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名言。淡泊明志者,能直面人生的风风雨雨,能为不幸的心灵付出,摒弃浅薄和贪婪。淡泊明志者不仅能着眼现在,更能放眼未来;不仅能醒对此生,还能笑迎死神。人生不可能永远阳光灿烂,而一个无私付出的淡泊明志者的生命,则会永远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凡事争则不足,让则有余
维克多·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凡事争则不足,让则有余,人们常用这句话劝慰别人或告慰自己,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对人、对事多谦让一点。
世界多姿多彩,每个人自从呱呱落地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任何人都不能将自己的思想、行为强加于人,而人们又必须在同一片天际下生活,所以自然会有争端出现,人类要和谐共处就必须要学会谦让。展开胸襟,绽开笑脸,接纳天下事,心灵便比大地更厚重,比天空更广阔。其实谦让他人就是解放自己。谦让,是一种开朗的豁达;谦让,是一种深厚的涵养;谦让,是一种高尚的品德;谦让,更是一种无私的付出。谦让就是胸怀的宽阔,这份宽阔超越世纪,这份宽阔超越宇宙,这份宽阔更超越人的想象。
谦让,说来真的很简单,可现实中又有几人能付诸行动?在别人犯了无心之错时,说一句“没关系”;在别人触犯到自己利益时,说一句“我不介意”;在与别人观点发生分歧时,说一句“这没什么”。这寥寥数语虽然人人会说,可又有多少人能将它深植在心中?世间有多少人为公交车上的磕磕碰碰争得面红耳赤?多少人为生意场上的蝇头小利争得你死我活?多少人为了学术上的不同观点弃斯文于不顾?在那一刻,这些人有没有想到谦让?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茂密深幽的原始森林里,动物们按照自然法则,平静地生活着。
一天,一条凶恶的巨蟒和一头矫健的豹子同时盯上了一只健壮的羚羊。豹子静静地看着巨蟒,巨蟒默默地看着豹子,都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豹子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首先消灭巨蟒,否则他就会和我瓜分羚羊。
巨蟒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首先消灭豹子,要不我无法独享丰盛的午餐。
于是,几乎是在同一时刻,豹子扑向巨蟒,巨蟒缠住豹子。
豹子咬着巨蟒的脖子想:如果不用尽力气咬,我就会被巨蟒缠死。
巨蟒缠着豹子的身体想:如果不下力气缠,我就会被豹子咬死。
于是,豹子和巨蟒都死命地用尽力气和对方纠缠,直到都筋疲力尽。
最后,羚羊安详地踱着步子走远了,而豹子与巨蟒却双双倒地,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猎人看了这一场惊心动魄的争斗甚是感慨,暗自想:“如果豹子和巨蟒同时扑向猎物,而不是扑向对方,然后平分食物,那么就都不会死;或者两者同时避开,一起放弃猎物,两者都不会死;抑或两者中一方退一步,一方扑向猎物,两者也都不会死;如果豹子和巨蟒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互相松开对方,就算丢掉猎物,也起码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人类社会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由于一些原因,人们往往把本该具备的谦逊转化成你死我活的争斗,而生活中的种种悲剧也常常是由各种争斗而起的。谦让是一种美德,凡事争则不足,让则有余。谦让多一点,世间才会少一些悲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和谐,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芸芸众生,各有长短。处处相争失去一定限度,往往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乐趣。谦让,如一泓清泉浇灭怨艾之火;如一阵轻风抚平嫉妒之恨;如一团篝火温暖冷漠之心。当你退让一步时,会看到天的无边,海的无限。有人说谦让是软弱的象征,其实不然,有软弱之嫌的谦让根本称不上真正的谦让。谦让是人生难得的佳境——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处处谦让别人,绝不是软弱,绝不是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时时谦让,意味着人生更加快乐。谦让,可谓是人生的一种哲学。谦让,意味着不会再患得患失。
谦让就像是阴霾天空之中突然出现的阳光,给人以洋洋的暖意;谦让是泥土上青翠欲滴的小草,给人以心旷神怡的享受;谦让是沙滩中晶莹璀璨的贝壳,给人以爱不释手的美丽。谦让,会让生命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谦让,它能够为生活带来和谐,为世界带来安宁与和平,为心灵带来阳光与雨露。一个人学会了谦让,就不会有烦恼,烦恼的只是那些不会谦让的人。谦让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忍让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忍让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渺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让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血腥,才有郁郁葱葱。
双方争则不足,让则有余,如果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事情就不会简单结束,又会生出更多的事端。相反,如果你先来一个“对不起”,对方再来一个“不好意思”,你们互相谦让了,就不会因为一点小摩擦而破坏一天的好心情,说不定又能有一个知心朋友围绕在身边。
人人无私奉献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有一首歌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爱的奉献》,歌里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歌在当时激励了无数人,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更需要这种奉献精神。奉献就是不计报酬的给予,就是不计得失的付出,它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一种高尚的精神。这种奉献不应该只是个人行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微薄的,只有人人无私奉献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曾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奉献年轻的生命,又有不计其数的各行各业的模范为了社会进步奉献智慧与心血,还有多少默默无闻的人为他人奉献爱心与善款。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些人:眼看落水者在水中拼命挣扎,他们却在岸上为下水救人的酬金讨价还价,还有的人则是袖手旁观;明明看见有人因病摔倒在路边,却麻木到一步跨过……当那些只会索取而不会奉献的人看到奉献者付出青春、热血、甚至是宝贵的生命时,难道不惭愧吗?试想一下,如果社会的每个成员都以自我为中心,那么社会就成了一盘散沙。相反如果人人都奉献,就会像一粒粒水珠终将融成大江大河。
只要有人奉献,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会不断增加,人类就会不断进步与发展。有人认为奉献是为了更多的索取。但实际上奉献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是个人主观愿望的伟大体现。奉献者收获更多的是一种幸福,一种情感,是他人的尊敬与爱戴,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阿里。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世人称颂。其实还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献,献出自己的力量,构建社会文明的大厦。奉献的本质在于它的无私性。有许多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他们从不张扬自己辉煌的功绩,不向国家伸手要求搞特殊。这种无私的精神,同样是奉献。这种奉献更深沉,更伟大。
只要有心,奉献无论多少,无论大小,都值得尊敬。
相传古时在欧洲有个小镇要铸一口大钟,不只要求外观要很美丽,声音也要清脆,好叫镇子上的居民一听到钟声就被吸引前来做礼拜。需要的款项由居民自愿捐赠。
居民之中有一个家境贫寒的小姑娘名叫安娜提,父亲在她小的时候就已经去世,母亲在帮佣,生活相当窘迫。
但是安娜提诚心爱主,一心希望可以为铸钟做点事情。有一天,安娜提热心帮助他人搬运杂物,过后人家送给她一个铜圆。她推辞说:“请你收回,我对你伸出援手并非为了得到金钱。”后来因为推辞不掉,她只好收下。
安娜提在征得母亲同意后,去往献金处,献上这个铜圆做铸钟之用。当收款人看见一个光着脚,穿着破烂,并且仅持一个铜圆的小姑娘羞羞答答地站在那里,便轻蔑地说:“什么?一个铜圆?我们这里不要铜圆,快拿回家去吧!”
安娜提回去一见母亲,就哭着说:“母亲,他们不肯收我的铜圆。”母亲安慰她说:“不要紧,主知道你的心,你不必忧伤。”安娜提只得无奈地把铜圆收藏起来。
大钟终于铸好了,但始终发不出悠扬的声音,尽管经过多次的修整,但所发出的声音总是不和谐。铸钟的技工,虽然都是名匠,也灰心了。有的人说,铸匠的手艺不佳,有的人说,是因天气不合,最后有一人问说:“请问铸钟的款全用上了吗?”收款人说:“所有捐款都已用在这事上了,不过有个贫穷的女孩子拿来一个铜圆,我没有收她的。”那人说:“啊,我们若是不收那个铜圆,我敢说,这钟声永远不能和谐。”那收款人说:“这真是不近情理。”但是群众都说:“我们该把那女孩子找来。”于是有人立刻找到安娜提,对她说:“你快快拿着你的铜圆去献上吧。”安娜提明白发生了什么,且她还是照那人所说的献上了她的铜圆。
当那钟再次被敲响时,钟声真的和谐了,极其好听。民众十分欢喜,同声说道:“安娜提的奉献最多!”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他有多少财产,而在于他为社会、为他人做出多少贡献。腰缠万贯不会使人名垂青史,唯有奉献能让人万古流芳。且不说诸葛亮的奉献让他名扬天下,也不说岳飞的奉献成就了精忠报国,更不必说温总理的奉献使他得到百姓的拥护,只说那些默默参与各种抗震救灾行动的官兵,他们的奉献换来了多少人的平安?换来了多少家庭的重逢?
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也是国家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和乐的气氛,和美的家庭,和睦的邻里关系,和气的对人态度,和平的生活环境,这些都是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创建和谐社会,就需要人人都做出奉献,这已然成为当代人的历史使命。只有共同努力,众志成城,不计得失,一心奉献,彼此的心才会贴得更近,才能创造出奇迹,才能创造出和谐社会。
请将奉献之花种在心底吧!让它生根发芽,开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所谓“国家兴旺,匹夫有责”,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靠我们共同努力来完成。每个人生活在社会里,赖以生存的一切,从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到听说读看的精神享受,都是社会提供的,是成千上万人劳动的成果。因此,我们有义务报答社会的给予,为社会付出我们的劳动。为促进社会的和谐,人人都应该甘于奉献,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无私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茏、繁茂。
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人生的路上会不停地遇到十字路口,每到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就面临着新的选择,而选择了其中的一条就要无悔地走下去。人生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果断,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衡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条,然后一路走到底。
一个女人一辈子没有结婚,因为她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当她80岁的时候,有人问她:“你一直都在寻找,从青年到现在,从生活中到工作中,从南到北,难道你没能找到一个完美的男人?”
那老人变得非常悲伤,她说:“是的,有一次我碰到了一个完美的男人。”
那人问道:“那么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你们不结婚呢?”
她望着远方,神情悲凉地说:“唉,那时候我还年轻,可是,他正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而不幸的是,我并不是他眼中完美的女人。”
其实,寻找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完美是相对的,如果你将其绝对化,那么,你将永远也找不到完美。
为了解决自己的工作问题,一位先生走进了一家新开的大公司,这家公司虽刚开始运作,但实力雄厚,可以提供许多职位。
一位工作人员把他领进了屋,对他说:“现在,请您到隔壁的房间去,那里有许多门,每一扇门上都写着一个我们提供的职位,供您选择。如果您觉得哪一个职位适合您,您就看一下桌子上的资料。需要提醒您的是,每当离开一扇门的时候,这扇门就会自动锁上,也就是说,您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祝您好运!”先生谢过了工作人员,向隔壁的房间走去。
房间里有两扇门,第一扇门上写着“工人”,另一扇门上写着“销售人员”。这人觉得销售人员更有前途,便进了后一扇门。
接着,他又看见两扇门,右侧写的是“销售经理”,左侧写的是“部门副经理”,显然,后一个职位更吸引他,于是他走进了左侧的门。
他打开“部门副经理”这扇门后,本打算看一下资料,因为,以他的学识以及能力,做这个职位都是比较合适的。但是,他没有看那份资料,而是先看了这房间里的两扇门,它们分别写着“部门经理”和“人事部经理”。他想后面还应该有更好的职位,于是,他进入了“部门经理”那扇门。这次,他连迟疑一下都没有。
进了这扇门后,他依然没有看桌子上放着的资料,而是直接把眼光放在了屋内的两扇门上。门上分别写着“工人”和“销售人员”。他迟疑了一下,怎么职位越来越低了?难道是走到原来的门了?他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推开了写着“工人”的门。
这次,他看见了“生产部经理”和“财务部经理”两扇门。由于他不熟悉财务工作,所以选择了“生产部经理”。走进门后,又有“工程部主任”以及“公司副总经理”这两个职位。他选择了“公司副总经理”。随后,他看见了“公司总经理”和“公司职员”两扇门。这次,他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公司总经理”。
等他推开这扇门后,他发现,自己已经走在了大街上。等他再想回到原来的门内时,门已经关上了。在门上有这样一行小字:“公司可以提供很多职位,但不缺少总经理。”
一味去追求完美的不适合自己的生活和职位,只会被它们所累,甚至无暇为身边平凡却美丽的风景所驻足。其实,生命就是一个被咬掉一口的苹果,美丽却不完满。所以在我们全心地付出自己的努力之前,先认清楚方向,果断地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一路绚烂。
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一时不慎,就会使自己的付出全部付之东流。在人生的十字街口,能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很重要,这会影响一个人整个人生的发展方向。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路之后,就要全力以赴,充分利用时间,不要让时间白白逝去。生活中那些平庸的人,往往是因为没有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还有就是总在不知不觉中虚耗时间,让自己的生命白白浪费掉。
学会先付出才会更杰出
在每一个领域都会有杰出的领军人物,这些人物是每一个行业发展前行的主力军,是每一个后辈学习的榜样,是大家的楷模,他们无疑都是最杰出的人。通往成功的道路充满了荆棘,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挥洒了无数的汗水,付出了数不尽的艰辛。毫无疑问,他们在杰出之前,首先就要学会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