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女教授扶了扶她的红色方框眼镜,拿起讲义和水杯,没有一声告别便走出了教室。
空气中似乎还余留着她那一声淡淡的叹息……
她在叹息什么呢??
慕桑榆用手撑起自己的下巴,目光遥遥地将女教授送了出去。她觉得,这其中一定有什么故事。
女教授走后,教室里的同学们再也没有了顾忌,纷纷从自己的座位上下来,异口同声地说,下节课打死也不来。
慕桑榆有些疑惑,不就是一次测验吗?挂科了大不了再重来一遍,可他们的神态却仿佛在说:来了就是找死。
这女教授的课她已经听了有一段时间了,教授的心性她也摸出了几分。虽说这位女教授喜欢板着脸,但是从来不会因为成绩的原因而呵斥过哪个学生。
何况,这些学生看待女教授的眼神,根本不是恐惧,而是……嫌恶。
然而,不待慕桑榆表示疑惑,几个同一学年的学生就已经问开了,显然他们对于这一段故事也很好奇。
而被问到的学生,其实大多也是听别的学长口口相传的。也就是说,他们谁也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件事情。
于是,在他们有些得意又有一丝恐惧的话语中,你一言、我一语,整个故事拉开了序幕……
慕桑榆静静地坐在原处,各种信息从四面八方传入到她的耳中,再通过她强大的记忆力,将这些零碎的信息一一归类整理起来,整个案件,缓缓浮出了水面。
慕桑榆手中的黑色水笔没有停顿,随着她思维的跳跃和发散在笔记本上一笔一笔地勾画着,一个清晰无比的脉络图便生成了。这也算是她进入侦查社之后养成的一个习惯,听到什么事情时习惯用思维导图画下来,会比较有利于案情的推断。这次也不例外。
只是,慕桑榆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案件的女主角,竟然是李秀馨……
没错,又是李秀馨。
慕桑榆本来就有些焦虑李秀馨案件的出发点,此时听到了关键字,更加认真地倾听着。说不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啊。
整个故事说出来有些离奇,而且还有几处明显就不合理的地方,真实性并不能保证,慕桑榆推断这可能是由于群众效应,流言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一传十,十传百的,叙述者把它当做故事来讲,难免会有些夸大事实,也就是俗称的添油加醋,增添了故事的悬疑色彩。再者,他们哪里真实的经历过,不过也是道听途说而已。
整个教室里都在讨论的,就是李秀馨的死亡之谜。慕桑榆清晰地记得,在那一沓被宋教授销毁的档案中,其中就有对于李秀馨死亡时间的描述。
那是一次期末测验的成绩公布之后,据说当时李秀馨的成绩下滑得很厉害。在当时,她一直是一个标准的学霸,尽管长相上有些平淡,但在学习上她一直是个天之骄女。
那个时候,她还因为不知名的原因和这位女教授起过争执,最后两个人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