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不乏忠臣良将。只可惜皇帝昏庸,阉祸肆虐,朝政腐败,上下离心,忠臣良将很难有所作为,而且下场悲惨。继于谦之后,袁崇焕重蹈了忠臣不得好死的覆辙。
袁崇焕(公元1584~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东莞(今广东东莞)人。“为人慷慨,负胆略,好谈兵”。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考中进士,任邵武(今福建邵武)知县。当是时,东北女真族首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太祖)统一女真各部,已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称可汗,建立了后金政权。努尔哈赤誓师反明,大举进攻明朝,锋芒所向,锐不可当。袁崇焕视拯救国家危难为己任,密切关注时局,遇到从前线退役的老兵,必向他们打听东北的地理、边防等情况。他得知后金军队善于骑射和野战,马上想到荷兰炮的作用。
明朝中期以后,欧洲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等国殖民者,相继到了东方,到了中国。他们为了获得贸易特权,经常使用武力,杀戮中国人民。福建军民奋起抵抗,夺得一种火炮叫“荷兰炮”,炮管长,射程远,装填弹药方便,射击目标准确,杀伤力比明朝土制的火炮大得多。袁崇焕想,若用这种火炮对付后金铁骑,肯定会大显神威。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他赴北京朝觐皇帝,特意带上几门缴获的荷兰炮,并带炮手罗立实地演示,其威力之大,使明熹宗和朝臣们大开眼界。朝廷决定仿造这种火炮,取名“红夷炮”,又名“红衣大炮”。朝廷发现袁崇焕很有军事头脑,遂把他留在北京,用为兵部职方主事。其间,努尔哈赤发动新一轮攻势,明军溃败,山海关外形势吃紧。袁崇焕关心战事,单人匹马,去到关外考察。兵部尚书不知他的去向,异常惊骇。袁崇焕很快返回,汇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豪壮地说:“只要给我军马钱粮,我一人就敢承担守卫山海关之职!”兵部欣赏他的这种胆气与豪气,提拔他为佥事,监领关外军事,同时拨付帑银二十万两,供招募兵马之用。
袁崇焕到任后的第一件事,是奉辽东经略王在晋的命令,率领士兵去一个叫做八里铺的地方,拟在那里筑城,以解救十三山的十多万难民。他不敢怠慢,连夜穿越虎狼出没的山谷丛林,四更时到达八里铺。经过实地考察,他觉得筑城太慢,而应立即发兵,解救难民才是。王在晋未置可否。恰好,大学士孙承宗巡边到了关外。袁崇焕请求率兵五千,进驻宁远(今辽宁兴城),以壮十三山声势,另派骁将解救难民,他说:“宁远离十三山二百里,如有可能,可进据锦州(今辽宁锦州),以虚击实,十三山难民可获救矣!”孙承宗表示同意。于是,袁崇焕进驻宁远,王在晋负责解救难民。王在晋很不情愿,结果只救得六千多人回归明朝境内。
孙承宗取代王在晋,担任辽东经略。袁崇焕重申在宁远重点设防的主张。孙承宗没有理由反对,袁崇焕遂到宁远,“内附军民,外饬边备,劳绩大著”。最大的成就是亲自规划,带领将士,新筑了一座宁远城:城垣底宽三丈,顶宽二丈四尺,高三丈二尺,城上垛堞高六尺。新宁远城巍然屹立在关外,成为一处重镇,更是一座抗御后金南侵的坚固堡垒。袁崇焕忠于职责,誓守新城。由于他“善抚将士”,所以将士“乐为尽力”,“由是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土”。
这时,袁崇焕的父亲去世。按礼制,他应回家为父亲治丧守丧,以尽孝道。但是为了国家利益,他强忍悲痛,舍孝尽忠,没有离开宁远和军队。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袁崇焕升任兵备副使、右参政,与大将马世龙等,率水陆马步军一万二千人东巡,经锦州外围,至广宁(今辽宁北镇),然后由水路返回。这次东巡,袁崇焕发现锦州一带,后金的驻军薄弱,因而生出一个大胆设想:夺回锦州。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孙承宗采纳他的建议,发兵一举攻占了锦州及附近的松山、杏山诸城,进至大凌河、小凌河流域。此举使明军的辽东防线向前推进二百多里,宁远变成后方,关外战局渐趋有利。
明熹宗荒淫昏聩,大宦官魏忠贤掌控朝政大权,嫉贤妒能,结党营私,毫无理由地解除了孙承宗的职务,改由亲信高第出任关外经略使。高第不懂军事,且很怯懦,认为山海关外根本无法守卫,居然下令,让关外的明军全部撤回关内。袁崇焕反对这一做法,气愤地说:“兵法有进无退,好不容易夺得关外诸城,焉能放弃?没有宁远、锦州等地,山海关也就失去了屏障作用。因此,应当选派得力将领,坚守关外诸城,方是万全之计。”胆小如鼠的高第,在退却方面坚定不移,强令袁崇焕放弃宁远。袁崇焕斩钉截铁地说:“我是宁远守将,为国家戍边守土乃职责所在,决不后退半步!”高第一时拿他没办法,只得命令其他各城明军先行撤退。撤退非常仓促,十多万石军粮也弃之不顾。明军一撤,关外百姓纷纷逃离家园,难民如潮,“死亡载途,哭声震野”。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探知明军统帅易人,立即亲率十三万兵马,西渡辽河,复占锦州,进逼宁远。宁远明军只有一万多人,守卫孤城,士气低落。袁崇焕为了激励将士斗志,召开誓师大会,当众咬破手指写下血书,表示誓与宁远共存亡。将士们受到感染与鼓舞,决心跟随主帅,坚守城池,血战到底。袁崇焕给副将桂满等分派任务,实行坚壁清野,将城外的民户全部迁进城内,民房焚毁。有人畏敌,私自逃跑,袁崇焕执行军法,毫不留情地将临阵脱逃者斩首示众。
努尔哈赤并没有把袁崇焕放在眼里,下令攻城。袁崇焕登城指挥,用弓箭用石头射、砸敌人。努尔哈赤见部下伤亡惨重,改命盾牌手出击,进至城下,挖掘地道,企图通过地道攻进城内。袁崇焕这时推出红衣大炮来,命炮手罗立开火,轰击敌人密集之处。随着轰隆隆的巨响,炮弹开花,后金军队被炸得人仰马翻,血肉横飞。城外是一马平川的开阔地,无处躲藏,后金军队全在火炮的轰击范围之内,溃不城军,死伤不计其数。努尔哈赤从未见过这样厉害的火器,忙令退兵。次日,努尔哈赤重整旗鼓,分兵四路,进攻宁远的四个城门。袁崇焕早有安排,四面城墙上均放置红衣大炮,同时发射,声若雷霆,地动山摇。后金四员大将当场毙命,努尔哈赤也受了重伤。慌忙退兵。袁崇焕率领轻骑杀出,乘势追击三十余里,大获全胜。这一仗,共歼灭后金军队一万多人,是明朝对后金作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当明军和后金军在宁远激战的时候,高第统兵十余万,坐镇山海关,不发一兵一卒。所有人都认为,宁远必失无疑。数日后,袁崇焕的捷报送达北京,明熹宗和文武百官且惊且喜,简直不敢相信。明熹宗当即诏令,提升袁崇焕为右佥都御史兼辽东巡抚。魏忠贤也想攫揽兵权,改由心腹王之臣取代高第,出任关外经略使,并指派心腹刘应坤、纪用巡抚辽东。袁崇焕上书揭露魏忠贤的奸谋,明熹宗念其忠心与功勋,给袁崇焕加兵部右侍郎衔。魏忠贤再使其奸,奏请皇帝,将关内关外军事分开,王之臣专督关内,袁崇焕专督关外。袁崇焕进而收复了锦州,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尴尬,深为忧虑,上书说:臣在关外,宜用辽人守辽土,且守且战,且筑且屯。战虽不足,守则有余。将士立功,必遭疑忌,唯恐蒙冤获罪云云。他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这从日后的遭遇可得到证明。
努尔哈赤败还盛京(今辽宁沈阳),很不服气地对臣属们说:“朕自二十五岁起兵以来,攻无不胜,战无不取,何独宁远一城不能下焉?偏偏遇着个袁崇焕,可恼可恨!”八月,这位后金的开国者气恨交加,伤病并发,不治身亡。其子皇太极(清太宗)继承可汗位,决心再与袁崇焕决一雌雄。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皇太极发兵进攻锦州和宁远,袁崇焕凭借红衣大炮的威力,打败皇太极,取得了著名的“宁锦大捷”。
袁崇焕修缮锦州等城垣需要时日,派人去盛京,以给努尔哈赤吊丧为名,侦察后金的虚实与动向,然后奏请朝廷,可与后金议和。几经往返,明朝和后金达成和议,关外战事暂时止息。袁崇焕抓紧时间,修缮锦州、中左、大凌三城,以宁远为中心,形成了互相拱卫、彼此接应的防御体系。
魏忠贤已号称“八千岁”,专断朝纲,气焰熏天。和议尽管是明熹宗批准的,魏忠贤却在这上面大做文章,诬蔑袁崇焕“通敌卖国”。袁崇焕多次上书,说明和议只是权宜之计,目的在于争取时间,修缮三城。他明确提出,明军抗击后金应该实行“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的方针,只有这样,才能在关外站稳脚跟。明熹宗同意“三着”方针,怎奈魏忠贤大权在握,大进谗言,硬是以莫须有的罪名,罢免了袁崇焕的职务,改由王之臣兼督关外军事。
这年八月,明熹宗忽然病死,其弟朱由检继位,就是明思宗崇祯皇帝。崇祯帝颇有一种励精图治、除旧布新的架势,铲除了魏忠贤阉党,削夺了庸碌之辈的兵权,重新起用袁崇焕,任命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总督蓟、辽军事,兼管登州、莱州、天津军务。崇祯帝对袁崇焕寄予厚望,专门接见,询问军事部署情况,袁崇焕回答说:“关于用兵方略,臣在奏书里已经讲明。臣只希望得到陛下的关心与支持,拟用五年时间,便可收复辽东。”崇祯帝说:“只要能收复辽东,朕是不会吝啬封赏的。愿卿竭尽全力,解救天下人的倒悬之苦,朕的子孙也会享受福禄。”
事后,给事中许誉卿问袁崇焕说:“你说五年收复辽东,这可能吗?”袁崇焕说:“我见圣上焦急忧劳,那样说是为了宽慰圣上嘛!”许誉卿提醒说:“圣上英明,你既说了大话,到时候不能兑现,怎么办?”袁崇焕这才自知失言,再见崇祯帝,说:“辽东战事本来不易,陛下既然委任于臣,臣实不敢推辞。但是,五年内收复辽东,需有几个条件:一是户部要给够军饷,二是工部要给够军械,三是吏部要选派人才,四是兵部要抽调将士。方方面面通力配合,方能做到。”崇祯帝倒是干脆,立命四部大臣会商,满足袁崇焕提出的条件,保证辽东战事的需要。
袁崇焕担心的不是军事上的问题,而是人事上的问题。他直言不讳地对崇祯帝说:“以臣之力,必能收复辽东,然而很难调剂众人的口味。只怕臣一离开朝廷,便远出万里,奸诈之人纵然不会以权力制约臣的行动,也会以种种非议干扰臣的谋划。”他列举历史上功臣受疑忌遭迫害的事例后,又说:“臣收复辽东,还是当初的计策,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其法只能逐渐施行而不能操之过急,在于实效而不在于虚浮。用人的人和被人所用的人,要互相尊重,不可互相猜忌。戍边将士和朝廷大臣不同。军中可惊可疑的事情太多,最怕攻其一点而不及其余。诸多有利于前方将士的事情,不见得也有利于朝廷大臣。况且,图谋敌人越急,敌人就会使用反间计,乱我阵营内部。臣倒不是疑惧,因为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所以还是告言在先为好。”崇祯帝信誓旦旦,说他耳聪目明,决不允许奸人猜忌功臣,特赐予尚方宝剑和蟒袍玉带,允许袁崇焕便宜行事。袁崇焕接受了尚方宝剑,不敢领受蟒袍玉带,随后满怀豪情,驰赴山海关,专心经营关外军事。
皇太极切齿痛恨袁崇焕,面对宁远一带铁桶似的防御,无计可施。谋士范文程极有计谋,建议绕开宁远,取道蒙古,突破长城,直攻北京。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十月,皇太极采纳其计,率兵数十万,以蒙古军为向导,长途奔袭,从喜峰口(今河北迁西北)越过长城,攻取遵化(今河北遵化)。崇祯帝闻警,惊出一身冷汗,飞檄山海关,命袁崇焕入援京师。后金军队连克遵化、蓟州(今河北蓟县)、顺义(今北京顺义)、通州。北京告急。远在关外的袁崇焕,匆忙带领将士,星夜驰援。十一月在广渠门外,袁崇焕击败后金军队。崇祯帝略感欣慰,赐予袁崇焕御膳和貂皮衣服,以示褒奖。谁知就在这时,袁崇焕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原来,朝中一些大臣一直忌恨袁崇焕,重提他当初曾和后金议和的旧事,再做文章,诬蔑是他引导后金军队进攻北京的。范文程再给皇太极出了个主意,施行反间计,谎称袁崇焕早就投降后金,这次进攻北京,意在迫使明朝签订城下之盟。他们还把捉到的两名宦官放回,指使二人如此这般,散布流言。宦官见到崇祯帝,一口咬定说,袁崇焕确已叛国降敌。崇祯帝说到底也是个昏君,完全忘记了昔日的信誓旦旦,勃然大怒,立命把袁崇焕逮捕下狱,严刑审讯。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八月,崇祯帝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竟将袁崇焕处以肢解的酷刑,并抄家,其妻子和兄弟等,流放至三千里外的边地。
袁崇焕为了国家利益,筑城戍边,忠心热血,英勇无畏,死得莫名其妙,死得匪夷所思。《明史》本传以哀叹的口吻评述说:“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征兆)决矣!”“国步将移,刑章颠覆,岂非天哉!”崇祯帝杀袁崇焕,等于是自毁长城。其后,皇太极攻占关外地区,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大起义风起云涌,明王朝灭亡的日子步步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