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药:甘遂半夏汤。本方逐水祛痰,和中除湿,治疗饮热互结胃肠之证。方中甘遂、半夏降逆逐饮,白芍、蜂蜜酸甘和中,以防伤正,并借甘遂、甘草相反之性来增强其攻逐之力。全方攻守兼备,因势利导,使水饮去、正气复。本方为权宜攻邪之剂,邪除则停,不可过用久用。若饮邪结聚,膀胱气化不利,症见小便量少不利者,加泽泻、车前子、猪苓以温阳化饮利水;饮邪上凌、阻滞清阳,症见头晕目眩者,加泽泻、白术、半夏、生姜以降逆化饮;纳呆食少者,属脾胃健运失司,水谷不化精微,加党参、茯苓、干姜以温中健脾;若见利后少腹续坚满者,加厚朴、木香以理气散结。
[饮留于肠]
症状: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部坚满或疼痛。脘腹发冷,头晕目眩,或下利清水而利后少腹续坚满,小便不利,纳呆。舌质淡,苔白滑或腻;脉沉弦或伏。
治法:攻逐水饮。
方药:己椒苈黄丸。本方攻逐水饮,治疗水饮内滞,壅滞不通的实证。方中防己、椒目辛宣苦泄,导水饮从小便而去;葶苈子、大黄攻坚决壅,逐热饮从大便而除。合之前后分清,饮热无存身之所,共奏泄热逐饮之效。若饮热相互胶结,升降失司、腹气不通甚者,加芒硝以加强攻逐之力。
(2)悬饮
[邪犯胸肺]
症状:寒热往来身热起伏,咳嗽气急,胸胁疼痛,呼吸、转侧时疼痛加重。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而热不解,少痰,心下痞硬,干呕,口苦,咽干。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数。
治法:和解少阳,宣利枢机。
方药:柴枳半夏汤。本方和解少阳,化痰通络,治疗邪侵少阳痰热内阻之证。柴胡、黄芩和解清热,半夏瓜蒌化痰散结,枳壳、桔梗、赤芍理气活络。胁肋疼痛加丝瓜络、旋覆花通络;心下痞硬、口苦、干呕加黄连与瓜蒌、半夏相伍以清热化痰、开郁散结。热盛汗出、咳嗽气急者,去柴胡,加石膏、桑白皮、杏仁,以清热宣肺化痰。若寒饮未除,胸胁已见停饮,可参照饮停胸胁证治疗。
[饮停胸胁]
症状:胸胁胀满疼痛,病侧肋间饱满,甚则偏侧胸部隆起。气短息促不能平卧,或仅能侧卧于停饮的一侧,呼吸困难,咳嗽,转侧时胸痛加重。舌质淡,苔白或滑腻;脉沉弦或弦滑。
治法:攻逐水饮。
方药: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十枣汤攻逐水饮,用于水液内停,正盛邪实之证。方中甘遂、大戟、芫花均为峻下逐饮之品,恐伤胃气,故共研细末,以大枣煎汤送服,可根据服药后吐泻轻重,酌情掌握用量。若体质虚弱,不任峻下者,可改为葶苈大枣泻肺汤,本方泻肺行水治疗痰涎壅盛之证。方中葶苈子苦辛沉降,开泄肺气,通利膀胱,加大枣甘缓补虚,以制约葶苈子峻泻逐饮之功。此外,控涎丹亦可酌用,本方无十枣汤之峻泻,适用于痰饮伏于胸膈上下,胁肋疼痛,形气俱实者。若痰浊偏盛,胸部满闷,苔浊腻者,加瓜蒌、薤白、杏仁、椒目以宣痹泄浊化饮;若水饮久停,胸胁支满,体弱食少者,加桂枝、甘草、茯苓等健脾通阳化饮。
[气滞络痹]
症状:胸胁疼痛。胸部灼痛,或刺痛,胸闷,呼吸不畅,或咳嗽,甚则迁延日久不已,入夜、天阴时更为明显。舌质淡暗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理气活络
方药:香附旋复花汤。本方疏肝理气,降逆化痰。方中香附、旋覆花理气解郁,苏子、杏仁降气化痰;陈皮、半夏、茯苓、薏苡仁理气化痰。若痰气郁结,胸闷苔腻者,加瓜蒌、枳壳以理气化痰开郁;久痛入络,痛势如刺者,加当归、桃仁、红花、乳香、没药化淤止痛;若饮邪未净者加通草、路路通、冬瓜皮。
[阴虚内热]
症状:胸胁灼痛,咳呛时作。口干咽燥,痰黏量少,午后潮热,颧红,心烦,盗汗,手足心热,形体消瘦。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泻白散或合沙参麦冬汤。泻白散清泻肺热,方中桑白皮清肺热、泻肺气、平喘咳,地骨皮泻肺中伏火,甘草、粳米养胃和中,四药合用,清热而不伤阴,泻肺而不伤正,使肺气清肃,则咳喘自平。沙参麦冬汤清热生津润燥,方中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养阴生津,生扁豆、甘草健脾和中,桑叶祛风达邪。潮热者加鳖甲、功劳叶;咳嗽者加百部、川贝母;胸胁痛加瓜蒌皮、枳壳、郁金、丝瓜络、苏木;饮邪未尽者,加猪苓、泽泻、葶苈子。兼气虚、神疲、气短、自汗者,加党参、黄芪、黄精、五味子。
(3)支饮
[寒饮伏肺]
症状:咳逆胸满不得卧,痰清稀,白沫量多。面浮跗肿,或经久不愈,平素伏而不作,遇寒即发,兼见寒热,背痛,身痛等。舌质淡体胖有齿痕,苔白滑或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肺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本方有温里发表之功,用于支饮遇寒触发,表寒里饮之证。方中麻黄、桂枝、干姜、细辛温肺散寒,若表证已解,可改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若饮邪壅滞,外无表证,喘咳痰盛不得卧,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逐饮;若痰多黏腻、胸闷气逆、苔浊者加三子养亲汤以降气化痰。若饮郁化热,喘满胸闷,心下痞坚,烦渴,苔黄而腻,脉沉紧用木防己汤加减清热化饮。若喘息便秘加葶苈子、大黄、芒硝以豁痰降气通腹。
(4)溢饮
症状:四肢沉重疼痛浮肿恶寒,无汗,口不渴,或有咳喘,痰多白沫,胸闷干呕。舌质淡胖,苔白脉弦紧。
治法:解表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本方发表散寒,温肺化饮,用于表寒里饮所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四肢沉重,甚则肢体微肿者。方中麻黄、桂枝、干姜、细辛温肺散寒,半夏降气化痰,佐以白芍、五味子散中有收,甘草和中。若水饮内聚而见肢体浮肿明显,尿少者,可配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以利水祛饮;若表寒外束,内有郁热,伴有发热、烦躁,苔白而兼黄,改用大青龙汤以发表清里。
痰饮病证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失,新病、初起以实证居多,若施治得法,饮邪渐去,则进入缓解期或恢复期,表现为正气虚弱为主,此时治疗应以扶正固本为主,以防病情复发;各类饮证若病情迁延缠绵或久病,则表现为虚实夹杂,在本以脾胃阳虚或肾阳虚衰为主,此时治疗应扶正祛邪并重。
脾胃阳虚证主症多见脘腹冷痛,喜温喜按,纳少,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身体消瘦,四肢不温,少气懒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沉弱。治以温中通阳,方用理中丸。方中党参补中益气,干姜散寒化饮,白术燥湿健脾,共成健脾益气,温中袪寒之功。肾阳虚甚加附子、肉桂温阳;若饮邪未尽或饮邪留伏,症见呕吐清水痰涎加茯苓、桂枝、泽泻化气行水;平时可以坚持服用香砂六君子汤以健脾益气,理气和胃,以巩固疗效。
脾肾阳虚证主症多见喘促动则为甚,心悸,畏寒肢冷,或咳嗽痰多、胸闷,或食少、脘腹冷痛、便溏,或腰膝酸软、小便不利、小腹拘急、面浮肢肿,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滑。治以温阳化饮,方用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加减,两方均能温阳化饮。若食少痰多,加陈皮、半夏化痰和中;脐下悸,吐涎沫,头昏目眩,可先予五苓散化气行水,待饮退后再以温补脾肾。
【转归预后】
痰饮可由外感或内伤致病。如由外感风寒湿邪所致,只要治疗及时,一般预后良好。若饮邪留伏胸肺,则可变成窠臼,常因遇寒引动伏饮,反复难愈。由内伤而致病者多见肺脾肾功能失调,不能化气行水,聚精而生痰饮,诸证乃成。饮邪内伏,复感外邪,极易诱发而使病情加重,或为寒热虚实夹杂,若用药得当,能控制证情,预后较好;若饮邪较盛,凌心射肺,则病趋复杂,缠绵难愈,预后较差。若因癌瘤所致者,则病情重笃,预后险恶。
【西医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心功能不全者可给予支气管舒张药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气雾剂及沙美特罗、福莫特罗;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茶碱缓释或控释片;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口服及静滴治疗,但必须注意可能继发真菌感染;吸氧及强心(西地兰0.4mg/d肌注或地高辛0.25mg/d,一次/日,口服6天)、利尿(氢氯噻嗪25mg,1~3次/日,氨苯喋啶50mg~100mg,1~3次/日,或呋塞米20mg肌注或口服)、扩血管(硝酸甘油5mg、酚妥拉明10mg缓慢静滴)、控制心律失常(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药)、抗凝治疗(用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防止微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
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可予以抗生素治疗,抗结核治疗,胸腔积液量多者可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每周抽2~3次,首次不超过7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不可过快,以防发生复张后肺水肿或循环衰竭,恶性胸腔积液可行手术治疗。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可给予胃肠解痉药匹维溴胺50毫克/次,3次/日,胃肠道动力药多潘立酮5~10毫克/次,3次/日,马来酸曲美布丁100毫克/次,3次/日,肠道动力感觉调节药替加色罗,有感染者可给予抗生素治疗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第六节)血证
凡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也就是说,非生理性的出血性疾患,称为血证。在古代医籍中,亦称为血病或失血。
血证是涉及多个脏腑组织,而临床又极为常见的一类病证。它既可以单独出现,又常伴见其他病证的过程中。中医学对血证具有系统而有特色的理论认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药,对多种血证尤其是轻中度的出血,大多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血证的范围相当广泛,凡以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内科病症,均属本证的范围。本节讨论内科常见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血证。
西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包括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疾病有出血症状者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病因有感受外邪,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久病或热病。各种原因导致脉络损伤或血液妄行时,就会引起血液溢出脉外而形成血证。其共同的病机可以归结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由火热亢盛所致者属于实证;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则属于虚证。实证和虚证虽各有其不同的病因病机,但在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又常发生实证向虚证的转化。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既是引起出血的病理因素,又是出血所导致的结果。此外,出血之后,已离经脉而未排出体外的血液,留积体内,蓄结而为淤血,淤血又会妨碍新血的生长及气血的正常运行。
【临床表现】
血证具有明显的征候特征,即表现血液或从口、鼻,或从尿道、肛门,或从肌肤而外溢。出血既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又是一个常见的体征,患者及家属一般均对此高度重视,常能做到快速求医诊治。
血证以出血为突出表现,随其病因、病位的不同,而表现为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随病情轻重及原有疾病的不同,则有出血量或少或多、病程或短或长及伴随症状等的不同。与出血同时出现的症状及体征,以火热亢盛、阴虚火旺及正气亏虚征候为多见,所以掌握这三种征候的特征,对于血证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意义。
热盛迫血证:多发生在血证的初期,大多起病较急,出血的同时,伴有发热,烦躁,口渴欲饮,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少津,脉弦数或滑数等症。
阴虚火旺证:一般起病较缓,或由热盛迫血证迁延转化而成。表现为反复出血,伴有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等症。
气虚不摄证:多见于病程较长,久病不愈的出血患者。表现为起病较缓,反复出血,伴有神情倦怠,心悸,气短懒言,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脉弱等症。
【诊断】
咳血:①多有慢性咳嗽、痰喘、肺痨等肺系病证。②血由肺、气道而来,经咳嗽而出,或觉喉痒胸闷一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泡沫;或痰血相兼、痰中带血。③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及分类、血沉、痰培养细菌、痰检查抗酸脱落细胞以及胸部X线检查、支气管镜检或造影、胸部CT等,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咳血的病因。
吐血:①有胃痛、胁痛、黄疸、症积等宿疾。②发病急骤,吐血前多有恶心、胃脘不适、头晕等症。③血随呕吐而出,常会有食物残渣等胃内容物,血色多为咖啡色或紫暗色,也可为鲜红色,大便色黑如漆,或呈暗红色。④实验室检查,呕吐物及大便潜血试验阳性。纤维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B超声波等检查可进一步明确引起吐血的病因。
便血:①有胃肠道溃疡、炎症、息肉、憩室或肝硬化等病史。②大便色鲜红、暗红或紫暗,或黑如柏油样,次数增多。③实验室检查如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尿血:①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有血丝,或如浓茶或呈洗肉水样,排尿时无疼痛。②实验室检查,小便在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
紫斑:①肌肤出现青紫斑点,小如针尖,大者融合成片,压之不褪色。②紫斑好发于四肢,尤以下肢为甚,常反复发作。③重者可伴有鼻衄、齿衄、尿血、便血及崩漏。④小儿及成人皆可患此病,但以女性为多见。⑤辅助检查。血、尿常规,大便潜血试验,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管收缩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及骨髓穿刺,有助于明确出血的病因,帮助诊断。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病证的不同:血证具有明确而突出的临床表现——出血。一般不易混淆。但由于引起出血的原因以及出血部位的不同,应注意辨清不同的病证。例如:从口中吐出的血液,有吐血与咳血之分;小便出血有尿血与血淋之别;大便下血则有便血、痔疮、痢疾之异。应根据临床表现、病史等加以鉴别。
2)辨脏腑病变之异同:血证,可以由不同的脏腑病变而引起,应注意辨别。例如:吐血有病在胃在肝之别。
3)辨征候之寒热虚实:血证由火热熏灼,热迫血行引起者为多。但火热之中,有实火及虚火的区别。血证有实证及虚证的不同,一般初病多实,久病多虚;由实火所致者属实,由阴虚火旺、气虚不摄血甚至阳气虚衰所致者属虚。征候的寒热虚实不同,则治法各异,应注意辨明。
2.治疗原则
治疗血证,应针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及损伤脏腑的不同,结合征候虚实及病情轻重而辨证论治。概而言之,对血证的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原则。
1)治火:火热熏灼,损伤脉络,是血证最常见的病机,应根据征候虚实的不同,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并应结合受病脏腑的不同,分别选用适当的方药。
2)治气:气为血帅,气能统血,血与气密切相关,对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
3)治血:最主要的是根据各种征候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其中包括适当地选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药。
3.分证论治
(1)咳血
血由肺及气管外溢,经口而咳出,表现为痰中带血,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间夹泡沫,均称为咳血,亦称为嗽血或咯血。
多种杂病及温热病都会引起咳血。内科范围的咳血,主要见于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支气管扩张症,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癌等。温热病中的风温、暑温都会导致咳血。
[燥热伤肺]
症状: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方药:桑杏汤。
方中以桑叶、栀子、淡豆豉清宣肺热,沙参、梨皮养阴清热,贝母、杏仁肃肺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