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览恐龙前,科学家一定要弄清楚恐龙的类型,知道它的骨头怎样连接,关节如何运动,是两脚站立,还是四肢着地。
展览恐龙的工程浩大,将建造一个钢铁的支架,支撑整副恐龙骨骼。若是那些骨头过于脆弱,不便处理,那就制造一副骨骼的复制品。模制品可以用熟石膏制成。当然现在已使用更轻的材料,如空心的玻璃纤维。科罗拉多州丹佛的自然史博物馆就有一只霸王龙的骨骼,长达12米,它是那么轻,竟能单肢站立。
如果要展出的恐龙缺少了一些骨头,就以其他相同恐龙的骨头来加以复制。
复原或仿制一只像恐龙这种早已灭绝了的动物,拼砌出其骨骼只是工作的起点罢了。科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根据能找到的任何线索或证据,将这种生物完完整整地重现出来。
首先就是在光秃秃的骨头上安肌肉。骨头本身可以提供一些线索,接着,就用上工程学和建筑学的知识了。科学家需要了解,恐龙要活动身体各个部位时,需要什么力量,骨头怎样才能起到杠杆和枢轴的作用,测出产生出这些力量,肌肉应是怎样安排的。
科学家还要了解恐龙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以便较准确地复制出恐龙皮肤下面身体内部的构造。如一只温血的恐龙,它就需要大量能量,心和肺就应十分大;至于冷血动物,它只需要细小的肺脏就行了。
给恐龙上色需要科学家有丰富的想像力,编出一套配色方法。这时的恐龙已经可以展出了,当然,最好的效果是再给恐龙创造出一个适合它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