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则是追求清真、恬淡、肃穆的宗教氛围,围绕宗教的各种民间美术,也尽情地表达出相适应的审美内涵。伊斯兰教不崇拜偶像,故清真寺建筑彩绘多用青绿、淡黄等颜色,追求清新淡雅的艺术效果,凡寺院所用图案均为花卉、山水,不画人物鸟兽。经常悬挂大副飞白阿拉伯文书法条幅。
道教在艺术上追求抽象概括、凝练厚重、浑然天成的审美理想,有“大美不肖”、“大音希声”等理论。故其艺术吸收艺术、气功的韵律,崇尚自然,随意挥洒,抒写性情。如道教斋醮和水陆道场中的“禹步舞”(即踏罡步斗),清幽的宗教音乐,神奇的符箓、法衣、乐器、塑像均表示道家的哲学思想。
另外,外来宗教也在民间民俗美术中留下了足迹。如出自庆阳农民剪纸艺人之手的生命树,是古教文化留下来的东西。在佛教传入甘肃前后,波斯琐罗亚斯德教,即教也传入甘肃、青海和陕北。该教的创立者琐罗亚斯德教信徒爱护水、火、土和空气,教人膜拜火。东晋王子年在《拾遗记》中说:天汉二年(前99)在西亚有祈论国(位于今伊朗北部吉兰州),那里生长着参天的寿木。据说到那里去采摘生命树叶,可以长命百岁,永葆青春。
二、甘肃民间民俗美术的流布
甘肃省民间民俗美术的流传和分布情况,大致可分为五个区域。
第一个区域,以安多藏族为主的草原牧区,这里是草原文化及藏传佛教的传播区。具体地点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祁连山下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河西走廊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以及沿黄河流域的积石山自治县及其他信奉藏传佛教地区。主要民族有藏族、蒙古族、土族和部分汉族。这一地区的各民族群众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主要从事畜牧业;草原文化是这里的主体文化,民间民俗美术也围绕这一文化而存在和发展,并对其服务。这里的服饰文化,以畜毛、皮革为主(当然也不排除来自中原地区的丝绸和棉麻制品,男女均身着土法鞣制的白荐子羊皮袍,足蹬牛皮“酸巴”(靴子),住牛毛帐篷。这种帐篷用牦牛毛捻成线,织成褐子,再缝制成宽大的帐篷。一些富裕牧民穿棉布或绸缎面料的羊皮袍,但在皮袍下摆、袖口、领子等处,镶三四寸宽的珍贵兽皮,如水獭皮、豹皮、虎皮等。帽子采用雪白的羊羔皮或色彩绚丽的狐狸皮。妇女多佩戴银质和镶嵌银元、珊瑚、琥珀等名贵宝石的辫套或飘带。耳上戴金银大圈耳环,颈上多有珊瑚、蜡白、珍珠等宝石串成的大项链。一身名贵的衣服,佩戴饰件和项链,动辄数万元数十万元。男女均用酥油护肤(现代用各种新潮化妆品),防止强烈的高原日光曝晒。已婚妇女发式为“多辫”型,即把头发梳为许多根细小的辫子,下挂黑线或红绿线穗,长至脚踝,并用名贵宝石和银饰点缀。饮食主要以牛羊肉、牛羊奶、青稞糌粑、曲拉(奶酪)为主。餐具早期使用旋刻精美的木碗,现在多用瓷碗,以有团龙团凤图案和吉祥、如意、八宝图案者为上为美。有些牧民喜吸鼻烟,是清代遗风。鼻烟壶不仅质地良好,而且造型十分考究,用玉、石、牛角、珊瑚、玛瑙、磨料制成,雕镂精美,造型奇特。偶有内画壶,绘制精美,技艺精湛。乐歌有“拉伊”和“鲁”两种。“拉伊”是情歌,只能在牧场、田野歌唱,主要表达男女爱慕之情。“鲁”是在集会上或宴酬时对唱的曲子,歌词内容比较广泛。草原上的婚嫁比较自由,女子到十六七“上头”(改为成年妇女发式),行“成年礼”后,可自由恋爱,并结为配偶。丧葬分塔葬(用于活佛等高僧殡葬)、火葬(用于喇嘛和上层人士)、天葬(用于一般牧民),另有水葬、土葬等。
在建筑方面,寺院建筑用规整的藏式雕楼,平顶屋顶,适当吸收传统古典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则用石块、木料、泥土和用以筑墙的鞭麻。建筑形式,下为藏式平顶大殿,上修有古典楼阁。如夏河拉卜楞寺、卓尼禅定寺等。梵式白塔也是草原上的精美建筑,其格局一般是下为须弥座(塔座)、覆钵(塔身)和十三层塔刹组成。在甘南草原上居住的蒙古族,其社会生活方式,基本上与藏族相同。湟水之滨的土族和祁连山下的裕固族,虽有其自己独特、灿烂的民族文化,但也与藏族有许多接近之处。
藏传佛教中的美术,主要包括了印经术,藏文书法、藏式彩绘、密宗壁画、堆绣、布贴、刺绣、唐卡画、酥油花、铸铁大锅、佛像铸造、木版画、节日时佛宫和道路上的吉祥云气的绘等,种类繁多。
第二个区域以兰州和河西走廊地区为主的农耕文化,汉传佛教石窟艺术区。
这一地区主要居住着汉族,大多是自汉武帝扩辟疆土,建立河西四郡以来,留此屯垦、守边的军士戍卒的后裔。在文化方面河西置郡之前,面貌是很落后的。由于匈奴等长期用兵和不断开发,河西始接受中原文化,吸收西域和中亚文化,使当地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河西是我国音乐产生和发展的一块宝地,如五凉时期的《西凉词》名震朝野,被隋炀帝列入九部乐中。人们对音乐的喜爱,可从酒泉市丁家闸五号墓壁画中看出一斑,墓屋两壁所绘《燕居行乐图》,反映中西乐工舞伎合作,华夏乐器和西域乐器杂用的情形。魏晋时期,绘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题材多取以圣贤、神仙、高士形象,以人物画为主。当时使用的颜色就有朱砂、石绿、石黄、白、灰、墨等。技术上已用勾勒和晕染之法。书法方面,在河西有张芝、张祖兄弟,西晋有李靖,都以草书知名海内外。后来随着佛教的传播,出现了大量的写经生,手抄本佛经至今十分珍贵,艺术价值颇高。建筑方面,在河西地域非常先进发达。古代筑城技术从众多的故城遗址、古长城中可见一斑。现存典型的作品有嘉峪关关城,武威文庙、海藏寺,张掖大佛寺,兰州城隍庙、五泉山的古建筑群等。这一文化区域在民俗美术中的品类十分丰富,艺术水平也很高,如剪纸、木雕、砖雕、彩绘、书法、绘画、刺绣、针扎、草编等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在宗教方面,汉传佛教占主导地位,因此,这一文化区域内的民间民俗美术受到汉传佛教的影响。敦煌莫高窟标志着佛教艺术最高水平。表现在建筑方面的成就是洞窟的开掘。石窟大都是外为木结构窟檐,里为石窟。其形制为中心柱式、方形,圆柱和方形中间设佛坛三种。令人叫绝的是木结构窟檐和栈道的构通。民间匠师们在峭壁上凿洞插梁,再铺上板子和构件,人们称这种建筑叫“千梁无柱”,技艺可谓精湛。雕塑以佛教人物为题材,以泥巴为原料。一般用木头作架,外面包扎谷草,塑泥分两层,内层用草泥做胎,外层用麻刀泥和纸浆泥、棉花泥。佛像塑成后,再施以彩绘。壁画是这一文化区域民间民俗美术的瑰宝,尤以石窟壁画为最。绘制壁画,先用草泥和麻刀泥把窟壁涂平,待泥干后,再涂上石灰。画时先用赭红线或淡墨线打底,用颜料涂染,再用色和墨线勾勒描绘。魏晋墓室壁画也是这一文化区民间民俗美术的佼佼者。
第三个区域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主,农耕文化、商业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传播区,包括张家川、临潭等地。有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另有汉族,土族、藏族等民族与其相聚居。这个文化区民间民俗美术的形成,如同回族“大分散,小集中”的聚居特点,虽然分散各地,但在有些意义上讲是比较集中的。这一区域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除了一律农耕外,善于经商;虽然以农业经济为主,但商业经济意识在其共同的心理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民间民俗美术除了涉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外,多以贸易的眼光来审视、加工生产,贸易出售,并获得一定收入,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在这四个民族中,经商的多,他们的足迹遍于海内外。同时,他们中从事手工业和手工艺品的人口比较多。如皮革加工、车马挽具生产,羊皮和野生皮服装加工和饮食服务行业等。在服饰方面,回族除了男子戴黑白色号帽,妇女带绿、青、白三色盖头外,基本与汉族相似。东乡族与回族基本相同。保安族基本与回族相同外,吸收了藏族和撒拉族、土族的某些成分,如喜穿斜襟胖袄,戴羊绒礼帽,着牛皮靴子。少女戴“苴连”帽,青壮年男子喜欢腰上佩带一把锋利精美的保安腰刀,以显示其男性阳刚之美。早期的撒拉族男子头戴羊皮卷沿帽,身穿圆领长衫,系绸子或布腰带,腰带挂保安腰刀,足穿牛皮“罗蹄”。妇女披纱巾,上身着连衣裙,下穿长裤,脚穿短统鞋。现今撒拉族服饰与回族相同。撒拉族妇女非常喜爱首饰。常戴有耳坠、戒指和镯钏。年轻姑娘喜欢在发上插绢花和鲜花。男子喜戴水晶石磨制的墨镜和茶镜。
这一文化区域的建筑艺术。民居多为土房和民房两种,除了院落布置各有变化外,格局方面基本与汉族相同。一般是“聚族而居”。清真寺和拱北建筑运用传统古典建筑和阿拉伯建筑相结合的形式。最有特点的建筑是礼拜殿,唤醒阁和拱北墓庐重檐八角亭。在乐舞方面有声名远扬的“花儿”和宴席曲。在民间民俗美术中一律排除偶像,不用人物,全用花卉、山水、博古等形式,吸收了传统的吉祥物和吉祥图案。喜爱几何图案,如万字、云子、锦地等。在色彩的运用上喜欢大红大绿,强烈对比。在构图上喜欢繁复饱满。这一文化区域内比较精彩的民间美术种类也很齐备;最值得一谈的有砖雕、木雕、彩绘、刺绣、刻葫芦、编织、地毯、鞍鞯、挽具、裘皮、锻造铜器、金银首饰等。
第四个区域:陇南山地为主的多民族共居的山地农村文化和原始宗教文化传播区。包括白水江、白龙江、嘉陵江三江流域的高山峡谷和川坝地区。这里历史上是羌、氐、戎、吐蕃、吐谷浑等民族角逐之域。后来经民族融合,形成了汉族、藏族聚居的局面。但这两个民族中融合了羌、氐、戎等古代民族的血液,在民间民俗文化和美术中顽强地表现出了被融合民族的文化和审美观念,就藏族来说,宕昌、文县一部分藏族信仰的宗教和服饰,明显表现出了被融合羌氐民族的文化特点。如包头巾,佩鱼骨片,帽插白鸡翎,戴狗头冠,着百折花裙多用米字、十字形图案,供奉祖先帽子等。在汉族社会生活中,被融合民族的文化和美术表现得更为突出。如吐谷浑在黄河上建的“河房”桥,亦称握桥、伸臂梁桥;在文县一带的水面上随处建造,并称之为“虹桥”,有“虹桥百丈锁阴平”之称。在乐舞方面,有羊皮单鼓,“迟哥”傩面具舞等,并喜欢跳连臂踏歌的歌舞。这种舞蹈与青海大通和武威出土的彩陶盆上所描绘的十分相似,从中看出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痕迹。在建筑方面,无论藏汉民居大多数民居为二层楼房,下层居住,上层作谷物贮藏室。民居选址注重向阳、干燥、险要,随地而建,但不重视道路建设。有些房顶多被搭板,搭板上压石块,以防风雨。在饮食文化方面,藏族善酿酒,且种类很多:如泡酒、柿子酒等。善熏制腊肉,贮存时间长,且滋味膏腴醇厚。其他如绘画、刺绣、雕塑、剪纸等民间美术方面,也突出表现了原始民族融合和原始宗教色彩这个特点。
第五个区域以平凉、天水、庆阳为主的周秦文化和道教文化传播区,在这个区域的陇东庆阳一带是周族的发祥地,无论稼穑、狩猎、宗教、礼俗、婚喜礼仪均反映了周人的文化和审美观念。天水是故秦地,是伏羲故里,伏羲在卦台山演先天八卦,周文王将先天八卦演化为八八六十四卦,是道教理论的发源地,而平凉崆峒山又是道教第一名山,黄帝在此问道于广成子。而后的秦始皇、汉武帝刘彻也都曾慕名前来。因此,民间民俗美术还打上了道家理论的痕迹。在美术方面,首屈一指的应该是八卦图的绘制。八卦的阴阳二气抱成一团,反映了三代时期这里的人们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这种哲学思想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八卦爻图,以“-”表示阳,以“——”表示阴,而四组成阴爻的两个较小的爻,可同于只有一横的阳爻,是二进制的滥觞。这种先进的进位制,在20世纪才被西方科学家所认识所利用,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八卦是道教原始的根本图案,也是最符合周人美学观念的图画。由此而产生的卦词、彖词、象词,都是这里文化传播、人们审美实践的总结。在建筑方面,独特的是窑洞,是《诗经》中“陶复陶穴”的延续。陇东窑洞有两种形式:一是依山削壁,壁上凿洞,即是“陶穴”;一是在平原上掘斜洞,再从平处开挖方穴与斜洞相接,方穴周围再凿窑洞,即“陶复”是也。道教音乐渗透于陇东、平凉、天水等地的民间音乐,如《华更颂》《步虚声》《长欢》《升朝阳》《金华洞真》等曲子,在这里流行不衰。其他如皮影、绘画、刺绣、布扎、剪纸等民间民俗美术门类,都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印记。当然,这里又是佛教石窟艺术的兴盛地区。着名的麦积山石窟、南石窟寺、北石窟寺等,都在这一文化传播区内。
民间民俗文化和美术的发展流布是文化研究的一个大课题,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