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座犹太人藤田田先生不仅靠汉堡大发其财,而且还做女人和小孩的生意,如钻石、时装、高级手提包等。在经营过程中,他首先把对象放在上流社会中有钱人的流行趋势上,无论是钻石的花样,服饰的色彩还是手提包的样式都是按照有钱人的喜好特制的。结果,他的生意不仅畅销,而且20年来经久不衰,从未发生过“流血大拍卖”的事。当然,藤田田先生之所以能战胜竞争对手,还在于他善于从实际出发,灵活多变,绝不是只知道选购在欧美最风行的服饰,因为欧美的服饰只适合那些金发碧眼并身材修长的欧美姑娘,而日本的妇女黄皮肤、黑头发、个子矮小,和那些服饰很难和谐。有钱的人,即使钱再多,也不会拿钱去买不适合自己的东西。所以,那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商人们,虽然片面地赶上了有钱人的时髦,但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恐怕最终还免不了亏本。藤田田先生的成功,并被称为“银座的犹太人”,恐怕与他灵活地运用犹太生意经有很大关系。
现代市场瞬息万变,能够把握一种流行趋势实属不易。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生意人在作出任何一项决策前,必须仔细研究分析市场,既要能赶上潮流,还要超前于潮流。因为,人们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市场也在不断变化,今天畅销的产品,也许明天就无人问津。把握市场变化就像跳舞一般,快于节奏或慢于节奏都不行。
总之,灵活地运用犹太生意经,定能成功。
“钱在有钱人手里,赚钱就要赚有钱人的钱”,这是犹太商人的非常生意经,而这一非常生意经却源自于他们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这便是“78∶22”法则。
大家都知道,在自然界,空气成分中氮与氧的比例是78∶22,而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中,水分与其他物质成分的比例也是78∶22。可见,78∶22是大自然中一个客观的大法则,除了有少许偏差,例如它可以能变成79∶21或77.8∶22.2等,但总的来说,这个大法则是客观的,它规定着宇宙中某些恒定的成分。
再比如正方形和其内切圆的关系,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它内部的相切圆面积,则刚好是78.5,即正方形内切圆面积约为78,正方形其余部分面积约为22。因此,正方形内切圆与正方形所余面积比,正和“78∶22”的法则相吻合。
如此说来,“78∶22”法则的确是一个超乎一切的“绝对真理”,它一直在冥冥之中规定着我们的世界,左右着我们的生活。这样一个具有绝对权威、千古不变的真理法则,犹太人理所当然地将它作为经商的基础,依靠这个不变法则的支持,获得世人皆慕的财富。
举一个例子来说,假如有人问,世界上放款的人多,还是借款的人多,一般人都回答说:“当然借款的人多。”但是经验丰富的犹太人回答却恰恰相反,他们会一口咬定:“放款人占绝对多数。”实际也正如此,银行总的来说是个借贷机构,它将把从很多人那借来的钱,再转借给少数人,从中牟取利润,而用犹太人的说法,放款人和借款人的比例是78∶22,银行利用这个比例赚钱,绝不吃亏。否则,银行就有破产之虞。就在“78∶22”法则经过犹太人千百次运用,几乎百发百中以后,世界上具有聪明头脑的少数商人,也开始感觉到这个法则的魔力。一位日本国籍犹太商人就是受这种魔力吸引,把它运用到他的钻石生意上,结果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钻石,是一种高级奢侈品,它主要是高收入阶层的专用消费品,一般收入的人是购买不起的。而从一般国家统计数字来看,拥有巨大财富,居于高收入阶层的人数比一般人数要少得多。因此,人们都存在这么一个观念:消费者少,利润肯定不高。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居于高收入阶层的少数人却持有多数的金钱。换句话说,一般大众和高收入人数比例为78∶22。但他们拥有的财富比例却要倒过来22∶78。犹太人告诉我们:赚“78”的钱,绝不吃亏!该日籍犹太商人就看中了这一点,他把钻石生意的眼光投向占人口比例“22”的有钱人身上,一举取得巨额利润。
20世纪60年代末的冬天,这位日本籍的犹太商人就抓住时机开始寻找钻石市场。他来到东京的某百货公司,要求借该公司的一席之地推销他的钻石,但是该公司根本不理他那套:“这简直是乱来,现在正值年末,即使是财主,他们也不会来的,我们不冒这种不必要的风险。”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
但他并不气馁,坚持以“78∶22”这条万无一失的法则来说服S公司,最后取得该公司一角,郊区M店。M店远离闹市,顾客很少,生意条件不利,但该日籍犹太商人对此并不是过分忧虑。钻石毕竟是高级的奢侈品,是少数有钱人的消费品,生意的着眼点首先得抓住财主,不能让他们漏网,以赚取占钱“78”的人的钱。当时S百货公司曾满不在意地说:“钻石生意一天最多能卖2000万日元,算不错了。”该日籍犹太商人立即反驳:“不,我可卖到了2亿日元给你们看。”这在商人看来,无疑是狂人的说法了。但该日籍犹太商人胸有成竹地说出这句话来,无疑是源于对“78∶22”法则的信心。
事实上,“78∶22”法则的魔力很快就显示出来了。首先,在地利不利的M店,取得了一天6000万日元的好利润,大大突破一般人认为的500万日元的效益估量。当时正值年关贱价大拍卖,吸引了大量顾客,该日籍犹太商人利用这个机会,和纽约的珠宝店联络,运寄来的各式大小钻石,几乎都被抢购一空。接着,该日籍犹太商人又在东京郊区及四周,分别设立推销点推销钻石,生意极佳。任何商店都没有下过每天6000万日元的记录。相反S公司由于开始没有抓住机会,当全国各地销路大开时,才低头提供摊位,结果效益反而不如其他本来相对萧条的商点。
这样到了1971年2月,钻石商的销售额突破了3亿日元,就连四国的买卖,也超过了2亿日元,该日籍犹太商人实现了曾许下的狂言。钻石生意成功了,奥秘在哪里?就在于“78∶22”法则,S百货公司却对此有过怀疑,他们认为钻石商品就好比美国卡迪拉克牌或林肯牌豪华小轿车,国人能够购买的很少,因此销路一定不好。而该钻石商人却不这么想,他把钻石看成稍微高级的国产小轿车,是有钱的或稍微有钱的人都买得起的奢侈品,这一部分人虽只占全国人口的少数,却占有全国金钱的多数,赚这部分人的钱,效益必定很高。
这正是犹太人“78∶22”经商法则的最好运用。这或许也解释了犹太人坚决反对“薄利多销”的原因,尽管买的人相对较少,但他们出得起高价,单位商品的价差就高,这样比“薄利多销”更赚钱!
独辟蹊径,厚利多销
不少商人都认为“薄利多销”是经商赚钱的最高原则。价格低一些,每件利润少一些,这就会吸引更多的人买自己的商品,从而达到赚钱的目的。甚至,有些商人把“薄利多销”作为商场的金科玉律!然而,犹太人对“薄利多销”的经商之法却大不以为然,而且总是用嘲笑的口气反问道:
“为什么要获取‘薄利’而‘多销’,为什么不为‘厚利’而‘多销’呢?”精于经商的犹太人认为,如果全社会都奉行“薄利多销”,那么各商家竞相降价,竞相举行名目繁多的“季节性大甩卖”、“拆迁大拍卖”,这无异于把绳子往自己脖子上套,越套越紧,最后动弹不得了。因为为了“薄利多销”而会使商家大伤元气,所以说“薄利多销”的大拍卖就是奔向死亡的大竞赛。
在犹太人看来,“薄利多销”体现了卖主对自己商品的无自信,它部分地意味着“因为商品不好,所以才便宜卖”。
因此,自信的犹太商人坚持“厚利多销”,他们的商品从来不减价,因为商品好所以不减价,因为不减价才利润大。犹太人把这看做是他们经商的奥秘之一。
犹太商人在推销某种商品时,先利用各种资料,详细地说明该商品应该高价出售的道理。比如他要推销一种磁疗器,他会先用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这种磁疗器妙如神仙,包治百病,然后他又印发宣传小册子,刊登各地患者的感谢信。最后,他会注一条:一个月之内,仅售666元,欲购从速。
犹太人奉行“厚利多销”原则,还有一个原因,即他们深深懂得顾客心理。
犹太人喜欢在商店里摆上舶来品,其中以高级舶来品居多。事实上,某种舶来品,其品质和本国的产品一样,但价格远超过本国的数倍以上。有钱人往往喜欢买昂贵的舶来品,显示出自己的身份地位比别人高。犹太商人正是抓住顾客的这种心理,竞相把舶来品标价定高。因为价高顾客反而乐于抢购,犹太商人便达到厚利多销的目的。精明的犹太商人在厚利多销时,惯于运用心理战术。
犹太商人往往会以80元进一套女装,摆在高级女装店的最显眼地方,然后标明“800元”。对有的女人而言,吸引她们的不是服装的品质,而是800元的价格,她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800元也表明服装品质不错,要不怎么会卖800元呢?另外,800元的价格本身表明一种身价,满足了女人的虚荣心。在这种心理主导下,富有而又虚荣的女人就很容易钻进犹太人的心理战“包围圈”,到头来洋洋自得,不知自己吃了大亏。犹太人与一般商人的原则背道而驰,他们认准一个目标:厚利多销。这正是他们善于做生意,巧于经商的智慧体现。
但同时,他们也不是一味地高抬物价。在市场上,他们认为竞争无可厚非。在竞争中,他们也会利用下调价格等各种方法赢取胜利。但是他们反对同行业内的恶性竞争。
总之,灵活多变地运用价格手段,最大可能地攫取利润,促进商品销售,是犹太人的至尊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