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文字无论是形式还是语言都基本上来源于《六国论》开头一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也?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而标题《过清论》却来源于《过秦论》,从而显得新奇独到,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和深厚的文言功底。
……呜呼!以奉英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献英之财兴本国之科技,并力反帝,则吾恐英人枕之不得无忧也。悲夫!自诩老大帝国,物华天宝,乃不知老者常思既往,少者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唯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永旧也故技穷,惟日新也故艺高。
这段文字读来感人至深,其古白话的语言形式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作者借用课文的功底特别深厚。首先,作者借用了《六国论》中“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的句子形式,从反面来谈清朝灭亡的原因。然后作者再借用《少年中国说》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的句子形式,进一步“过清”,指出清军溃败的原因是“弊在技穷”。
(5)善用课本中的修辞手法请看浙江省考生《勿以好恶论断;之》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带钩,自是对其痛恨无比。然而,当他认识到管仲的才识时,放下心里的厌恶,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主。
刘邦不喜韩信的出言无忌,却委其以重任,让韩信统兵作战,征讨四方,终于灭了西楚霸王,成了天之骄子。
房玄龄曾为李建成出谋划策暗害李世民,李世民又岂能不恨?然而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房玄龄为相,遂有“贞观之治”之盛世。
有意的铺排与盲目的堆砌不同,它能够使语言构成一种铺张之态,如以上这一例子,排比举例简洁充分,一个接一个,让人不能不信服其论述的观点。我们在作文时,如果所举事例是众所周知的,铺展开来则难以给读者新意,这就不妨考虑用排比举例。
二、课本典型材料整理示范
课文中的人物事件、名言警句、生活哲理、宗教故事、名胜古迹、自然风光、景物意象、表达方法、修辞技巧等都是平时或高考作文中丰富的素材。我们学习时要多元思维,多向解读,善于积累,合理内化,可以按照不同的主题与用途进行合理分类。以下从不同的标准出发,专门从梳理课本中了一些作文素材,希望同学们获得启发,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肯定能为你的作文增色不少。
按人物事件进行整理
人物素材可分为真实人物和文学形象两大类。
真实人物比如孔子、曹操、李白、鲁迅、史铁生、马克思、高尔基、居里夫人等;文学形象比如林黛玉、阿,、堂?吉诃德、葛朗台等。
1.孔子
孔子(前551年一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春秋晚期,随着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地主阶级需要大量知识分子为其服务,民间聚徒讲学的风气日渐兴盛,孔子也开始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他主张“有教无类”,只要“自行束十条干肉)以上”就收为门徒。这样,比较贫寒的平民只要交得起束的都可以接受教育,从而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孔子一生教授的门徒多达三千多人,比较出名的有72人。
(2)采用“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应注意因材施教。平时,孔子非常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爱好、个性和程度,熟记在心,在教学中,给予不同的指导。
在教学发展史上,我国春秋末期的孔子与古希腊的教育家苏格拉底被公认为中外启发式教学的鼻祖。《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体现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经典语录。
(3)强调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语文课中学生已学过《论语》十则,启发学生思考,对待学习应抱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要有谨慎谦虚的学习态度,不要盲目夸大自己的本领和知识。
(4)向弟子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按一定的时间实习或演习所学内容,不是很快乐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两者不可偏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着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
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与人为善。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树立志向,坚定信仰。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为了达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和“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孔子凄凄惶惶地奔波了14年,结果四处碰壁。有时狼狈得如丧家之犬,但他不改初衷。孔子“知其不可而为”正是体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安贫乐道。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政治主张。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含义十分宽泛,“仁”包含一切美德。孔子强调,仁既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道德意识,也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仁者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上述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孔子针对春秋时弊,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减轻剥削和刑罚,“为政以德”,反对暴政虐民,斥责“苛政猛于虎”。
编写典籍
孔子是春秋末期人,他逝世之后,弟子们将平时听讲的东西汇集起来,之后就是听讲的记录了,古代给它一个名词,叫“论”。我们今天有论文、论说,将这些言论集中起来,就叫做“论”。学生们系统地整理孔子平时的话,学生也发挥孔子的思想,大体上孔子逝世之后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整理出一个定型的东西,即《论语+。孔子晚年根据鲁国历史资料编订《春秋+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多元思维:教育教学方法、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勤奋好学,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正直、善良、谦虚、有礼,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孔子爱教育、爱学生,诲人不倦,平等对待学生,教学相长,孔子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
智慧点击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③巧言令色,鲜矣仁。
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⑧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⑩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⑩朝闻道,夕死可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2.《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烛之武退秦卩师》记叙的是秦(晋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小小的郑国被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包围,可以说是危在旦夕。紧急关头,勇于自责的郑文公采纳了慧眼识英才的佚之狐的建议,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
本文的中心人物烛之武,虽然因为此前郑文公有眼不识泰山埋没人才而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不计前嫌,以扞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毅然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秦伯,分化瓦解了秦(晋的联盟。秦伯不但不再围郑,还与郑人结盟,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一位老人,孤身劝退强大的秦国军队,保存郑国,何故,没有超人的胆量,没有丰富的知识,没有非凡的口才,试问如何可以成功?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反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多元思维
爱国、胆识、希望、口才、说话艺术、综合素质等。
3.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齐人,以善鼓琴为齐王所知,“见王三月而受相印”。他不仅琴技高,劝谏之术更高。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了两件事:
一是邹忌讽齐王。邹忌是善思、善谏的一代忠臣。善思,是生活的有心人,善于从生活的点滴中提炼出治国的道理,可见,此人胸有大志,心系国家。从妻、妾、客的赞美中悟出治国之策,委婉讽谏齐威王广开言路,察纳雅言,消除受蒙蔽的不利影响!善谏,劝谏别人讲究技巧,不直切主题,而巧设情景,从个人生活小事说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由近及远,委婉地让齐王接受他的意见!同时,他的善谏还体现在他针对不同的劝谏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他了解齐王,了解他的修明政治的宏伟志向,了解他喜隐语的特点,所以,劝谏中采用意含而不露的方式表达,做到了良药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听!邹忌齐威王虚心接受,奖赏群臣吏民进谏献言,堵住国家治理上的漏洞,最终使齐国政治清明,国力逐渐增强,各诸侯国竞相前来朝见齐王。
二是齐王纳谏!齐王是一个善听、善做的明君!善听,邹忌的劝谏,听出弦外之音,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只一个“善”字,便表明了他的鲜明态度,并迅速采取行动,从善如流!善做,听后,一“诺”的表白,立即三“赏”的表现!“三赏令”,是鼓励群臣吏民进谏献言的。
多元思维
赤诚爱国、由己推人、说话艺术、自知之明、从谏如流、赞美与批评、圣君贤臣、政治稳定、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等。
4.司马迁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完成所着史籍!人称其书(太史公书》,后称(史记》!
少年司马迁生于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父亲司马谈在武帝即位后,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司马迁10岁起诵读(古文),并接受其父的启蒙教育!渊源久长的家学对他后来治学道路有深刻的影响!后随父去长安,同当时着名经学大师孔安同、董仲舒学习(古文尚书》和(春秋》。19岁为补博士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