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引言:
海里有淡水河?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然而,世界上就真的有不少海水中的淡水河。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去探访一下这不可思议的海中淡水河。
人们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中航行,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眼睁睁地看着那清澈碧蓝的海水却不能饮用解渴。尤其是遇到海难,需要淡水救命之时,这种遗憾就更加明显了。于是,常年生活在海洋上的水手、渔人,都渴望能有那么一种宝贝,可以把又苦又涩的海水变成甜美可口的淡水,让大家放开肚子喝个饱。
最先提出这个大胆而美好的设想的,是一个中国的宋朝人,名叫周密。他写了本《癸辛杂谈》,书中描写了一个会造淡水的“宝贝”的故事。
故事说,在一家杂货店院子一角有一个奇特的东西。说它是个大缸,可是没有底;说它似烟囱,可又太粗大。而且它的材料也很特别,非竹非木,非金属亦非砖石,不知是用什么做成的。店主也叫不出它的名字,不知道它有什么用途。一直以来,它被丢在墙角,没人理会。
有一天,一个海船商人路过此地到杂货店选购物品,偶然发现这一奇物。他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爱不释手。
店主见商人如此看重此物就好奇地走来,问商人买不买。海商忙说:“买!你要多少银子?”
店主一看有人想买这无用的东西,就想大捞一笔,他狮子大开口:“这是我店祖传的物品,非十两不卖。”
海商二话不说,掏出十两银子,叫人将此物抬走了。
店主非常纳闷,问道:“你花那么多银子买此物何用?”
海商告诉他:“这是一件宝贝,名字叫‘海井’,是一口专造淡水的井。在海上,只要把它放到海里,就不愁没有淡水喝。”
说完,海商又取出一百两银子,赠给店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人们已造出了海水淡化机,将千百年来人们美好的想象变成了现实。可是茫茫大海中,有没有自然产生的淡水呢?
1489年,意大利出生的航海家哥伦布在完成了第三次横渡大西洋的航行之后,向人们谈起这样一件事:在这次航行中,当他的船航行至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河口外面时,船上的淡水所剩无几,干渴难忍的船员们为了争夺一点淡水大打出手。激战中,一名船员被仍进大海。有人不忍见他淹死,急忙拿出救生圈,正准备抛给落水的船员时,却听见这位落水的船员惊奇地叫着:“淡水!淡水!”只见他喝几口海水,挥动双臂呼喊几声。船员们听到淡水,马上停止了殴斗,有的拿着水桶汲水,有的干脆跳入海中喝个够。{TP海水中的淡水河.TIF}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河口附近的海面上,有一块淡水区。
在海里遇见淡水河的事可不是仅此一例。曾经有一支日本捕渔船队在南美阿根廷沿岸作业。由于阿根廷爆发革命战争,传队不准靠岸补给,只好停在拉普拉塔河口外面。几天过去了,船队的食物、淡水快用尽了,只得向岸上发报求救。很快,阿根廷派交通艇送来了粮食、蔬菜,可是却没有一滴淡水。船队只好再次发电报,请求补给淡水。回电却说:“贵船即在淡水之中。”
“什么?我们明明漂泊在还上,哪会是在淡水中?”船员们将信将疑地提上一桶水一尝,果然是淡水!
可见,这里又是一块淡水区。
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以东海面上,也有一块直径约30米的淡水区。看上去,它碧绿清澈,和周围海水不大一样,仿佛是深蓝色的软缎上镶了一块圆圆的绿宝石。摸一摸,它的水温和周围的海水也不一样,再尝一口,一点苦涩的味道也没有,果然是淡水。
如今,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红外航空摄影,又找到了许多大海中的淡水河。如日本若狭湾和千叶县东京湾一带海域就有淡水区。据查,仅太平洋夏威夷群岛附近浅海区就发现了200多处淡水渗水点。
在中国闽南的漳浦县古雷半岛东面,有一个盛产紫菜的小岛叫菜屿,距菜屿约500米的海面上也有一处奇异的淡水区,叫“玉带泉”。在广袤的大海中,这是苦涩的海水围着的一处淡水,过往的船只都到这里补充淡水,以解燃眉之渴。
说起这个“玉带泉”,还有一段民间传说。据《漳浦县志》记载:相传南宋行将灭亡时,杨太后携二子由海路逃到福州,与陆秀夫、张世杰等大臣会合。后因元兵攻破了建宁府,福州危在旦夕。杨太后、陆秀夫等人率万余名士卒,乘船出海,打算迁到广东崖山建临时行宫。船行至菜屿时,早晨没有淡水可以饮用,杨太后就取少帝玉带投入海中,向天祈祷:“天未亡宋,愿海中涌出甘泉。”话毕,甘泉即出。后人称作玉带泉。
这段传说显然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那么,大海中的淡水河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雨水渗入濒临海洋的陆地表面后,如果地下的透水岩层或裂隙向海里倾斜,海底岩层又有透水层,那么,渗入地下的水就会形成一条河流。在重力的作用下,这条河流就缓缓流入海洋地层下面。一旦遇到出口,地下水就会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像美国佛罗里达半岛那块淡水区的海底,是一个锅底状的小盆地,在这个盆地中央有水势极旺的淡水泉,昼夜不停地将淡水喷向海里。据考察,这个海中海水泉每秒可以涌出40立方米淡水,比陆地上的泉出水量大得多。就这样,泉水在海中日夜喷涌,在风力流的影响下,淡水泉眼斜着上升到海面,形成了奇特的海中淡水河。
除了海底喷泉能产生淡水河之外,大江大河的入海口,由于水量巨大,往往也能形成淡水河。比如在非洲西海岸的刚果河,这条河的淡水能影响到海洋很远的地方,即使远离大陆150千米,航行的船只仍能在海岸里汲取淡水。原来在海水下面有一条宽阔的海底河谷,它是刚果河河槽的延伸。由于刚果河的流量和流域面积均占世界第二位,每秒钟流出的水竟有3.9万立方米。大量的淡水不断沿着海底河槽向海洋中涌来,淡水的势力如此巨大,所以就在海洋上形成了一片奇特的淡水区。前不久,人们在黑海西北部又发现了一处淡水区,其面积约为900—1000平方米,由于多瑙河在这里入海,人们推测它可能是多瑙河延伸造成的。由此推断,我们在文中提到的哥伦布的船在奥里诺科河河口遇到的海中淡水河,想必也是陆地大河的馈赠。
20世纪80年代末,前苏联科学家在太平洋一个水域发现大片海底淡水。这种海底淡水不是海底喷泉喷涌出的,也不是大河河口延伸形成的。科学家认为,这是降水积聚引起密度升高而造成的离子渗透现象。海底岩石中有水汽,沉到海底的降水中也有水汽。当沉入海底的降水团在水压作用下密度升高被压入海底岩石时,水汽会产生异常高压,海底仿佛处于沸腾状态,淡化了的蒸汽水就会从海底不断渗透出来,形成了一条海底淡水河。
中国长江、黄河、珠江等河流的入海口也有淡水存在,而且大陆架海底也蕴藏着淡水资源。1993年1月,浙江省一个海域就发现了海底淡水资源。这里的淡水是长江古河道的延伸。钻探结果证明,有8个砂层含淡水,单井日产水量可达1000吨。这些淡水资源开发出来,可缓解海岛淡水缺乏的状况。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泉”,人们一天都离不开水。按用量标准最高的国家计算,每人每年需要1500—1800吨水。工农业生产也会消耗大量的水。工业上生产一吨合成橡胶需要2500吨水,炼1吨钢要100吨水。农业上生产1吨稻谷要5000吨水。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水,因而淡水就尤其珍贵。据估计,2000年世界淡水用量约为70年代的3倍多!
地球上总储水量约13.6亿立方千米,但其中97.5%为海洋咸水,陆地上的淡水仅占约2.5%。而且淡水中70%是南极、北极的冰川和高山冰川,实际可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34%。近些年来,河流污染严重,淡水利用已出现危机,世界很多国家都缺乏淡水。解决淡水危机,开发利用海洋中的淡水资源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美国地质学家曾向世界各国海洋学家提出报告,建议勘察和利用海洋淡水。他们认为,开发海洋中的淡水资源,要比海水淡化要经济实惠。相信随着陆地“水荒”的日趋加重,人们是不会让大海中的淡水资源白白流掉的。
[问题在线]:
水是生命的源泉。能简单介绍一下我国的淡水资源吗?
[专家释疑]: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相当世界人均占有
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
我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总拥有量约2.7×1012立方米,可供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量为1—1.1×1012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若按人均计,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列为世界第110位。我国是严重的缺水大国,在40多个严重缺水国家中位居前列。而且,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与耕地、人口的地区分布也不相适应。在全国总量中,耕地约占36%、人口约占54%的南方,水资源却占81%,而耕地占45%、人口占38%的北方七省市,水资源仅占9.7%。在时空分布上也不平衡,70%左右的雨水又集中在夏、秋两季,多以暴雨形式出现。以上不利的自然因素,注定了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上世纪末对全国640个城市统计,有300个左右的城市不同程度地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114个,月缺水1600万吨,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损失达2000亿元。
进入21世纪,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据预测,2010年全国总供水量为6200~6500亿立方米,相应的总需水量将达7300亿立方米,供需缺口近1000亿立方米,2030年全国总需水量将达10000亿立方米,全国将缺水4000~4500亿立方米。也就是说,在今后30年中,水资源供水量要增加4000~4500亿立方米,完成这项任务非常艰巨。
水资源是量与质的高度统一,水的污染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由于污水排放量和毒性增加,污水排放前又未能全部妥善处理,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
[探索指南]:
地球上虽然有很多水资源,但是能供人类饮用的却很少。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淡水危机,究竟该怎样行之有效地解决饮水问题呢?这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若再不努力寻找淡水,若干年之后,我们将无水可喝,也许这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可能会是我们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