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的一天,美国辛辛那提医学院的一个实验室里,科学家利兰·克拉克教授的一只实验用的老鼠趁人不备从笼子里仓皇逃出,跌进一只盛满氟碳化合物溶液的容器中,由于器壁光滑,老鼠奋力挣扎不能跑出来,咕咕噜噜地喝了几口溶液后,沉入容器底部。
过了好久,克拉克教授才发现这一“闹剧”,他把这只可怜的老鼠捞上来以后,发现它还奇迹般地活着。这使克拉克大为惊讶:为什么老鼠在水中会淹死,而在这种氟碳化合物溶液中不会溺死呢?
克拉克冥思苦想后,才恍然大悟:这种氟碳化合物溶液中含氧量特别高,它溶解氧气的能力比水大20倍,老鼠正是呼吸了其中的氧气才免于溺死的。
克拉克马上联想到:这种“可以呼吸”的溶液能不能作为人体血液的代用品呢?
克拉克又做了一个实验,他用氟碳化合物(分子式为C8F16O)的溶液对大鼠实行心脏灌流,结果获得成功。遗憾的是,克拉克所用的这一种氟碳化合物颗粒太大,注入体内后不能顺利排到体外,如果在器官内沉积下来,便会慢慢中毒。
第二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盖耶教授用另一种氟碳化合物全氟三丁胺分子置换了一只大鼠的全部血液,这只大鼠竟活了8个小时,虽然这种化合物比FX80好得多,但还有容易堵塞微血管的缺点。
不久日本神户大学的科研人员,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把全氟萘烷和全氟三-内胺按7∶3的比例混合起来,制成像牛奶一样的乳白色浮悬液。临床证明这种浮悬液对病人安全可靠。至此,“人造血液”终于研制成功了!
我国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科学工作者,在1980年研制出“氟碳超细人造血液乳剂”,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如今,世界上研究出的“氟碳化合物血液”类型颇多,用做血液研究的氟碳化合物就有许多种:如全氟丁基四氢呋喃、全氟三丁胺、全氟三丙胺、全氟萘烷、全氟三甲萘烷、全氟醚等。除氟碳化合物以外,还含有甘油、卵磷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碳酸钠、葡萄糖等一系列化学物质。
虽然人造血液种类繁多,但是,都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能有效地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氟碳化合物能代替血红蛋白将氧气捕捉起来,送到各组成细胞中参加生物氧化反应!然后再将氧化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传送出去。
其次,人造血液没有血型之分,人人可以输用,它与各种血型的血液混合,不会引起抗体抗原反应,是名符其实的“万能输用血”。
第三,人造血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能够保存一至三年,并可随时取用。
人造血液是不是完美无缺了呢?不是的。它仍然有许多缺点,例如,它没有白血球,不能抵抗外来病菌和病毒的侵入;不含血小板,没有凝血的功能;不会产生抗体,缺乏免疫能力;不含人体血液中的酶,有些生物化学反应无法进行;况且,氟碳化合物难以被人体吸收,它在血管内循环过程中,会以异物形态积累下来,因而它不能像血液那样可长久地使用。要弥补这些不足,无疑要添加某些具有生物化学活性的化学物质,那么用什么化学物质最合适呢?
这有待后来科学工作者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