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世界的美国爱司箱包公司的老板是犹太人。爱司公司的总部最早的时候设立在芝加哥。由于该地气候恶劣,老板得了肺结核,医生劝他到美国南部去疗养。于是爱司公司的老板干脆乘行情看好之际,卖掉了芝加哥的公司,举家南迁。
等他安顿下来疗养好了,就在南部又重新开张。再次生产箱包。结果成了世界第一箱包大王。
当然,有些买卖公司的犹太人在确有经营成就的同时,也会多少做些手脚,以抬高售价。
1969年因在证券交易中动作不规范而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起诉并因此入狱的犹太商人沃尔夫森,是50年代和60年代的金融神童。他从借入1万美元创业,把一家废铁工场办成了一个高赢利的企业。到28岁时,他的财产已超过100万美元。
1949年,他以21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首都运输公司,这是华盛顿特区的一套地面运输系统。时隔不久,他就宣布增加红利。这种做法本身是平凡之极的惯例,只是这一回红利超过了公司的赢利。也就是说,沃尔夫森是以侵用公司库藏的方式来制造高赢利的假象。结果,他把自己的股份以差不多高达买价的7倍卖出。
顺便提一下,“生意无禁区”不仅仅指交易内容上无禁区,还指交易对象上也无禁区。
犹太人是一个世界民族,不管世界划分为多少个意识形态势力范围,犹太人只有一种意识形态———耶和华上帝及其律法。
所以,尽管当年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得热火朝天,美国犹太人与苏联犹太人相互之间照样做生意,充其量再请上一个瑞士的同胞。难道各国政府还打算干预家庭内部的交易活动不成?不过,话说到底,所谓“生意无禁区”也只是一种言过其实的说法。因为有利可图的商品中,毕竟还有有悖道德和法律的玩意儿,如毒品和人口这类东西,就不像是一个正派的犹太商人感兴趣的商品,虽则其利润更厚。
所以,对于“生意无禁区”这句话,最好还是理解为:它体现了犹太人在做生意时,尽可能地不受种种非理性的先入之见或纯粹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从而使自己获得尽可能大的自由度。这样一种生意经,理所当然是每个商人都应学而“用”之的。
以柔克刚,和为贵
与犹太商人打交道,你会发现他们总是呈现一副笑脸,不管生意是否做成,甚至为合约而发生不同意见,他们总会以笑脸说出其否定的态度。有时对方发脾气,双方不欢而散,犹太人还是会给对方说声再见。要是第二天他再遇上你,他仿佛没有过不高兴那回事,仍以微笑脸孔问候你“早上好”。
犹太人这种强忍和气的态度,也许与该民族长期流散异乡和受尽迫害有关。暂且不探索这种关系,但凭这种和气的仪表,在人际交往之间却是一种有效的融合剂,很容易把对方吸引住。在商务活动中,实践证明这是一种促销手段。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是群体动物,人与人的关系是否和睦相处,对事业影响很大。企业家制造出来的商品或服务,因得人喜爱乐用而赚钱发财;政治家开展政治活动,因得到人才和众人的拥护支持,而有所作为;歌唱家演唱得到乐队的伴奏和观众的捧场而成就事业……,一切离不开人。犹太人领会这一道理,把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成为他们成就事业和发财致富的一种技巧。
犹太人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每天都在做着推销的工作,推销自己的创意、计划、精力、服务、智慧和时间,如能妥善地把握“推销自己”,定可以出人头地,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相反,那些失败者,十有八九是不善于“推销自己”,而不是本身能力问题。
所谓善于“推销自己”,是指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人类的内心都有被人注目、受人重视、被人容纳的愿望。不管是欧洲人、美洲人、亚洲人、大洋洲或非洲人,只要是人类,都有这种愿望。犹太人根据这种共同规律,在一切生活中,包括做生意的一切过程中,注意关心周围的各种人,让他们看到其关心着自己,容纳自己,从这个梯阶开始,通向成功的目标。
犹太人这种处世原则是有其根据的,人类都有其基本愿望,概括地说,有保持自尊、独立的愿望。如要达到自己事业的成功或发财致富,就要尊重这些基本愿望。
犹太人善于总结别人的经验:有人有一个很好的创意或建议,他洋洋得意地向上司提出来,结果受到上司的冷淡反应;有人向同事直截了当地作过有益的规劝,结果对方反觉不悦。为什么会好事好心得不到好的结果呢?因为有自尊、独立愿望在支配着上司或同事,你直截了当地对他讲,他会认为你有比别人高明的想法,他(她)会感觉自尊受到伤害。
假若你的创意或好建议能改用和顺办法表达,使对方的自尊得到尊重,好的效果自然可以达到了。犹太人本着这种和顺办法,运用了三条法则:
第一条法则:把自己的创意或建议变成对方的,这亦称为钓鱼法。即把你的创意或建议变成钓饵,对方会自然而然地上钩。比如说,你想让对方接受你的意见,以“你这样想过吗?”的说法,要比“我是这样想的”更能打动对方,“试一试看看如何?”的说法比“我们非这样做不可”更能获得对方赞同。这就是让对方觉得你的意思就是他的本意,他的自尊得到接纳,那么你的创意或建议就容易被采纳。
第二条法则:让对方说出你的意见。“面子”不单是东方人的问题,西方人也很讲究,所以提意见要注意这个问题。如果你的意见毫不讲究地给对方提出,出于“面子”问题,对方往往会本能地不予接纳。相反,你采用和顺婉转的方式提出,对方的“面子”堤围可能会自然开闸。如果你以冷静而温和的方式提出你的意思,然后说“虽作如是想,但可能有许多不当之处,不知你对这方面考虑的意见怎样”。这么一说,对方可能会完全接纳你的意思,并可能会说“我也这样考虑的,请你不必有多余的顾虑”。
第三条法则:以征求意见代替主张。根据心理学家的反复调查研究结果,一个人向对方表达同样的意见,如果以正面而断然的方法说出,较容易激起对方的反逆感情,如果以询问的方式向对方提供主张的话,对方会以为是自己的意思,不自觉地欣然接受了。可见,方式方法的不同,同样的意思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和气生财的说法,道出了犹太人经商致胜的又一秘诀。它的核心是给人好感,用善意温和的态度与人交往,这样别人也会以此相报,那么,生意就容易达成了。
从小生意做起,跃入上层社会
19世纪末20世纪初,犹太人踏上北美大陆时,大多穷困潦倒,一贫如洗。在1899年到达美国的移民平均身携22.78美元,而犹太人平均只带20.43美元,低于均值;1900年新到美国的移民平均身带15美元,而其中犹太人只带9美元。刚刚到达美国的犹太人的第一形象就是穷。
贫穷的犹太人的惟一办法是投资10美元,成为流动的街头小商小贩。他们用5美元办执照,1美元买篮子,剩下4美元办货。赫赫有名的大家族,如戈德曼、莱曼、洛布、萨斯和库恩家族等,都是从沿街叫卖的小本经营发迹起来的。这种发家致富的途径和方式,对犹太人而言其实是轻车熟路。
几代人的功夫,美国犹太人的形象大变。作为一个群体,美国犹太人已争取到了更高的生活水准和收入,在这个富裕的社会中,犹太人是富中之富。从职业公布上看,美国犹太人除商业、金融业外,也大多从事“白领”职业,如律师、医生。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犹太人联合会和福利基金联合会所作的“全国犹太人口研究”表明,犹太家庭平均收入为12630美元;而同期的美国家庭平均值为9867美元,犹太人要比美国人的收入高28%以上。如果同其他民族群体作一比较的话,差异更是惊人的:犹太家庭平均收入为12630美元,波多黎各人为4969美元,黑人为5074美元,墨西哥人为5488美元,爱尔兰人为8127美元,意大利人为8808美元。这5个民族群体的家庭平均收入为6493美元。换言之,他们一年赚的钱,差不多只及犹太人的一半。
1974年犹太人家庭平均收入是13340美元,而白种人中非犹太族的全国平均值只9953美元,前者比后者高出34%。同其他民族和宗教群体相比,天主教徒家庭为11374美元,圣公会为11032美元,长老会为11097美元,卫理公会为10103美元,路德教为9702美元,浸礼会为8693美元。犹太人比其他教派的教徒平均要多出3000美元。美国犹太人由于其可观的收入,已稳定步入上层阶级。在1972年5300万个美国家庭中,有1300万个家庭可看做上层阶级,而其中的200万个犹太家庭中,则有一半属于中上层阶级。犹太人只占美国人口的2.7%,但在美国中上层阶级中,犹太人已高达7%。
从职业分布上看,犹太人大多从事着较“体面”的职业。据估计,在美国的50万个律师中有10万个以上是犹太人。人们常说:“去请一个犹太律师,他会帮你摆脱的。”,犹太律师相对于非犹太律师具有不可与之匹敌的实力和能量。
医生是一个“体面”且收入高的职业。全美大约有21万私人开业的医生,其中犹太人占3万,大约是14%。
犹太人的经济能量非同一般。
在犹太人的历史上,不管环境多么恶劣,道路多么艰难,犹太人总能成功地步入经济上的上层阶级,这似乎已成为犹太人的民族习惯。其中,他们巧妙的做法是,从小投资发展,跃入上层。
这就是他们从经济入手获取社会地位的生存技巧和智慧。
众多犹太巨商的肠历程,也许大家都会注意到,他们有一个共同举措,即在发财致富中,注重解囊做各种善事和公益事业。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国银行界的金兹堡家族,从1840年创立第一家银行起,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在俄国开设了多家分行,并与西欧金融界建立了广泛的业务关系,发展成为俄国最大的金融集团,其家族成为世界知名的大富豪。金兹堡家族像其他犹太富豪一样,在其发迹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慈善工作。他在获得俄国沙皇的同意下,在彼得堡建立了第二家犹太会堂;1863年,他又出资建立俄国犹太人教育普及协会;用他在俄国南部的庄园收入建立犹太农村定居点。金兹堡家族第二代继续把慈善工作做下去,曾把其拥有的欧洲最大图书馆捐赠给耶路撒冷犹太公共图书馆。
美国犹太商人施特劳斯,他从商店记账员开始,步步升迁,最后成为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的总经理,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巨富。他事业成功过程中,也做了大量的慈善活动。除了关心公司职工的福利外,他曾多次到纽约贫民窟察访,捐资兴建牛奶消毒站;并先后在美国36个城市给婴幼儿分发消毒牛奶;到1920年止,他捐资在美国和国外设立了297个施奶站;他还赞助建设公共卫生事业,1909年在美国新泽西州建立了第一个儿童结核病防治所;1911年,他到巴勒斯坦访问,决定将他1/3的资产用于该地兴建牛奶站、医院、学校、工厂,为犹太移民提供各项服务。
诸如上述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不一一列举。犹太商人如此乐于做善事,事实也是一种生意经。他们大量的捐资为所在地兴办公益事业,会赢得当地政府的好感,对他们开展各种经营十分有利。有些犹太富商由于对所在国的公益事业有重大义举,获得了国王的封爵,如罗思柴尔德家族有人被英王授予勋爵爵位。有些犹太商人还获得当地政府给予优惠条件开发房地产、矿山、修建铁路等,赚钱的路子从中得到扩宽。犹太商人热心捐钱办公益事业,归根到底是一种营销策略,为企业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博取消费者的好感,起到重大作用,对企业巩固已占有市场及今后扩大市场占有率会产生作用。这种营销策略已广为人知和广为企业所应用,犹太商人高明之处在于100多年前已率先采用。
此外,犹太商人的经营策略把“以善为本”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除了与其民族的历史背景有关外,也是一种促销好办法。人是群居动物,人与人关系的运用,对事业的影响很大,政治家因得人而昌,失人而亡。企业家因供应的商品或服务,为人所欢迎而发财。可见,一切离不开人。犹太商人明白这个道理,在一切经营活动中,与人为善,把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成为他们成功与致富的秘诀。
犹太商人处世之道,是把人类内心深处所潜藏的欲望予以利用。他们认为,人类的内心都有被人注目、受人重视、被人容纳的愿望。所以,与人相处,一定要记住这一点。不管是对你的长官、同事、下属或顾客、朋友及家人,要做到让他们知道你在关心他们的一切愿望。要实现这一目的的办法,是用善意的、亲切的、温和的态度与人交往。那么,对方会以此相报,这岂不是达到了和谐相处吗?有了和谐相处的环境和气氛,你我之间就好商量和合作,做生意的条件也容易达成,这就是和气生财的道理所在。
犹太商人还认为,不能与人和谐相处,不能容纳别人的缺点和短处,是一个人乃至一个企业失败的根源。你以蔑视无情的态度对人,即使对方不是与你针锋相对,亦会对你敬而远之。这样,你会失去支持者或合作者,失去广大的顾客,你的生意便会成为无源之水了。
合作经商,善于双赢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凡事都需集体的力量,单枪匹马打天下实属不易之事。
可惜的是,有的中国人不善团结,没有合作精神,而善于“窝里斗”。在商战中,犹太人就非常重视合作。他们认为:找一个旗鼓相当的合作伙伴是成功的一半,合作不仅可以扬长避短,共同承担风险,而且可以增大双方的力量。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满意的合作伙伴呢?犹太人的回答是明确的,他们愿意和知识渊博、精明能干有雄厚实力的犹太人合作。总之,合作宛如找对象一般,各自有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需要,不能一概而论。但有必要提醒各位,不学无术、无特长的不可合作;对人持怀疑态度、不以诚相待者不可合作;善于巴结逢迎、见风使舵者不能合作;思想僵化保守,不能跟上时代节拍且一意孤行的人不能合作。当然,与有实力的伙伴合作,看似可以背靠大树好乘凉,但大公司往往以强欺弱,容易大鱼吃小鱼。不过,既然是双方合作,就有其合作的必要性,双方是各取所需,实力弱的一方,没必要对另一方一味迁就,一味迁就的结果是姑息养奸,对方一旦掌握了你的特长,你就会被一脚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