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02300000021

第21章 天文物理学的发展历程(1)

(第一节 )追溯天文学起源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并不完全是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还包含着一些地学、地理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它实际上是一门观天测地的学问,取得过非常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历法、宇宙观、天象观测等方面。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包括阴阳历法的制定,天象观测,天文仪器的制造和使用以及构造宇宙理论。大概到了汉代,我国即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天文和历法体系,特别在天象观测记录的丰富性、完整性方面,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各文明古国的前列。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制定历法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我国人民很早就认识到,要正确地制定历法就需要仔细地观测天象,制历必先测天,这个极为先进的制历原则在汉初即已确立。中国传统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既考虑月亮运动(阴历)又考虑太阳运动(阳历)。它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日、气、朔。气即二十四节气,按太阳运动编制,是阳历成分。朔就是月亮被地球完全挡住阳光变得不可视的时间,两朔之间称为一个朔望月,所以朔是阴历成分。由于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连续两个朔望月的长度是不相等的,经长期观测推算出来的平均长度称为平朔,对平朔进行修正所得到的真实的长度称为定朔。将日、朔望月与二十四节气编制到一起是中国历法的主要工作。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出现了以36514天为1年的所谓“四分历”,它以29499940为一朔望月,19年设7个闰月。公元前104年由汉代天文学家邓平、落下闳等创制的“太初历”是现存最早有详细记载的历法,它典型地反映了我国历法的特点:除保持上述四分历的基本数据外,还规定以冬至所在的月固定为11月,正月为岁首,以没有中气(即从冬至开始每隔一个气如大寒、雨水、春分等为中气,其余为节气)的月份置闰。这些规定很好地调整了阳历与阴历的关系。以后,在天象观测的基础上,历代天文学家不断修正回归年长度、朔望月长度、置闰规则,使历法不断改进。据统计,我国历代编制的历法近百个之多,反映了天文历法事业的发达。中国的天文历法工作为皇家所重视,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享有至高无上之地位的观念,使天文学受到了很高的礼遇,天文学家本人即是政府高级官员,他不仅“敬授人时”,而且揭示“天”行之道,不仅为农业生产服务,而且为皇帝“天”子服务,这种特殊的地位可能是中国天文学比较发达的重要原因。

与制定历法工作密切相关联的天象观测工作,构成了中国天文学的主要内容,在恒星、行星、日月和异常天象观测方面,我国都有杰出的成就,特别在日月运行规律的发现以及异常天象的观测与记录方面,尤为突出。

在恒星观测方面,我国有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星表“甘石星表”(公元前4世纪)。到了汉代可能已有了星图,从敦煌石窟中发现的一幅唐代绘制的星图载有1300多颗星。北宋时期于11世纪初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恒星观测,但当时绘制的星图均已失传。现存苏州的南宋石刻天文图(刻于1247年)被认为是按1193年的一幅星图刻制的,上面刻有1434颗星,是世界天文学史上珍贵的文物。因为除中国外14世纪之前的星图都未保存下来。

在日月行星的观测方面,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五星占》详细记录了公元前246年到前177年间金星、木星和土星的位置,记载金星的会合周期为584.4日(今测值583.92日)。特别对于日月食的观测记录,是我国天文学的一大特色。

《汉书·五行志》对公元前89年的日食的记载非常详细,包括太阳位置、食分、初亏和复圆时刻等。

从汉初到公元1785年,我国共记录有日食925次,月食574次,堪称世界之最。在异常天象的观测记录方面,早在《汉书·五行志》中记录了公元前28年3月的太阳黑子现象;《汉书·天文志》记载了公元前32年10月24日的极光现象;马王堆出土的29幅彗星图表明当时对彗星的观测已非常细致,不仅注意到彗头、彗核和彗尾,而且还知道彗头和彗尾有不同的类型;《汉书·天文志》还记载了公元134年的一颗新星。所有这些异常天象记载都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此外,在太阳黑子、新星、超新星等方面,我国都留下了世界上最为丰富的观测记录。

中国天文观测历史悠久,其观测仪器也独具特色。大约在西周时代,中国天文学家已开始使用漏壶记时,而浑仪和浑象是我国传统的天文观测仪器,有据可考的最早的制造者是西汉的落下闳。

浑指圆球,浑仪是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的一种仪器,往往还加上窥管,以做实际观测用;而浑象则是一个球,上面刻上各种特征天象,用以演示实际天象。浑象和浑仪又统称浑天仪。东汉的著名科学家张衡在前人所造浑象的基础上,制成了漏水转浑天仪,它是由潜心壶和浑天仪共同组成的。

浑天仪是一个上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和黄赤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等的铜球,它被固定在一个轴上转动,其转动动力由漏壶的流水提供,这样可以模拟星空的周日视运动。

张衡以后,浑天仪朝更加精致和准确的方面发展。宋朝苏颂(1020-1101年)等人制造了第一台假天仪,它类似现代的天文馆中的天象厅,人们可以进入里面仰面观看模拟的天象。

浑天仪的制作基于某种宇宙理论。自远古以来,我国人民相信宇宙的基本结构是天盖地承,将这种看法精致化就成了一种盖天说的宇宙理论,它主张天和地是两个同心半球,之间相距八万里,北极是天球的中央,日月星辰绕之旋转。

盖天说比较符合人们的常识直观,但不能很好地解释精确观测到的天象,因此后来又有浑天说和昼夜说出现。

浑天说的代表人物张衡认为,天不是一个半球形,而是一个完整的球,地球处天球之中,如同蛋黄居鸡蛋内部一样,恒星处在天球之上,而日月五星则游离于天球附近。采用浑天说可以更好地解释天象,并且被用于计算天体的位置,是球面天文学的原始形式。

与浑天说对立的是所谓宣夜说,它反对有什么固体天球,主张宇宙处处充满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在其中漂浮游动。宣夜说的“气”论支持宇宙无限的观念,但与天文观测无法衔接,只是一种思辨的哲学理论。

张衡与天文学

在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中国秦以前的天文学思想和成就。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秦以后中国天文学方面的发展。

秦统一中国以后,在全国颁行统一的历法——颛顼历。颛顼历行用夏正,以十月为岁首,岁终置闰。汉武帝时,国力强大,农业、手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汉武帝决定实施历法改革。他于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五月颁行邓平、落下闳等人创制的新历,改此年为太初元年。新历因而被后人称为“太初历”。

《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后来由于太初历的回归年和期望月的数值偏大,《太初历》用了188年以后,在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又改用《四分历》。

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张衡,他在科学、哲学、文学、绘画等多个领域做出过杰出的成就。如果就全面发展这方面而言,也许只有1000多年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级人物达·芬奇可与之相提并论。不过西方称张衡为“东方的亚里士多德”。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子平,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县石桥镇)人。幼年时家境比较贫寒,靠亲友接济维持生活。但艰苦的生活磨砺了张衡的意志品质,他从小就好学不倦,博览群书,为后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7岁时,张衡离开家乡,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考察历史古迹,调查民情风俗和社会经济情况。后来,又到京城洛阳参观太学,求师访友。后回到南阳,担任南阳太守鲍德的主簿。

在此期间写了《东京赋》和《西京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一直流传至今。安帝永初二年(公元108年)鲍德调离南阳后,张衡去职留在家乡,用了三年时间钻研哲学、数学、天文,积累了不少知识,声誉大振。永初五年,张衡再次来到京城,担任郎中与尚书侍郎。元初二年(公元115年)起,曾两度担任太史令,前后共14年,其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就是在这期间取得的。

前面我们已介绍过,中国古代的宇宙结构理论主要有三个: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张衡是浑天说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天好像一个鸡蛋壳,地好比鸡蛋黄,天大地小;天地各乘天而立,载水而浮。为了进一步形象地说明自己的学说,张衡设计制造了水运浑天仪。浑天仪相当于现在的天球仪,设计构思非常精巧,主体是一个大球,用一根铁轴贯穿球心,这根铁轴就相当于地球的自转轴,轴与球的两个交点则相当于地球的南北极。

仪器靠漏壶流水的力量推动齿轮,带动大球缓慢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圈。到了晚上,人们从仪器上可以看到星星的起落,和实际天象几乎完全吻合。浑天仪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台能比较准确地表示天象的仪器。

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各地发生地震的情况,张衡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而欧洲是在18世纪后才出现地动仪。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称张衡是“地震仪的鼻祖”。

据记载,张衡的地动仪非常灵敏,它探测到了公元138年在甘肃发生的地震。但可惜的是,张衡的地动仪和浑天仪都失传了。后人依据文字记载,多次欲复原地动仪,但效果都不理想,可见当年张衡的天文学和设计制造水平之高。

另外,张衡最先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认为月食是由于月球进到地球的阴影里的缘故;他还首先指出了月球本身不发光,月光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后反射所形成的。

张衡的天文学思想和理论都集中在他的著作《灵宪》中。《灵宪》是一部世界天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把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水平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它从哲学的高度,全面阐述了天地的生成结构及日月星辰的运动。张衡认为:天地的生成是按照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发展逐步形成的。这种宇宙和天体演化的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从中国天文学史来看,到张衡那里,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各项内容大体均已具备,一个富有特色的体系已经建立起来。

地球子午线的测量

中国古代天文学在汉代体系形成,然后在从三国到唐的这一时期又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主要在历法、仪器、宇宙理论等方面。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天文学家是祖冲之父子和张遂(即一行)。

祖冲之父子在前面作为数学家已做过介绍,但他们在天文学领域也取得过重大的成就。

祖冲之在天文学领域的贡献主要在天文历法方面。他创制了《大明历》。该历法的最大特点是引进了岁差,虽然祖冲之当时定的岁差值不高,但却是第一次把岁差引进历法,这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对后世提高历法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大明历》采用丁391年中有144个闰月的精密的新闰月,使用的数据也大多相当精确,如一个回归年的日数为365.2428日,一交点月的日数为27.21223日等。

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公元462年),祖冲之上书要求刘宋政府颁行《大明历》,但遭到当时幸臣戴法兴等人的阻挠而没被接受。后来,在祖冲之儿子祖暅的三次上书推荐下,终于在梁武帝天监九年(公元510年)被接受颁行《大明历》,实现了祖冲之的未竟之愿。祖瞧曾亲自监造八尺铜表,测量日影长度,并发现了北极星与北天极不动处相差一度有余,打破了北极星就是天球北极的错误观点。

公元618年,唐建立了强大的封建帝国,出现贞观、开元之治的强盛局面,在这种政治经济背景卜,唐代的天文学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由张遂(即一行)完成的。

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县)人,其曾祖父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张公谨。张氏家族在武则天时已衰微。张遂自幼刻苦学习历象和阴阳五行之学。青年时代即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长安。为避开武三思的拉拢,剃度为僧,取名一行。后来,由于《唐书》以“一行”之名立传,因此知道他原名张遂的人反而不多了。

出家之后,张遂先后在嵩山、天台山学习佛教经典和天文、数学。曾翻译过多种印度佛经,后成为佛教一派——密宗的领袖。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退位后,李唐王朝多次召他回京,均被拒绝。直到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唐玄宗李隆基派专人去接,他才回到长安。

不久唐玄宗即任命他主持历法的修订工作。这件工作成了他一生最后l0年的工作中心。正是在修订历法的过程中,他组织了大规模的天文观测工作,在全国建立了十几个观测站,获得了许多重大发现。

他测定了150多颗恒星的位置。他认识到太阳运行速度的变化,发现太阳走到最南时,速度最快,然后逐渐减慢,到最北时最慢,以后又逐渐加快。

他通过对行星的观测,发现五大行星都不完全在黄道面上,各行星的轨道面同黄道面都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自汉以来,“王畿知里”,“影差一寸”,即南北相差千里,影子长度相差一寸,已经成为传统的观念,成了许多盖天论者与浑天论者进行数字计算的依据,也是盖天说的一个基本观点。724年,张遂组织人用圭表(铜制标竿)测影法在河南平原地区进行测量,发现南北两地相距大约250唐里,表影长度就相差一寸。如从阳城到武陵是1826唐里,表影差7.3寸,从阳城到横野军为1861唐里,表影差8寸。于是他用大量的数据推翻了“寸差千里”的传统看法,沉重地打击了盖天说。

中国古代天文学十分重视北极星,所以测定北极星的高度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张遂曾率领一批人进行了这项工作。他们在滑州测得当地天极出地高度(观测者向北极星的视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约34℃30′。

在测量中他们还发现,河南地区两地相距351唐里,北极高度就差1度。因为北极高度正好是当地的地理纬度,所以这实际上是测出了地球子午线一度的弧长为351.27唐里,相当于129.22千米。

这个数据虽然同实际情况相差约20千米,但在1000多年以前的那种条件下,能得到这个近似的数据是很不容易的。而且这次天文测量的成果,在科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因为,测量出子午线1度的长度,就可以推算出子午线的全部长度,也就说这是人类第一次实测地球子午线。所以,李约瑟认为它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创举”。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好习惯故事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好习惯故事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 让青少年学会热爱集体的故事

    让青少年学会热爱集体的故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以及《中小学生日常规范》相关内容编写的一部用来增强学生热爱集体观念,适合在校青少年阅读的故事选集。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逝者如斯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逝者如斯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寻找生命中的光亮

    寻找生命中的光亮

    《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是一套由获奖名家倾情打造的,写给中国少年儿童的小小说文集。所选作品在注重文学性和可读性的同时,更注重作品的价值取向。本丛书既可作为青年一代文学素养训练的读本,又可作为学生作文写作的范文,是通往语文课堂的“直达快车”。《冰心奖获奖作品精选》是一套写给中国少年儿童的小小说文集,从已经获得冰心儿童图书奖的作品中,从当代小小说作家的主力阵容中,选出的精品力作。作品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知识性、哲理性。所选作品在注重文学性和可读性的同时,注重作品的价值取向,旨在引导青少年读者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使青少年在兴趣盎然的阅读中,接受文学正能量的熏陶,开阔视野和胸怀。
  • 王尔德童话上(校园读书活动推荐阅读精品)

    王尔德童话上(校园读书活动推荐阅读精品)

    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回忆的美好童年,而童话寓言故事就是这些记忆中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充满幻想的天空,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善恶是非观念的种子。童话寓言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以其丰富的想象、美丽的憧憬、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启迪着每一个孩子的心扉。
热门推荐
  • 游戏里跟NPC谈恋爱

    游戏里跟NPC谈恋爱

    一个完完全全随机的游戏,游戏里两人的相遇仿佛巧合,但喜欢你的人那一次与你的相遇不是计划好的呢?只是这个计划貌似被一群中二病给扩大了,看似平淡无奇的游戏,却暗流涌动。开发组两边相争,却常常扯入一个普普通通的玩家。玩家也表示自己很无奈:“不就是跟NPC谈恋爱吗?用得着这么夸张吗?”
  • 王妃伤不起:无良王爷好难缠

    王妃伤不起:无良王爷好难缠

    我叫李小果,熟悉的人都叫我阿果。那一天,我从上方落下,底下两军正好对战沙场。悲催的是,我华丽丽的直接砸晕了某一方的主将。于是乎,那个小心眼的王爷主将便对我恨之入骨处处报复,还扬言要送我去充当奴役的干活。丫的,惹不起你我还躲不起嘛!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我跑!
  • 帝少你夫人又不要你了

    帝少你夫人又不要你了

    “慕少,你老婆说不要你了。”某男淡定从容:“随她。”接着有人报告:“慕少,你老婆又发通告说要跟你离婚。”“呵,还不死心。”不久之后,有人来报告:“慕少,有人发现夫人她……她……”“大胆的说,她上不了天。”“夫人她……她……似乎在……在跟人度蜜月……”某人气得差点冒烟,这是连婚都结了?“抓回来!我要好好教训她!”叶熙回到家,某人快步迎上去,嘘寒问暖殷勤不已。众人:“……”重生前,叶熙被人骗得团团转,众叛亲离,人生惨不忍睹。换了新的灵魂的叶熙把人骗得团团转,把别人的人生整的惨不忍睹。只是某个男人却对她死缠烂打,说要帮她虐渣,将她视如珍宝。
  • 洒落一地青春

    洒落一地青春

    最动人的承诺,不是“我爱你”,而是在我需要的时候,你说:“我一直在这儿。”他的手指轻轻的划过我的脖颈,温暖如阳光轻抚,心儿和着他的血脉跳动,我感觉到晕眩,却又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最真实的幸福。我竟然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处,情不自禁的享受着这种他独给的温暖。
  • 雪之殇:穿越遇到吸血鬼

    雪之殇:穿越遇到吸血鬼

    患病的妈妈需要她的照顾,每个月需要大笔的医疗费,她不得不在工作之余,再找份兼职来养活自己,她推开酒店房门,却不料当场撞到了一幕不堪的画面!想慌乱逃走却被男主角抓住,还二话不说就强夺她的初吻,他和她的纠缠,最终谁将会被谁征服?劣性难除的恶魔有可能会被蜜糖一般的小乖乖给征服吗?
  • 美人泪倾城:赎罪弃妃

    美人泪倾城:赎罪弃妃

    她以为他的温柔体贴是爱,“你只不过是我的一个工具而已,还妄想生下我的种么?”他阴鸷冷漠的表情,她流着泪望着他,那一刻,她听见了心彻底破碎的声音,拖着遍体鳞伤的心远去,五年后她回来,看着他笑,笑得云淡风轻:“让一切都灰飞烟灭吧!结束了,在地狱等我。”
  • 老公息怒:娇妻别想逃

    老公息怒:娇妻别想逃

    “你今天是不是心情不好?”餐桌旁的男人挑挑眉“还是今天的东西不合胃口。”正在慢慢吃东西的小女人身体一僵,极力在未来公公面前保持自己的颜面,娇嗔的看了男人一眼“哪有~人家平常就吃这么多呀。”“别闹了,你平常吃八碗米饭,一电饭煲都被你吃光了。”男人敲敲桌子“今天才吃了两碗。”“……”
  • 红袍法师的幸福生活

    红袍法师的幸福生活

    自从继承红袍血脉的主角召唤出一只贞子做宠物之后,他的幸福生活开始了.....风格轻松的奇幻作品,异世界的YY流老牛新书上传,求推荐,求收藏。
  • 长沙方歌括

    长沙方歌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寄小读者:让成长美丽飞翔

    寄小读者:让成长美丽飞翔

    《寄小读者》是著名作家肖复兴给小读者的50封信。作者以温情的笔触,续写“爱与成长”的主题,在娓娓动听的叙谈中,与小读者们分享人生的感动与经验,让小读者们在爱的阳光中,成就丰富而高贵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