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军统帅兀术率领四路大军,再度南侵,河南、陕西诸州陆续沦陷。兀术坐镇汴京指挥,气焰嚣张。岳飞义愤填膺,征得朝廷同意,以招讨使身份,联系各路宋军和义军,反击敌人。他派出部将王贵、牛皋、杨再兴、李宝、张宪、傅选等,分赴洛阳、郑州、汝州(今河南临汝)、颍昌(今河南许昌)、陈州(今河南淮阳)、蔡州(今河南汝阳)等地,布防经略,阻止金军南进;同时派梁兴等北渡黄河,联络王彦的“八字军”,南北呼应,相机收复河北、山东等地。此外,韩世忠、张俊、吴璘的军队,也分别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向前推进,准备形成合围之势,歼灭金军。
六月,战斗全面打响。岳家军连克颍昌、郑州、洛阳等重镇,与汴京形成对峙之势。七月,岳家军主力结集于颍昌一带。岳飞亲自率领轻骑在郾城(今河南郾城)活动,引诱兀术南下决战。兀术认为,各路宋军易于对付,唯独岳家军兵精将勇,只有“并力一战”,先行破之,方是出路。因此,他率龙虎大王突合速、盖天大王赛里、大将韩常统领的精锐骑兵一万五千人,扑向郾城,意欲一口吃掉岳家军。朝廷命岳飞“审处自固”,岳飞胸有成竹,说:“金人伎穷矣!”岳飞命其养子岳云出战,正色说:“必胜而后返,不然,吾先斩汝!”岳云领兵,冲进敌阵,大砍大杀,数十回合,“贼尸布野”。这时,兀术放出金军的绝招“拐子马”:三名骑兵一队,士兵全身铠甲,马匹以索相连,冲锋陷阵,锐不可挡。岳飞早有准备,所有将士必备兵器麻扎刀,临战时不必仰视,上劈敌人,下砍马足,只要砍中一马,其他二马就会扑倒,失去战斗力。岳家军凭着这手工夫,把“拐子马”全部砍翻在地,随后呐喊着突入敌阵,斩杀兀术女婿夏金吾及副统军粘罕索、索堇等人。金军溃败,争相逃命。兀术惊恐万状,带领残兵败将,退回汴京,叹息说:“我自起兵,皆以拐子马取胜,不想今日全完了!”
兀术不甘失败,重新出动十二万兵马,进军临颍(今河南临颍),企图反扑。岳飞部将张宪、杨再兴、王贵等,率领岳家军,殊死作战,“人为血人,马为血马”,共消灭金军近万人,斩杀金将一百多人,俘虏士兵二千多人和战马三千余匹。兀术再次大败。岳飞乘胜追击,直至朱仙镇,距离汴京只有四十五里。
金军严重受挫,士气瓦解。一些将领暗结岳家军,接受岳家军旗号。大将韩常,甚至准备率部下五万骑兵,投降岳家军。兀术领教了岳家军的厉害,龟缩在汴京哀叹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他下令随军的家属先北渡黄河,以便随时逃窜。
岳飞的胜利,震撼了中原大地。父老乡亲携带牛酒,头顶香盆,欢迎和慰劳岳家军。中原各路义军,也纷纷打出“岳”字旗,只待与官军约定时日,收复失地,重整河山。岳飞兴高采烈,上书朝廷,请求各路宋军发起总攻,歼灭金军。他高兴地对部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今吉林农安),与诸君痛饮耳!”
不曾想,就在岳飞积极筹划进军的时候,却收到朝廷命令:停止进攻,撤回原地。原来,宋高宗心中只有一个“和”字,秦桧又百般忌恨岳飞,他们奉妥协投降为国策,怎能允许岳飞得罪金人呢?岳飞接到命令,上书说:“金人锐气沮丧,尽弃辎重,疾走渡河,豪杰向风,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宋高宗和秦桧唯恐岳飞抗命,一日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催他班师。岳飞痛心疾首,悲愤泪下,叹息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岳飞被迫班师,继被召回临安,任枢密副使。兀术则派密使告诉秦桧说:“必杀飞,始可和。”岳飞一再请求,重返前线。秦桧伙同亲信万俟…、张俊等,共同诬陷,声称岳飞企图“谋反”,把他和岳云、张宪一起关进监狱。
秦桧根据宋高宗的旨意,一手主和,命令各路宋军停止作战。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一月,宋、金签订“和议”:宋向金奉表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宋每年向金贡献白银二十五万两,绢帛二十五万匹;宋、金疆域,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县)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之半予金。这,史称“绍兴和议”,记录了宋高宗和秦桧等投降派无耻的卖国行径。
“和议”达成,秦桧派人审讯岳飞,逼他承认谋反。岳飞猛然解开上衣,背上裸露出岳母所刺的四字:“尽忠报国”。老将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说:“所谓岳飞谋反,证据何在?”秦桧没有证据,却狡猾地说:“其事莫须有。”意思是说,“当须有”。韩世忠十分恼怒,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然而对秦桧来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十二月,他征得宋高宗的批准,就凭“莫须有”的罪名,将岳云、张宪腰斩于市,将岳飞秘密处死于狱中。岳飞临刑前,索笔写下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飞一生,从严治军,光明磊落,品质高尚,功勋卓著。他的治军经验,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精选将士,勤加训练,赏罚公正,号令严明,注重军纪,上下同甘共苦。他有名言说:“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这是岳家军具有强大战斗力和威震敌胆的重要原因。岳飞还擅长文墨,写有一些诗词。其中,最著名的是《满江红》词: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词作语言雄健,感情饱满,风格粗犷,音调激越,表达了作者无比痛恨敌寇,渴望报仇雪耻,立志收复中原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气概。当然,词中也流露出忠君的思想。岳飞既忠于自己的民族,也忠于南宋皇帝,既出于民族大义坚决抗金,又不能不听命于力主投降的昏君宋高宗。这,正是岳飞的悲剧之所在。
岳飞冤死,国人愤慨。狱卒隗顺敬慕岳飞的气节,冒死夜背其尸,埋于临安城外的一菜园内,栽树以作记号。隗顺死时,叮嘱儿子,要年年祭祀忠臣。转眼到了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南宋孝宗登基,为岳飞平反昭雪,恢复岳飞官职,悬赏购得岳飞遗骨,以礼迁葬于西湖栖霞岭,建成“精忠园”(岳墓),后来又在附近建成岳庙。岳墓和岳庙,是民族正气的象征,世代受人景仰。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岳飞被追谥武穆。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岳飞被追封为鄂王。秦桧夫妇、万俟…、张俊,生前逃避了应得的惩罚,死后被人铸像,长跪在岳墓前。墓阙楹联书刻:“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历史的裁判,民心的裁判,大概就是天日昭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