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兴市三中,是一所建校历史悠久、极为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独具办学特色的著名学校。学校不仅向重点高等院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优秀生源,还向各艺术、体育院校和其他部门输送了不少的特殊人才。
学期快结束时,学校领导向全校师生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从下学期开始,三中全体师生将集体资助一所贫困的乡村中学,学校号召全校师生自愿报名,与一名乡村的贫困生结成对子,帮助贫困生顺利地读完中学。同时对每一个学生有一个要求,帮助贫困学生的方式也要体现我们三中的育人特色,其费用不能向家里要,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养成节俭的好品质来完成。
这个号召立即得到了三中全体师生的积极响应,为筹备这笔捐资助学费用,学生们各人都在心里打起了主意。
小明和小刚是初二(3)班的学生,同时又是校课余艺术团杂技组的成员。他们凑在一起商量,准备暑假里组织一个演出队,在社会上进行义演,既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又可把演出的全部收入捐助给贫困山区的学校,这该多好呀。他们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课余艺术团的辅导老师李伟刚,李老师很支持这个建议。报请校长同意后,校长又征得市教委的支持,为三中小百花艺术团出外义演办妥了一切手续,并且让李老师带队,在市文化公园内进行义演。
小百花艺术团演出的节目,有歌舞、相声、杂技、小品。由于小百花艺术团是捐资义演,演员们又都是在校学生,且演出很有特色,这就牵动了广大家长和市民的心,前来观看演出的人十分踊跃,三天来场场爆满。李老师考虑到小演员演出很辛告,就从演出收入中拨出部分经费,发给每个小演员一定的餐饮费。小演员都表示,家长知道我们是出外义演,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餐饮费,这笔钱就作为我们个人参与一帮一助学活动的费用吧。李老师点了点头:“那好,就让我替你们先保管着。”能为贫困学生出力,同学们演出的劲头更大了。
可是到第四天上,进场看演出的人却骤然减少了。李老师很着急,他想暑假很快就将过去,照这样下去,整所学校捐资助学的任务怎么完得成?他特意来到公园门口观察,发现进园来的人并不少,他觉得有问题,就在公园内转悠起来。他来到公园西部的一块空地上,见那里搭着一个巨大的绿色帆布篷,高音喇叭里播放着节奏感非常强烈极具挑逗力的鼓噪声,公园里的大批游客都是冲这热闹的地方去看稀奇的。
李老师走近一块巨大的广告牌,见上面写着“神洲奇人艺术演出团”,李老师不屑地自语道,还“艺术演出团”呢,连“神州”的“州”都写成了“洲”,算什么品位的艺术?广告牌上画着一个花瓶,瓶颈上有一颗美女头,广告宣传语为;“天下奇闻,世间奇人,瓶中姑娘,不看后悔。”
李老师问了问观看了演出出来后的观众,对方晃晃脑袋回答说:“真是太稀奇了,这样的怪人我还是头一次看见!”“啧啧,太不可思议了!”他着意观察了一下进出口,5元钱一张的入场券,观众进去不到20分钟就出来了,难怪看他们学校的小百花艺术团演出的观众一下少了这么多。
为探个究竟,他也买了一张票随着人群一起入了场。演出场布置得十分粗俗和简陋,帐幕上空横七竖八拉着五颜六色的彩色纸条,吊着3个500瓦的大灯泡,靠帐幕的一边拉上—块紫色的幕布。整个演出场地一把椅子也没安放,进入观看场地,观众只能站着观望一块不知藏着什么秘密的幕布。
不一会儿,一个中年模样的人出来了,他自称姓卞,是这家“神洲奇人艺术演出团”的团长。卞团长很有风度地侧着身子向幕布一挥手,幕布向一边缓缓拉开,出现在“舞台”中央的是一个约有1.5米高蒙上红布类似箱柜的东西。卞团长对着观众就解说开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箱子里将要展示的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花瓶姑娘。所谓花瓶姑娘,就是姑娘的父母系近亲结婚,生下她时,只有一个头是正常的,整个身子又细又软,提起来是一细长条,放下去是软软的一堆,生命力极其微弱的畸形人。按说这样的畸形入不可能活下来,可她刚生下不久,就赶上省里下乡的巡回医疗队来到该村,医疗队员见到这畸形婴儿后大为惊奇,认为很有医学研究价值和优生优育的教育警示意义,征得她父母的同意后,就带回了省城的医学研究机构,用科学的方法给她制造了一个特殊的生活环境,才使她存活了下来。”经卞团长这么一解说,观众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红布还投揭开,就已经吊起了观众先睹为快的胃口。
接着,卞团长像新郎挑新娘盖头帕一样,用一根红色的木棒挑开了蒙在箱子上的红布,观众的眼睛“唰”一下睁大了。只见箱子的上端约三分之二面向观众的一方,没加箱板,里面摆放着一个细而高的红色不透明的玻璃花瓶,花瓶口赫然立着一颗少女的头。少女一副稚嫩的脸庞,挽着一个发髻,紧闭双眼,神情忧郁,微微地晃了晃头。花瓶小小的瓶口,细细的瓶身,正常人的身体是绝对进不了花瓶里的。卞团长不失时机地向观众介绍:“这就是花瓶姑娘,她叫珍珍,今年16岁了。请观众注意,她可不是一个少女头的模型或机器人,她能说会唱,有思维,还会回答你们提出的问题。这个花瓶是科研人员特别为她研制的恒温花瓶,姑娘的身体在里面可维持正常的生活和抵御感冒和病毒的侵袭。”
尽管卞团长说得信誓旦旦,李老师仍然感到疑惑:天底下真会有这样的怪人吗?可一看那细而长的花瓶,花瓶周围红布作衬底,空落落的不见其他任何一物,不是她细而软的身子放在花瓶里又能是什么?他和一些观众向花瓶姑娘提出了一些常见的问题,花瓶姑娘用细得像蚊虫似的声音一一作了含含混混的回答。观众们不仅信服由于近亲结婚而生下的软体姑娘的奇事,而且可怜起她的不幸身世来了。
李伟刚仍不相信世界上真会生出这样的奇人,他急中生智,突然向花瓶姑娘提出了一个常人不会问的问题:“珍珍姑娘,你想到学校里去读书吗?”
花瓶姑娘一下蹙紧了眉,眼眶里涌出了泪水,悲悲戚戚地说:“我想、我想读书、可是,可是……”
“珍珍是想读书,她也有正常人的需求,她也有求知欲,可是她的身体成了这个模样,怎么能走到学校里去呢?”卞团长猛然打断了花瓶姑娘的话,“不过请大家放心,我们艺术团为满足她这个愿望,已经请了老师到团里来教她一些简单的知识。”
看着花瓶姑娘明显不满和悲戚的面容,李老师似乎觉察到了什么,可又没抓住具体的把柄。事后,他打电话给他的一个在《蜀兴晚报》当记者的朋友闻新,将自己心中的疑问告诉给了他,请他以记者的身份来“奇人艺术团”调查一下,务必把花瓶姑娘的真相查个明白。
闻新赶来看到了“花瓶姑娘”,也觉得这样的奇人不可思议。他向卞团长提出,希望走到跟前,在花瓶周围摸一摸,以便进一步证实珍珍的身子确实是藏在小小的花瓶里的,好向读者有一个交待。卞团长听后十分惊愕,显得手足失措,惶恐不安,随即又强作镇定,勉强地笑了笑:“记者先生,你是一个文化人,怎么会有如此荒唐的想法昵?你想想,珍珍年方二八,正值花季,她怕羞得很,你要是近前摸了花瓶,珍珍会认为你是不尊重她,势必会情绪波动,心情不好,造成内分泌紊乱,抵抗力下降,就会百病丛生,影响她的健康。她的身体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回去怎么向医学院交待?”
闻新自己也觉得得这个要求有些唐突和失礼,可是又找不出其他更有力的理由,只得作罢。他向卞团长要过了演出手续,见有该省文化厅批准的外出演出批文,也有本市文化局同意的在市内巡回演出的手续。他的调查只能进行到这个地步,只好将了解到的情况如实转告给了李伟刚。
第二天,闻新又接到李伟刚的一个电话,说“神洲奇人艺术演出团”将有重大新闻,叫他多约几个新闻界的朋友赶快到文化公园来。不一会,李老师和小刚、小明在文化公园门口与闻新等一行记者汇合到了一起,买好了票依次进入到演出场地。卞团长见本场观众比平常多出了许多,非常高兴,他亲自来到入口处,躬身迎接前来观看的人们。小刚来到入口处,不知被什什东西绊了一下,重重地跌在了卞团长的身边,卞团长见状赶紧俯下身扶起了小刚。
小刚连声说着“谢谢”,身子却疼得直不起来了,卞团长扶着他慢慢地走进了场子。一眨眼工夫,小明却不知钻到哪里去了。
演出开始,卞团长作了一番介绍后,照例用木棒挑开箱子前搭着的红绸巾,呀,令人意想不不到的是,出现在观众眼前的不是那个哀怨可怜的花瓶姑娘,而是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依然是一颗头出现在花瓶口,但却没有一点悲哀的神情。男孩频频地向观众点着头,眨着眼,做着怪相,滑稽地学着花瓶姑娘的声调说:“我是一个由于父母近亲结婚而生下的怪人……”敏锐的记者们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赶紧拍照的拍照,录相的录相,录音的录音。卞团长大惊,知道坏事了,可他弄不明白,怎么眼睛一眨,老母鸡变了鸭,姑娘会变成了男孩?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又不敢轻举妄动,只得无可奈何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其实闻新已注意到了,箱子里花瓶口上的男孩就是李伟刚的学生小明,他已明白了这花瓶姑娘的演出其实是一场骗局。紧接着小明突然声调一变,慷慨激昂地继续说下去:“其实,这完全是骗人的鬼把戏,我哪是什么畸形人,我是一个能吃、能喝、能跑、能跳的正常人!花瓶姑娘也像我一样,是一个完全正常的人!”说着头往下一缩,从箱子后面走出了一个四肢健全、活蹦乱跳的中学生,他手里牵着一个身体同样正常的姑娘,就是那个所谓在花瓶中生活的姑娘珍珍。珍珍腼腆而羞愧地向观众低着头,全场一片哗然。
卡团长早已乱了方寸,他恼羞成怒,用手放在嘴边吹出了一声尖厉的哨音,随即从场外跑进了4个凶神恶煞的打手,急急地来到卞团长跟前:“老板,什么事?”卞团长恶狠狠地把手一挥:“给我把这两个小孽种抓起来!”
4个打手像饿狼似的正要往上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一声猛喝:“不得放肆!”几个便衣警察冲了上来,一阵擒拿格斗,迅速地制伏了4个打手的胡作非为,卞团长和几个打手被“请”进了公安局。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就在李老师去观看了“花瓶姑娘”而一无所获之后,不久小明和小刚也相约来到了演出场。他俩见正面观看发现不了什么破绽,就想绕到箱子后面去看个究竟,被卞团长发现后赶了出来。小刚一气之下离开了演出场,小明仍不服气地要继续看个名堂。
小明看着“花瓶姑娘”,觉得有些面熟,可总也想不出是在哪里见过,回家路过广场边的一堵广告墙时,才猛然想起一个多月前一个中年农民在这里贴“寻人启事”,他从那个农民大叔手里要过一张,看过后放在了了抽屉里。对了,花瓶姑娘珍珍就像是寻人启事中照片上的那个人。他急忙跑回家拿出“寻人启事”一看,可不是,寻人启事中照片上的那个人正是花瓶姑娘珍珍,只不过照片上那个姑娘不叫珍珍,而叫赵春娟。
有了这个重大发现,小明又约上小刚再去“神洲奇人艺术演出团”场地探看虚实。此次他们不走正门,乘晚饭后距离夜场开演有一段较长的时间,灵巧地从帐篷的一角悄悄地钻了进去。此时场子里只有一盏微弱的灯光,那个“花瓶姑娘”在木箱旁的一把椅子上闭目养神。姑娘听见了响声,睁眼一看,见两个陌生的男孩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她大吃一惊,欲起身往箱后躲藏,却听到一声亲切的呼唤:“赵春娟姐姐,不要担心,我们是你的朋友,我们不会伤害你!”
赵春娟在这远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地方猛然听到有人呼唤自己的名字,不免诧异,立即停住了脚步,迷惑地注视着两个小男孩。小明说:“春娟姐,你放心吧,我们也是学生,你有什么难处,就跟我们说吧!”小刚说:“我们有老师,有亲人,有好多好多朋友,你把你的苦衷都说出来吧,兴许我们能帮助你!”
赵春娟见两个小男孩说出这么暖人的话,像见到亲人似的,心中的委屈一下打开了闸门,在小明和小刚面前哭诉开了。
原来,赵春娟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山村。父亲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她8岁时,才在城里做事的大伯动员下,迫使父亲同意她到学校念了书。当念到初二时,父亲认为她一个女孩是赔钱货,念再多书将来也是嫁人了事,就再也不给她交学费了,要她回到家里割草放牛。她太想读书了,一气之下,就偷偷离开了家,想的是外出挣足学费后再回家读书。她来到了城里,到处去找工作,别人见她个子矮小,没什么力气,都不愿收留她。这天,她在街头徘徊,被一个中年妇女发现了,中年妇女假惺惺地说愿帮她介绍工作。赵春娟毕竟太年轻了,没经过世面,就稀里糊涂地跟着中年妇女走了,辗转来到了一家歌舞厅。当她发现歌舞厅里的所谓工作是当三陪小姐时,她才明白自己上当掉进了魔窟。她一刻也不愿在这里呆下去,她利用自己身体瘦小不引入注意的特点,乘主人招呼客人的时候,悄悄地逃了出来,一口气跑到了车站,偷爬火车来到了一座更大的城市。
这天,她饿极了,来到一家小餐馆,一位好心人给她买了一碗面条吃,她将自己的处境告诉给了这位大叔,后来才知道他就是艺术团的卞团长。卞团长邀请她参加他们艺术团的演出,并出示了盖有大红印章的证件,让她放心,他们从事的是崇高的艺术活动,不会搞黄色下流的营生,赵春娟这才点头答应。
赵春娟跟卞团长进入了“神洲艺术团”,培训了一段时间后,卞团长要她扮演“花瓶姑娘”。赵春娟说:“这不是骗人吗?”卞团长十分严肃地开导她:“这不是骗人,生活中因近亲结婚生下畸形儿的到处都是,只是我们没有找到这么典型的活体罢了。我们找你来假扮这种畸形人,就是要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近亲结婚的害处,宣传实行优生优育的必要性。这种对人民群众有益处的宣传,怎么会是骗人呢?”赵春娟心中仍不踏实,可是听卞团长许诺,半年后,她就可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足够她直到读完高中的费用,她的心里就有些活动。她眼前又别无它路,也就极不情愿地答应留下来,违心地扮演起这极不光彩的角色。她也曾经逃过几次,但都被卞团长和他的打手们抓了回来。
听完春娟的叙述,小明说:“你又受骗了,卞老板是昧着良心搞假骗大家的钱,他哪是宣传什么科学知识?”小刚说:“他骗了你,你又在骗大家,落到最后他许诺给你的钱也是一张空头支票!你已经成了他手中骗取观众钱财的一个工具!”春娟这才明白问题的严重性,她希望两个小兄弟赶快设法把她救出去。
小明说,这演出场地周围都是他们的人,一个个如狼似虎,我们三个中学生要从这里逃出去也不容易,况且这样逃出去对群众也没有什么教育意义,我们不如再另外想想办法。小刚问春娟假扮花瓶姑娘怎么那么逼真,这是怎么一回事?春娟这才给小明小刚讲述了箱后的秘密。原来箱子侧面有两个极不易被人发现的暗扣,揿动这暗扣,箱子的后背就可以打开;底部有一个30厘米高的夹层,春娟表演时双脚就是放在这夹层里的。那么在正面只能看见春娟的头放在花瓶口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面向观众展现的花瓶两边分别有一块镜片,因箱子内都是红色,镜片内反射出的也都是红色,晃眼一看,镜片是完整地平靠着箱背摆放的。其实,两块镜片在花瓶处与箱背呈一定角度,赵春娟脖颈以下的部分就是巧妙地被两块向后成一定角度的镜片遮住。春娟坐在镜片背后,双腿伸放在箱底夹层处,头部则轻放在花瓶口。她说着打开了后箱盖钻进去,将头放在花瓶口,表演给小明、小刚看。
看完春娟以假乱真的表演,小明猛一拍脑袋说:“有办法了!”他如此这般地跟春娟和小刚说出了营救春娟的办法,春娟和小刚都表示同意。于是,小明、小刚离开演出场地后,将营救春娟的计划汇报给了李老师。李老师也认为这办法好,及时地将这一情况向公安局作了反映,公安局同意了他们的营救方案,并派出了干警配合行动,这才演出了姑娘变男孩怒斥卞团长的那精彩的一幕戏。
春娟获救了,卞团长等一伙不法之徒得到公安局去“说个清楚”。春娟在小明、小刚和蜀兴市三中广大师生的资助下,由李伟刚老师护送,高高兴兴回家读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