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薏苡仁、苍术健脾渗湿;羌活、独活、防风祛风胜湿;川乌、麻黄、桂枝温经散寒;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生姜、甘草健脾和中。关节肿胀者,加秦艽、萆藓、防己、木通、姜黄除湿通络。肌肤不仁,加海桐皮、豨莶草祛风通络,或加黄芪、红花益气通痹。
若痛甚者,可用蠲痹汤治之。
[热痹]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焮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则舒,筋脉拘急,日轻夜重,多兼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
方以白虎汤清热除烦;桂枝疏风通络。可加银化藤、连翘、黄柏清热解毒;海桐皮、姜黄、木防己、威灵仙等活血通络,祛风除湿。若皮肤有淤斑者,酌加丹皮、生地、地肤子清热凉血散淤。
湿热胜者亦可选用《温病条辨·中焦》宣痹汤加减治疗。
热痹化火伤津,症见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者,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痛,可用犀角散加减。
[尫痹]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急,肘膝不得伸,或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而成废人,舌质暗红,脉细涩。
治法:补肾祛寒,活血通络。
方药:补肾祛寒治王汤。
方以川续断、补骨脂、骨碎补、淫羊藿补肾壮筋骨;制附片补肾阳除寒邪;熟地填精补血,滋养肝肾;桂枝、独活、威灵仙祛风散寒,除湿;白芍养血,缓急舒筋。
肢体关节刺痛,屈伸不利,多个关节漫肿,重则关节肿大,顽麻顽痛,久而不除,舌质红赤,两侧有淤斑,治以化淤涤痰、通络止痛为主,方以宣痹化淤涤痰汤。方中蜂房、乌梢蛇、廑虫、羌活、伸筋草、豨莶草活血祛风,通络宣痹;当归养血和营;制南星、白芥子豁痰;生姜、片姜黄舒筋散结止痛。淤血明显者加血竭、皂刺、乳香、没药活血化淤。骨节变形严重者,可加透骨草、寻骨风、自然铜、骨碎补、补骨脂搜风壮骨。兼有低热,或自觉关节发热,去淫羊藿,加黄柏、地骨皮退虚热。脊柱僵化变形者,可加金毛狗脊、鹿角胶、羌活补肾壮筋骨。
[气血亏虚证]
症状:四肢乏力,关节酸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汗出畏寒,时见心悸,纳呆,颜面微青而白,形体虚弱,舌质淡红欠润滑,苔黄或薄白,脉多沉虚而缓。
治法:益气养血,舒筋活络。
方药:气血并补荣筋汤。
方中以生薏苡仁、茯苓、生白术、首乌、当归、砂仁、熟地、黄精益气补血而荣筋;蜂房、乌梢蛇、豨莶草、络石藤、金毛狗脊、秦艽活络导滞通经,宣痹止痛;菟丝子补肝肾,强筋骨。
本证亦可选用独活寄生汤。
【转归预后】
痹病因体质差异、病因有别、治疗调摄是否得当等因素,有不同的预后转归。其转归规律一般是风寒湿痹日久化热转化为风湿热痹;风、寒、湿、热痹日久不愈,转为虚实夹杂的痹以及痰淤相结、气血亏虚证;久痹不已,内舍其合,转成五脏痹。一般病程短,全身状况好者,预后良好;痹病反复不已,全身状况差者,治疗较难;若关节变形,肌肉萎缩,或伴见心悸、浮肿等脏腑痹者,多预后不良。
【西医治疗】
1.风湿性关节炎
(1)药物治疗
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常用的抗风湿病药物如下:
1)非甾体抗炎药:此类药物因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产生抗炎止痛作用,对解除疼痛有较好效果,但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临床上常用的有布洛芬、萘普生、双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2)慢作用抗风湿药:此类药物多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及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对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较慢。常用的有金合剂(肌注或口服)、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
3)细胞毒药物:此类药物通过不同途径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常用的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雷公藤等。它们往往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血管炎的二线药物,副作用虽较多且较严重,但对改善这些疾病的预后有很大的作用。
4)肾上腺皮质激素:本类药物是强抗炎、抗过敏药物,明显地改善结缔组织病的预后,但不能根治这些疾病。其众多的副作用随剂量加大及疗程延长而增加,故在应用时要衡量它的疗效和副作用后慎重选用。
(2)外科疗法:
包括不同的矫形手术、人工关节的置换、滑膜切除等。手术不能治愈疾病只能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的能力。
(3)代替疗法:
目前针对风湿性关节炎,只是缓解疼痛,没有根治的疗法,80年代开始,20世纪世界上发达国家盛行代替疗法——纯天然锯峰齿鲛(大青鲨)软骨粉治疗各种关节炎,并取得临床上的疗效验证。纯天然锯峰齿鲛软骨粉有抑制、改善,甚至彻底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功效,没有副作用,没有药物依赖性。
2.类风湿性关节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根治及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减轻关节症状、延缓病情进展、防止和减少关节的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的治疗目标。为达到上述目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极为重要的。治疗措施中以药物治疗最为重要。
(1)一般性治疗
包括休息、关节制动(急性期)、关节功能锻炼(恢复期)、物理疗法等。卧床休息只适宜于急性期、发热以及内脏受累的患者。
(2)药物治疗
根据药物性能,治疗的常用药物分为四大类,即非甾体抗炎药(NSAID)、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糖皮质激素和植物药等。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具镇痛消肿作用,是改善关节炎症状的常用药,但不能控制病情,必须与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同服。常用NSAID的剂量如下:①塞来昔布:每日剂量200mg~400mg,分1~2次服用,有磺胺过敏者禁用;②美洛昔康:每日剂量7.5mg~15mg,分1~2次服用;③双氯芬酸:每日剂量为75mg~150mg,分2次服用;④吲哚美辛:每日剂量为75mg~100mg,分3次服用,胃肠道反应较上述3种药物多;属同类结构的有舒林酸、阿西美辛等;⑤萘普生:每日剂量为0.5~1.0g,分2次服;⑥布洛芬:每日剂量为1.2g~3.2g,分3~4次服用。无论选择何种NSAID,都会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使用中必须加以注意,剂量都应个体化;只有在一种NSAID足量使用1~2周后无效,才更改为另一种;应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NSAID同时服用,因其疗效不叠加,而不良反应增多;老年人宜选用半衰期短的NSAID药物,对有溃疡病史的老年人,宜服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以减少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2)改变病情抗风湿药:该类药物较NSAID发挥作用慢,临床症状的明显改善大约需1~6个月,有改善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一般认为诊断明确都应使用DMARD,药物的选择和应用的方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活动性、严重性和进展而定。从临床疗效等综合考虑,一般首选甲氨蝶呤(MTX),并将它作为联合治疗的基本药物。受累关节超过20个,起病2年内就出现关节骨破坏,RF滴度持续很高,有关节外症状者应尽早采用DMARD联合治疗方案。各个DMARD有其不同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在应用时需谨慎监测。现将本类药物中常用者详述如下:
MTX:本药抑制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嘌呤合成受抑,同时具抗炎作用。每周剂量为7.5mg~25mg,以口服为主(1日之内服完),亦可静注或肌注。4~6周起效,疗程至少半年。不良反应有肝损害、胃肠道反应、骨髓受抑制和口角糜烂等,停药后多能恢复。
柳氮磺吡啶:剂量为每日2g~3g,分两次服用,由小剂量开始,会减少不良反应,对磺胺过敏者禁用。
来氟米特:主要抑制合成嘧啶的二氢乳清酸脱氢酶,使活化淋巴细胞的生长受抑。其服法为50mg,每日1次,3天以后10mg~20mg,每日1次。
羟氯喹和氯喹:前者每日0.2g~0.4g,分两次服。后者每日0.25g,1次服。长期服用可出现视物盲点,眼底有“牛眼”样改变,因此每6~12个月宜作眼底检测,少数患者服用氯喹后出现心肌损害。
生物制剂和免疫性治疗:生物制剂如TNFα拮抗剂、IL1拮抗剂、CD20单克隆抗体、细胞毒T细胞活化抗原4(CTLA4)抗体等,近年在国内外都在逐渐使用,临床试验提示它们有抗炎及防止骨破坏的作用。为增加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本类生物制剂宜与MTX联合应用。其主要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局部的皮疹、感染(尤其是结核感染)等。长期使用,淋巴系统肿瘤患病率增加,TNFα单抗则可诱发短暂自身免疫性疾病,出现自身抗体。
免疫性治疗包括口服诱导免疫耐受药、米诺环素类药,其疗效待定。免疫治疗还包括以去除血浆中异常免疫球蛋白为主要目的的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疗法,只用于一些难治的重症患者。
其他DMARD。①金制剂:分为注射及口服两种剂型。常用的注射剂为硫代苹果酸金钠,每周肌注1次,由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增至每次50mg,待有效后注射间隔可延长,现很少使用。口服金诺芬,每日剂量6mg,分两次口服,3个月后起效。口服金制剂不良反应少,适于早期或轻型患者。②青霉胺:开始剂量为125mg,每日2~3次,无不良反应者则每2~4周后剂量加倍,至每日达500mg~750mg,待症状改善后减量维持。不良反应较多,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皮疹、口异味、肝肾损害等。③硫唑嘌呤:抑制细胞的合成和功能。每日口服剂量为100mg,病情稳定后可改为50mg维持,服药期间需监测血象及肝肾功能。④环孢素:是近年来治疗本病的免疫抑制剂,每日剂量为每3~5mg/kg,分1~2次口服。其突出的不良反应为血肌酐和血压上升,服药期间宜严密监测。
3)糖皮质激素:本药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在关节炎急性发作可给予短效激素,其剂量依病情严重程度而调整,一般泼尼松应不超过每日10mg,可使关节炎症状得到迅速而明显地缓解,改善关节功能。有系统症状,如伴有心、肺、眼和神经系统等器官受累的重症患者,可予泼尼松,每日量为30mg~40mg,症状控制后递减,以每日10mg或低于10mg维持。但由于它不能根治本病,停药后症状会复发。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造成的依赖性导致停药困难,并可出现许多不良反应。关节腔注射激素有利于减轻关节炎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但一年内不宜超过3次。过多的关节腔穿刺除了并发感染外,还可发生类固醇晶体性关节炎。
4)植物药制剂。常有的植物药制剂包括:①雷公藤多苷,有抑制淋巴、单核细胞及抗炎作用。用法:30~60mg/d,分3次服用,其不良反应为对性腺的毒性,出现月经减少、停经、精子活力及数目降低、皮肤色素沉着、指甲变薄软、肝损害、胃肠道反应等。②青藤碱:青藤碱60mg,饭前口服,每日3次。常见不良反应有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③白芍总苷:常用剂量为0.6g,每日2~3次。其不良反应有大便次数增多,轻度腹痛,纳差等。
3.骨性关节炎(OA)
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减少致残。应避免过度服药,根据不同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患者教育和自我调理,如注意养成卫生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适当的医疗锻炼、减肥、理疗、针灸,多食新鲜水果、蔬菜、适量维生素D等。药物治疗可先试用对乙酰氨基酚,每日3g~4g,分3次服用。也可使用外用药。疼痛不严重者不一定持续用药,以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在本病主要起镇痛作用,一般只需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剂量的1/2。传统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不良反应比较多见,必要时可加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或选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
慢性用药如透明质酸关节内注射,可起到润滑关节,保护关节软骨和有较长时间的缓解症状和改善功能的作用,主要用于膝关节。但对软骨的损害却随注射次数增加而加重,故一般情况下不作常规使用。
应避免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但对于急性发作的剧烈疼痛、夜间痛、关节积液的病例,激素关节内注射能迅速缓解症状,但作用时间较短。
其他,如氨基葡聚糖和硫酸软骨素A的各种制剂对该病有一定疗效,可参与软骨代谢,延缓软骨退变。但在本病治疗中的地位尚待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OA和骨质疏松(OP)同属增龄性疾病。临床和流行病学证明,OA和OP常同时存在。有些症状还可能为OP所致。因此治疗OA时应注意是否必须同时治疗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