英国浸礼教会的朋友。他是西安拒不接受仓皇逃离安排的少数几个人之一。在这里遇见他,我感到有点意外。
“你也和他们一块儿走?”我问他。
“不。我将留在这里,和我在一起的还有三、四位教友。我们要照管医院,而医院终归是需要人照管的。老实说,我并不怎么相信这种做法有什么必要——虽然我认为应当把妇女和儿童遣送出去。”
他那宁静谦逊而充满自信的语调,令人听了精神为之一振。只有极少的几名外国人,能够保持起码的头脑冷静。可是,编造“教士人质”故事的人们受到了强烈的震动,急不可待地为离开此地而跳起舞来。
那位当“头头”的瑞典探险家终于亮开嗓门,吼叫了起来;几辆卡车堆放行李。这支由75名神情紧张,惴惴不安的欧洲人组成的团体,带着他们那些欣喜若狂的孩子,各就各位地被安置到了汽车上。随着发动机那雷鸣般的沉重吼声,这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汽车旅行队,终于驶出了宾馆大门。英国使馆的助理武官陪伴着他们,一直把他们送出叛乱者的控制区。他当天晚上又返回了西安。
第二天早上,我在不安宁的睡眠中被寝室的开门声惊醒。一个戴单眼镜的人好奇地盯着我看。
“噢——你还不快点走?要知道,这可是你免费乘飞机旅行的最后一次机会!”
“多谢了,”我疲倦地说,“但我还想待下去,这没准还倒有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