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法制新报》第3版深度上看到,《一栋烂尾楼“早产”9本房产证》中,宁夏中卫房管所称:好心办坏事!
该文中引用一李姓副所长话称“当时该公司已经很危险了,拖欠施工企业几百万元”,“在没有交工前给开发公司办了房产证,意图是帮助开发公司在银行融资,支持他们把问题解决掉”;“就算办错了,我们可以声明作废收回来”。
有几个问题,我很不明白:第一,该公司拖欠施工企业几百万元,李副所长,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你不是该公司管理层人员,或者你是税务局的查过帐,又或者你是施工企业之一,你怎么知道,企业拖欠了施工单位几百万元?该公司是私营企业,当时已经很危险了,您干嘛要搅这一趟洪水?
第二,在提交完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房屋竣工验收资料及其他证明文件后,才可办理房屋权属证书。我的问题是,你一个国家单位,凭什么、又为什么“帮助”一家私营企业“在银行融资”?你是心存良善还是该公司股东?你是贪污了该公司钱款还是低价买了该公司开发房产?如果都不是,你是一个奉公守法的好公民、好公仆,为什么给人家去找钱?现在我老妈得病了,真的很需要钱,我还想贷款,但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帮忙,我也有问题了,需要帮助,您能不能帮帮我,“把问题解决掉”?我们村子,好多人春耕化肥业买不起,急着用钱呢,你能不能也帮帮他们,“把问题解决掉”?还有,全国很多地方受灾了,包括中卫,需要救济的人也很多,你如此菩萨心肠,能不能也帮帮他们“把问题解决掉”?如果你不肯帮我,也不肯帮我的乡亲们,还不肯帮受灾的同胞……你有什么权利和义务“支持他们把问题解决掉”?
第三,我真的很害怕,我已经决定买房了,首付款都已经交了,如果手续办完,拿到了房屋权属证书,因为我知道,该书是权利人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并对房屋行使占有、利用、收益和处分权利的唯一合法凭证。到时候,你调到了银川市房管所,然后来一句“就算办错了,可以声明作废收回来”,您的公信力何在?政府的公信力呢,我想知道的是,你说的是真的么,你说的难道是真的?那我买的那套房子还可靠吗?
我一介草民,想问的是:你是“好心”么?除了这家房地产公司,除了你的家人和你帮助过的有人,知道这件事的人,会说你是“好心”么?就算您老人家是好心,但这个事,不光是个坏事,它好像还违反了法律法规,你就不害怕头顶高悬着的法律之剑么?
烂尾楼,你真烂。外表不再,里边也肮脏,很快,就会被拆掉的。
发表于2010年4月16日宁夏《法治新报》。
老师为什么成了精神病患者
今天,无意中看昨天的《新消息报》转载刊登的《羊城晚报》文章称“广东梅州逾百教师患精神疾病精神病患者扰校园”的新闻,很是震惊!接着往下看:“梅州市某县教育局统计,该县几十所中小学校现有教职员工队伍中患精神疾病的人员便有23人,有一所中学同时有几位患精神病的老师,现在仍在岗位上。”
有人认为原因有绩效工资执行的问题;有人认为政教没有分离,导致老师压力大;也有人认为,有部分领导人员,将上访次数多、或者有过激言论的教师也归结为精神病人了……
据我所知,教师很多都是从学生直接过渡到老师的,他们没有社会阅历,但当了老师后,他们还是会看到各种社会现象,我这里指的主要是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比如,优秀教师的评选,有人感觉明显不公;绩效工资,很多人认为分配方案不合理;从应聘开始,也许,有些人已经开始给领导送礼了;当了老师后,有学生有家长又给自己送礼……我这么说吧,就是他们(主要以中小学教师为主)给学生教的,是一套比较正统的东西,但这个社会,奉行的确是另外一套潜规则了的,比如说,上午,他给学生们说,要说真话。于是就问学生,你们的理想是什么?有同学答,理想是开拖拉机,结果这个学生还没说话,同班同学就开始耻笑。连该老师也觉得,人,应该有更大的追求。因为在标准答案里,是我们应该有远大的理想,比如周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据我说知,这些老师回了家,双胞胎儿子要吃梨。老师问哥哥,你想吃大的还是小的?哥哥说,想吃大的,结果老师哐地久给了大儿子一巴掌。问弟弟,弟弟想了想,说,想吃小的。结果,作为奖励,他把大梨给了弟弟。
据我所知,教师都是些有文化的看书的和世人打交道较少的人,教师都是些对事情有自己独到见解的有思想的人,这样来来去去,真真假假,连他自己,都分不清该做什么了?或者他自己想,我这都干的是什么啊?一来二去,导致精神方面出问题了。
还有,他们白天给学生教的是理应“学为好人”、是正直良善,但晚间和朋友出去,发觉这个社会灯红酒绿,世间万象、人间百态,很少有人是按自己当初教的方法行走于这个社会的,失败感顿生,如此往复,难免会心存疑虑,进而焦虑有不解,到最后,也钻了牛角尖。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笔者本人的亲戚朋友,多有当老师的,笔者的老师是个好老师,已经当了校长,他们中间,真的有人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但原因在哪儿?他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完全正常的。
什么时候,我们说的和做的,开始出现“统一”,老师的这个病,才会逐渐消失的。
2010年5月15日写于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