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风颠才开始作画,一连五天除了送“水火”外轻易足不出室。平时风颠画达摩从不打稿,总是一气呵成,这次风颠十分慎重。他首先用炭铅打出了底稿,然后不断观察,不断修改,画面上人物不仅达摩一人,还有亲人、师父、道兄、帝王、大臣、民众以及宫殿、房屋、树木、山水、寺庙、风雪、云彩、日月等背景。风颠不但采用敦煌壁画手法,用树木、山水切割画面,使整个壁画错落有致,而且还在周边空隙之处加进了伎乐天和飞天图案,使图画布局合理,精美绝伦。
五天之后底稿确定,风颠请方丈前来观看,征求他的意见。方丈对整个构思十分满意,在个别背景方面提了些意见。从第六天开始,两个小和尚按风颠的要求研墨配色,各种钵盂摆满屋子。风颠脱去僧袍,光着膀子采取先淡后浓的渲染法给一张张画面涂了一层层底色,用墨笔一个个细心勾勒,最后,一张张光彩夺目、栩栩如生的图画终于跃然纸上,有的人物简直呼之欲出。
风颠连续奋笔两天,到第七天傍晚,十五幅图画全部绘制成功。
风颠让小僧关好窗、锁上门,带着小僧直奔登封而去。在登封风颠找了一家僻静酒店,要来酒菜,大吃起来。
两个小僧说啥也不敢与风颠同桌吃喝,便另找座位吃斋喝茶。在小僧引导下,出了登封,向东北走了八里便到河南最大的中岳庙参观。
中岳庙像宫殿一样,规模极大,有各种建筑四百余间,有唐宋古柏三百多株,庄严肃穆,气象宏伟。转完了中岳庙,三人便朝回走。
五月初一那天,天空晴朗,万里无云。白马寺的圆通、相国寺的圆应、五台山的圆聪等几位方丈已经如约来到少林。圆慧大师派达摩院长老专来客房清风颠携画参加会议。
风颠随长老进了达摩院,首先向白马寺的圆通方丈行礼问候。圆慧又将相国寺、五台山的两位方丈及洛阳、开封、登封的几个名画家一介绍给风颠,然后向大家讲明讨论内容,请大家先谈谈各自的想法。
待座中每人谈过设想后,圆慧方丈让风颠将设计图纸挂在线绳上,让大家多提意见。风颠想起慧圆方丈的临行忠告,便一改往日嘻嘻哈哈的作风,端出严肃认真的学者姿态为大家详细讲解,从而给他们都留下了十分良好的印象。
众人起身,站在画前观看,均被画上的人物、风景深深打动了。圆通方丈首先说:“没想到风大师还是丹青高手,老衲那日当面错过,实在眼拙。”风颠说:“多谢方丈谬奖,这次补上算是赔礼还不行吗?”二人均笑。
圆聪方丈说:“没想到少林鸿运大开,准备重修达摩殿,就有画达摩像的高手自动上门。真乃佛祖显灵!”圆应方丈在赞赏之余,盛情邀请风颠日后一定去大相国寺做客、传画,风颠点头答应。大家看了一阵,对风颠的设计图案比较满意,特别对从未看过的飞天图案大加赞赏,几位书画家就山水风景的布局提了些修改意见,几位方丈对寺庙、殿堂的位置、比例也提了些建议,但是对达摩祖师及其他人物的表情神态都一致赞同。
书画家和壁画师们都认为风颠大师擅长塑造达摩及其他人物的神态,只是对山水、风景的勾勒还稍欠火候,风颠也点头同意,最后一致同意风颠的设计方案。风颠谦虚地请书画家们对山水、背景的设置另外做出设计,让壁画师们在制作壁画时一并合成,这样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岂不更美?几位方丈一致同意这种做法。
画工们因各有所长,所以也同意这种意见:在绘壁画时,先画人物,再添背景,便会珠联璧合。
圆慧方丈十分高兴地感谢大家,当晚设素宴招待大家,并向每位来宾赠送了礼品。宴后,书画家们就画中山水风景略作修改,另画纸上交给方丈。风颠也为几位方丈各画一张达摩像作为留念。
第二天客人散去后,圆慧方丈专门招待风颠,并端出百两银子相赠,风颠坚辞不受。方丈说:“原打算就是要给设计者赏银百两,就请风大师收了。”风颠说:“既如此说,谢银算我收了,我再捐赠给达摩殿的翻修工程,也算我对达摩祖师的一点敬心,只是我原先提的两点要求还请方丈兑现。”方丈笑了笑说:“这几天忙昏了头,你不说我倒忘了。从明日开始,你就去藏经阁抄经,能抄多少抄多少,你若想读什么经书,就读什么,直到你满意为止。”风颠听了大喜,赶忙合十跪谢。
风颠在小和尚的带领下来到藏经阁。小和尚首先让管理藏经阁的老僧看了方丈大师的手条,然后引风颠师父登上藏经阁。不料阁楼上还有一位中年和尚已在那里抄写经书。风颠看那人个头虽不及他高,体格却也魁梧,特别是脑袋很大,双目炯炯有神,一脸忠厚的样子。小和尚说:“这位惠觉师父半年前也是我领上来的,他来自浙江普陀山……”小和尚介绍他俩认识,日后互相也可有个照应。惠觉和尚因脑袋特大而且特硬,人送诨号“铁头”,据说其头可以断石、碎砖。
原来少林寺和普陀寺为了南北交流、取长补短,每隔三年互派一名弟子到对方学习。惠觉性情敦厚、学习刻苦,但为人死板,性格暴躁,普陀寺便派他到少林寺认真学习,开化脑筋。圆慧方丈看了普陀寺方丈的介绍,便安排他到藏经阁抄经,一来可开发其智慧,二来可磨砺其性格。半年来他一直认认真真、勤勤恳恳,一心整理、誊写因年久破损的经书。
听了介绍,风颠首先说:“惠觉师父长我几岁,我就叫你师兄吧。”惠觉说:“你就叫我铁头吧,我的法号早被人们遗忘了。”从此二人共处一阁,铁头以抄经为主,风颠以阅经为主,碰到经典经文,为了加深记忆,风颠也会抄录一些。
风颠感到奇怪的是每翻开一本经书,都觉得那些经文他似乎都曾看过、写过一样,所以渎起来十分熟悉,虽不能一目十行,却也是一览无遗。加上他在敦煌壁画中看见过许多经变故事,所以对经文内涵很快就能够融会贯通,深刻理解。对于《金刚经》《楞伽经》《坛经》《法华经》《摩诃般若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以及《十二门经》等经书他都十分熟悉。不到一月,他便阅完了藏经阁中那些最为名贵的经典。
后来,他又开始翻阅武功秘籍,那些武功秘籍他不但能一阅而熟记,而且随着口念心记,便浑身发热、发胀,觉得气流涌动,势不可挡。
他本来早就气通经络了,看了那些秘籍,一切都像是温习旧课那样熟练,所以内功修为与日俱增,步步登高。
不觉半年已过,时近年底,少林寺上下都在认真准备举办佛成道节的庆祝活动,即腊八节的诵经供养法会。加之达摩殿的重新修整业已竣工,单等腊月初八利用佛成道节为达摩塑像重新开光,所以今年少林寺的庆典活动更加隆重。洛阳、开封、郑州等地的寺庙也派代表前来祝贺。不料初七那天少林寺山门外面人声鼎沸,一片喧嚣,寺内僧人跑前跑后显得十分忙乱。
风颠倚窗下望,觉得气氛异常,忙唤铁头师兄前来观看。铁头也觉得气氛不对,忙到一楼向老僧询问情况,才知寺外有人闹事。铁头原本是个炮仗脾气,遇火就爆,这一年,他在藏经阁专心抄经,性子磨平不少,但仍然容不得别人耍横,说话就要下阁去看个究竟。风颠原想少林武功天下无敌,谁敢到太岁头上动土?劝铁头不必多事,免得添乱。不料铁头慷慨陈词,立马就要建功报恩。风颠见阻拦不住,便决定一同前去助阵,免得落个不够仗义之名。
二人放好经卷飞身下楼,冲出门外观看。只见一个满脸横肉的金刚大汉头扎红布条,身披镔铁甲,手提熟铜棍,带领一群喽啰在寺前叫阵,说是要报当年“一箭之仇”。风颠忙问身边的长老他有何仇?
原来来人名叫黎延河,是个俗家弟子。十年前那厮曾因奸淫良女,偷吃狗肉,并在寺内酗酒闹事等恶行被方丈逐出少林,这十年不知从何处学了些武艺,今日便不知天高地厚地前来寻衅闹事,其目的是欲搅乱腊八盛会,使少林难堪。
论武功修为,那厮根本不是少林众僧的对手,只因圆慧方丈对冥顽不化之人一向坚持教化为主,以德服人,轻易不让出手,不愿少林寺与外界轻易结仇,所以对黎延河也是苦口婆心,循循善诱。不料那厮却利用少林慈悲为怀的“弱点”,更是不依不饶,一定要分个高低雌雄。
就在少林武僧个个摩拳擦掌,忍无可忍之时,铁头早已气得热血沸腾,便大吼一声,一个旱地拔葱腾空跃起,将大汉一头顶翻在地。
少林武僧齐声喝彩。不料那厮不仅无耻,而且无赖,只见他就地一滚,一跃而起,不仅不怒,反而连声喊道:“好、好、好,少林寺总算有人应战了。”只听铁头威严地说:“对付你这等无赖之徒,岂能脏了少林金刚罗汉之手?我乃普陀山僧人,且和你过上几招,输赢只冲我铁头而来,却与少林寺无干。”众僧听了都觉得这位师父既侠义,又大度,在关键时候既能帮朋友解难,又不给朋友惹事,所以凡认识与不认识者都对铁头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