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冰川地貌发育:第四纪时,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武木冰期时的雪线曾经降到1200米的高度(现代雪线的高度是2500~3200米),而冰舌则下降到山前地带的谷口,因此各种类型的冰川地貌都很发育,高山的冰蚀地貌尤其典型。现在阿尔卑斯山脉还有约400千米2的现代冰川,各种冰蚀地貌还在继续发育着。
(3)山岭多隘口:阿尔卑斯山脉是由许多山岭和山汇组成的复杂的山地体系。各山岭间夹以纵谷,纵谷之间又有横谷或隘口相沟通,这种隘口仅在瑞士境内就有200多处。因此阿尔卑斯山脉虽然峰峦重叠、绵延千里,但是并不构成严重的交通障碍,而且自古以来,阿尔卑斯通道一向就是重要的国际交通运输线。
(4)东、西部的地形不同:阿尔卑斯山脉可以以博登湖经莱茵河、斯普吕根山口到科摩湖一线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阿尔卑斯呈弧形走向,高度较大,4000米以上的山峰绝大部分都在这里,现代冰川面积广大,高山地貌非常典型;东阿尔卑斯呈西东走向,高度较小,而且由西向东逐渐降低。西阿尔卑斯山幅较窄,山岭分布比较紧密,山坡不对称,内侧由中央结晶岩带直接陡降到波河平原,外侧有比较宽广的山前地带;东阿尔卑斯山幅较宽,向东呈扇形展开,纵谷也比较宽广,山脉的南北坡比较对称,都有面积相当大的山前地带。
瑞士高原和巴伐利亚高原位于阿尔卑斯山北坡的山前拗陷地带,由第三纪和第四纪的陆相沉积物(即所谓磨拉斯层)构成。在阿尔卑斯造山运动的最后阶段,这些碎屑沉积物被挤压,形成“表层褶皱”,地表有很厚的冰川沉积物和冰水沉积物。瑞士高原地表丘陵起伏,并且分布着很多湖泊;巴伐利亚高原比较平缓,湖泊也较少,但沼泽比较多。
四、喀尔巴阡区
本区包括喀尔巴阡山脉、多瑙河中游平原和多瑙河下游平原三部分。
喀尔巴阡山脉西起维也纳盆地,蜿蜒曲折,直到多瑙河畔的铁门,其长度大体上与阿尔卑斯山脉相当。
喀尔巴阡山脉的形成早于阿尔卑斯山脉,正当阿尔卑斯山脉的造山运动达到高潮时,喀尔巴阡山脉已经完成了它的整个造山过程。此后即进入剥蚀均夷阶段。第三纪末,整个山脉发生不均衡抬升,同时两侧相对下陷,并伴随着断裂和火山活动,内侧形成断断续续的火山岩带,外侧则成为复理石层带。
喀尔巴阡山脉与阿尔卑斯山脉一样,属于新褶皱山脉,但在地质构造上和地形上都有许多区别于后者的特点:(1)高度不同:前者高度一般不超过2000米,其中有1/2的面积在1000米以下,最高峰格尔拉霍夫斯基峰只有2655米,因此这里没有现代冰川。第四纪冰川的面积也不大,冰川地貌仅见于西喀尔巴阡和南喀尔巴阡的部分地区。
(2)岩石组成不同:阿尔卑斯山脉拥有连绵不断的结晶岩山岭,而这里的结晶岩带却时断时续,形如岛屿,石灰岩山岭也很少见,而在阿尔卑斯山脉比重不大的复理石沉积,在这里却分布十分广泛。因此这里的地貌以山顶浑圆,山坡平缓的中山地貌占优势,只有少数由坚硬结晶岩构成的高山才具有阿尔卑斯式地貌。第三纪的火山活动在阿尔卑斯很少见,但对喀尔巴阡山脉却很重要。山脉的内侧有许多由火山岩构成的山岭。
(3)断层发育不同:喀尔巴阡山脉断层发达,形成许多小地垒和小盆地,地垒具有断块山性质,这在阿尔卑斯山脉也是很难见到的。
多瑙河中游平原又称匈牙利平原。它的基底是海西山地的一个残片,中新世末开始下沉,平原中部的钻井资料证明,基底上面的海相和陆相沉积物厚达2000~3000米。
匈牙利平原在地形上可以分为二部分:多瑙河以东是一高度大约在100米左右的平坦的平原;多瑙河以西由于古地块下沉后又有回升,地面缓丘状起伏,其中巴空尼山高出附近地面200米左右;最高点海拔713米。
多瑙河下游平原又称瓦拉几亚平原,第三纪时它是黑海的一个海湾,由南喀尔巴阡冲刷下来的物质充填而成,但是又受到发源于南喀尔巴阡诸河流的切割,地面呈丘陵状,只有宽广的多瑙河泛滥平原才是瓦拉几亚平原的平坦部分。
中欧位于中纬度的东欧和西欧之间,气候具有自西向东过渡的性质。气候的东西差异以冬季最明显。1月0℃等温线从波罗的海沿岸的卢卑克向南,经格廷根和普福尔次海姆,直到洛桑。此线以东,有两三个月在0℃以下,1月均温可降到-4℃左右。夏季气温自北而南递增,大部分地区在16℃~22℃之间。气温年较差自西而东增大,显示气候的大陆性气候也沿这一方向增加,例如,柏林的年较差是18.9℃,华沙则已接近20℃;南部地区年较差向东递增的趋势更明显,巴登的年较差是17.2℃,布达佩斯是22.7℃,布加勒斯特则达25.8℃,与大陆性气候的东欧相差不大。本区降水一般为500~800毫米,有些山地的迎风坡可能更多一些。西部地区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夏雨的比重愈往东愈大,柏林、华沙、布达佩斯、布加勒斯特等地夏雨都占全年降水量的1/3以上。南部地区由于受地中海气旋影响,秋末往往出现第二个降水高峰,如匈牙利西南部的贝奇,夏雨的比重是29.2%,秋雨也在26.3%以上。因此中欧的气候不但表现为自西向东的过渡,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为自北向南的过渡。
总之,中欧的气候是温和的,冬不太冷,夏不太热,降水适中,大多数地区没有干旱的感觉。这种气候条件适宜于木本植物的生长,阔叶林是本区的地带性植被。但是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自然植被遭到很大破坏。人工栽植林中,针叶树的比重很大。多瑙河中下游平原由于降水较少(年降水量为600~500毫米,甚至更少),夏季气温较高(平均为20℃~22℃),植被以森林草原或草原为主。
南欧大区
南欧包括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及地中海中的一些岛屿。这一地区南北宽1000千米,东西长3500千米,面积广大,自然条件复杂,但是共同性也很突出。
(1)这里具有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式气候。这种气候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冬夏气压的变化和风带的移动,导致南欧北部地区春秋两季降水量最多;向南,两次降水高峰逐渐合二为一,以冬季降水最多。夏季干燥程度也由北而南逐渐加强。年降水量一般北部比南部多,西部比东部多,但是降水分布的这一规律又因地形的影响而复杂化。
南欧的纬度相当于我国东北南部和华北地区,但是冬季比我国上述地区暖和得多,沿海地区1月均温都在5℃以上,7月均温在24℃~28℃之间,绝对最高温可达40℃以上。
(2)在构造上,本区都是阿尔卑斯褶皱带的一部分,中生代石灰岩和其他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很广;同时各个部分都有相当规模的结晶岩古地块。在地形上,以中等高度的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很小。
(3)由于陆地的水平轮廓破碎和平原面积小,南欧没有大河,而且各河基本上无航行之利,但是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4)硬叶常绿木本群落是本区的地带性植被,由于人类开发本地的历史悠久,森林大部遭到破坏,而代之以不同类型的灌丛,其中以马基群落分布最广。
尽管南欧的自然界具有许多很突出的共同点,但因范围广大,而且各大半岛之间又有水域相隔,呈互相孤立状态,各地景观的差异也很明显。
一、伊比利亚半岛区
伊比利亚半岛位于南欧的最西部,其核心部分是一强烈准平原化的海西结晶岩地块,在阿尔卑斯运动期间发生断裂和抬升,形成现今的梅塞塔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