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丧是人自觉言行不满而产生的一种不安情绪。它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指责、自我的不安全感和对未来害怕等几种心理活动的混合物。
懊丧成习的人绝不是个"马大哈",他没学到"马大哈"对人对己的办法,不会得过且过,也不能对人对己都马马虎虎,相反,处事谨慎,处处提防自己行为不要出格。一旦有了行为的失检,总是害怕大难临头。同时,懊丧的人也有很强的"良心"自监力,即使没有什么严重后果,他也决不饶恕自己。
容易懊丧的人是与世无争的好人。他们心地善良,洁身自好,习惯在处事中忍让、退缩、息事宁人,常常是生活中的弱者,生性胆小、怯懦。他不仅对自己的言行不检"负责",甚至对别人的过错也"负责"。明明是别人瞪了自己一眼,他也会立即觉得自己肯定作了不好的事。
极端懊丧的人常用反常性的方法保护自己。她是怕出错,越是将眼睛盯在过错上。一句话会后悔半天,人家并未介意的事他也精神过敏。他对人际冲突极为恐惧,解决人际冲突的办法也很奇怪。自己的孩子被人家打了,他还跟着打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给自己惹是生非。
与别人发生冲突,在对方恃强要拉挟持下,他会当众打自己耳光,以求宽恕。同时用这种办法来平衡自己的苦闷,"因为我该打,打了自己才心安理得。"
平常的人也有懊丧情绪。表现事情发生后的自我检查,总结不足,找出不足的原因,从而在以后的行动中作积极的调整。就这一点来说,人人都会有懊丧,它是人类进步的校正器。但极端的懊丧却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必须进行适当调适。
人们经常不自觉地用一种刀子来刻画自己的形象,"因为我是忠厚无能的人,所以我能忍气吞声,宁愿伤害自己也不指责对方。"这种形象一旦刻画成功,品尝"后悔"的苦酒就成为一种自我安慰的享受。习惯成自然,一事过后,不是寻求胜利的喜悦,而是寻觅不幸与失误。只有打破这种感情体验的习惯,才能克服懊丧。
小公务在将军后面打了一个喷嚏,将军若怪罪他,只说明他人格卑劣。难道他自己一辈子就当人面打喷嚏吗?
开朗人的特点是把眼光盯在未来的希望上,把烦恼抛在脑后。只要让更具有意义的事占据你的脑际,你的心就会亮堂一点。
有的人害怕行为失误给自己带来危险,其实真正危险的不是危险本身,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毛病点拨:你如果在最担心害怕的时候,向自己大呼一声:"我豁出去了!"可能就不那么担惊受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