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姆生(1859—1952年),挪威小说家、戏剧家和诗人。为生计所迫,青年汉姆生曾两次到美国。这期间,他接触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等人的作品,并根据自己的深切感受,于1889年发表了《现代美国的精神生活》一书。他首次放纵由马克·吐温那里得来的幽默感,对所谓“美国生活方式”进行了辛辣的嘲讽。1890年,他以小说《饥饿》在文坛崭露头角。这部作品的抒情文体对欧洲一些作家影响很大,使汉姆生在挪威文学界获得了巨大声誉。此后他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作品,著名的有《神秘》、《牧羊社》、《维多利亚》、《大地的成长》等。
温塞特
温塞特(1882—1949年),挪威女作家。1907年,她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玛尔塔·埃乌里夫人》,这部日记体的爱情小说表现了爱情同家庭日常生活之间的矛盾。接着又发表了长篇小说《幸福的年纪》、《维加·里奥特与维格基斯》、《珍妮》、《春》和一些短篇小说。其中《珍妮》是一部心理小说,文笔生动、描写细腻,确定了她在北欧文学中的地位。
7.23瑞典
拉格洛夫拉格洛夫(1858—1940年),瑞典女作家。她的第一部作品《古斯泰·贝林的故事》描写19世纪20年代寄居在乡村地主庄园的一群食客的故事。1897年,拉格洛夫到意大利和巴勒斯坦旅行,回国后发表了以意大利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假基督的奇迹》和描述瑞典达拉那省农民去圣地朝拜的长篇小说《耶路撒冷》。其代表作品长篇童话《骑鹅历险记》及其续集,成为世界儿童文学中的珍品。其他作品有三部曲《吕温斯葛尔特的戒指》和自传体小说《莫尔巴卡》等。拉格洛夫是瑞典19世纪90年代浪漫派文学的代表,她善于把幻想与真实融为一体,作品生动、优美,富有诗意。
7.24波兰
显克维支显克维支(1846—1916年),波兰作家。生于距华沙不远的伏拉·奥克热雅村。中学毕业后,他按照母亲的意愿,考入华沙高等学校的医学院,一年后转入他喜爱的文学系。1871年,当沙俄政府将华沙高等学校改为华沙帝国大学时,他为了表示抗议,没有参加毕业考试便愤然离开了大学。在大学期间,显克维支就开始了文学活动。主要作品有《炭笔素描》、《音乐迷杨科》、《天使》、《火与剑》、《洪流》、《伏沃窦约夫斯基先生》、《你住何处去》、《十字军骑士》等。
7.25捷克
哈谢克哈谢克(1883—1923年),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20世纪初开始文学创作,写有短篇小说、小品文以及政论文1000多篇,对奥匈帝国统治下捷克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抨击。代表作品为长篇小说《好兵帅克历险记》,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尤利乌斯·伏契克
尤利乌斯·伏契克(1903—1943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员作家。出生于工人家庭,从小喜爱音乐、戏剧和文学。1921年参加捷克共产党,此后常常为捷共中央机关报《红色权利报》、文学杂志《创造》写政治论文、文艺短评、讽刺作品、小品文和特写。代表作品为《绞刑架下的报告》,这部作品后来被译成80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发行,成为全世界进步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7.26匈牙利
米克沙特米克沙特(1847—1910年),匈牙利小说家。著有长篇小说《奇婚记》、《年轻的诺斯季和托特·玛丽的故事》和《黑色的城市》等。米克沙特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早期的创作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后期转向现实主义。他的小说从情节的安排到人物形象的创造,显示出幽默、诙谐的特点。他善于从民间文学中获得借鉴,作品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7.27奥地利
弗兰茨·卡夫卡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年),20世纪德文小说家。出生于捷克(当时属奥匈帝国)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作品常采用寓言体,很有深意地抒发了他愤世嫉俗的决心和勇气。别开生面的创作手法,令20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等,短篇小说《中国长城的建造》、《判决》、《饥饿艺术家》等。
7.28荷兰
伊拉斯谟伊拉斯谟(约1466—1536年),荷兰文学家、语言学家、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他用拉丁文写成著名长篇讽刺作品《愚人颂》,另一部重要著作是《对话集》。1514年他将希腊文的《新约全书》译成拉丁文,于1516年出版,因而获得全欧赞誉。荷兰著名诗人冯德尔称赞他“在鹿特丹树立了一座伟大的埃拉斯穆斯的金属雕像”。
冯德尔
冯德尔(1587—1679年),荷兰黄金世纪著名诗人、剧作家,被誉为“荷兰的莎士比亚”。冯德尔1610年开始文学创作,他善于把抒情诗和悲剧结合起来创作诗剧,剧作多取材于圣经和民族史。其一生共创作24部剧本,重要的有《琉西发》、《晨星》、《流放中的亚当》、《诺亚》。诗作有《航海赞美歌》、《欢迎弗雷德里克·亨利克凯旋赞美歌》、《可怜的孩子》、《圣坛的圣餐礼》和《教堂的荣耀》等。此外还著有《荷兰诗歌艺术导言》等散文。
7.29比利时
勒蒙尼耶勒蒙尼耶(1844—1913年),比利时小说家、艺术批评家。生于布鲁塞尔。他曾为法国文学杂志《吉尔·布拉斯》撰稿,写了一些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其作品深受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主要有《肉食者》、《资产者的末日》、《荒岛》、《风车中的风》、《潺潺的溪流》等。
维尔哈伦
维尔哈伦(1855—1916年),比利时诗人、剧作家、文艺评论家。1883年发表了第一部诗集《佛兰芒女人》。1887至1890年间所写诗集《黄昏》、《瓦解》和《黑色的火炬》有悲观倾向。1891年接近工人运动,开始注意社会题材,转而歌颂劳动人民的力量,成为“现代生活的诗人”。诗作有《妄想的农村》、《触手般扩展的城市》等。另外,他还著有剧作四部,分别是具有史诗气魄的《黎明》、揭露宗教界内幕的《修道院》、历史剧《菲力浦二世》和神话题材的《斯巴达的海伦》。
莫里斯·梅特林克
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年),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作品除著名的《青鸟》外,尚有《盲人》、《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蒙娜·凡娜》和《圣安东的奇迹》等20余种。他是象征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作品具有富有哲理的思想、富丽的想象以及诗情画意的特色。他的童话不仅给人以广阔而美好的幻想,而且也让人尽情地得到美的享受。
7.30西班牙
阿莱曼阿莱曼(1547—1614年),西班牙作家。早年学医,曾任国库会记,后到过意大利、葡萄牙、印度,1608年移居墨西哥。由于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阿莱曼在当时的文学界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著作有《圣安东尼奥·德·帕杜亚传》、《卡斯蒂利亚语拼写规则》、《加西亚·格拉教士的事迹》及《塞维利亚史》(已失传)。
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1547—1616年),西班牙伟大的作家、戏剧家、诗人,被誉为“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评论家称他的小说《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除此之外,塞万提斯还于1613年出版了包括13篇优秀短篇小说的《惩恶扬善故事集》。其中有曲折的爱情故事,有社会风俗的描写,也有一些哲学议论。这些充满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现实主义短篇在西班牙文艺复兴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洛佩·德·维加
洛佩·德·维加(1562—1635年),西班牙黄金世纪最重要的诗人和剧作家,有“天才中的凤凰”以及“大自然中的魔鬼”(出自塞万提斯)之称。他革新了西班牙戏剧的模式,在那一时期戏剧开始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文化现象。其主要作品有《羊泉镇》和《塞维利亚之星》。直到今天,他的作品仍然活跃在舞台上,代表了西班牙文学和艺术的最高峰之一。
佩雷斯·加尔多斯
佩雷斯·加尔多斯(1843—1920年),西班牙作家。出生于加那利群岛一个军官家庭,大学毕业后从事文学创作。一生写有小说78部、剧本和其他作品30多种。1897年当选西班牙皇家学院院士。主要作品有《金泉》、《民族演义》、《堂娜裴菲克塔》、《托尔门多》等。
7.31葡萄牙
卡蒙斯卡蒙斯(约1524—1580年),葡萄牙诗人、戏剧家。出身于里斯本的一个小贵族家庭,由母亲抚养成人,曾进科英布拉大学学习。他勤奋好学,对历史、文学,特别是希腊和拉丁古典文学有浓厚兴趣。主要著作史诗《卢济塔尼亚人之歌》,是葡萄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作品。
7.32意大利
但丁但丁(1265—1321年),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著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1304—1374年),意大利诗人。代表作有叙事诗《阿非利加》、散文作品《名人传》和抒情诗集《歌集》。《歌集》是他最优秀的作品,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为欧洲抒情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他的艺术实践使十四行诗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成为近代西方诗歌中的一个重要诗体。
薄伽丘
薄伽丘(1313—1375年),意大利人文主义作家、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青年时代曾学习法律,后与那不勒斯王国罗伯特宫廷的王公贵族和人文主义者多有接触,并潜心研读古代文化典籍。主要作品为《十日谈》,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他还著有传奇、史诗、叙事诗、十四行诗、短篇故事集和论文等。
阿里奥斯托
阿里奥斯托(1474—1533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模仿罗马诗人贺拉斯笔法写成七首《讽刺诗》。他还写了五部喜剧,这些是根据拉丁古典文学但受当代生活的灵感启发所写的,用俗语模仿拉丁喜剧。其代表作《疯狂的罗兰》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文学作品。
塔索
塔索(1544—1595年),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运动晚期的代表。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大学时期学法律,但对古典文化和哲学十分热爱,跟人文主义者交往甚密。先受阿里奥斯托影响,用浪漫情调写关于骑士业绩的长诗,继又作为宫廷诗人写牧歌剧。代表作叙事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是一部生动地展现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尖锐的政治、社会、文化矛盾,披露人文主义者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思想危机的伟大作品。
哥尔多尼
哥尔多尼(1707—1793年),意大利剧作家、现代喜剧创始人。他主张喜剧面向现实,发扬“颂扬美德,嘲讽恶习”的作用,具有民族的、时代的特色;改革舞台流行的即兴喜剧,抛除假面,改变演员只是根据提纲即兴表演的陋习,写有固定台词的脚本,开创新型的喜剧。《一仆二主》、《狡猾的寡妇》、《女店主》等为其代表作品。
曼佐尼
曼佐尼(1785—1873年),意大利作家。自幼受启蒙主义思想熏陶,1805年赴巴黎,同思想文化界人士广泛交际,从欧洲进步的哲学思潮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汲取了宝贵的思想养料。主要作品有诗篇《自由的胜利》、《利米尼宣言》,颂诗《一八二一年三月》,五首《圣歌》,悲剧《卡马尼奥拉伯爵》、《阿德尔齐》,长篇历史小说《约婚夫妇》。其中《约婚夫妇》是意大利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
科诺迪
科诺迪(1826—1890年),意大利作家。出身于一个厨师家庭,在教会学校毕业后,开始给地方报纸写稿。他积极参加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并投入了1848年的意大利解放战争。科诺迪以儿童文学作品闻名于世,又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娄的童话。他先后写过《小手杖游意大利》、《小手杖地理》、《快乐的故事》等童话书,最著名的作品是《木偶奇遇记》。
乔万尼奥里
乔万尼奥里(1838—1915年),意大利作家。在父亲的指导下,他6岁阅读史书,10岁已博览古罗马史学家的经典,在校学业优异,年年名列前茅,这给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早年,他以写作幽默诗歌、古罗马名人传和文艺评论活跃于文坛。他一生共写了六部历史小说、两部现代题材长篇小说、两部剧本、一部诗集和两部文艺评集。长篇小说《斯巴达克思》是其代表作品。
维尔加
维尔加(1840—1922年),意大利作家,真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主将。他的创作充满西西里的乡土气息,大量汲取西西里民间语言的语汇,文辞淳朴、生动、鲜明。维尔加擅长点染自然景色,以烘托人物心态和意境,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性。这种真实主义文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文学、电影都产生了很大影响。长篇小说《马拉沃里亚一家》、《堂杰苏阿多师傅》是他的代表作。
亚米契斯
亚米契斯(1846—1908年),意大利小说家,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出生于意大利的一个小镇,自幼酷爱学习和写作,是一位多产作家。他曾担任军事刊物《战斗的意大利》的特派记者,写了不少通讯、报道和短篇小说,把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意大利军队,作为祖国解放和复兴的重要力量予以热情的颂扬。22岁那年,他发表的处女作《军营生活》就是这段生活的结晶,而脍炙人口的小说《卡尔美拉》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1886年,《爱的教育》出版,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使其创作生涯达到顶峰。
皮兰德娄
皮兰德娄(1867—1936年),意大利小说家、剧作家。皮兰德娄从20世纪初开始写小说,成名作是属于真实主义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被抛弃的女人》。1910年以后转入戏剧创作,取得卓越成就。代表作品是《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和《亨利四世》。其他重要戏剧作品还有《今晚我们即兴演出》、《寻找自我》、《高山巨人》等。1934年“因为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拉维亚
莫拉维亚(1907—1990年),意大利作家。曾任国际笔会主席、《新论证》杂志主编、《快报》周刊的专栏影评家。莫拉维亚出身于一位画家家中,少年时因病卧床,以强烈的求知欲刻苦自学,阅读大量世界文学经典名著,同时学习写作。正是他的病痛和墨索里尼政权的反动统治使他走上了写作的道路,最后成为意大利20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代表作品有《假面舞会》、《罗马故事》、《罗马故事新编》、《1934》等。
7.33南斯拉夫
安德里奇安德里奇(1892—1975年),塞尔维亚作家。在萨拉热窝读中学时,为塞尔维亚进步学生组织的第一任主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捕入狱,流放到泽尼查附近的奥乌恰莱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帝国政府和法西斯当局断绝了一切联系,专心致志地从事三部长篇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特拉夫尼克纪事》和《小姐》的创作,均于1945年出版。曾长期担任南斯拉夫文学家联合会主席。1954年出版长篇小说《罪恶的牢院》,被认为是代表他艺术成就的杰作。
7.34罗马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