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斯·波特文是纽约麦迪森广场最受人讨厌的人物。这位纽约岛人冰球队队长那晚一上场就遭到观众的嘘声,而且还有更过分的在后头。
麦迪森广场是岛人队的死对头纽约骑兵队的主场。波特文在冰上的威风、直率的个性、优越的技巧使他成为骑兵队球迷最憎恨的人。
波特文回忆道:“情况很糟糕,搞得我的队友们不知如何是好。我们从更衣室出去之前,有几个队友曾想说一些好像:‘让我们今晚出去打败他们’之类的话,你看得出来他们是想找点话说,接着他们就无话可说了。对一个在未来两个半小时内受尽煎熬的人,你还能说些什么呢?”波特文的队友常常无话可说。
他继续说道:“我还记得有一天晚上,球赛开始前,我们都站在蓝线后。唱国歌时,他们会把灯光调暗,歌手出场后,再把聚光灯打在歌手与国旗上。”然而后来麦迪森广场的冰球开赛前,他们不再这样安排了。原因就在于波特文所说的那个晚上发生的一切。
波特文说:“我当时站在那里,像平常一样脱下头盔。球迷们开始丢东西。我听到有个东西飞过耳旁,引起我全身一阵寒栗。我不知道丢下来的是什么,然而我确实感到恐惧。真的是由心里觉得恐惧。灯光再亮时,我滑过去看看丢下来的是什么,赫然发现是一个九伏特的电池,那种大大圆圆的电池,不知道从何处飞下来的。”它很可能会击中波特文的脑袋。
在那一刻,这位冰球巨星可以作个选择。他大可以屈服于这股庞大的敌意之下,现场少说也有几千人对着他叫喊,发泄他们的愤恨。他可以因恐惧与愤怒离开冰球场,当然也可以选择在这一群充满怒意甚至相当危险的群众面前照常比赛。
波特文选择了后者。他站在充满敌意的球场中,决意把这批愤怒的球迷当做是他个人的挑战。他把那些负面的东西完全转变为积极向上的力量。这当然都是在丹尼斯·波特文的心中暗暗进行的。
当他回顾那个充满仇意的夜晚时,他说:“有如得到神灵相助一般,我当晚表现得精彩极了。从那以后,我在麦迪森球场比赛时,每场都表现不俗。我士气极为高昂,因为惟一可以回报那些人的,就是在麦迪森赢得比赛。”
“当我运球时,他们哄我,我进球时,他们也哄我。当我碰倒对方球员时,他们更哄我。我渐渐爱上了这个把戏。我是说真的。忽然间,我觉得有一股比自己更强大的力量。在冰球比赛中,麦迪森广场的球场是惟一我一走进去就已兴奋不已的地方。”
“这好像前面是哥利亚巨人,而我是小小的大卫,站在冰上。但是我敢说,我是全球场里最有力的人,而且我正要开始运用那份力量。每次我在麦迪森出赛都是全心应战。”
这就是心态,也是我们思想的力量。这是运用单一思想而能戏剧化的改变现实的一种技巧。
听起来似乎有些让人难以置信吧!“快乐的思想令人快乐;成功的思想助人成功。”或是像刚才的例子,“把那堵巨大的敌意之墙转化为积极力量的源泉。”戴尔·卡耐基虽然不跟丹尼斯·波特文一起溜冰,但是他们俩人却了解态度的力量。有一句老生常谈说得很有道理,因为,决定你是何种人的,并非食物,而是你的思想。你是你自己思想的产物。
跟大多数人所愿相信的相反,决定一个人是否快乐的并非外来的事物,而是我们对事件的反应,正面或负面的。
马歇尔与默琳·柯庚夫妇在副业与经济上都已有相当的成就。马歇尔·柯庚先生是纽约一家极具规模的投资银行的合伙人。柯庚夫人是出版界的未来之星,很快即将晋升为《艺术品拍卖》杂志的主编‘他们的三名子女都进了私立贵族学校,而且功课很好。柯庚一家在市区有一户漂亮的公寓,又在郊区刚建好一栋别墅。这是一栋靠海边的摩登建筑,常吸引人欣赏这座独特的房子。实际上,这栋房子已经荣获好几次建筑设计奖了,起码有一百家以上的全国性杂志报道过这栋别墅。柯庚家的孩子们也像父母一样喜爱那个家。
接着问题来了。马歇尔对投资业务越来越不感兴趣,想要退出。可是虽然他的同事及朋友都看好他,给他很多鼓励,他的新事业却未能成功。他创业的时机不好,正好赶上经济开始衰退。几乎是一夜之间,他投入事业的所有积蓄都付诸东流,一无所有。在这噩运之外,还有更沉重的一击,正当他拼命为维持事业不坠而努力时,医生宣布他罹患肝炎,换句话说他最少得卧床休息一个月以上。
贷款给马歇尔的银行人士对他充满了私人的同情,但是在条件上却一点都不能退让,他们要求他:“你必须卖掉那栋房子。”马歇尔实在无法接受这个条件。要把这种消息告诉给家人真是太为难了。他无法想象妻子或孩子会有什么反应。
不过,其实他用不着担心。默琳只是说:“那我们就把房子卖了。就这样决定了。”
于是柯庚把全新的房子连同所有的家俱都一起出售了。他们只消收拾好衣物和玩具,关掉电灯,锁上大门就可以了。
新主人迁入的前一天,默琳对马歇尔说:“我们应该把小孩带过去,每人发个大垃圾袋,要他们把玩具收到垃圾袋里,再把这些东西带回城里。”
马歇尔不太同意,他说:“我不要小孩看到那种场面,我不希望他们在场,你我两个人处理就可以了。”
然而默琳告诉他:“不是这样的,他们也应该来,他们会看到什么是挫折。然而他们会理解的,因为他们也会看到你再站起来,这样他们才会真的了解,假如有一天他们也遇到挫折,他们一定也能克服得了。”
他们俩人达成共识后,就带着孩子一起上了车往海边开去。当父母收拾衣物时,孩子们也把他们的房间弄干净了。到了大家该离去的时刻,他们在屋子的台阶前站立了一会儿,接着马歇尔锁上了大门。
他们全家人又上了车开回市区,这时默琳很平静地对马歇尔说:“现在,我们来看看以后的日子,我们不会再去加勒比海度假,也不去海边别墅了。但是,日子还是照样可以过。”
她又同样平静地对孩子们说:“我们现在房子没了,不过,我们还有很舒服的公寓可住。而且我们一家人都在一起。爸爸很健康,他会重新站起来,一切都不会有问题的。”
事实就是这样。孩子们用不着换学校,那年夏天还参加了夏令营。没有多久,马歇尔回到本行,做得很出色。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得到了一个教训,其影响延伸到几乎20年后。
默琳解释道:“我的大儿子有过一次失败的挫折。他创业后不久,我们不得不结束它,以免破产。那是很痛苦的挫折,他还很年轻,才25岁,就面对这种事业上的挫败。我记得当时问他:‘你还好吗?’他回答:‘很糟,我还得熬几个月才能结束。’因为他不想宣告破产,他想付清债务,然后轻松地离开。
“不过他接着说:‘我还记得爸爸的事,我会挺过去的。我知道我做得到,因为我当时亲身经历,而且我记忆犹新。’”
你如何培养那种轻松应对的态度?你如何改变对外界事务的不良反应?
你心里应该重视它。每天都应想到它。伍斯特毛刷公司总裁史坦利·威尔第解释道:“每天早上起床时,透过思想的掌握,你已经决定了今天会过得顺利或是糟糕。我们不是开心地享受那一天,就是浪费了它。”
“对于人生中许多由不得人的外力影响,我们固然必须顺从,但是即使面对最令人挫折的状况,我们也仍旧拥有最大的决定权,决定这一天要怎么度过。假如实在没办法,就对那问题一笑置之吧!有些时候除了摊开双手,一笑置之以外,实在也无能为力了。”
这种情况下,幽默感常常是十分重要的。切记幽默感是保持希望的一种简单要件。威尔第也说:“眼光看远一点,当事情不顺利时,放轻松,慢慢来。想想发生了什么事,以及你的反应是否正确。告诉你自己,退后几步,看看接下来会有什么。”
成千上万的事都可能激怒你,令你烦恼或忧虑,然而,千万别让它们得逞,不要被琐碎的小事打倒。
《圣地亚哥商业日报》的发行人泰德·欧文,就像大多数南加州人一样,得在交通上浪费很多时间。他说:“当你在高速公路上被人家超车时,你其实只有两种选择:你可以把那个驾驶人臭骂一顿并给他个不雅的手势,你也可以耸耸肩,跟自己说:‘他这样开车怎么行呢?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要把车撞烂了。’”
两种方式都不会帮助你更快抵达办公室。然而对这种小事一笑置之却能使你的心境更开朗、更轻松。说不定,你还因此多活了几年。
欧文先生倒不是生性豁达,他以前是个紧张兮兮的人,不过他渐渐认识到紧张压力所造成的损失。当他准备接下领导职务时,他预见职务上需要他常常评估其他主管的表现,于是他决定自己最好先解决自己的态度问题。
他观察到的是:“我们普通人只是直觉的作出反应,有时甚至反应过度。我接下这份工作后,还从未在工作场合发过脾气。我会在别的地方动怒,但是在办公室里一次也没有。”周围的人反应也都跟以前不一样了。
经过多年的奋斗,玫琳凯·艾什女士的情况终于渐渐好转了。她再度结婚,孩子们也都长大了。她与第二任丈夫运用仅有的积蓄开创了一家小小的化妆品公司,实现了她多年来的梦想。
但是她的梦想却差点破灭。艾什女士回忆道:“就在公司开业的前一天,我的先生就因心脏病在早餐桌上去世了。我先生原来负责的是公司的行政工作,而我对行政一无所知,到今天还是一样。我们的每一文钱都投入了这份事业,数目是5000美元。现在听起来觉得很少,不过,当时那笔金额相当于现在的5万元。
“出殡那天,我们一分钱都不能浪费。我和两个儿子及女儿一起商讨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办。我应该放弃还是继续下去?我的美梦似乎即将碎成片片。”
然而玫琳凯对自己的信心不容许她放弃。她儿子理查德,当时刚满20岁,提议道:“妈,我可以搬到达拉斯市来帮你。”
玫凯琳倒有点不放心,“当时我想,我的天,我得把所有的积蓄都交给一个20岁的小伙子去管理吗?我猜想他最多只能帮我搬些我搬不动的箱子罢了。我连他会不会开订单都有点担心。我是说,他终究不过是个我从小带大的小孩子。”
然而玫琳凯也不是个受怀疑影响的人。她更不是个容易被打败的人。于是她答应。“公司就这样开始了。理查德说到做到,果然第二天就带着新婚两个月的娇小妻子搬到达拉斯来。律师们都说:‘你干脆把钱直接丢进大海算了,你这样是不行的。’华盛顿的资料显示每天都有多家化妆品公司倒闭。”
但是,支持她渡过难关的是积极的态度。她不断告诉自己:“我想人们会喜欢的。我觉得一定可以,反正我一定得试一试。”有这样积极的态度,玫琳凯还能不成功吗?
这种积极自信的态度不只是能帮助你更有成就,还会使别人更乐于与你打交道。我们都会对别人的态度作出回应。所以,吸引我们的常是那些有积极人生观的人。人人都希望他周围的朋友或同事是开心有贡献的,拥有“什么都做得到”、“万事OK”的态度。也难怪经常抱怨的人通常一无所获。
为何会这样呢?态度,不论好坏,都会影响别人。任何有心成为现代成功的领导人都应牢记这一点。积极的态度是一种有力的激励,能比得上它的没有多少。
我们都知道公司里绝大部分的员工都并不快乐。为什么会弄到这种地步?其实是因为一次一位员工慢慢扩散而成的。身为领导人必须与之抗争,经常以积极的感觉与态度取代那些负面的感觉。
康宁公司的品质处长大卫·路德是由一位底特律的工会领袖身上学到应该专注于积极面——同时忽视消极面的重要性。这位精明的工会领袖是生产林肯牌与雷鸟牌轿车车厂的工人代表。
路德说:“那是个很大的工厂,而且一直维持着优良的品质。这位工人代表起身说道:‘我现在只在意那些90%同意的人,而不去操心那10%反对的人。’这实在是高明的道理,因为太多的工会谈判都因为10%永远持反对票的人而陷入僵持状态。大家都会急于去改变这10%的人。但是这位工会领袖却比别人聪明。他会说:‘这样是不行的,我应该为那90%愿意合作的人而努力。’他就是这样做的,他的技巧真是高明极了。”
路德也把这一套技巧带回康宁公司。他说:“也许最后,我真的能扳回几个反对的人。不过,别忘了这里已经有90%的人愿意配合。他们坐在外面等着开工,机器也已开始运转,你不应该为了那几个反对的人就关上房门花时间去说服他们,反倒放着绝大多数的人在外面空空地等待。”
在那个关键之处,领导人的一个重要工作是运用自信积极的声调,让大家放心,绝对不会失败。
当凯撒大帝率领大军由高卢渡过海峡在现今的英国登陆时,为了向他的军队保证必胜的决心,你猜他是怎样做的?他做了一件很聪明的事,他命令士兵们在多佛岩礁上,眼睁睁地看着两百英尺下,载运他们渡海的船只在海面上起火焚毁。
这些士兵已身陷敌国,他们与欧洲大陆完全断绝,能够撤退的工具也已焚毁。除了前进,他们还有什么选择?除了征服,还有什么选择?除了全力作战,又还有什么选择?当然,他们别无选择。
积极的态度并非只有在这种生死攸关的场合才重要,实际上,士兵的态度是为绝望所迫。积极的态度,其实是快乐人生与成功事业的诀窍。它更是领导力的基础所在。
休·唐斯正是这样做的人。这位退休了的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新闻主播与节目主持人说道:“你实在用不着这么不厚道。”唐斯想起以前电视台的一位同事——他极有野心,攻击性极强。唐斯说:“他简直有点病态,踩在别人头上爬上去,是损人利己的典型。”
那个人开始的时候,事业是有一点进展。然而那些一路上被他轻视、挑拨离间、恶言相向的人,他们绝不会轻易遗忘。他们一致地憎恨他。当他不顺利时,他们只是袖手旁观,拒伸援手,等着他失败。
唐斯又说:“我从来不采取这么有失厚道的做法。”那么,他是怎么成功呢?他以耐心与保持戒备的心态取代野心。他注意到:你得保持戒备,一旦机会之门打开时,你可以即时闪身进入。如果你用暴力踢开门,那扇门可能弹回来打到你自己的身上。我刚提到的那个人,起码发生过两三次这种情况。我一向认为自己不用太过分,但是应该保持警觉,利用一切的机会。
长远来看,唐斯这种态度给他自己带来了更大的回馈,因为他的同事都对他的成功拔刀相助。唐斯说:“我最为珍惜的一份礼物,是汤姆·墨菲送给我的。”墨菲先生是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董事长。“我已不记得是在什么场合,好像是我进入广播界50周年。他送给我一座钟,底座刻着一句令我受益多多的话语,它是这么说的:好人从不赶尽杀绝。”
“我觉得电视公司的人能这么说实在是太可贵了。这句话千真万确,那些为求成功不择手段、放弃文明的人,我为他们深感遗憾。就算那些手段能带来成功,通常也是短暂而无法持久的。最后带来的只有失败,因为你在扶摇直上时,树立了太多的敌人。”唐斯说。
你不可能会觉得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