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引言:
众所周知,南极大陆冰雪覆盖,一座座万年冰山相映成辉,给那里增添了无限美丽和遐想。然而,在那遥远的冰天雪地却有一块冰雪不曾染指的奇妙境地,它是哪里呢?它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南极洲,也叫南极大陆,在地球的最南端,四周被三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着。南极大陆总面积达140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被冰雪覆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即使在短暂的夏季几个月里,也仅有5%的无冰雪覆盖的裸露基岩,称为无冰区或白色沙漠的绿洲。从高空俯瞰,整个南极大陆就是一个中部高四周低、形状极像锅盖的高原。这个被形象地称为冰盖的冰层,平均厚度为2000米,最厚的地方可达4800米。大陆的冰盖与周围海洋中的海冰在冬季连为一体,形成一个总面积超过非洲大陆的白色冰原,这时它的面积要超过3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原。{TP神秘的南极“无雪干谷”1.TIF}
南极大陆冰天雪地,是人类最少涉足的大洲,那里充满了神秘,有许多现象人们至今无法解释,“无雪干谷”就是其中最神秘的一个。
虽然冰层几乎覆盖了整个南极洲,但在南极洲麦克默多湾的东北部,仍有三个相连的谷地:维多利亚谷、赖特谷、泰勒谷。这些谷地边坡陡峭,呈U字形,原由冰川刻蚀而成。谷地周围是被冰雪覆盖的山岭,但奇怪的是谷地中却异常干燥,既无冰雪,也少有降水,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和一堆堆海豹等海兽的骨骸,这里便是“无雪干谷”。“无雪干谷”与周围环境大异,走进这里的人都能明显感到一种死亡的气息,于是它又被称为“死亡之谷”。最早到达“无雪干谷”的是一个叫斯科特的探险家。当时斯科特走进“无雪干谷”的时候,发现这里是一个不毛之地,心里顿时涌起一阵凄凉。这里没有冰,也没有雪,放眼望去只有裸露的岩石和一堆堆海豹的遗骨。斯科特的到来第一次将“无雪干谷”的存在告诉了世人。
由于“无雪干谷”地处神秘的南极大陆,加之其特殊的气候环境,引起了科学家们浓厚的兴趣。经过实地考察,人们首先对于岩石边的兽骨百思不得其解。熟悉南极地形的科学家都知道,最近的海岸离“无雪干谷”也得有数十千米,而远一点的海岸则要有上百千米。习惯于在海岸旁边生活的海豹一般情况下不会离开海岸跑这么远,可这些海豹偏偏违背了通常的生活习性来到这远离大海和食物的地方。那么,海豹为什么要不辞辛劳远离海岸爬到“无雪干谷”呢?科学家们提出了种种假设。{TP神秘的南极“无雪干谷”2.TIF}
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海豹来到这里是因为在海岸上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返回大海的路,误打误撞来到了“无雪干谷”。在这个没有冰雪的干谷地区,海豹因为缺少可以饮用的水,力气耗尽而没能爬出谷地,最后干渴而死,变成了一堆堆白骨。
对于他们的说法,也有人持不同意见。由于存在着鲸类自杀的现象,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海豹跑到“无雪干谷”地区就像鲸类一样是自杀。可是并没有充足的理由和证据证明这些海豹是自杀的,因而又有些科学家认为,这些海豹可能是受到了什么惊吓,在什么东西的驱赶下被迫来到了这里。那么海豹在过去的年代里到底是惧怕什么而慌不择路呢?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将它们驱赶到这里呢?这的确令人费解。
除了神秘的兽骨,“无雪干谷”还有许多让人无法解释的景观,其中“范达湖”就是一个。
新西兰曾在“无雪干谷”的腹地建立起一座考察站,取名“范达考察站”并根据考察站的名字,把考察站旁边的一个湖取名为“范达湖”。但就是这个范达湖却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一些日本的科学家在考察南极时,于1960年也实地考察了无雪干谷的范达湖,奇异的水温现象使他们惊讶万分。他们发现水温在三四米厚的冰层下是0℃左右,越往下水温越高。水温在15米~16米深的地方升到了7.7℃,到了40米以下,水温竟然跟温带地区海水的温度相当,不可思议地达到了25℃。范达湖这种奇怪的水温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纷纷来到这里进行考察。
日本、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的考察队通过研究,从各个角度对这一疑团加以解释,但他们的说法各异,众说纷纭,谁也不能说服谁,长期争论不休。其中有两种学说颇为盛行,一种是地热说,一种是太阳辐射说。
坚持地热说的科学家们认为:罗斯海与“范达湖”相距50千米,在罗斯海附近有两座活火山——默尔本灿和埃里伯斯。前者是一座正处于休眠期的活火山,后者至今仍在喷发。这表明这一带的岩浆活动剧烈,因此会产生很高的地热。在地热的作用下,范达湖就会产生水温上冷下热的现象。然而有很多证据却表明,在无雪干谷地区并没有任何地热活动。这一观点并不足以解释上述现象。
坚持太阳辐射说的专家们则认为,南极在夏天的时候,由于地处极昼期间,太阳照射的时间较长,在长期的太阳照射下,范达湖积蓄了大量的辐射能。强烈的阳光就透过冰层和湖水,把湖底、湖壁都烘暖了。这样,湖底层的咸水就吸收、积蓄了大量剩余阳光中的辐射能,而湖面的冰层则是很好的隔离屏障,阻止了湖内热量的散发,产生一种温室效应。南极热水湖含有丰富的能有效蓄积太阳能的盐溶液,这就是范达湖的温度上冷下热的原因。但有许多人并不同意此种说法。他们认为:南极夏季日照时间虽长,但多为阴天,因此地面能够吸收到太阳的辐射能很少,同时又有90%以上的辐射能被冰面反射,能够到达水面下的辐射能就更少了,不可能使表面的水温升高。另外,如果暖水下沉,那么必然使整个水层的水温升高,而不可能仅仅是底层的水温升高。况且,南极的极夜时间足足有半年,在此情况下,范达湖要想储存太阳辐射就更加难上加难。这样一来,太阳辐射说的理论又站不住脚了。
美国学者威尔逊和日本学者鸟居铁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论点:虽然南极的夏季少晴天,地表只能吸收很少的太阳辐射,但是透明的冰层对太阳光仍有一定的透射率。这样,靠近表层的冰层会或多或少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此外,冬季凛冽的大风会将这一地区的积雪层吹得很薄,而每到夏季,裸露的岩石又使地表能够吸收充足的热量。日积月累,湖水表层及冰层下的温度便有所上升,最后到了融化的程度。由于底层盐度较高,密度较大,底层不会上升,结果就使高温的特性保留下来。同时,在冬天时表层水有失热现象,底层水则由于上层水层的保护,失热较少,因而可以保持特别高的水温。据一些科学家的观测记录显示,此说法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在无雪干谷地区范达湖的秘密还没有被最后破解时,探索者们又发现了另一个无法解释的现象。
从范达湖往西10千米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湖泊。这个小湖直径约数百米,而湖深却只有30厘米。这是一个奇怪的湖泊,即使在-50℃的时候都不会结冰。人们管它叫“汤潘湖”。“汤潘湖”的湖水盐度非常高,如果把一杯湖水泼到地上,眨眼之间就会在地面上析出一层薄薄的盐。由于这一奇特的现象,科学家们对汤潘湖进行了仔细深入的探究,发现湖水就是到了-57℃的时候也不会结冰。这可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不冻湖”。
那么,汤潘湖的湖水为什么不会结冰呢?有人说因为湖里的盐分高,以至于湖水不会结冰。有人则分析说,汤潘湖在极低的温度下不结冰,除湖水中较高的盐度之外,地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除此之外,在无雪干谷地区人们还发现一个奇特的湖,这个湖的湖面结满了冰,可是经过钻探,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湖整个都结着冰,几乎就是一个大冰块。人们管这个湖叫做“皮达湖”,又称为“永冻之湖”。皮达湖为什么一年到头都结着冰而不融化呢?这又是一个迷。
南极洲不仅美丽,还很神奇,有着众多的不解之迷。无雪干谷、上冷下热的范达湖、常年不结冰的汤潘湖、一年到头永冻的皮达湖……这一个个难以解释的现象为南极披上了一层层神秘的面纱,吸引着各国探索者的目光,也仿佛在告诉人类,征服自然之路任重而道远,但却其乐无穷。
[问题在线]:
都说南极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它的气候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专家释疑]: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再加上冰雪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等,使得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其平均气温比北极要低20度。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度。南极沿海地区的年平均温度为零下17~20度左右;而内陆地区为年平均温度则为零下40~50度;东南极高原地区最为寒冷,年平均气温低达零下57度。到现在为止,地球上观测到的最低气温为摄氏零下89.6度,这是1983年7月在纽西兰南极观测站记录到的,在这样的低温下,普通的钢铁会变得像玻璃一般脆;如果把一杯水泼向空中,落下来的竟然是一片冰晶。
南极不仅是世界最冷的地方,也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区。那里平均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有300天,年平均风速19.4米/秒。1972年澳大利亚莫森站观测到的最大风速为82米/秒。法国迪尔维尔站曾观测到风速达100米/秒的飓风,这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是迄今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风速。南极风暴所以这样强大,原因在于南极大陆雪面温度低,附近的空气迅速被冷却收缩而变重,密度增大。而覆盖南极大陆的冰盖就像一块中部厚、四周薄的“铁饼”,形成一个中心高原与沿海地区之间的陡坡地形。变重了的冷空气从内陆高处沿斜面急剧下滑,到了沿海地带,因地势骤然下降,使冷气流下滑的速度加大,于是形成了强劲的、速度极快的下降风。南极没有四季之分,仅有暖、寒季的区别。暖季11月至3月;寒季4月至10月。暖季时,沿岸地带平均温度很少超过零摄氏度,内陆地区平均温度为零下20至零下35摄氏度;寒季时,沿岸地带为零下20至零下30摄氏度,内陆地区为零下40至零下70摄氏度。1967年初,挪威在极点附近测得零下94.5摄氏度的低温。据估计,在东南极洲上可能存在零下95至零下100摄氏度的低温。
[探索指南]:
南极洲人烟罕至,却又处处充满了神秘。无雪干谷里为什么会出现海豹等海兽的骨骇呢?范达湖为什么上冷下热呢?汤潘湖为什么常年不结冰呢?皮达湖又为什么整个湖都结满了冰呢?这一个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