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一个优秀的改革家,同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也说他写的诗堪比李白、韩愈。腓特烈是一个优秀的帝王,他同时在文学和音乐上也有颇高的造诣,尤其擅于长笛。苏轼《雨竹》王安石在文学上的成就自是不用赘述,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就不知迷煞了多少文人雅士。钱钟书还专门对这个“绿”字进行了详细的考证,结果已不重要,只是这一字的传神达意,就已是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源泉与动力。这里再奉上一首耳熟能详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就是一幅民俗风情画,短短几句话,就把宋人过春节的热闹场面描写出来了,又是那样的贴切和自然。当时王安石正在主持改革,这也反映出他的政治抱负,希望宋朝的政治气象也能像过年一样“总把新桃换旧符”,字里行间的喜悦之情也透露出他对改革的信心。
腓特烈二世自诩为误生王家的艺术家。虽然国务繁重,但是他还是忙里偷闲勤勉著述,身后共留下30卷著作,其中包括7卷历史、6卷诗歌和3卷军事专著。除了《军事条令》以外,还包括《当代史》、《七年战争史》、《军事遗书》、《军事典范》、《布阵法与战术纲要》以及《勃兰登堡史》等。宋朝士兵浮雕腓特烈二世迷恋吹奏长笛,甚至在战火纷飞的前线也随身携带着心爱的长笛,不时吹奏一曲。他自己谱下的笛曲就有近200首。在腓特烈的努力和创新下,长笛演奏艺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因而被后来的音乐家称为“长笛的复兴者”。现代的长笛演奏规范和技巧,也就是由腓特烈订下的。有一次他的一位大臣恭维他治下的功绩,腓特烈却微笑着回答:“您不了解我,当国王实在不是我的愿望,音乐家或是诗人才是我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