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种地理学研究人类各人种的形成、地域分布、迁移及其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人种或种族,是指在体质(如肤色、眼色、发型和发色、身长、面型、头型、鼻型)特征以及血型、遗传性疾病等方面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状的人群。在生物学上,世界现生的人类都属于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的智人种。由于过去人类受到自然界的严重束缚,各个人群长时期地生活在相当隔离的各个地理环境中,在体质上形成了互不相同的适应性特征,这些特征世代相传,致使人类分衍成为若干具有明显体质差异的种族。因此,不同的人种或种族实际上是智人种的各地方性亚种。
法国贝尼埃和瑞典林奈早在1684年和1758年对世界人类进行了人种划分,但是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对人种进行研究的是德国格丁根大学教授布卢门巴赫。他在1775年发表《人种的自然起源》,依据肤色、发型、身高等体质特征和原始分布区域,把人类划分为5个人种:高加索人种、蒙古人种、埃塞俄比亚人种、亚美利加人种、马来人种。这个划分其实是人种的地理分类。1800年,法国居维叶把人类划分为3个人种:高加索人种、蒙古人种和尼格罗人种。1870年,英国赫胥黎把人类划分为4个人种:高加索人种、蒙古人种、尼格罗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1927年,当时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的澳大利亚地理学家泰勒发表著作《环境与人种》(曾译为《人种地理学》),详述了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对人种的影响,以及各人种的区域分布,有力地促进了人种地理学的建立。1929年,德国伦什依据人种一词本身带有地理分布的性质,以及各人种之间愈来愈混合等事实,倡议用“地理人种”和次一级的“地域人种”两个词。1961年,美国加恩提出更低一级的“小人种”一词,并首次采用上述3级系统,把全世界人类划分为9大地理人种,32个地域人种,发展了人种地理学。
研究内容主要是关于人种的分布。300多年来,学者们对世界人种的分类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方案。用肤色和发型等体质特征划分人种的三分法和四分法流行时间很长。三分法将世界人种划分为3大人种:源于中亚和东亚干旱草原与半沙漠地区的蒙古人种,又称亚美人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北极地区。源于非洲赤道地区的尼格罗人种,又名赤道人种,原主要分布于非洲,由于殖民主义者的贩卖等一系列原因,该人种后来广布南、北美洲。源于南欧、北非和西亚接壤地区的高加索人种,又名欧罗巴人种,1500年前,主要分布于欧洲、北非、西南亚等地,以后该人种的足迹遍及世界,特别是在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四分法则将澳大利亚(原住居民)人种单独划出,与上述3大人种相并列。澳大利亚人种分布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等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学者们采用更精确的方法研究血型、遗传因子和免疫系统,并综合考虑体质特征和地域障碍等因素后,将人类划分为7~9个地理人种。人种的迁移及其对分布的影响。例如1500年以后,高加索人种向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迅速扩张,随之尼格罗人种向南、北美洲等地大量迁移,使世界人种分布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促进了各人种之间的融合,产生一些新的人种。人种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不同的人种带有不同地理环境的印痕,如尼格罗人种由于长期生活在热带地区,形成了一系列适应性生理特征,黑色的肤色可保护皮肤免受日光的灼伤;浓密的卷发可防止头被日光晒昏;宽厚的鼻、唇扩大了黏膜面积,可促进蒸发散热。北欧地域人种长期生活在较寒冷地区,鼻子高而狭窄,使冷空气经过预热后再进入气管和肺部;肤色浅白,可使皮肤少受冻伤;身材高壮。
人种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人种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地理学中,有人把它划归为自然地理学的分支,也有人把它划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
地理人种
地理人种在相当于洲的范围内,由于地理隔离所形成的在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又称洲区人种。它是包含地域人种和小人种的最大的人种分类单位。由德国伦什于1929年首次提出,美国加恩在1961年给予科学定义,并使用推广。
地理人种是人群对相当于洲区范围自然环境的长期而连续地适应所产生的结果。同一地理人种内的不同人群仍有各种差异,但他们的共性要大于差异性。地理人种分布范围相当广,但与各洲界不完全重合。例如,欧洲地理人种的最东端不是欧、亚两洲的交接处,而在西亚;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北的人群,不属于非洲地理人种,而属于欧洲地理人种。
1961年,加恩将全世界人类划分为九大地理人种。
(1)亚洲地理人种,又称蒙古地理人种。是居住在亚洲大陆(除西亚)及其附近岛屿,以及北美洲北极地区的人群,包括蒙古地域人种、西藏地域人种、华北地域人种、东南亚地域人种和爱斯基摩地域人种等。
(2)欧洲地理人种,又称高加索地理人种。是主要居住在欧洲、北非和西亚地区的人群,包括东北欧地域人种、西北欧地域人种、阿尔卑斯地域人种和地中海地域人种等。自公元1500年以后,欧洲地理人种经历了一场异常迅速的扩张活动,大量移居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3)非洲地理人种,又称尼格罗地理人种。是主要居住在非洲撒哈拉地区以南的人群,包括森林尼格罗地域人种、俾格米地域人种、班图地域人种、布须曼和霍屯督地域人种(即开普地域人种),以及东非地域人种、苏丹地域人种和南非有色地域人种等。1500年以后,随欧洲地理人种大量迁入美洲,非洲地理人种亦大批移入北美洲、加勒比群岛等地区。
(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是原居住南、北美洲和加勒比群岛的人群,包括北美印第安地域人种、中美印第安地域人种、南美印第安地域人种、福吉安地域人种(即火地岛地域人种)等。1500年以来,欧洲地理人种的迁入,使美洲印第安人数大减,且大都被迫离开原居住地。现在的北美洲居民不少是非洲人和欧洲人的混血后裔,南美洲居民大量是印第安人与欧洲人的混血后裔,加勒比地区居民不少是印第安人和非洲人的混血后裔。
(5)印度地理人种。是居住在印度次大陆的人群,包括印度地域人种、达罗毗荼地域人种等。
(6)澳大利亚地理人种。原居住于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的人群,包括已于1876年灭绝的塔斯马尼亚地域人种,以及默里澳大利亚地域人种和卡奔塔澳大利亚地域人种。由于18世纪以来欧洲人的大量迁入,现在欧洲人及其与当地人的混血后裔已占澳大利亚居民的绝大多数。
(7)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又称美拉尼西亚-巴布亚地理人种。是居住在新几内亚、斐济群岛和西太平洋其他岛屿的人群。
(8)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居住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以及西南太平洋一些岛屿的人群。
(9)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居住于东太平洋广大地区,自夏威夷、波利尼西亚群岛到新西兰一带的人群。
有的学者主张把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划入澳大利亚地理人种,成为澳大利亚地理人种中的一个地域人种。有的学者则提出,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和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应合为太平洋地理人种。还有的学者认为,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和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可合为大洋洲地理人种。所以到目前为止,有7~9个世界地理人种划分的不同方案。
地域人种
地域人种是指由于地理隔离或社会禁令的限制,在一定地域中长期内婚的人群。这一概念由德国伦什于1929年提出,1961年美国加恩给以科学定义,并使用推广,得到国际人类学界和地理学界的公认。
地域人种是一个自然人群,大体相当于一个自身婚育的族群或遗传隔离的人群。它是人种的一个基本的进化单位,为地理人种下的次一级单位,包括若干小人种。同一地理人种内不同的地域人种之间,在体质(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和发型、身长、面型、头型、鼻型等)、血型、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居住在中国华北、东北、华南和西藏等地的居民都隶属于亚洲地理人种,但东北和华北的居民属于华北地域人种,华南的居民属于东南亚地域人种,西藏的居民属于西藏地域人种。又如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和百慕大的美洲尼格罗地域人种,又称北美有色地域人种,是非洲尼格罗人和欧洲人长期混合婚配形成的新地域人种。他们的遗传基因约四分之三来自西非诸人群(其中以森林尼格罗地域人种为主),约四分之一来自西欧诸人群(其中以西北欧地域人种为主)。
加恩在1961年将全世界人类划分为32个地域人种。有的专家划分为30个地域人种,有的专家划分为38个地域人种等。
小人种
小人种是指小区域内由于人口稠密、习俗不同所形成的单独遗传的人群。这一概念由加恩于1961年提出。小人种是最低一级人种分类单位,它不是地理隔离的产物,而是由于社会习俗的不同和人口的稠密,本地出生的人不需远离本土婚配,造成长期的内部婚配,历经几个世纪的遗传所形成的人群。小人种的分化在小城镇间比在大城市之间更为明显,因为大城市的居民流动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