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浩瀚的,我们只能通过一个个小窗口来认识历史,这些“小窗口”,就是阅读过的文章与看过的影视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准备名篇佳作的读后感、影视的观后感。文化的内涵很广泛,比如,中国传统文化有诗词曲赋、京剧歌舞、礼仪习俗、吃穿住行等,这些传统文化表达的是怎样的内容?所以能流传下来的原因何在?该怎样欣赏?它曾对我有怎样的影响?对历史文化,是敬它、爱它、亲近它,越来越多地把它消融在血液中自觉传承,还是不了解它、抵御它,直至陌生、远离了它?历史文化在哪些事、哪些问题上曾影响了我?请欣赏优秀例文:无愧于天无愧于心智者积蓄着纯朴宽忍以选择真诚,信仰着桀骜不驯以选择坚强,雕塑着至死不渝以选择忠贞。于是,人类才得以挣脱一张张苍白的罗网,继而蔓延到整个时代广阔的背景里。巾帼不让须眉。
在张骞浩浩荡荡地走出一条丝绸之路后,王昭君便在下一个世纪里毅然选择怀抱着祈愿,捧拾着浪漫的心情,独自踏上了这条优美的征程。她仅仅凭借一纸婚约,便换来了两个民族长久的安定与发展,这是任何一个将士终生蹒跚仍无法企及的玄妙!而一切大概都是源自昭君在黄沙四起中那足以震撼苍穹的温柔!“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今天,昭君墓已成为一座灿烂的丰碑,记叙匈奴与汉朝万古长青的友好。巨匠打造经典。
古往今来,多少风流人物在逆境中选择精美,选择深刻,选择自身心志的完善与圆满。正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愉》《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如此愁苦而悲愤的遭遇成就的是他们熠熠生辉的选择。呼喊出发自于心灵的声音,以抗争世之不公,表达对真理的膜拜,对文明的追求。也正如鲁迅,选择弃医从文,立志救国图存,做一名坚强的文坛大师。为麻木疗伤,为革命就诊,向卖国求荣宣布死期,面对帝国主义发出轻蔑而不屈的冷笑。于是“铁屋子沉睡的人们”被唤醒了,“刑场上冷漠的示众材料与看客”被赋予了新生,中国近代文学更是一跃千里。
英雄爱国无敌。
被发行吟(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一声悲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后投身汨罗。是那“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的无奈,“燕雀乌鹊,巢堂坛兮”的愤懑,令他只有选择以死亡来树立良知的威严与人性的雍容气度。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歌同样唱出了另一位绝命英雄荆轲的深沉选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更是“永剩丹心照古今”。
无愧于天(无愧于心的选择,塑造的是千秋万代的典雅与理智。所以,巾帼才能负载着神圣的使命成全“双赢”的和平与发展的空间。
简评
以史作证,谈古论今,将古代事实正反并用,显示了考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因而比一般的讲道理更令人信服。“心灵的选择”不仅今人有,古人何尝没有?全文典故众多,驾驭自如,王昭君(屈原(荆轲(文天祥(文王(仲尼等事例,看似互不相干但又在精神上悠然契合,不仅显示了作者立意的高远,也展示了深厚的人文素养,读来令人振奋。
(第二节材料的选择)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有了米未必就一定能做出可口的米饭,因为那米在下锅之前还需筛选(淘洗。写作文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丰富的素材,是写不出好作文的积累了丰富的材料,还要会使用。我们要写出好作文,就必须在材料的选择和组织上下一番工夫。
鲁迅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韩愈在《答刘正夫书》中曾指出写文章要“神探力取”,反对没有经过选择(概括简单地罗列材料的现象。这些大师们的总结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那么,怎样选择材料呢?
一、选材要典型
文章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而材料必须从各方面说明中心、突出中心,为文章的中心服务,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所以材料首先必须符合作文的中心或立意,做到“合题”。所谓“合题”,它包含这样两个方面一是选用的材料与题目(话题)必须一致,如果选用的材料与此不一致或不能反映文章主题、立意,那么,就要重新选择。第二个方面就是选用的材料要能更好地反映主题,材料能更好地凸现其蕴涵的深刻意义,在文章中或直点其意义,或含而不露。
有一次,清代学者纪晓岚给一篇文章写了个批语,批语借用了唐代诗人杜甫的两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文章的作者自鸣得意,以为自己的文章写得好,得到了纪晓岚的肯定,可别人却抱着完全相反的看法。于是,他就去请教纪晓岚,纪晓岚说:“两个黄鹂鸣翠柳,是说你的文章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是说你的文章不知所往。”
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材料的芜杂和离题万里。
首先要选择能反映时代精神、给人新鲜感的材料。其次,是指有新的感受与认识的材料;再次,是要求作者写出事物新的发展。选材时,可以避生就熟,也可以避同就异,还可以古为今用,“旧瓶装新酒”。这些都会给人一种新鲜感。
从主体阅读心理看,无论小孩还是成人,都喜欢阅读一些比较新奇的材料,喜欢看一些自己未知的东西。可以这么说,猎奇心理是一个普遍的永恒的心理。作为教师或评卷老师亦是如此。在评价学生作文时,新颖的材料都能让老师眼前一亮,新颖的材料都能让老师刮目相看,从而由于材料的新颖而给予一个很高的评价。
例如,2006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人与路大漠长烟,孤泉冷月,萧萧声,长风千年。我背倚着莫高窟颤抖的身躯,前方,是路,玄奘寂寞半生的信仰之路。敦煌百年耻辱,西行路千年风霜。
史载,玄奘西行,大多孤身一人。《西游记》中的三徒弟,在我眼中,是玄奘精神的三个侧面:悟空--开路者的勇敢,八戒--行路者的坚持,沙僧--寂寞者的隐忍。
悟空,这个几乎为所有男孩子崇拜的艺术形象,是一个勇敢者的形象。他一路向前,披荆斩棘,敢于与一切挡路者搏杀。开路,总是伴随着牺牲与流血,但是,只要有勇气,只要信念足够坚定,开路者就能如孙悟空那样,有铜臂铁手,有金刚不坏之身。玄奘就是这种意志如铁、心志如钢的开路人。黄沙千年,吹不去他一个个坚实的足印,便是他勇敢勇气的明证。
八戒,他常常是被嘲笑的吧,可在我眼中,他是最懂得坚持的。没有诱惑,无法显示坚持的可贵;没有犹豫,无法彰显坚持的艰难。西行的八戒,动摇的最多,可他坚持到了最后。这份难得的可贵,是许多行路者坚持的动力。玄奘,贵在坚持。韶华数载,寂寂半生,无数次,面临生死绝境。沙漠带给人的恐惧和绝望,在玄奘咬紧的牙关中消散。
沙僧,他总是默默的。小说中,他不善言谈,不苟言笑,老实本分。沙僧在三师兄弟中,道行最浅,可他的步伐却丝毫不慢!这才是行路的生活,也是玄奘西行一路的生命状态。多少个日日夜夜,他独行在浩瀚沙海,无朋无伴。寂寞,对于一个独行者来说,比自然的灾难更可怕。可玄奘的心中,有他至上的佛,在他深沉的目光中,可以看见他不寂寞的心灵。
玄奘,作为师傅,他的生命诠释了信仰的意义。行路难,多歧路,信仰是一切勇气和坚持的来源,是与寂寞抗争的力量。唐三藏,是《西游记》中真正的、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强者,他是一切力量与伟大的象征。
烈烈的边塞之风,吹得我生疼,更心疼着流落异国的中华宝藏。今年,距王圆箓打开敦煌文明宝藏的耻辱之年,恰逢百年。研究敦煌学的学者们,你们也一定常站在这里,西望玄奘之路吧?是不是在这眼前的路上,你们悟得了勇敢和坚持,学会了忍受寂寞?然后,我知道,你们一定会举步行路,追寻着玄奘,去拯救莫高窟,拯救敦煌文化,拯救中国文化,路漫漫其修远兮。祈祷,如今正在考场上作文奋笔疾书的九百五十万考生,明天,也将踏上玄奘的路,踏上敦煌学研究者的路,踏上中国文化复兴的路。
简评
此文选材新颖独到)《西游记》妇孺皆知,但作者掘开老酒新滋味,把悟空、八戒、沙僧作为唐僧性格的三个侧面来写,极其深刻地揭示了“取经之路”所凝聚的人类精神光彩,令人抚卷沉吟。
三、选材要真实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的本质在于反映生活现实,我国古人对材料的真实、准确是十分看重的。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如果用来论证观点的材料本身是虚构的或不真实的,那观点就根本经不住推敲。司马迁的《史记》,就被班固称为“实录”。清代“桐城派”更提倡“义理、考据、辞章”的严谨学风。
对于我们学生而言,所谓材料的真实,一是触动自己心灵的故事,一是指历史事实。触动自己心灵的故事,即亲身经受和情感体验的事,可以利用亲身的经历以小见大,具体生动地表达感情。比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都以亲情为材料来表情达意。
要达到真的要求,首先作者要对生活、时代、大自然充满热情,热衷于现实。其次,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赋予生活原生态的情感以更强的表现力和艺术张力。根据不同的文体给予不同的表现方式.记叙文,要注重情节,尤其是细节描写,不夸大,不虚假,合情合理,处处给人以真实感;议论文,引述的材料,要符合历史事实,转述历史事实,不信口开河,即使是故事新编也要有生活的依据。其实从文章来看,也可以指学生创造的真实,即学生的材料有些是可以进行虚构或进行艺术的加工,但是它们必须来源于生活,让人读来确实觉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四、选择熟悉的材料
文学家尽管可以心骛八极,无限虚构,但他总有自己的根,这个“根”就是熟悉的生活。俄国作家冈察洛夫说.“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长在一起的东西。”选择熟悉的材料,表现在家乡变化、家庭生活、个人爱好、文学、影视、体育、歌曲、绘画、旅游、动漫……只要我们有所爱,便有写不完的素材。对于这些资源,我们如果能足够珍视,并对其加强认识与感悟,考场作文定能在选材上左右逢源。
高考作文命题的时代特色也很明显,如2008年是中国特殊的一年,尤其是大地震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地震话题进入高考是不可避免的,全国I卷的作文题就是有力的明证。同时,地方文化特色也会有所体现,自主命题的省市将深入挖掘地区文化内涵,从地区文化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切入时代主题。因此,我们应一如既往地关注我们耳濡目染的文化和生活。考场作文,无论面对怎样的一个作文题目,其实写来写去都是在写自己的生活体验,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我们找到命题与自己的种种关联,从“题是题,我是我”转化为“题是我,我是题”。应尽量写自己熟悉的人或事,在我们最有发言权的领域里做文章。
例文(2005年辽宁卷),今年花胜去年红
自古以来,我的老家安徽就是人杰地灵之地,无论是“日出江花红胜火”的长江之滨,还是“两岸垂柳淡如烟”的淮河岸边,都留下了无数让人称颂的骄傲。历史上的安徽给中华文化留下了无数绚丽的篇章,如今的安徽在中国发展史上书写了更辉煌的一页,正所谓“今年花胜去年红”呀!安徽,是值得骄傲的科技大省,
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国内着名的科研单位和高等学府都坐落于此,其中一些学科和项目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安徽,是值得骄傲的旅游大省,名山胜水遍布境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安徽,是值得骄傲的农业大省,其农业经济在全国居第九位.安徽还是全国的矿产和能源大省,省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分布集中,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两淮煤田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安徽还是全国着名的汽车大省,1997年3月18日,奇瑞汽车发动机厂正式破土动工,标志着安徽人拉开了建设“汽车大省”的序幕,从1999年第一辆汽车下线到2005年,短短几年的时间,奇瑞迅速跻身于国内轿车行业“八强”之列。历史见证了安徽的古今变化,昔日的安徽是文化之都、商业之都,是名人之地、国剧之源,今日的安徽是科技、旅游、农业、能源和汽车都蓬勃发展的安徽。
安徽,今年花胜去年红,我爱我的老家!
简评
本文作者看来是安徽人,作者构思时巧妙地在题目之前加了一个“我的家乡”,于是,这篇文章就变成了“家乡的今天更美丽”。这种“转换”,是考生面对一个陌生的题目时找寻“我”的重要一环。这个工作顺利完成后,本文就从“昔”与“今”两个方面写家乡安徽。特别是对安徽今天的展示,作者从科学、旅游、能源、工业等方面展示安徽辉煌的业绩。许多材料信手祜来,特别是一些数字性材料,言之凿凿,令人信服,如果每一个考生都能如此熟悉自己的家乡,我们的国家、民族又会有多么强大的凝聚力啊,在取材上,本文作者在自己最为熟悉的园地--安徽大做文章,可谓明智、老到。
(第三节材料的创新运用)
高考作文题形式无限,而考生头脑积累的材料有限,不可能要求考生无限量地积累,既做不到也不现实,这就要求考生学会材料灵活变通,突破思维的藩篱,让头脑中有限的材料恰当地应对高考无限的作文命题。
一、材料变通的技巧
1.直接引用法
人们在分析某一问题、论证某一观点时,为了把问题分析得更透彻,把道理论述得更充分,把观点论证得更正确,增强论证的科学性、准确度、可信度和说服力,往往需要运用引言论证观点,引用包括名人名言、古诗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话、谚语、警句、格言等。
如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许多考生引用了下面这些言论:“失信不立”《左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得黄金百千,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了”(大仲马),“诚实是最好的政策”(富兰克林),“诚实重于珍宝”(南斯拉夫谚语);“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等,这些论据,由于是经过实践,为无数事实所证明,能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所以有很强的说服力,用时也给作文“立意”提供了思想观点,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下面三点:
(1)引用的理论资料必须精粹,必须准确无误。这里所说的“精粹”,就是指少而精,不可连篇累牍。引言过长,使文章显得庞杂、繁冗、累赘,使人不得要领。所说的“准确无误”,是指内容与原文吻合,不能张冠李戴,把甲人物说的话说成是乙人物的,弄出笑话来,闹出笑话。
(2)对要引用的理论资料,理解必须正确,运用必须有针对性。这就是说,所引名言不可断章取义或牵强附会。“引”一定要引最关键、最能证明主旨的句子,不可不分主次,不分轻重,不管有用没用全部引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