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仍在每年四月固定活跃于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的生活之中。2006年,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首次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一直延续至今。
§§§第一节从节气到节日的演变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与其他节日相比,清明节的一大特色是兼具“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清明的本初面貌就是个春天节气而非节日,且早在200多年前的周代,就已很重要。《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气,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这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按《岁时百问》的说法是:“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时处早春三月的清明节,天气清朗,四野明净,春意盎然,处处草木繁茂,生机勃勃,用“清明”指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而英文也十分应景地翻译成了“PureBrightness”。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候上的特点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清明节还有另外一个英文标准译名:Tomb-sweepingDay,这是清明作为“节日”所包含的风俗活动,即于此日祭祖扫墓。但在历史上,寒食节才是祭奠祖先的节日,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是融合寒食节而来。
寒食节在冬至后10天,在清明节前,与清明相连。所谓“寒食”,就是在清明时节禁火,不能烧煮,只能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熟食节”。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个月为限。汉代确定寒食节为清明前三天,唐宋时期减为清明前一天。从先秦到南北朝,寒食都被当做一个很大的节日,唐朝时它仍然是一个较大的节日,但已开始式微,逐渐为清明节所兼并。
关于寒食节禁火习俗的形成,还有一段备受歌咏的典故。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外国19年。流亡期间,受尽磨难,介子推一直不离不弃护驾追随,甚至割自己腿上的肉为晋公子充饥。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封赏有功臣子。介子推不受,带着老母躲进绵山。晋文公为逼介子推出来,就放火烧山,不料介子推却与老母抱木而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并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寒食,以示追怀之意。
实际上,寒食节禁火习俗的起源与介子推毫无关系,介子推“割股充饥”是否属实在史界也有争议。虽然为怀念和祭祀介子推而禁火的说法纯属附会,但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喜好传说、崇信“忠孝”精神的民族,于是人们更乐意将寒食节与介子推联系在一起举行纪念活动。人们感念这位曾经割肉救主的忠志之士,感念他留下的遗诗对“清明”二字的谆谆叮嘱:“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短短几句就三嘱“清明”,尤其对为政“清明”的强调,实际表达的是人民的祈愿。这种附会在汉代发生后,传播渐盛,在寒食节的形成和传承过程中影响越来越大,也让清明节承载了中国人的多重文化理想。
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从先秦的文献记载可知,禁火之俗早在周代已是惯制,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上古时期,人们钻木取火,季节不同,所用木材也不同,换季时就要改火,而每次改火都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人们自然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
唐宋时期,人们所过和所说的“寒食节”,就其内容来说已是现在所说的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混合。寒食与清明日期相连,三日禁火完毕,到清明这一天以柳条乞取新火,这样清明与寒食就连在一起,清明的换新火活动成为寒食活动的一部分。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寒食之后重生新火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寒食与清明前后相继,密切配合,二者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唐宋时期清明前后的一系列活动是连成一片的,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清明节是寒食节的一部分,作为换取新火的一天也被当做重要的日子。因为清明前几天是禁火的,到墓地上烧纸上供也应该是在清明这一天。晚唐、宋代以后,禁火冷食之俗转衰,到元代大体消亡,“寒食”的名称自然越来越少被人提及,而本来是节气名称的“清明”突显出来。到明清,“清明”之称多于“寒食”,渐渐取代后者。到现代,大多数地方的百姓只知“清明节”,不知道“寒食节”之名了。在时间邻近的条件下,民众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完成了从寒食节到清明节的置代。
清明节扫墓、游乐习俗的形成还与另外一个重要节日——上巳节相关。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今天,上巳节已经从中国人的节日谱中消失了,但过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从先秦到汉代,上巳节的习俗活动有三种:一是“祓除畔浴”,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于水中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晦气。《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痰,为大洁。”二是招魂续魄,在野外或水边召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先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变化而变化,故在初春要招魂。三是春嬉,即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并自由择偶或交合。山西旧有“三月三日天气新,汾河两岸皆丽人”的说法。后来随着社会趋向文明,野合的主题被替换为求子,上巳节后来形成了祭奠女娲庙,妇女们在河边求子的风俗。
上巳节的早期节俗最重要的内容是祓禊。在上古时期,这种活动就不仅是在郊外水边举行辟邪求吉的巫术仪式,更是自由快活的春游、男女自由交往的节日。魏晋以后,水中沐浴、招魂续魄之俗逐渐消失,临水祓除转为临水酒会。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觞曲水之饮。”这段文字里的上巳节习俗主要是一种水边交游、宴饮的活动。唐朝时,三月三仍然是一个全国性的重要节日。每逢此节,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所谓“曲水流觞”。民间男女也踊跃到水边饮宴交游。
由于时间与清明邻近,又都是在郊外的活动,上巳节的踏青饮宴与清明扫墓后的春游娱乐开始尚分头而行,后来逐渐合而为一,上巳节重交游踏青的特点就被整合到清明节习俗之中。可以说,清明节盛行春游的习俗主要是继承上巳节的传统,因而清明节古时也称“三月节”。
综上所述,根据现有资料,清明最早作为节气出现于先秦,本身并非节日。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看,清明节是“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可以看做是中国传统春季节俗的融合与升华。
我国民间有“四五清明”之说,即清明节是在月日。天文学家表示,其实,每年清明节的日期是在月日—月6日这三天之间变化的,并不固定在月日。比如2010年的月日是清明,而2009年的清明则是月日。
§§§§§§第二节祭祀:从家庙到墓地的转移
清明节又叫“扫墓节”,是中国人慎终追远、缅怀先人、敦亲睦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每当清明时节,人们总要焚香祭祖,扫墓踏青,祭奠的形式也许各不相同,但向先人表达的尊敬与怀念、对逝去生命的尊重与哀思是一样的。
扫墓俗称“上坟”,又称“墓祭”、“祭扫”、“培墓”(闽南人)或“挂纸”(客家人),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这一习俗相沿已久。古代“墓而不坟”,只打墓坑,不筑坟丘,因而祭扫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当时,扫墓仪式非常郑重,摆放供品、整修坟头、焚香火、烧冥纸,甚至在墓上栽种松柏,表达追思悼念之情。身处异乡的人们,也需望乡遥拜。汉代以后儒家学说的流行、宗族生活的扩大,人们的亲族意识和返本追宗的观念更是日益发达和强固,对于祖先魂魄托寄的坟墓愈加重视,上墓祭扫之风更盛。
清明祭扫的习俗兴起于唐代。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颁布了敕令:“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上墓”,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正式将祭扫定为“常礼”。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宋时期,寒食节或清明节有全国性的休假,因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朝廷又颁布几个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由天增加到7天,给予充分的时间祭祖扫墓。
清明时节,惊蛰、春分已过,冰消雪化,民间多修补房舍,以防夏季漏雨。由活人联想到死人,人们担心自己祖先的坟莹经过风吹雨淋,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到坟上看一看,拜祭一下。清除坟头杂草,用新土将坟堆加高加固,称为“整修阴宅”;准备一些祭品,烧些纸钱,举行祭扫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按照旧的习俗,人们要给坟墓铲除杂草,为坟墓培上新土,打扫整个墓地。之后,将携带的酒食果品供祭在亲人墓前,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至于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后10天,有的是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中国有2个民族过清明节。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各地的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习俗不尽相同。
山西旧有“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墦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的民谣,清明节上坟人的心情与扫墓的特点可见一斑。山西南部多数地方受传统寒食节禁火习俗的影响,扫墓时不燃香、不化纸,而是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而且,不论贵贱贫富,上坟时男女都到,表示所有后代都在怀念祖先。山西北部多数地方却要将冥钱等物全部烧尽,理由是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上坟多是男子的事情,妇女一般不到坟茔。大同、平遥等地习惯白日上坟,晚上在家中焚烧冥钱冥帛,妇女们要在大门外放声大哭。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旧俗上坟要带酒肴,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与先人共饮共食。晋南的闻喜等地,上坟时要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晋南地区上坟后,回家时要拔些麦苗,并在门上插松枝柏叶或柳条以辟邪。
河北的上坟讲究“早清明,晚十一(农历鬼节)”。扫墓在清明前一周就开始了,很少有人在清明当天去扫墓。冀南地区则选择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扫墓。
福建闽南的扫墓日期一般有两种:泉州习俗是在清明节前后几天,漳州则有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附近扫墓,客家人则通常在春节之后。扫墓的具体方式与北方地区也有所不同,清理完杂草,整理好坟墓环境后,先祭拜土地神,再祭拜祖先。祭拜完后,在坟墓上用小石头压上“墓纸”,表示已经将坟墓修缮完毕。据传,此习俗与刘邦有关。
清明对于香港人来说也是重要的节日,为避免人多拥挤,港人习惯提早数星期拜山。到祖先坟前要焚烧香烛、冥镪,祭物多为水果、鲜花、烧猪或白切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