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灯节”是波兰民间传说的一个盛大节日,在每年夏至的前一天夜晚举行,所以又叫“夏至前夜节”。这一天,在波兰最大的河流维斯瓦河畔靠近华沙市古城的河段两岸,大人小孩,熙熙攘攘。远方河面上光亮点点,忽明忽暗,正随波漂来。渐渐地,光亮连成一条翻腾戏水的火红“巨龙”。距离越来越短,“巨龙”又慢慢地分解成无数只“丹顶鹤”。待“丹顶鹤”漂浮到近前,只见一块块白色小木板上放着鲜花和松枝编织的花环。每块木板的一角都有一个红艳艳的灯烛散发着光芒。这些花环河灯大群大队地从两岸欢欣雀跃的人们面前悠然漂过。此时一束束礼花从河岸上升起,有的像是颗颗璀璨的明珠自天坠落:有的像是万朵繁花在碧波上空怒放;穿插在礼花丛中的各色曳光弹和探照灯光好似彩带飞舞。礼花、光带照在河面上,同河中漂游的“丹顶鹤”群交相呼应,宛如缥缈仙境。
这一全民性的节日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波兰处于群雄割据。小国林立的状态。各个小国之间战争频繁,生灵屡遭涂炭。一次,两个小国战火再起,一个小国向另一个小国发动进攻。这个小国的年轻王子英俊、勇敢,他反对这种兄弟之间的战争。然而父命难违,他奉命率军出征,一直打到了被攻小国的京城郊外。这个小国有位公主美丽善良,她一向为各国相邻而不相安的处境所困扰。这一天,她得知邻国已兵临城下,毅然决定亲自去见王子,晓以大义,劝其退兵,让两国不再兵戎相见,百姓世世代代和平相处。两人一见,公主所言正是王子所思,谈得十分投机。这以后,他们又多次见面,相互爱慕之情越来越深,最后,两个人决定缔结连理,两国永不再打仗,永世和好。王子遂率兵回归故里,这件化干戈为良缘的美谈,很快传到了两国国王的耳朵里,一个重责王子,另一个怒斥女儿,不允许他们结婚。王子和公主竭力抗争,却无法改变双方父王顽固的态度。在夏至的前夜,他俩来到两国边界的维斯瓦河畔,相对垂泪,最后携手纵身跳入维斯瓦河,以死明志。他们的死震动了两国国王,他们哭天捶地,顿足捶胸,却挽不回儿女的生命了。王子和公主的死也震动了两国臣民。他们自问,我们干吗要如此互相仇视呢?两位国王悔恨自己的愚蠢,他们走到一起,相约停止征战,永远和好。
这件事成了一个契机。从此波兰大地上各小国相继效法,兄弟之间不再争斗,渐渐终于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波兰国家。忠贞于爱情并以牺牲自我换来和平与统一的王子和公主,受到波兰人民深深的崇敬和爱戴。为了纪念他们,每年到夏至的前夜,人们便纷纷来到维斯瓦河边,把自己编织的一个个花环,点燃的灯烛,放到河里去祭奠这对深明大义的忠诚恋人,期望让河灯照明路途,使王子和公主平安返回家园。
时光年复一年地过去了,波兰人欢度河灯节的意义和方式,也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不知什么时候起,姑娘们在编织河灯时悄悄地在美丽的花环中编进自己对爱情的追求。她们在一个小纸条上写下自己的心愿:“但愿这一年,有一个称心的人儿会找到我!”然后把纸条藏在花环里面,让它顺水漂去。据说,当年每到这一天,单身的小伙子们个个驾着轻舟在维斯瓦河中漂动,等待花环来到自己船边,把它捞起来。花环中的小纸条充当了红娘,引他寻找到理想的人生伴侣。
在农村,当这一天夜幕低垂时,人们在小山坡上点起堆堆篝火,大家一群一伙地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小伙子们一心想讨好姑娘,争先显露自己的勇敢和本领,不住地在篝火堆上跃过来,跳过去,并对心爱的姑娘唱上一支又一支的情歌。姑娘的心被打动了,双双对对手挽起手,悄悄离开篝火,向夜幕的深处走去。这一天也就成了许多幸福情侣终生不忘的定情之日。
波兰人民非常珍视自己美好的习俗,“河灯节”便这样世代相传地保持至今。
俄罗斯有一百多个民族,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传统、风俗和礼仪;这不但给那里的人民生活增添了欢乐和情趣,而且像一幅五彩缤纷的风情画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俄罗斯有用面包和盐迎宾的习惯,以此象征尊敬、友好、亲切。平时在各种喜庆活动中,常常可以见到姑娘们用盘子给客人端上面包和盐。客人接过面包后先吻一下,然后掰一小块,撒上一点盐品尝一下,以示感谢主人的盛情。据传,盐在过去是无价之宝。匈奴首领阿提拉(公元5世纪)为了沉重打击敌人,破坏了盐场。在9世纪~11世纪的俄罗斯公国只有贵宾席上才有盐。如果宴上没有盐碟,那么客人就是受到冷遇。如果说:我同他吃了一普特盐。这就意味着是好朋友。如果打破了盐碟就意味着吵架,主人会感到不悦。
用棉或麻织成的绣花巾,在许多民族举行各种礼仪活动中被视为不可缺少的神圣物品。斯拉夫人把它看做是婚姻巩固的象征,而摩尔达维亚人则当作缔结婚姻的重要物品。在乌克兰人的各种喜庆活动中,如果没有绣花巾那将是不可想像的。有的地方在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站在铺有绣花巾的地面上,由新婚夫妇扯住绣花巾的一头,由媒人扯着另一头,意味着永不分离。在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区,人们喜欢用绣花巾装饰房屋的墙壁,既美观又吉祥。
在俄罗斯人生活中有不少关于猫的传说,乔迁之喜时,首先要让猫进去,以便让它抓老鼠,即使主人没有猫,也要向朋友借养一只。但另一种说法是祖先迷信巫术,如果猫先进新房,魔鬼就会向猫扑去,但要想制服伸出利爪的猫却不容易,所以人们把希望寄托在猫身上。有些迷信的人用猫预言或预测天气:猫用爪洗脸预测有客人来;若依偎着客人叫,便意味着客人是好人;如果猫缩成一团,即意味着天气变冷;早晨出门在马路上遇见猫,则意味着不吉利。
俄罗斯人居住在不同地区,但他们仍保留着自己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例如在复活节时要烤圆面包,做带有香料的奶渣团,染彩蛋或在煮好的鸡蛋上画图。俄罗斯人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俄罗斯农村常常举行对歌晚会,人们在三弦琴或手风琴的伴奏下,朗诵讽刺四行诗或跳环舞,即使大雪纷飞,人们仍然兴致勃勃地在雪地里尽情欢乐。
也许是天气过于寒冷的原因,俄罗斯人喜欢喝伏特加酒,喝酒时总喜欢吃酸菜、黄瓜、咸鲱鱼、生葱,许多人往往毫无克制地喝得酩酊大醉。不过,近年来由于政府大力开展反酗酒运动,情况才有所好转。所以,在现代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多的是在节日或进行交际时才喝酒,平时最普遍的交际形式还是喝茶,而且一般喜欢喝红茶加糖。不过,他们与我国人民喝茶习惯所不同的是,俄罗斯人喝茶时桌上要摆上金属制的茶炊,顶上放一个小茶壶,既为了保存热气,又可作泡茶用。然后,每人倒上点浓茶,再按自己的喜好冲上点开水,再配上糖、牛奶、果酱等,往往一喝就是一二个小时,边喝边聊天。
俄罗斯人,特别是农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洗蒸气浴。在城市里有蒸气浴澡堂,洗澡时用一束带叶子的桦树枝捆成笤帚,在蒸气室里抽打身子直至出汗。在乡村,农民在河边或水井旁搭起浴室,把石头烧红,然后将冷水洒在石头上,再用桦叶枝条抽打身子,当热气上升到难以忍受时,人们才从浴室里跑出来凉水洗身;如果是冬天,就在雪地里打滚,然后再跑回浴室。据说,通过这样流大汗不仅能把身上的污垢从毛孔洗刷干净,而且可以治百病。
在冬季,三套马车是不可缺少的娱乐形式,每逢节日或休息天,人们都喜欢到公园里领略一下这种俄罗斯风情。俄罗斯的三套马车是三匹马同时拉一辆车或雪橇,因而称大套车。三匹马的套法也比较特殊,其形状像一把扇子,主马在中间,另两匹马分列两边,中间的马小跑,两边的马大跑。这种大套马车的特点是速度快,套法与众不同,马车装饰得五彩缤纷,马也披上了彩带。在雪地里乘着三套马车兜风确实别有一番情趣。
驾驭三套马车需要有熟练的技术才能使马车在狭窄的道路上奔驰,并使两辆车在相遇时绕过去而不出事故。过去,从莫斯科到偏远的城市,公路上就设有不少驿站,过路人可以在这里停留或换马。据说,在上世纪末,从莫斯科到西伯利亚的公路上有16000多名车夫驾驭马车在公路上来往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