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的爸爸有次对我说:“乐乐这小子太小家子气了!别人的东西他霸着要,到了他手里人家就别想要回去。他自个的东西别人沾不得半点,不然就哭个没停。真是丢人!要是指望他来实现共产主义,门都没有。”
看着乐乐爸爸义愤填膺的样子,倒让人有点哭笑不得。其实,小孩子不肯与人分享是很自然的事,而且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常常认为凡是他能够得到的东西都应该是属于他的。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享受很多亲戚的疼爱,从小独自拥有食物、玩具、空间,各方面的爱,没有和兄弟姐妹分享一切的机会,很容易成长为自私霸道的人。所以孩子有些霸道自私,也不能把责任全怪罪在孩子身上,家长应该从小教育宝贝学会分享,这是个长期的教育过程。
第一,鼓励孩子与人交往,必要时对其进行干涉。自私与小气大多是在家里养成的,在孩子还没进幼儿园时,就要鼓励他多与社区里的小朋友一块玩耍。很多孩子愿意玩人家的玩具,却不愿拿出自己的玩具。家长这时就要告诉孩子这样是不对的,可以先教育孩子挑选几样他愿意让别人玩的玩具,并保证不会弄坏。这时即使孩子拿出的是他极不喜欢的甚至是损坏的玩具,也要给予鼓励。当孩子发现自己玩具没有损坏,并且玩了对方的玩具后,渐渐就会无条件地与别人分享玩具了。
第二,用商量的语气,不能打骂孩子强迫孩子的意愿。有些家长在这一步时就做得有点操之过急,一看孩子选的玩具入不得自己的眼,就会强迫孩子献出心爱的玩具,甚至语气强硬得不可置疑。这时孩子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这次极不情愿地拿出来了,下次有相似的情景时,孩子便会提前将心爱的玩具藏起来。
第三,要教育孩子正确的得失观。孩子本来是大方,在家长的错误教育下,也会变得小气起来。比如吃孩子的食物,孩子给父母吃食物时,父母往往用一种夸张的大嘴巴去咬,其实什么也没吃,还表扬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会误认为:我只要做个样子就行了,我的东西是不会有损失的。以后如果某位阿姨真的把他的糖果之类的吃了,他心里就会失去平衡,以后又变得小气起来。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给了父母吃他的东西时,家长可以吃一点点,然后很开心地表扬他,并说谢谢,孩子慢慢地就会舍得与人分享了。家长平时讲故事时,可以多讲一些美德故事教育孩子,如《孔融让梨》等,让孩子知道与人分享是一种美好的行为。
当然,教育孩子少不了家长的言传,更少不了身教。家长要为孩子做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