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渴求胜利,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求胜心切,事事求胜,得饶人处也不饶人,这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候,求胜心切反而是失败的征兆。有理没理,饶人处不饶人,一般都在是非场上,论辩之中。假如是重大的或重要的是非问题,自然应当不失原则地论个青红皂白,甚至为追求真理而献身也值得。但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为一些非原则问题,争得不亦乐乎,那就显得有些小肚鸡肠了。这样的人,在社交场合上往往不受人欢迎。
宋朝的王安石和司马光十分有缘,年轻时,都曾在同一机构担任完全一样的职务。两人相互倾慕,司马光仰慕王安石绝世的文才,王安石尊重司马光谦虚的人品,在同僚们中间,他们俩的友谊简直成了某种典范。后来,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官愈做愈大,心胸却慢慢地愈变愈窄,相互唱和、相互赞美的两位老朋友竟反目成仇。倒不是因为解不开的深仇大恨,人们简直不敢相信,他们是因为互不相让而结怨。两位智者名人,都以为自己的嘴最锋利,翅膀坚硬。
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争强好胜不仅使他们的友谊破裂,而且在公众心目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是很值得我们反省的。
人类社会总是处于一种永恒的平衡状态,有输必有赢,有胜必有负。当你在某一领域获得成功与胜利时,必会有人因此而失败。所以,我们在做人时必须明白一条:胜利与失败是一对孪生兄弟,有胜利必定有失败。而对于人来说,特别对于失败者来说,其心情必定是极端复杂的,他有可能真正认输,但也可能因此与人反目成仇,在心目中埋下仇恨的种子,一旦卷土重来,就很可能对你造成伤害,让你付出胜利的代价。
人世生存之中,做人之道的重要一条就是:得饶人处且饶人,不必事事求胜。不事事求胜也并不意味着你毫无进取之心,不是一个成功的人。其实,不事事求胜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计谋,不事事求胜,是为了更好地求胜。
卡耐基在年轻时很好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参加了一次宴会。宴会上,卡耐基左边的一个先生讲了一个幽默故事,然后在结尾中引了一句话,大致的意思是说:此地无银三百两。那位先生为了证明这句话,还特意提到这是《圣经》上说的。
卡耐基一听就知道他错了。他看到过这句话,然而不是在《圣经》上,而是在莎士比亚书中,他前几天还翻阅过,他敢肯定这位先生一定是搞错了,于是他纠正那位先生说,这句话是出自莎士比亚的书。
“什么?出自莎士比亚的书,不可能!绝不可能!先生你一定弄错了,我前几天才特意翻了《圣经》的那一段,我敢打赌,我说的是正确的,一定是出自《圣经》,如果你不相信,我可以把那一段背出来让你听听,怎么样?”那位先生听了卡耐基的反驳,马上反唇相讥,说了一大堆的话。
卡耐基正想和他反驳,忽然想起自己的老友,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维克多,在右边坐着,他想,他一定会帮他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卡耐基转向他说:“维克多,你说说,是不是莎士比亚说的这句话。”维克多盯着卡耐基说:“戴尔,是你搞错了,莎士比亚的著作上没有这句话,这位先生是正确的,《圣经》上确是有这句话。”随即卡耐基感到维克多在桌子下踢了自己一脚。他大惑不解,出于礼貌,他向那位先生道了歉。回家的路上,满腹疑问的卡耐基向维克多埋怨:“你明知那本来就是莎士比亚的,你还帮着他说话,真不够意思,还让我向他道歉,真是黑白不分了。”
维克多一听,笑着说:“李尔王第二幕第一场上,有这句话。可是我可爱的戴尔,我们只是参加宴会的客人,而你知道吗?那个人也许是一位有名的学者,为什么我们要去证明他的错,为什么不保留一下他的颜面呢?为什么要让他下不了台呢?也许他转过背后马上能明白他所说的是对还是错。记住,永远不要和别人正面冲突。”
其实,很多人因为面子缘故,心里承认犯了错,但由于面子的缘故,一般不会承认错。所以,我们要善于给人台阶,保全其面子。不为一时的口头之利,是为了更融洽的人际关系,而获得和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胜利。曾有人这么说:天底下只有一种能在争论中获胜的方法,就是避免争论。其实,得饶人处且饶人,不处处求胜从根本上来说体现的是一种为人宽厚、胸襟坦荡的做人之道。
争强好胜者未必能掌握真理,而宽厚谦和的人,往往是一个不与人争小是小非的人,他们把出人头地看得很淡,他们的肚量能容天下。得饶人处不饶人,事事求胜易引起别人嫉妒,有时还会影响你追求更大的胜利,所以宁可小事上糊涂,大事上求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