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05500000010

第10章 天文发现(6)

对冥王星的命名,大家没有任何异议,但冥王星究竟是不是算出来的?天文学界对此争议很大。

有人认为冥王星的发现与海王星一样,也是先计算出来,然后发现的,于是有人也把冥王星称为是“笔尖下发现的第二颗星”。

但更多的人不同意这个说法。除了冥王星实际轨道与预测计算的结果有差距外,亮度也比预测的暗得多,看不出视圆面。它的质量太小,按冥王星的质量去计算,它对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不会引起足够大的摄动。因此,有人认为,冥王星的发现和海王星不一样,不能看作是计算的功劳,而是偶然的巧合。

不论怎样,发现冥王星是我们值得高兴的事。

除九大行星之外,在太阳系中是否还有第十个同类行星?经过探索,至今尚无结果。也有人认为太阳系中还一定存在第十颗行星,未知的世界需要未来的科学家去探索。

木星大红斑的发现

太阳系中的第五颗大行星木星,是9兄弟中最魁梧的巨人。木星的赤道半径达71400千米,是地球的11.2倍。按体积讲,木星是地球的1316倍。如果把地球比作一颗小小的绿豆,木星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小的西瓜。木星的质量为1.9×1027千克,相当于地球的318倍。即使把其他8个“弟兄”加在一起,也只是它“体重”的40%。

木星真是庞大无比,如果在它赤道上绕行一周,行程将达45万千米,比我们到月球的距离(38万千米)还远得多呢。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不过1个多小时(100来分钟),倘若以这个速度(8.8千米/秒)绕木星,则将需14小时以上。

木星的质量巨大,表面的引力也相应比地球的引力要大得多。同样100千克的物质,搬到木星上就会重达264千克。所以倘若有“木星人”存在的话,那么他们大约都是动作迟缓的“慢性子”,因为一举手一抬足,都要比在地球上吃力得多。

木星巨大质量所产生的引力,也为空间探测带来一系列新问题。我们知道,登月的宇航员要离开月球返回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月球质量小,逃脱月球引力的速度(也称脱离速度、逃逸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等),只需大于2.4千米/秒即可。但若只有这个速度,到木星上则会有去无回了,因为要摆脱它引力的速度需达59.5千米/秒以上。这个速度可使人们在1分钟内从南京到上海来回6次。

用望远镜观测木星,很容易发现它的视面并不圆。实际上它的扁率为0.0648,或者说,那两极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约短4600多千米。要在其中塞进两个水星,才与正圆差不多。

木星的转动也比类地行星快得多,按其自转周期(9小时50分30秒)及赤道半径不难算出,木星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12.66千米/秒,这个速度比出膛的步枪子弹快15倍,几乎与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13.06千米/秒)相等了。

木星在天空中异常明亮,冲日时可达2.4等,是除金星外第二亮星(火星大冲时可达-2.9等,但一般情况下略比木星逊色)。木星是外行星,所以,除了在上合前后几十天内不易见到外,几乎常年都可见到这个灿烂的亮星。

1609年底,伽利略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他首先指向的天体是月球,接着就移向了木星。1610年初,伽利略发现了木星周围有4个小星——这是人类第一次知道其他行星的卫星,同时也成为哥白尼日心学说的第一个观测证据。

伽利略后300多年来,木星一直是用望远镜观测的最好目标。用普通的天文望远镜,可以很容易把木星的圆面显示出来。1665年乔·卡西尼发现,在木星表面的南半球上有一块红色的卵形圆斑,这是有关“大红斑”的第一次记录。

木星上的大红斑,很像地球上的大洋洲。这里所说的“像”,仅仅是指外形和相对位置、相对大小,此外,二者再也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了。例如,大红斑的大小虽时有改变,但至少有10000×20000千米,最大时可达14000×48000千米。这么大的范围,即使把4个类地行星一古脑儿放进去,也绰绰有余。

大红斑是木星上最显著的特征。从1878年开始,有关大红斑的记录历年不断。它长期存在,但其大小和颜色却时有明显的变化。例如在1879~1881年的几年中,它显得特别殷红绚丽,后来渐渐“褪色”,到1927~1937年间又重新“浓妆艳抹”起来,1951年时则呈现为淡淡的玫瑰色。1973~1974年“先驱者10号”驶近它时,大红斑很醒目,但随后的六七年间又变得暗淡起来……大红斑是什么呢?早先人们揣测它是木星固体表面上烧红了的“熔岩湖”,后来才逐渐明白它是一种气体运动,因为除了它的大小、形状、颜色有缓慢的变化外,它还在沿着与赤道平行的方向在慢慢移动着。现在大多数人倾向于这是一个超级的特大风暴似的气旋运动。从空间探测器摄得的近距照片中看来,大红斑中还有复杂的细节结构。整个旋涡在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大约每6天转一圈。令人迷惑不解的是,木星大气的平均温度约为-140℃,这样低的温度下,不少物质都冻得厉害,分子运动应当是很缓慢的,何以能维持这样大的气旋,并历经几百年而不衰?这真是一个难解之谜。

在大望远镜内,可以见到木星表面上还有许多平行于赤道的明暗带纹(明亮的白色或淡黄色的区域称“带”,红褐色的暗区称“纹”)。木星的带纹结构很复杂,虽然它们一直在慢慢变化,但始终不会消失。这是木星的又一个表面特征。

木星的大气层厚约1400千米,其成分与太阳差不多,其中氢占82%,氦占17%,还有1%则是甲烷、氨等其他成分,其密度不算大,大约只是地球大气密度的1/5左右,但因为它太厚,又有众多的带纹、云雾,所以从外面也无法窥见下面的状况。

1995年7月,美国“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向木星发射了一个“木星大气探测器”,11月7日它进入绕木星轨道,一个月后勇敢地向木星大气层降落,经过75分钟它终于在木星上空约160千米处“以身殉职”。在这200千米的降落过程中,木星的大气温度从-160℃上升到190℃,气压从0.08巴增加到30巴(1巴为1大气压),化学成分都比预期的低,水分出奇的少。它还遇到了极其强烈的狂风和湍流,“木星风”可从云层顶端翻滚到木星表面,风速高达188米每秒,与老式飞机的速度不相上下。木星的大气中有十分强烈和频繁的闪电现象,这与神话中宙斯是“雷神”是一种有趣的巧合。根据空间探测器的资料,有人算出木星的闪电平均为245次/年·平方千米。与它相比,地球上平均是2~10次/年·平方千米,金星大气中闪电频频,可也只有30~50次/年·平方千米。如果以南京市区的面积为50平方千米计,则木星的环境会使南京人每天见到33次闪电,平均每小时1.4次。如果你能来到木星世界,仅仅这种电闪雷鸣的场面,也足以使人心惊胆颤了。

在一般人的头脑中,行星都是像地球、月球那样表面是坚实的大地,飞船要在它上面降落非得小心翼翼不可,倘若操纵、计算有丝毫失误,免不了要撞得粉碎。然而,在木星那儿情况却大不相同。

从木星的质量(1.9亿亿亿吨)和体积(1.43亿亿亿立方米)很快可以得到它的平均密度是1.33克/厘米3(或1330千克/米3),只是水的1.33倍。这个密度值甚至比太阳(1409千克/米3)还小。显然。如果木星也像地球那样,最轻的壳层密度有3300千克/米3,那岂非又要成为一个空心球?

因而,科学家认为,在它厚厚的大气层下面,并不是我们熟悉的山川大陆或者荒漠谷地,而是一片蒸腾鼎沸的汪洋大海。所以通常飞往月球和火星的宇宙飞船,如果冒冒失失闯进木星大气,将遭到灭顶之灾。

木星不具备通常概念中的固体表面,浓密的大气之下都是“海洋”,而且,组成木星海洋的竟不是水,而是氢。谁都知道,氢气是最轻的气体,怎么会变成液体?其实不必惊讶,说不定你身旁就有这样的实例——一日三餐烧的液化石油气,不就是变成液体的气体吗?物理学告诉我们,只要有足够的压力及低温,气体就会变成液态。液化气由于钢瓶内保持着高压,石油气被液化了。木星那1千多千米厚的大气层,其压力比钢瓶内要大得多。

这个科学结论,不久便得到了宇宙飞船的证实。空间探测器的资料表明,木星确实是颗“液体行星”,在它那1400千米厚的大气层下面,还可粗略地分为三大层:分子氢层、金属氢层及内核层。三层的情况大体如下表:液态分子氢的表层温度很高,仅比太阳低1000摄氏度左右。如果不是有几千大气压泰山压顶似的压着,恐怕早就蒸腾到太空中去了。

这样看来,与木星相比,金星表面那可怕的环境已是如“天堂”般的美妙了。

木星和它的卫星

木星中间的金属氢层,外表看起来似乎很平静,不如分子氢那样在剧烈地翻滚,但其温度高达11000~20000℃。在这样的高温下,氢原子中的电子都挣脱了羁绊,变成了自由电子。这样的氢就像水银那样可以导电,故称之为金属氢。现在科学家们已经能在实验室中制造出这种奇特的物质了。

最有争议的是它1万多千米的核心部分。多数天文学家认为,木星应当有一个由铁、镍和硅酸盐组成的固态核。但在几万度高温下,能否保持固态实在很难说,所以也有人认为,木星是“彻底的”液体行星,根本不存在固体物质。这个问题至今尚无定论。

木星上的磁场很强,足以使一般手表“磁化”而无法运转。但是它的磁极方向与我们地球相反,即在地球上指南的针到木星上所指的是北方。因为木星的磁场很强,所以木星大气中有绚丽无比的极光。宇宙飞船在1979年3月间经过木星时,就见到了它那范围达3万千米的极光。如果我们身临其境,那一望无际的神奇绚丽的自然景观,一定会叫人如痴似醉。

发现哈勃定律

在哈勃和赫马森研究的同时,还有许多天文学家也开始对星系的观测和研究。他们发现在整个天球的各个天区都有星系的踪迹,星系的数目远远超过了银河系内的恒星总数。在数以百万计的河外星系中,哈勃发现它们不仅大小、取向不同,而且形状也各异,除了旋涡形的,还有圆形的、椭圆形的等等。面对这些杂乱无章、数目庞大的星系,哈勃想,要把它们理出一个头绪来,才便于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充分分析了各种不同的情况下,1925年,哈勃提出了河外星系分类法——哈勃分类法。按照这一分类法,星系被分为椭圆星系、旋涡星系、棒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四类,各类又再分成几个次型。

哈勃正在用1.22米的天文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

椭圆星系:外貌有的呈正圆形,像是一只铅球;有的呈椭圆形,像是体育运动中用的铁饼。符号用英语Ellipse(椭圆)一词的第一个字母E表示,依照椭圆扁度又分成E0、E1…K7共8个次型。这类星系的大小为1~150千秒差距(1秒差距=3.26光年),质量为太阳的100万到10万亿倍,主要由老年恒星组成,缺乏星际气体和尘埃。

旋涡星系:通常有一个比较明亮的椭圆状的中央核区,从核区向外伸出两条以上的“旋臂”,如蚊香那样盘旋着。符号用英语Spiral(旋涡)一词的第一个字母S表示,还按旋臂卷得由紧到松的程度分为Sa、Sb、Sc3个次型。

棒旋星系:是旋臂与中央核之间呈棒状的星系,符号用SB表示。同样也分为SBa、SBb、SBt3个次型。

旋涡星系和棒旋星系的质量为太阳的10亿~14亿倍,大小为5千~50千秒差距,既含老年星,也含年轻星和星标物质。银河系和仙女座大星云(M31)都是Sb型。

河外星系距离我们究竟有多远?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哈勃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有关河外星系距离的问题上。到1929年为止,哈勃已得到了18个星系的距离以及仙女座星系团四个成员的距离。哈勃对这批星系的数据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发现河外星系的距离越远,其谱线红移越大。红移是由星系视向运动的多普勒效应产生的,红移越大说明它的运行速度也越大。利用一个关系式来表示就是:

V=H0·D其中:V为视向速度,也就是沿观测者视线方向的运动速度,D表示河外星系的距离,H0为此例常数。这个关系式表明宇宙在膨胀。

不久以后,哈勃的《河外星云的距离与视向速度的关系》一文在《美国科学院会议论文集》上发表。V=H0·D公之于世。文章发表以后,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并且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信服。

人们把V=H0·D称为“哈勃定律”,把H0称为哈勃常数。

人们赞誉哈勃是自伽利略、开普勒、牛顿时代以来最伟大的天文学家,尊他为一代宗师,称他为“星系天文学之父”。哈勃定律的确定是哈勃一生中对天文学所做出的最卓越的贡献,也是20世纪天文学中最杰出的发现。哈勃定律的确定使人类的宇宙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前人们认为宇宙在整体上是静止的,而从此人们认识到宇宙膨胀的图景:宇宙各部分正在彼此远离,它们互相远离的速度随着它们之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1990年4月25日,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发现者”号航天飞机将一架主镜口径为2.4米的望远镜送入了太空。这是一件史无前例的大事。为了纪念哈勃在天文学中的伟大贡献,这架耗资20多亿美元的太空望远镜被命名为哈勃空间望远镜。

太阳系中的小行星

太阳系里有什么?一位天文学家曾巧妙地回答说:“一小簇大行星,一大簇小行星。”

这句话的确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太阳系中已经发现的大行星只有9颗,而从1801年发现第一颗小行星,到20世纪90年代末,已登记在册和编了号的小行星已超过8000颗,还有更多的小行星有待进一步的证实。

大行星的这些“小兄弟”究竟有多少呢?据统计,总数当在50万颗左右。其中的绝大多数都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运行,与太阳的距离集中在2.06~3.65天文单位。太阳系的这部分区域被称为“小行星带”。

为什么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聚集着那么多小行星呢?

这个问题摆在天文学家面前已经有一二百年了,但迄今还没有普遍承认的定论。

常提到的是一种“爆炸说”,爆炸说认为:小行星带内原先是有一颗与地球、火星不相上下的大行星,后来,由于某种现在还不清楚的原因,这颗大行星发生了爆炸,炸裂的碎片就成了现在的小行星。但是,究竟从哪里来那么大的能量,居然能把整个大行星炸得粉身碎骨?炸飞的碎块又怎么能恰好集中在现在的小行星带内呢?

同类推荐
  • (探究式科普丛书)有无限更新能力的干细胞

    (探究式科普丛书)有无限更新能力的干细胞

    本书从干细胞的基本概念入手,重点阐述了干细胞的基本性能、基础应用、种类划分、研究情况及发展历程。
  •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科学发现与传奇故事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科学发现与传奇故事

    19世纪前,在欧洲对当时拥有大量牛羊的牧场主来说,非常害怕一种被称作“恶魔”的疾病。这种传染病如果在牲畜中流行起来,成千上万的牛羊就会在几天的时间里统统死光。昨天的富翁,今天就会变成穷光蛋。
  • 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连·化学经纬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连·化学经纬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
  • 探索生命的奥秘

    探索生命的奥秘

    本书作者通过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并通过自己慎密的思考,撰写了十几篇论文,并先后在有关杂志上发表,现编写成书,书中确有创新的观点,并敢于向传统的观念提出挑战。作者又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出发,编写了自己在临床实践中所见的多发病与常见病的病例分析,比较具体详细,相信能对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人群具有启迪和借鉴作用。
热门推荐
  • 笑踏通天

    笑踏通天

    以前写有作品,但是和大神聊过之后发现很多的不足,就一直没创作。这本修仙争霸小说是第一本发表的。大家多多给意见。无种马、争霸天下。修仙闯天下。一步步上天
  • 穿越时间的缝隙

    穿越时间的缝隙

    霍金曾经提出过所谓的“第四维空间”理论,科学家把它命名为“虫洞”。霍金说“虫洞”就在我们四周,只是小到肉眼很难看见,它们存在于空间与时间的裂缝中。我一直都相信这个世界存在平行时空,时间也会有缝隙……
  • 碧游妖尊

    碧游妖尊

    幽阙和重楼是圣域君使,也是碧游门下在人间仅存的神,可是面对着太虚门下许许多多的神和无数的道士,他们该如何杀出一条血路!面对着万年一次的机会,受到封神的蛊惑,道士们开始对妖族进行疯狂的屠戮。碧游妖族注定会再一次落败,万年不能翻身?妖族绝对不能坐以待毙!妖族不能让太虚门人再一次封神!然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幽阙和重楼能否带领妖族战胜太虚一门?
  • 他说我会来

    他说我会来

    整座城市一下子变冷了,转眼又到了我无法忍受的冬季,寒冷的让人不知所措,而且漫长,像我等待你那样漫长,这时候如果你能出现在我身边多好啊,我们躲在厚厚的羽绒服下,看冬季的第一场雪,然后热烈的拥抱接吻,接着我告诉你,纵使岁月漫长,因为有你,然而值得等待。
  • 魂肆龙潜

    魂肆龙潜

    为情生,为情死几番世事别离苦可是我好像从没有爱过什么人那时候没有可是我一个人也忘不掉至死也不会到底是谁太残忍我活着成了孤魂,化作谁的永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逆天穿越异世界

    逆天穿越异世界

    天才少年与青梅竹马的少女无意被选中成为幻想大陆人族的勇者,少年在异世界开启了逆天的战力。少女身边辅助。两位勇者踏上了奇幻之旅....
  • 洗尽锋芒

    洗尽锋芒

    新书《无上兵锋》已经上传,谢谢支持。……讲述一个现代青年重生在异界的故事,奇迹总在不经意间绽放。……老书《无限技能》已完本,无聊的不妨去看看,短是短了点,可好歹也是有结局的。书友群25756311
  • 赋予深情与你

    赋予深情与你

    如果我消失了,你也许不会在意,因为我只适合做一个过客,不配做心上人。“我好喜欢你,喜欢你五年了”仇瑶瑶看着眼前的人,内心的激动快要涌现而出,从什么时候喜欢上他的呢,那是好久好久之前的了,大概发生在,六年前女孩的一眼。到底是那一眼,让她记了这么久。仇瑶瑶六年前还是一个十一岁多的小孩子,在家里面追着动漫看,就看着看着嫖到了西游记,这一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仇瑶瑶一天将西游记的动漫电视剧看完了,即使被家人说,她还在平台写了她的幻想爱情。为什么呢?是什么让她这么喜欢喜欢了六年呢?女主最后和男主在一起了吗?
  • 村上传说

    村上传说

    《村上传说》是作者梓云舒的第一篇悬疑恐怖小说。小说记述的日本一个偏远的小村镇中,小美带着女儿伊美在一户名叫村上的人家打工,村上家没有男丁,小妹在村上家遇到了一系列奇怪的事情,可村上一家又待她很好,终于她受不了好奇心的唆使,向女主人质子问清真相,她不知道自己的疑惑将她卷入了一场古老的诅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