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质疑唐骏:技术出身,怎么又擅长销售和管理?唐骏坦言自己并不精通销售,也没有一整套管理理论,他只是很善于沟通和处理人际关系,懂得去了解人们内心的需要,而销售和管理正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
有人曾评价唐骏说:“唐骏式聪明使他就像里根一样,有着演员般清晰的角色意识。他在盛大4年,几乎从未进过下属的办公室,几乎从未和陈天桥私下约会相处,他的圆心理论一直印证着这种距离感。”
那么什么是唐骏的圆心理论呢?唐骏认为,公司总裁是圆心,所有的员工构成圆周,总裁与员工必须是等距离的。因为唐骏发现,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有30%源于企业自身的内耗。原因就在于,总裁身边总有一些跟总裁走得特别近的人,他们被称之为圈内人,于是不能走进这个圈子的圈外人便不断地与圈子里的人发生冲突,企业的内部政治斗争就这样发生了。
但企业的发展不能仅靠几个圈内人,需要大家的努力,所以唐骏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等距离。只要总裁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对他们所有人都很好,那所有员工自然就会对公司忠心耿耿,也就是说,一个企业需要用“圆心理论”激发每一个员工的潜能。
那么,如何做到对员工一视同仁呢?
首先,管理者在处理下级关系的时候,要一视同仁,不分远近,不分亲疏,不能因客观或个人主观情绪的影响,表现得有冷有热。比如,有的管理者对工作能力强、工作得心应手的下级,能够一如既往地保持亲密关系,而对那些工作能力较弱,或话不投机的下属,就不能够亲密相处,甚至还会冷眼相看,这样下去关系就会逐渐疏远。
当然,有的管理者本来也许没有厚此薄彼之意,但在实际工作中,难免愿意与自己爱好相似、脾气相近的下级接触,无形中就冷落了另一部分下级。
因此,管理者要多与不同性格的下级交往,尤其那些曾对你提出反对意见的下属,更需要你经常去与之交流感情,防止有可能造成的不必要的误会和隔阂。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管理者常常会迁就下级的错误,以为这样可以同他们建立亲密无间的感情,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他们对下级的一些不合理甚至无理要求采取迁就的态度,以感情代替原则,结果把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纯洁的感情庸俗化了。所以,管理者要明确自己的身份,不要把私人感情与工作关系混淆起来。
其次,管理者在交往中要廉洁奉公,不要掉进“馈赠”的陷阱。无功受禄,往往容易掉进别人设下的圈套,从而受制于人。有功于人,也不要居功自傲,否则施恩图报、投桃报李、你来我往,不知不觉就被“裙带”缠住,也会受制于人。
馈赠是加强联系的一种方式,但却容易把管理者引入歧途。因为有些馈赠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功利动机,特别是在有利害冲突的交往中,轻易接受馈赠,等于授人以柄,让别人牵着你的鼻子走,这是值得管理者们时刻警惕的。
再次,管理者不要对下属心存偏见,更不要另眼相待。凡是对一些人怀有偏见的管理者,很容易对另一些人另眼相待。虽然应该表扬干得出色的下属,但是表扬归表扬,评功归评功,平时还是应该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下属。
也就是说,员工靠工作出色得到了他应该得到的东西,其他方面还是同别人一样的。如果其他员工都像他一样工作,那也能赢得应该得到的东西。这里强调的是工作,突出的是公平。如果管理者把许多特权授予出色的员工,甚至对他们犯的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你让其他员工怎么向他们学习呢?
另眼相待必然造成特殊化,这会使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产生差距和隔膜。于是有些员工便因为嫉妒、仇恨、不满而消极怠工。这样下去,工作怎么进行?
一定要给下属一种公平合理的印象,让他们觉得在企业里人人平等、机会均等,他们才会奋发努力。这样做,可以使做出成绩的人保持戒骄戒躁的心态,不断上进。另外,对女性下属和体弱的下属应该一视同仁。在不适合女性工作的岗位上,尽量不要安排女性员工。但一旦安排了,就要同工同酬。对待体弱的下属也应该如此,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和其他员工一样工作,在休息的时间内和其他员工一样休息。企业作为一个集体场合,要有一种工作气氛,因此要杜绝闲散的员工,以免影响工作氛围。
最后,要摒弃私心。也许你自己还没感觉到,自从晋升为管理者后自尊心也不断增强,常常莫名其妙地感到自己被忽视了。一看到别人说悄悄话,或发现别人在暗中商讨事情、组织活动,你就会觉得不是滋味,感到自己被“架空”了,或者是感觉在和自己作对,因此对下属产生偏见,以致影响了工作。
身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如果在处理下属的问题上,不能做到公平和公正,对自己喜欢的下属偏袒,对讨厌的下属大加排挤,那么就会使公司丧失凝聚力,以至于影响公司的发展,最终波及自己的前程。
让他人变得伟大
在对员工的管理过程中,唐骏始终认为“以人为本”不能只挂在嘴上说说而已,而应当踏踏实实努力做到。于是唐骏提出了“让他人变得伟大”这一理论,希望可以借此来解决员工之间互助合作的问题。
唐骏是怎么给企业内部员工灌输“让他人变得伟大”这一理念的呢?
比如,在上海微软的时候,如果有员工的父母从老家来看他们,这些员工至少要请三四个小时的假,去机场接来看望他们的父母,但这在美国的管理制度中是不允许的。即使唐骏不给假,那些员工也会请“病假”的,因为他们心里不舒服——父母大老远来看子女,子女连接都不接,这是不孝,这就是文化的不同。于是,唐骏想出了一个办法:委托第三方的代理公司代表微软去接员工的父母,给代理公司60元委托费。这样既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孝道,也让员工的父母感受到公司的亲切。同时,这在父母看来就变成:子女在公司很有面子、很有前途,公司还亲自派人来接员工父母!父母非常高兴,做子女的也自然很得意,从此对公司更加忠诚。
而唐骏这样做,实际上可以为公司节约很大的成本。唐骏希望能让所有进微软的人都感受到公司的重视。”这就是唐骏“让他人变得伟大”的理论,他针对的对象是员工,并且一直把这一原则坚持到自己担任中国区总裁的时候。
那是在2003年唐骏正在澳大利亚开会的时候,微软中国华南区总经理赵方准备跳槽到苹果公司,赵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在澳大利亚的唐骏。按照微软一贯的做法:首先一定要竭力挽留,但如果对方去意已决,那就说几句客气和祝福的话,然后送走对方。但唐骏没有这样做。
唐骏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问赵方说:“你真的想好了?”当得到赵方坚定的回答“想好了”之后,唐骏诚恳地说:“那你等我回来见上一面再走。”赵方以为这又是一种挽留的托词,于是说:“真的没有必要,真的很感谢微软,感谢唐总。”但是,让赵方没有想到的是,唐骏放下电话便坐飞机从澳大利亚回到了中国香港,再坐两个小时汽车到广州见赵方。
见面后,唐骏并没有挽留赵方,只是和她谈广州的天气、谈生活、谈未来,就像两个依依惜别的老朋友一样。因为会议还没有结束,半个小时之后唐骏又起程返回了澳大利亚。
第二天,媒体纷纷报道唐骏为了挽留赵方专程飞回国内。唐骏说之所以这么做,就是给苹果公司看的,唐骏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挖到了一个真正的人才,要不然唐骏不会专程来挽留她。唐骏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对赵方未来的发展考虑,为的是使赵方很有面子,在随后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唐骏高兴地说:“虽然我辛苦了一点,但我希望她带着荣誉感离开。实际上,我是在做给其他的员工看,让他们知道,公司一直很关注你,直到他们在微软的最后一刻。”
后来,唐骏在一次录制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中谈到自己的管理思想时说:“企业需要激情,但70%的人的激情是需要调动起来的。领导激发员工激情的方式有很多,首先要有激情的氛围,其次是制度,再次是你能给员工带来什么。即使有制度、有氛围,员工还是会很现实地想:我自己得到了什么?要让他体现出作为微软员工的价值,时时刻刻体现他的价值,他才会有激情。这个价值不仅仅是薪酬。通过薪酬激励员工,这是最不科学的方式,因为人对金钱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微软的工资也不比其他公司高,很多人留在微软是因为喜欢微软的企业文化。对我来说,我希望他感觉到做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让每一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
“让他人变得伟大”这个理念很快就在微软中深入人心。2002年微软召开全球峰会,唐骏激动地发现,每个人胸前的卡片上都写着“Make Others Great”(让他人变得伟大)。他的理念成了微软公认的“七大企业文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