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宋朝宰相王安石的儿子,字元泽,出生于公元1044年,初中进士,调旌德尉,神宗时为太子中允,后至龙图阁直学士。
王小的时候,聪明伶俐,才思敏捷,在父亲王安石的教育下,他从两三岁就开始读书识字,到四五岁时,便能背出大篇大篇的文章来了。
就是在这期间,王五龄辨獐鹿的故事传扬开来,使其才华崭露了头角。
当时,他的父亲王安石在朝为官,德高望重,家中经常是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达官贵人络绎不绝。
这一日,一位少数民族领袖派人给王安石送来两只动物,一只叫獐,一只是鹿,装在一个大铁笼中。由于这两种动物生长在山区,平原人很少看到,所以引来不少人观看。
王当时五岁,正处于童心好奇的年龄,他一会儿看看这只动物,一会儿看看那只动物。这两只动物模样差不多,头上都长着长长的角,身上也都是土黄色的毛;所不同的,就是一只动物身上露出白色的斑点,而另一只身上没有斑点而已。有一只动物性情有些暴躁,人一靠近,便“哦哦”直叫;而另一只则显得性情温驯,人一靠近,它便抬起头,把嘴伸到铁笼孔中往外拱,似乎在向观众要食物。
客人们见一个孩子靠近铁笼,又看得那么仔细,便觉惊奇,忍不住问王安石道:“请问王大人,这小公子是您什么人呢?”
王安石笑道:“乃老夫的儿子,名叫王,今年五岁。”
有一位客人道:“噢,原来他就是王,我早就听说王大人有一个儿子,人小智多,今日一看,果然是相貌非凡。”
另一位客人听后,心中有些不服,暗想:此人真会拍马屁,一个五岁的孩子,智谋再多,能多到哪里去?仅是耳闻,就认为相貌非凡,可谓是庸俗之极。
于是,那人来到王身边,微笑着问道:“小公子,听到了么?别人都说你人小智多,相貌不凡,那么我来问你,笼中的这两只动物,一只是獐,一只是鹿,你能分辨出哪只是獐,哪只是鹿么?”
众人一听,都愣住了,多数人认为这位客人太不懂礼貌了,这不是成心让王大人难堪吗?一个五岁的孩子,哪里见过什么獐和鹿?根本连见都没见过,又怎么去分辨呢?还有的人私下议论说,不要说他一个孩子,就是我们这些大人,没有见过獐和鹿的,恐怕也是大有人在,能分辨得清么?
众人把一双双疑惑的目光投向王安石。王安石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言语,神态自若;因为他心中有数,凭他这个小儿子的智力,他相信一定会给人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再说王,见客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也不由得一惊,因为他的确不知道哪是獐,哪是鹿,但他不愿说不知道,便笑嘻嘻地对那位客人说:“这还不好分辨么?鹿旁边的是獐,獐旁边的是鹿啊!”
众人一听,无不哈哈大笑,都一致称赞王回答得十分正确,十分巧妙,也十分得体。
那位问话的客人更是没有想到王竟能做出这样的回答,不禁向王安石祝贺说:“奇才,奇才,真可称得上是小王半仙了!可喜可贺啊!”
从此,王安石生怕孩子骄傲,对王的学习抓得更紧,要求更严了。结果,王在十四五岁的时候,便写出了长达数万言的着作;中进士后,又作策三十余篇,极论天下事;不久,又作《老子训传》及《佛书义解》,也是数万言;宋神宗时,受诏撰《诗义》、《书议》。
王公元1076年卒,终年三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