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03100000004

第4章 稼轩文存(1)

美芹十论

乾道乙酉进①

(辑自黄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卷九十四,经国门。)

臣闻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事既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虏人凭陵中夏,臣子思酬国耻,普天率土,此心未尝一日忘。臣之家世,受廛济南,代膺阃寄,荷国厚恩。大父臣赞,以族众,拙于脱身,被污虏官,留京师,历宿、亳,涉沂、海,非其志也。每退食,辄引臣辈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思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尝令臣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谋未及遂,大父臣赞下世。粤辛巳岁,逆亮南寇,中原之民屯聚蜂起,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共籍兵二十五万,纳款于朝。不幸变生肘腋,事乃大谬。负抱愚忠,填郁肠肺。官闲心定,窃伏思念:今日之事,朝廷一于持重以为成谋,虏人利于尝试以为得计,故和战之权常出于敌,而我特从而应之。是以燕山之和未几而京城之围急,城下之盟方成而两宫之狩远。秦桧之和,反以滋逆亮之狂。彼利则战,倦则和,诡谲狙诈,我实何有。惟是张浚符离之师粗有生气,虽胜不虑败,事非十全,然计其所丧,方诸既和之后,投闲蹂躏,犹未若是之酷。而不识兵者,徒见胜不可保之为害,而不悟夫和而不可恃为膏肓之大病,亟遂舌以为深戒。臣窃谓恢复自有定谋,非符离小胜负之可惩,而朝廷公卿过虑,不言兵之可惜也。古人言:“不以小挫而沮吾大计”,正以此耳。

恭惟皇帝陛下,聪明神武,灼见事几,虽光武明谟,宪宗果断,所难比拟。一介丑虏尚劳宵旰,此正天下之士献谋效命之秋。臣虽至愚至陋,何能有知,徒以忠愤所激,不能自已,以为今日虏人实有弊之可乘,而朝廷上策惟预备乃为②无患。故罄竭精恳,不自忖量,撰成御戎十论,名曰美芹:其三言虏人之弊,其七言朝廷之所当行。先审其势,次察其情,复观其衅,则敌人之虚实吾既详之矣,然后以其七说次第而用之,虏固在吾目中。惟陛下留乙夜之神,沈先物之几,志在必行,无惑群议,庶乎“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之烈无逊于唐太宗。典冠举衣以复韩侯,虽越职之罪难逃,野人美芹而献于君,亦爱主之诚可取。惟陛下赦其狂僭而怜其愚忠,斧锧余生,实不胜万幸万幸之至③。

审势第一

用兵之道,形与势二。不知而一之,则沮于形、眩于势、而胜不可图,且坐受其毙矣。何谓形?小大是也。何谓势?虚实是也。土地之广,财赋之多,士马之众,此形也,非势也。形可举以示威,不可用以必胜。譬如转嵌岩于千仞之山,轰然其声,嵬然其形,非不大可畏也,然而堑留木拒,未容于直,遂有能迂回而避御之,至力杀形禁,则人得跨而逾之矣。若夫势则不然,有器必可用,有用必可济。譬如注矢石于高墉之上,操纵自我,不系于人,有轶而过者,抨击中射,惟意所向,此实之可虑也。自今论之,虏人虽有嵌岩可畏之形,而无矢石必可用之势,其举以示吾者,特以威而疑我也;谓欲用以求胜者,固知其未必能也。彼欲致疑,吾且信之以为可疑;彼未必能,吾且意其或能;是亦未详夫形、势之辨耳。臣请得而条陈之:

虏人之地,东薄于海,西控于夏,南抵于淮,北极于蒙,地非不广也;虏人之财,签兵于民,而无养兵之费,靳恩于郊,而无泛恩之赏,又辅之以岁币之相仍,横敛之不恤,则财非不多也,沙漠之地,马所生焉,射御长技,人皆习焉,则其兵又可谓之众矣。

以此之形,时出而震我,亦在所可虑,而臣独以为不足恤者,盖虏人之地虽名为广,其实易分。惟其无事,兵劫形制,若可纠合,一有惊扰,则忿怒纷争,割据蜂起。辛巳之变,萧鹧巴反于辽,开赵反于密,魏胜反于海,王友直反于魏,耿京反于齐、鲁,亲而葛王又反于燕,其余纷纷所在而是,此则已然之明验,是一不足虑也。

虏人之财,虽名为多,其实难恃,得吾岁币,惟金与帛,可以备赏而不可以养士;中原廪窖,可以养士,而不能保其无失。盖虏政庞而官吏横,常赋供亿,民粗可支,意外而有需,公实取一而吏七八之,民不堪而叛,叛则财不可得而反丧其资,是二不足虑也。

若其为兵,名之曰多,又实难调而易溃。且如中原所签、谓之“大汉军”者,皆其父祖残于蹂践之余,田宅罄于搥剥之酷,怨愤所积,其心不一;而沙漠所签者,越在万里之外,虽其数可以百万计,而道里辽绝,资粮器甲,一切取办于民,赋输调发,非一岁而不可至。始逆亮南寇之时,皆是诛胁酋长,破灭资产,人乃肯从,未几,中道窜归者已不容制,则又三不足虑也。

又况虏廷今日用事之人,杂以契丹、中原、江南之士,上下猜防,议论龃龉,非如前日粘罕、兀术辈之叶,且骨肉间僭弑成风。如闻伪许王以庶长出守于汴,私收民心,而嫡少尝暴之于其父,此岂能终以无事者哉。我有三不足虑,彼有三无能为,而重之以有腹心之疾,是殆自保之不暇,何以谋人?

臣抑闻古之善觇人国者,如良医之切脉,知其受病之处,而逆其必殒之期,初不为肥瘠而易其智。官渡之师,袁绍未遽弱也,曹操见之以为终且自毙者,以嫡庶不定而知之。咸阳之都,会稽之游,秦尚自强也,高祖见之,以为“当如是”矣,项籍见之以为“可取而代之”者,以民怨已深而知之。盖国之亡,未有如民怨、嫡庶不定之酷,虏今并有之,欲不亡何待。臣故曰“形与势异”。惟陛下实深察之。

察情第二

两敌相持,无以得其情则疑,疑故易骇,骇而应之必不能详,有以得其情则定,定故不可惑,不可惑而听彼之自扰,则权常在我,而敌实受其弊矣。占之善用兵者,非能务为必胜,而能谋为不可胜,盖不可胜者乃所以徐图必胜之功也。我欲胜,彼亦志于胜,谁肯处其败?胜败之情战于中,而胜败之机未有所决,彼或以兵来,吾敢谓其非张虚声以耀我乎?彼或以兵遁,吾敢谓其非匿形以诱我乎?是皆未敢也。然则如之何?曰:“权然后知轻重,度而后知长短”,定故也。“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审故也。能定而审,敌情虽万里之远,可坐察矣。今吾藏战于守,未战而常为必战之待;寓胜于战④,未胜而常有必胜之理。彼诚虚声以耀我,我以静应而不轻动;彼诚匿形以诱我,我有素备而不可乘;胜败既不能为吾乱,则固神闲而气定矣。然后徐以吾之心度彼之情,吾犹是彼亦犹是,南北虽有异虑,休戚岂有异趣哉。

虏人情伪,臣尝熟论之矣:譬如狞狗焉,心不肯自闲,击之则吠,吠而后却;呼之则驯,驯必致啮。盖吠我者忌我也,驯我者狎我也。彼何尝不欲战,又何尝不言和,惟其实欲战而乃以和狎我,惟其实欲和而乃以战耍我,此所以和无定论而战无常势也,尤不可以不察。曩者兀术之死,固尝嘱其徒使与我和,曰:“韩、张、刘、岳、近皆习兵,恐非若辈所敌。”则是其情真欲和矣。然而未尝不进而求战者,计出于忌而耍我也。刘豫之废,亶尝虑无以守中原,则请割三京;宣之弑,亮尝惧我有问罪之师,则又谋割三京而还梓宫;亮之殒,裒又尝缓我追北之师,则复谋割白沟河、以丈人行事我;是其情亦真欲和矣,非诈也。未几,亶之所割,视吾所守之人非其敌,则不旋踵而复取之;亮之所谋,窥吾遣贺之使,知其无能为,则中辍而萌辛巳之逆;衰之所谋,悟吾有班师之失,无意于袭,则又反覆而有意外之请。夫既云和矣而复中辍者,盖用其狎而谋胜于我也。

今日之事,揆诸虏情,是有三不敢必战,二必欲尝试。何以言之?空国之师,商鉴不远,彼必不肯再用危道,万一猖獗,特不过调沿边戍卒而已,戍卒岂能必其胜,此一不敢必战也。海、泗、唐、邓等州,吾既得之,彼用兵三年而无成,则我有攻守之士,而虏人已非前日之比,此二不敢必战也。契丹诸胡侧目于其后,中原之士扼腕于其前,令之虽不得不从,从之未必不反,此三不敢必战也。

有三不敢必战之形,惧吾之窥其弱而绝岁币,则其势不得不张大以要我,此一欲尝试也。贪而志欲得,求不能充其所欲,心惟务于侥幸,谋不暇于万全,此二欲尝试也。

且彼诚欲战耶,则必不肯张皇以速我之备。且如逆亮始谋南寇之时,刘麟、蔡松年一探其意而导之,则麟逐而松年鸩,恶其露机也。今诚必战,岂欲人遂知之乎。彼诚不敢必战耶,贪残无义,忿不顾败,彼何所恤?以母之亲,兄之长,一忤其意,一利其位,亮犹弑之,何有于我?况今沿海造舰,沿淮治具,包藏祸心,有隙皆可投,敢谓之终遂不战乎?大抵今彼虽无必敢战之心,而吾亦不可不防其欲尝试之举。彼于高丽、西夏,气足以吞之,故于其使之至也,坦然待之而无他;惟吾使命之去,则多方腆鲜,曲意防备。如人见牛羊未尝作色,而遇虎豹则厉声奋臂以加之,此又足以见其深有忌于我也。彼知有忌,我独无忌哉。我之所忌不在于虏欲必战,而在于虏幸胜以逾淮,而遂守淮以困我,则吾受其病矣。(御之之术,臣具于《守淮》篇。)

昔者黥布之心,为身而不顾后,必出下策,薛公知之,以告高祖,而布遂成擒。先零之心,恐汉而疑罕,解仇结约,充国知之,以告宣帝,而先零自速败。薛公、充国非有风角鸟占之胜、枯茎朽骨之技,亦惟心定而虑审耳。朝廷心定而虑审,何情不可得,何功不可成。不求敌情之知,而观彼虚声诡势以为进退者,非特重困吾力,且失夫制胜之机为可惜。臣故曰:“知敌之情而为之处者,绰绰乎其有余矣。”

观衅第三

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乎民心,民心叛服之由实基于喜怒。喜怒之方形,视之若未有休戚,喜怒之既积,离合始决而不可制矣。何则?喜怒之情有血气者皆有之:饱而愉,暖而适,遽使之饥寒则怨;仰而事,俯而育,遽使之捐弃则痛;冤而求伸,愤而求泄,至于无所控告则怒;怨深痛巨而怒盈,服则合,叛则离。秦汉之际,离合之变,于此可以观矣。秦人之法惨刻凝密,而汉则破觚为圜,与民休息⑤,天下不得不喜汉而怒秦;秦人则役繁赋重不恤,而汉则宽仁大度,务从简约,天下不得不喜汉而怒秦。怒之方形,秦自若也,怒之既积,则喜而有所属,秦始不得自保,遂离而合于汉矣。

方今中原之民,其心果何如哉?二百年为朝廷赤子,耕而食,蚕而衣,富者安,贫者济,赋轻役寡,求得而欲遂。一染腥膻,彼视吾民如晚妾之御嫡子,爱憎自殊,不复顾惜。方僭割之时,彼守未固,此汹未定,犹勉强姑息以示恩,时肆诛戮以贾威;既久稍玩,真情遂出,分布州县,半是胡奴;分朋植党,仇灭中华。民有不平,讼之于官,则胡人胜,而华民则饮气以茹屈;田畴相邻,胡人则强而夺之;孳畜相杂,胡人则盗而有之;民之至爱者子孙,签军之令下,则贫富不问而丁壮必行;民之所惜者财力,营筑馈饷之役兴,则空室以往而休息无期;有常产者困窭,无置锥者冻馁。民初未敢遽叛者,犹徇于苟且之安,而诛于积威之末。辛巳之岁,相挺以兴,翘首南望,思恋旧主者,怨已深,痛已巨,而怒已盈也。逆亮自知形禁势格,巢穴迥遥,恐狂谋无成而窜身无所,故疾趣淮上,侥幸一胜,以谋溃中原之心而求归也。此机不一再,而朝廷虑不及此,中原义兵寻亦溃散,吁,甚可追惜也。

今而观之,中原之民业尝叛虏,虏人必不能释然于其心,而吾民亦岂能自安而无疑乎。疑则虑患深,操心危,是以易动而轻叛。朝廷未有意于恢复则已;诚有意焉,莫若于其无事之时,张大声势以耸之,使知朝廷偃然有可恃之资;存抚新附以诱之,使知朝廷有不忘中原之心;如是则一旦缓急,彼将转相告谕,翕然而起,争为吾之应矣。

又况今日中原之民,非昔日中原之民:曩者民习于治而不知兵,不意之祸如蜂虿作于怀袖,知者不暇谋,勇者不及怒。自乱离以来,心安于斩伐,而力闲于攻守,虏人虽暴,有王师为之援,民心坚矣。冯妇虽攘臂,其为士笑之。孟子曰:“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臣亦谓今之中原,离合之衅已开,虏人不动则已,诚动焉,是特为陛下驱民而已。惟静以待之,彼不亡何待。

自治第四

臣闻今之论天下者,皆曰:“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于中原。”臣之说曰:“古今有常理,夷狄之腥秽不可以久安于华夏。”

夫所谓南北定势者,粤自汉鼎之亡,天下离而为南北,吴不能以取魏,而晋卒以并吴;晋不能以取中原,而陈亦终于毙于隋;与夫艺祖皇帝之取南唐,取吴越,天下之士遂以为东南地薄兵脆,将非命世之雄,其势固至于此。而蔡谟亦谓“度今诸人,必不能办此,吾见韩卢东郭俱毙而已。”

臣以谓吴不能以取魏者,盖孙氏之割据,曹氏之猜雄,其德本无以相过,而西蜀之地又分于刘备,虽愿以兵窥魏,势不可得也。晋之不能取中原者,一时诸戎皆有豪杰之风,晋之强臣,方内自专制,拥兵上流,动辄问鼎,自治如此,何暇谋人?宋、齐、梁、陈之间,其君臣又皆以一战之胜,蔑其君而夺之位,其心盖侥幸于人之不我攻,而所以攻人者皆其自固也。至于南唐,吴越之时,适当圣人之兴,理固应尔,无足怪者。由此观之,所遭者然,非定势也。

且方今南北之势,较之彼时已大异矣:地方万里,而劫于夷狄之一姓,彼其国大而上下交征,政庞而华夷相怨,平居无事,亦规规然模仿古圣贤太平之事,以诳乱其耳目,是以其国可以言静而不可以言动,其民可与共安而不可与共危,非如晋末诸戎四分五裂;若周秦之战国,唐季之藩镇,皆家自为国,国自为敌,而贪残吞噬、剽悍劲勇之气,纯用而不杂也。且六朝之君,其祖宗德泽涵养浸渍之难忘,而中原民心眷恋依依而不去者,又非得为今日比。臣故曰:“较之彼时,南北之势大异矣。”

当秦之时,关东强国莫楚若也,而秦楚相遇,动以数十万之众见屠于秦,君为秦虏而地为秦墟,自当时言之,是南北勇怯不敌之明验,而项梁乃能以吴楚子弟驱而之赵,救巨鹿,破章邯,诸侯之军十余壁皆莫敢动,观楚之战士无不一当十,诸侯之兵皆人人惴恐,卒以抗秦军,入函谷,焚咸阳,杀子婴,是又可以南北勇怯论哉?方怀王入秦时,楚人之言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夫彼岂能逆知其事之必至于此耶?盖天道好还,亦以其理而推之耳。故臣直取古今常理而论之。

夫所谓古今常理者:逆顺之相形,盛衰之相寻,如符契之必合,寒暑之必至。今夷狄所以取之者至逆也,然其所居者亦盛矣。以顺居盛,犹有衰焉,以逆居盛,固无衰乎?臣之所谓理者此也。不然,裔夷之长而据有中夏,子孙又有泰山万世之安,古今岂有是事哉!今之议者皆痛惩往者之事,而劫于积威之后,不推项籍之亡秦,而猥以蔡谟之论晋者以藉口,是犹怀千金之璧,不能斡营低昂,而摇尾于贩夫;惩蝮蛇之毒,不能详核真伪,而褫魄于雕弓;亦已过矣。故臣愿陛下:姑以光复旧物而自期,不以六朝之势而自卑,精心强力,日与二三大臣讲求古今南北之势,知其不侔而不为之惑,则臣固当为陛下言自治之策。

同类推荐
  •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本丛书是太原市老作家协会组织多位老作家编撰的合集或个人选集。该书稿作者均为太原市文艺创作园地的优秀作家,此合集选自他们近年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太原市文艺创作繁荣的新局面。本书作者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并发表过多部作品,本书有气势,旗帜鲜明,充满激情,有揭示生活真理的“机智”。语言有文采,却不做作。
  • 有间文库:华盖集续编

    有间文库:华盖集续编

    《华盖集续编》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26年间所写的杂文三十二篇。包括《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学界的三魂》,《古书与白话》,《记念刘和珍君》,《马上支日记》,《上海通信》等。
  • 李叔同全集之书信(05)

    李叔同全集之书信(05)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致丰子恺、李圆净、孙选青、林赞华、朱稣典、刘质平、弘伞法师、广洽法师、芝峰法师、习律诸法师、刘肃平、赵柏癫、李晋章、亦幻法师、崔澍萍、性愿法师、瑞今法师、寂山和尚、蔡元培、开元慈儿院董事会等多人的书信。
  • 中国文化名人谈父亲(上)

    中国文化名人谈父亲(上)

    在中国的文化意识中,父亲是天,是铁的纪律,是人生的权威,是绝对的原则,是冷酷的理念,严峻的教导者,但这只是文化观念的表导意识。我们通过这套书,中要告知天下的儿女们父爱如山。
  • 戴维·洛奇文学作品集(套装共6册)(名家特辑)

    戴维·洛奇文学作品集(套装共6册)(名家特辑)

    布克奖评委、全欧洲最会讲故事的文学教授、媲美伍迪·艾伦的喜剧作家,戴维·洛奇久负盛名的学院派小说全收录;每一页都不会让读者扫兴,屡次被改编成BBC经典迷你剧集;原汁原味的英伦幽默,比《围城》更讽刺的学者故事;玩转理论和创作的学者型作家,集英国自嘲传统大成的小说教父,以一举之力缔造了知识分子内心的《黑镜》。
热门推荐
  • 影视世界中的兽人

    影视世界中的兽人

    卡尔穿越成为一名标准兽人,对于一个妈宝儿来说,他只想回家。但在那之前,影视旅程是必须的。魔兽电影世界中,他混的很惨,是个人人喊打的叛徒。金刚世界,一个吃货的天堂。加勒比海盗,畅游无尽海域。 美队初启,他毅然绑定主位面,守护满目疮痍的红色大地。无限世界,霜狼战旗迎风昂扬,决斗的步伐从未停止。一切,为了部落!为了战士的荣光!…………………………犬夜叉,魁拔,Fate,DC,魔戒,诸神之战……等待着你的翻牌。
  • 先婚厚爱,总裁太强悍

    先婚厚爱,总裁太强悍

    谭小唯,平平凡凡的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咸鱼翻身,成了韩氏集团韩少的妻子。好事来的太突然,谭小唯有点不相信,在见到韩亦辰时,谭小唯口水都快乐流出来了。一场女主死缠烂打的戏开始上演,最终花落谁家?
  • 瑶华惊阙

    瑶华惊阙

    承挽挽vs君景霆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缘分可深可浅,可长可短,可以强求。 ——师父,我觉得我可以再努力努力……——无妨,为师很乐意看猪跳泥坑。——师父,我是不是很早以前就见过你?——确实太早了,睡吧,不想了。 ——你何苦瞒着我?——我以为你装作不知道。 ——你会娶我吗?——你敢嫁我吗?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尘缘未尽,何来错你?
  • 天道的彼方

    天道的彼方

    鲜血只能将鲜血染红,憎恶与杀戮也换不来和平,你所认为的世界并不是真正的世界,仇恨刻下的纹章无法磨灭,无论多少次重蹈覆辙,却无法磨灭心中的温暖,虚幻世界中的弱者们,依旧顽强的挣扎着,只为有一天,可以看到,在天道的彼方,究竟是希望还是绝望!
  • 把你讲给银河听

    把你讲给银河听

    这世上我最喜欢八个字“久别重逢,你是我的”
  • 吴越王子

    吴越王子

    这一年,大周皇帝郭威带着遗憾挂了。这一年,晋王柴荣意气风发,初登大宝,虎视天下。这一年,南唐皇宫里依旧是笙歌燕舞。这一年,钱昱穿越成了吴越国的落魄王子。穿越成吴越国的落魄王子怎么办?开疆拓土,扫平天下,皇图霸业这些大事先不着急。别问为什么?万里江山又没长脚,跑不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娶老婆、娶老婆、娶老婆。第一美女周娥皇,必须赶紧想办法把你哄到手里。千万不能让李煜那个小子抢了先。这一年,是公元954年。
  • 励志祖师爷勾践

    励志祖师爷勾践

    通过本书,看一看勾践的争霸经历,睹一睹勾践所经历过的苦难,你就会懂得,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中,苦难给了自己最好的礼物。经过生活的历练,你就会更有信心去迎接随时到来的挑战,就能够很平和的面对生活中的快乐,就能够很镇定的面对失败的考验,就能够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
  • 拟神传说

    拟神传说

    上帝与两个门徒:亚达、欧尔斯创造了神、狱、普三界,本以为能使万物和谐,谁知道三界却互起冲突。一名普通的普界青年从一出生就继承了一种神圣的力量,拥有这股力量的人被称为“神能者”,就这样有了这么一个故事――拟神传说!
  • 恰似涵悦辰

    恰似涵悦辰

    一天妈的闺蜜搬到了他们家隔壁,还有一个妹妹。开始,他对这个没见过面的妹妹嗤之以鼻,但妹妹用萌萌的声音叫他哥哥时,他心都要化了。一个萌系小仙女&高冷校草[女主是独宠,从校服到婚纱的甜宠文]木木第一次写,请多多给点意见
  • lol剑圣纵横异界

    lol剑圣纵横异界

    阿尔法突袭——冥想——无极剑道——高原血统——永远的无极剑圣,永远的lol……带着剑圣的技能纵横异界,开创一段不朽的热血传奇……致敬永不褪色的lolQQ群:483117885群名:我们都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