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学习常用字“若、说、辞、鄙、微”和虚词“之”。
2.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从烛之武成功劝退秦师的辞令中,学生要体会到让别人接受意见的一个思路是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1。
2.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3。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说服过别人听取自己的意见吗?举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或名人的例子。了解《左传》。
教师可简要介绍一下《左传》的相关知识。
二、诵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价教师读得优劣。
注:教师读得好与坏没有关系,让学生评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这种方法容易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会特别留意自己拿不准的字音和断句,容易使学生记住难读的地方。
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读时要求读准字音、断准句读。并画出文段中理解困难的字和词。然后让学生提问。
注:讲大纲要求掌握的常用词“若、说、辞、鄙、微”、虚词“之”和句式“夫晋,何厌之有”时,可结合学生初中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
学生再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1.复述本课的故事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请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谈谈复述者和朗读者的优劣点。
二、课文赏读
让学生尽量用原文的话回答。当学生回答完后,师生可共同诵读该部分。
1.烛之武是哪国人,他为什么要只身去“退”秦师。
2.烛之武如何成功劝退秦伯的?
3.秦国单方面违约,晋军为什么不攻打秦国,是实力不够打不过秦国吗?
三、讨论烛之武
学生自主发言。
重点可落在烛之武的善于辞令上。
四、背诵《烛之武退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