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说过:“只有把每天都当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人才能真正学有所获。”是的,当我们展望未来时,总认为自己手中拥有太多的时间,于是我们毫不珍惜,挥霍无度。待到我们即将失去时间的时候,却又总是痛心疾首,悔恨至极。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进行生命的倒计时,把自己的每天当成最后一天来过呢?
生活中,我们常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认为日子长着呢!于是,我们懒惰,我们懈怠,我们怯懦……无论做错什么,我们都可以原谅自己,因为来日方长,不管什么事放到明天再说也不迟。
直到有一天,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我们时,我们才悚然而惊:糟了,总以为将来还长着呢,怎么死亡说来就来了!那些未尽的责任怎么办?那些未了的心愿怎么办?那些未实现的诺言怎么办……还能怎么办?面对死亡通知书,人类只能踏上那条不归路。追悔也罢,遗憾也罢,那个早已写好的结局无人能更改。临终之前,也许人们会在模糊中想起“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叹,想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教诲,可一切都悔之晚矣。
非洲有一个民族,以婴儿刚生下来就获得60岁的寿命计算,以后逐年递减,直到零岁。人生大事都得在这60年内完成,此后的岁月便颐养天年了。
这真是个绝妙的计岁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不过是我们从上苍手中借来的一段岁月而已,过一年还一岁,直至生命终止。生命倒计时常使人想起电话磁卡。当我们将磁卡插入话机时,显示器立刻显示出卡中数值,随着通话时间的延长,卡中数值不断减少。面对不断缩小的数字,下意识地,你会提醒自己:长话短说,别浪费钱。因为那些变化的数字如同一双眼睛,提醒着你,最终让你三言两语结束通话。
生命不也如同一张小小的磁卡吗?所不同的只是我们常会忘了,在我们大脑中也有台显示器,告诉我们有限的时光还剩多少。而当生命倒着计时,那年年减少的数字,便会提醒我们——来日不多,该做的事情得赶紧去做。
每一个人迟早都会被医生通知:“准备一下后事吧,所剩时间不多了。”我们与其让医生通知自己快到生命的尽头了,还不如每天提醒自己:“这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是身体健康状况允许干事业的最后一天”。这种自我提醒,是抓紧“今天”有效工作的最好办法。假如我们能把“每一天”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来对待,我们的精神状态、工作方法、办事效率等,就会与往常大不一样。
我们应该抓住今生今世要实现的宏伟目标中的最关键的一件事去努力拼搏,不再为一些细枝末节、无关宏旨的琐事,分散精力和浪费时间。
我们要以极其和蔼的态度对待周围一切人,不再计较以往的恩恩怨怨,把虚名置之度外,把利禄弃之脑后,就会豁然大度地处理一切事务。
具备了这两点,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摆脱了精神枷锁的人,才能一身轻松,无所顾忌地去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时工作效率之高,成就事业之大,事业开拓之快,就非常人所能比拟的了。
时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和利用时间。进行生命的倒计时,会让我们更好地善待今天。我们在度过每一天之前,不妨问问自己:假如今天是我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们该如何办呢?
忘记昨天,也不要痴想明天。明天是一个未知数,为什么要把今天的精力浪费在未知的事上?想着明天的种种,今天的时光也白白浪费掉了。企盼今早的太阳再次升起,太阳已经落山;走在今天的路上,不可能做明天的事;我们能把明天的金币放进今天的钱袋里吗?明日埋下种子,今日能结果吗?不能,全都不能,我们能做的是把明天和昨天一起埋葬,永远活在今天。
假如今天是我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我们都会憎恨那些浪费时间的行为,并誓言要摧毁拖延的习性。我们以真诚埋葬怀疑,用信心驱赶恐惧。我们不听闲话,不游手好闲,不与不务正业的人来往。我们终于醒悟到,若是懒惰,无异于从我们所爱之人手中窃取食物和衣服。我们不是贼,我们有爱心,今天是我们最后的机会,我们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假如今天是我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生命只有一次,而人生也不过是时间的累积。我们若让今天的时光白白流逝,就等于毁掉人生的最后一页。因此,我们必须珍惜今天的一分一秒,因为它们将一去不复返。我们无法把今天存入银行,明天再来取用。时间像风一样不可捕捉。每一分每一秒,我们要用双手捧住,用爱心抚摸,因为它们如此宝贵。垂死的人用毕生的钱财都无法换得一口生气。
假如今天是我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我们应当下定决心,去努力改善与维护好我们现在所住的房子,把它装扮成世界上最快乐、最甜蜜的处所,那些幻梦中的亭台楼阁、高楼大厦,在没有实现之前,还是请我们迁就些,把我们的心神仍旧贯注于现有的茅屋中。让我们先去享受现在所有的安乐、幸福,不要幻想明年不一定能得到的汽车、洋房;让我们先去享受今年流行的衣服,不要妄想明年不一定可得的锦绣狐裘。我们不应当将我们的目光和心力过度集中于“明天”,不应当过度沉迷于“将来”的梦中,以免将“今天”丧失,丧失掉当前的一切欢愉、幸福与机会!
我们应将全部的生命灌注于当前的“现实”中。我们应先尽自己的努力,试着从“今日”取得百分之一的幸福。假使我们从今天中只能得到百分之一的幸福,那我们也不必打算从“明日”中取得90%的幸福。
假如今天是我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我们不应该常常生活于预期与幻想的世界中,幻想过度,会使生活趋于枯燥、乏味。预期、幻想,会使我们对现在的地位与工作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它会削弱人们享受“现在”的能力。
我们经常有这样一种心理,想摆脱现在不好的地位与职务,而指望在渺茫的未来寻得快乐与幸福。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假使我们有享乐的本能而不去使用,谁知道这种本能会不会在日后失去作用呢?试问有谁可以担保,一旦脱离现有的地位,就可以得到幸福呢?有谁可以担保,今日不笑的人,明日就一定会笑呢?想与做的智慧
假使我们能够觉悟到,只有“现在”是真实的,只有“现在”是存在的,并能彻底觉悟到世间实际上无所谓“昨天”与“明天”,而只有“今天”是可靠的,所谓年、月、日、小时、分、秒,不过是对整个永恒的“现在”的生硬而勉强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