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29300000003

第3章 挑绣织染(3)

“西兰卡普”的手工艺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位叫西兰的姑娘特别喜爱织锦,她织遍了所见的鲜花,惟独没有织过白果花,而这种花是半夜才开花的。一天当她守候在白果树下等待观看白果树开花时,被嫉妒她的兄嫂害死了。于是西兰姑娘变成了一只美丽的阳雀鸟。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勤劳、善良的姑娘,就把阳雀鸟的花纹织进土家锦中,又用西兰姑娘的名字来为土家锦命名。

“西兰卡普”的织造,采用传统的斜型腰机,通经断纬手工挑织,以棉线为经,以各色彩线为纬,反面织正面看。土家锦多为菱形结构,题材图案大都与土家人民的猎耕生活息息相关。姑娘全凭记忆和熟练的技巧进行挑花织锦。典型的花纹有凤穿牡丹、称勾花、台台花、桌子花、板凳花、实必(小老虎意)、阳雀、马必(小马)等。

湖南龙山县叶玉翠老人,织锦一生,记得100多种织锦图案。为传承土家织锦工艺作出了很大贡献,其作品在国外展出引起轰动。她本人也于20世纪80年代被授予国家级民间工艺大师称号。

苗锦为贵州、云南、湖南等地苗族的创造。“苗锦出贵定”(《滇行纪程》),并与蜀锦密切相关。相传诸葛亮南征来到贵州铜仁,遭到苗族头领率众的顽强抵抗。正在这时,苗寨流行痘疫。诸葛亮得知后,不仅不乘人之危,反而派人为苗民治病,控制了疫情。又送蜀锦衣被帮助患者康复,并传授织锦技术。这种仁义之举感化了苗人,从此苗汉化干戈为玉帛。为了纪念诸葛亮的功绩,苗族将从内地学来的这种锦叫诸葛锦(或称“武侯锦”)。与苗族邻近的侗族也有类似说法。

苗人还因地制宜,用当地出产的五色木棉代替蚕丝,织成木棉锦。色彩斑斓,光彩夺目。苗锦织花带,常作为姑娘的定情物。湘西苗锦被面,采用断色纬挖花织造,背面形成密集如麻的线柬,形似牛肚,故俗称“牛肚被面”。瑶锦在湖南江华被称为“八宝被”,主要用于被面装饰。“八宝被”为当地姑娘最珍贵的嫁妆。姑娘们喜欢在打制八宝被面时将诗文和顺口溜、吉祥话也打织进去,表现了瑶族姑娘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傣锦产于云南傣族居住区,分西双版纳傣锦和德宏傣锦,早在元明之际,以“兜罗锦”、“千崖锦”为代表的德宏傣锦,和“丝幔帐”、“绒绵”为代表的西双版纳傣锦,都已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成为傣族向中原皇朝交纳的珍贵贡品。傣锦纹样以当地人所喜爱和熟悉的蛇、象、孔雀、麒麟、亭台楼阁、缅塔、龙舟等,常常把这些写实形象与抽象的几何图形有机结合,形成傣锦很强的装饰味。在色彩上,西双版纳棉织傣锦以白为主,追求单纯、淡雅之美;德宏丝织锦则大量使用黑,红及翠绿等浓艳色彩,达到隆重、华丽的装饰效果。

此外,云南壮族的壮锦、贵州湖南侗族的侗锦也很有特色。

三、“十”字花开满园春

民间挑花源于以女红为代表的刺绣工艺。它起初应该是依附于刺绣之中,以后由于自身特点而分立出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民间手工艺种类别。

挑花与刺绣的区别在于,挑花是根据经纬线交织的特点,数纱而挑出十字形的针脚,以此为基本单位,用无数个十字形构成花纹图案。它的基本单位是十字形针脚,所以又称“十字绣”。

长江流域的民间挑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四川达县、郫县一带女孩到10岁以后,就开始搜集挑花花样,学习挑花了。当地妇女有“看花”、“撷花”、“访花”、“赛花”习俗。当春暖花开时节,姑娘们三五成群,到山坡田坝,掐了菜花、苕花、紫云英、豌豆花、星星花和野兰草,观察其花瓣和结构规律,将其变为手中挑花。

在岷江中游两岸,“好花村村有,访花村村走”。听说那村出了挑花高手和好作品,姑娘们就会主动去拜访。郫县60多年前,每月朔望,挑花云集、高达数千。这样的花市贸易,也就是“赛花会”。……主持赛花的“劝业会”还要当众发奖。

在湖北黄梅“挑花之乡”出土的明代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26年)的古墓中,女主人头上就搭了一方“福寿双全”图案的挑花头巾,此类图案至今尚在当地流行。

湖北黄梅农家妇女有农历三月三赶庙会习俗。届时她们戴着最美的挑花头巾,披上最美的挑花披巾、揣着最美的挑花手巾,到附近蔡山去赶庙会,借此机会相互观摩、学习挑花技艺。黄梅姑娘出嫁,也要挑选几件亲手挑绣的巾帕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郎。当地情歌唱道:挑花手巾四四方,打个疙瘩甩过墙;

千年不见疙瘩散,万年不见姐丢郎。

姑娘出嫁时,还要挑绣男女两双拖鞋,统在一起,由此得出“同偕到老”的寓意。婚后的新媳妇要为未出世的宝宝挑绣各种衣帽用品。孩子降生,举行“洗三朝”仪式时,娘家人给孩子“送祝米”,也要把给小宝宝挑绣的各类生活用品用红绳串成各种吉祥图案,从箩筐上摆到扁担头,挑在肩上,礼品队伍浩浩荡荡,一派花团锦簇,展示挑绣的工夫,好让人们评头论足。挑花习俗就这样年复一年地传承发展起来。

长江流域民间挑花的主题纹样很丰富,常见的有“百鸟朝凤”、“凤穿牡丹”、“娶亲图”、“状元游街”、“七女送子”、“福寿双全”、“鸳鸯戏莲”、“穆桂英挂帅”、“扑蝶”、“双鱼”等;在表现方法上运用装花、牵花的手法,使得作品花中有花、花里套花、牵枝引蔓,变幻无穷,达到在单纯中求丰富、在重复中求变化的艺术效果。

挑花的风格因各地而异。上游地区羌族和彝族喜用浓艳的彩线搭配挑绣,色彩富丽、绚烂夺目;四川姑娘喜欢在土白布上挑蓝花,叫“宝蓝线挑蓝花花”,显得清纯质朴、爽眼耐看;中游湖北黄梅一带喜用黑底加彩线挑绣、古朴而高雅、湖南瑶族挑花鲜亮厚重、侗族则清丽古雅。土家族挑花构图宏大,气氛热烈;下游安徽合肥、望江、芜湖等地的挑花,喜用江南常见植物和农作物的花纹为挑绣对象,挑绣出豌豆花、栀子花、棉花、桂花、海棠花、亚葫芦花作边花,构成二方连续图案,色彩上也以青白二色为主,规则中有变化,清爽亮洁、朴素大方。

(第四节)蓝白清新沁土香

在民间工艺美术中,有一类以蓝白色调为主构成的生活艺术品,看见了它们,就会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仿佛看到了久别的故土、听到久违的乡音、闻到了一股清新的泥土芳香,这就是民间印染工艺中的扎染、蜡染和蓝印花布工艺。

中国最古老的地理典籍《禹贡》记载,夏时,荆、扬两州给中央上贡的贡品中,就有“玄熏玑组”、“织贝”。“玄熏”是一种经多次染色的黑色和绛红色丝绸、“玑组”是一种穿珠子的彩色丝带、“织贝”也是在织之前,先染丝成色,再按贝纹织成。《禹贡》的成书年代可上溯到公元前5世纪前后,可见,那时长江流域的印染技术已经出现了。

最早的型板印花实物,在江西贵溪的战国岩墓船棺内发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各种染色织物,有20多种色泽,同时还出土了彩绘帛画和印花敷彩纱袍,后者,是用型板在纱底上印好菱形网格底纹,再用笔蘸着朱红、粉白、银灰、墨黑等颜料,按七道工序涂绘而成的。这些都充分说明汉代这一带已具备相当完善的浸染、套染、媒染技术和印染涂料配制、印花技术。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汉代业已掌握了蜡染,这是一种防染工艺。他们种蓝为靛,又利用蜂蜡作为防染原料,制成“兰干斑布”,或称“兰干细布”。《后汉书·南蛮传》记载哀牢人“知染采文”,有“兰干细布”。南朝时,这种蜡染布又称“瑶斑布”,并传入中原,很快普及开来,发展到“贵贱通服之”的地步。

四川的“蜀缬”,唐代已广泛见于典籍,“缬”,古人泛指染、“夹缬”(用镂空花板印染)等,可见当时的染缬技法已更加丰富了。

元代由于黄道婆引进和推广纺织术,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从而带动了印染技术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蓝印花布得以流行,明清时成为我国蓝印花布之乡。

中国的印染工艺,主要有三大类,即古人所谓“绞缬”、“蜡缬”、“夹缬”,也就是今天的扎染,蜡染和蓝印花布,这三类印染工艺在长江流域地区都得到充分地发展,并形成云南扎染、贵州蜡染、南通蓝印花布为代表的三大产地。

一、云南扎染

蓝印花布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是印染中最简便易行的一种方式。方法是先采用针线对面料进行扎、缚、缝、缀后,再浸入染液染制,干后松开扎结线,即可得到有晕染效果的花纹图案。

扎染的制作条件不高,只要备有针线,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绑扎、缝制。由于扎缝的方式、方位和松紧程度不一,所起的皱痕折迹也是千变万化的,印染出来的花纹深浅过度自然,又变幻无穷,有难以言喻之妙。

云南白族有着悠久的染织传统,汉晋时期,滇池四周与永昌等地就“知染采文绣”,产“蚕桑、绵、绢、彩帛、文”,并有“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绵”(《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帛叠”,也称“白叠花布”,它与“兰干细布”都指当时的印染方法。大理南诏国时,南诏的贵族穿“锦缬袄”(《新唐书·南蛮列传》)、王公显贵皆穿花纹、缛秀的冠服,可知当时印染工艺已和中原广泛交流,同步发展。

白族扎染又叫“疙瘩染”,系用本地种植的蓼蓝为靛,通过人工“冷染”而成。白族扎染以周城最为出名。周城是著名的扎染之乡,扎染在清代就闻名遐迩。

在周城,家家有染缸,户户会染布。人们在苍山脚下种植蓼蓝(又名板蓝根)为靛,用作染布原料。

扎染的生产工序有下料、上花型、扎花、浸染、折线、漂洗、晾晒、烫平等。其中绝活有扎花、浸染和漂洗等。扎花全凭手感,要求紧松适度,又要均衡叠制,没有过硬的手上功夫,是难以胜任的;一名熟练的扎花手,一天功夫仅能做出一米复杂的花型,可谓慢工出细活。同样,浸染活计也全凭经验。把扎好花型的白布浸泡于染缸中,然后捞起晾晒,再投入染缸、再捞起……如此反复五、六次,浸泡两三天后,蓝底白花的色泽才纯正、明快。

白族扎染图案大多取材于当地常见的动植物形象。有马牙花、小梅花、毛毛虫、蜘蛛花、珍珠串、飞蝴蝶等。形态万千的蝴蝶纹,是白族扎染中经常表现的主题。这与大理地区蝴蝶品种繁多,人们常于蝴蝶泉边会姑娘的自然、人文景观密切相关。众多的凤凰纹出现在扎染中,则是汉白文化交流影响的结果。有些变形凤凰,与云南的孔雀极为相似,这又掺入了本地文化的因素。传统的白族扎染主要用作服饰,它蓝白清新的格调,奇巧多姿、隽永秀丽的风韵,给过往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贵州蜡染

蜡染又称蜡缬、蜡花,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印染技法。在汉代,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苗族、布依族、瑶族就开始利用蜂蜡和虫白蜡作为防染剂染制土布,之后他们一直用这种方法染制服饰用品,形成传统。

古时候,有一位聪明美丽的苗家姑娘,因为家穷,无钱做花衣花裙,每逢节日,有钱的姑娘都穿上华丽的花衣花裙,上芦笙场和小伙子唱歌跳舞,惟有她闭门织布,暗自伤心。一回,楼板上的蜂窝摔下来,蜂蜡渗在姑娘织好的白布上,凝固成块。姑娘无意间把这段白布浸入染缸中,由于粘了蜡的部分不能染色,刮去蜂蜡,便出现了美丽的蓝白花纹。

姑娘喜出望外,按此法发明了蜡染花布,做成花衣裙。

节日再度来临,姑娘穿上这套蜡染衣裙上芦笙场,人们为她美丽的服饰而惊讶。小伙子们投来羡慕的目光,邀请她一同歌舞;姑娘们也围绕来向她求教制作方法。从此,蜡染就在贵州山乡传开了。

贵州蜡染之乡的小姑娘,六、七岁时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学画蜡花,十多岁时就能画出精致的蜡花。她们围坐的炉火旁,把蜂蜡装在小碗里,放在温火中熔化,一边谈笑歌唱,一边用蜡刀点画蜡画。她们画蜡花一般不用画稿,但却准确生动。能否绘制美丽的蜡染是当地评判姑娘聪明与否的标准,所以擅长蜡染对姑娘来说,不仅仅代表着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财产的象征。

制作蜡染要经过熔蜡、绘蜡、染色、脱蜡等工序,尤其是脱蜡后产生的蜡染“冰纹”效果,令人叫奇称绝!是现代机器印染所不能代替的。

贵州蜡染艺术的风格因地域而异,丹寨的苗族妇女爱以花、鸟、虫、鱼为描绘对象,构图大胆,形象生动;黄平重安江两岸的蜡染,以结构严谨,线条细腻为特点;镇定布依族蜡染,主要取材于龙爪花和茨藜花,色调粗犷明快;安顺苗族地处平地,花艳蝶飞,蜡染多取材花蝶,描摹花蝶相戏的美景、构图活泼、风格潇洒。

当代安顺苗族妇女杨金秀,为远近闻名的蜡染大师,曾多次代表国家出国献艺,为传播中国民间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

三、南通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古称“夹缬”,又称“药斑布”(宋)、“浇花布”(明清)。是用防染白浆(石灰)涂刷于镂空版花纹中,再浸入靛蓝液内染色,取出后退去白浆,即成蓝白花纹。这种方法自古以来广泛流行于长江流域地区。

南通蓝印花布受苏州“药斑布”影响,在明代就已出现了。南通土壤适宜植棉,明嘉靖古墓中出土的细白土布,其质地紧厚结实平整,可见当时南通已具有较高的棉纺织工艺水平。尤其是“通州土布”,亦称“小布”,为当地木机手织的家机布,是染制染蓝印花布的理想坯布。

另一方面,蓝靛染料的大面积种植,为染制蓝印花布提供了充足的染料,椐林颖修撰的明嘉靖《通州志》记载,当时蓝靛作为贡品,岁贡达3500斤。可见蓝靛是南通当时的主要经济物产之一。方志上还有当地“以染布曰小缸青,出如皋者尤擅名”的记载,关于梅福、葛洪发明“小缸青”染料的传说,也在南通广泛流传。

相传起初的蓝印花布,不能大批生产。因为每次收获蓝草、制成靛蓝后,总是有许多来不及使用就沉淀成蓝泥,浪费掉了。

据说有两位染匠,一位姓葛,一位姓梅。一次葛师傅干活后喝了酒,不慎吐在了染缸里。梅师傅怕人看见嫌脏,就顺手用木棍往缸里搅了搅,也没多管它。可是第二天再看缸里,水色由蓝变黄,原先沉淀的蓝泥竟无影无踪。拿块布投入缸中,竟被染成蓝色。就这样,酒糟可以将沉淀的蓝泥再还原成染料,进行染色的方法,就这样被无意中发现了。

从此以后,染店里染蓝再不需要抢时间、赶季节了。只需收获蓝草后,先制成泥状靛蓝,待要染色时再发酵还原成染靛,蓝印花布制作工艺中的难关就这么被梅、葛二匠给攻克了。

梅、葛二匠也被后人奉为印染业的先圣、祖师爷,定期祭奉。

南通地区蓝印花布,主要产地集中在如皋、海门、南通等县的农村集镇。当地染坊很多,大多来料加工。还有一种上门服务的“印花担”,只代客加工刮浆印花而不代客染布,经营方式更为机动灵活。

蓝印花布采用雕版漏印防染工艺,以手工操作为主,用蓝靛染色。图案花卉、山水、人物、动物以及几何纹样和书法纹样,经过艺人巧妙构思,组合在一幅画面之中,并运用象征、谐音、借比等手法,表达吉祥的寓意。在形式上,普遍采用框式结构与中心纹样相结合的组合形式,以双组边缘图案来衬托中心图案,并运用夸张变形的装饰手法来概括、提炼自然物象,使图案表现得质朴可爱、清新秀美。

同类推荐
  • 中国手工艺文化

    中国手工艺文化

    手工艺由人民创造,从生产生活中产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传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传承。但面对着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如何维护我们自身的文化命脉,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特性及文化个性,已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本书中具体讲解了一百多项手工艺的历史渊源和制作过程,图文并茂,便于读者了解我国的手工艺文化,进而激发读者对手工艺的关心与热爱。中国手工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民族情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技及制品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蕴含着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 指间的诗情——钢琴曲(课外雅致生活)

    指间的诗情——钢琴曲(课外雅致生活)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世界好声音:英语歌曲24名家

    世界好声音:英语歌曲24名家

    选取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英语国家的最出色的创作型歌手、最有影响力的歌词创作大师,以及他们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大半个世纪欧美国家文化发展的跨度:从风靡美国的乡村民谣,到裹卷青年一代的嬉皮士摇滚;从唱遍街头的说唱乐,到近年令无数人神往的新世纪;从浸透美国底层色彩的布鲁斯,到意图融合民族风的世界音乐。《世界好声音:英语歌曲24名家》一一介绍评论他们的代表人物,仔细赏析他们的代表作,共享音乐的魅力、歌词的妙义。
  • 现实主义与八十年代中国电影

    现实主义与八十年代中国电影

    本书从美学的角度揭示了八十年代电影在整体上体现出的现实主义美学旨趣,着重考察了八十年代电影的历史意识问题,探讨了八十年代电影中人文精神的形成、表现及其主要内涵,借助于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挖掘八十年代电影中的文化意蕴,还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入手,讨论了八十年代电影民族风格的形成。
  • 音乐之最

    音乐之最

    本书由98篇短文组成,介绍了许多情趣盎然的音乐知识和意味深长的音乐史料。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娇宠鲜妻:宋少,轻轻亲

    娇宠鲜妻:宋少,轻轻亲

    相识十年,她恨他入骨,他知道……他爱她如命,她却不知……没想到……“我,我不是故意睡~你的!”“你,你干什么!”“干~你~干~过的事儿……”“……”结婚前,苏夏以为,宋依庭是个冷若冰霜的男神……结婚后,她才知道,她嫁了一个纵欲过度的禽兽!!!
  • 恶魔的小甜心:没吻够

    恶魔的小甜心:没吻够

    若然星一回国,就被绑架了,得救后,又和小时候在一起天天吵架的大恶魔同居,若然星觉得这世界没有比这更衰的事了,但同居后,她没有想到自己可以天天踢恶魔下床,之后,连踢他下床都不能了,因为她完全被恶魔的惩罚恐怕了!“权宇梵!你够…唔…”若然星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堵上了嘴!【宠文虐文】男女身心干净
  • 重塑基因

    重塑基因

    一场黑雨,万物生长。神秘的意识来到张弛体内,留下十万年的约定。
  • 腹黑Boss很妖娆

    腹黑Boss很妖娆

    那年,他身为官二代却惨遭压迫,谁都没看见他离开时压抑在眸底蓬勃的野心,他想:就算是死,也要把这个家踩在脚下。但当他忍受痛苦磨练自己时,她却像那日的骄阳,来不及阻挡便填满了他的心既然如此,他妖娆而又略带危险地勾起唇角,那就别想离开
  • 吾乃破坏大魔王

    吾乃破坏大魔王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碾压才是真理,全能才是王道!修最强功法,习最牛武技,叱咤九天十地,挥手天翻地覆;傲视苍穹,剑指乾坤,谁敢来战!
  • 造梦石

    造梦石

    每个人都有心魔,心魔从何而来,到底如何除去心魔?梦是什么,梦是灵魂的入口,进入梦中就能和心魔见面,才能消灭心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条生存法则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条生存法则

    如何在残酷的职场中脱颖而出?遵守生存的法则!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生存法则,不是潜规则,不是办公室政治,而是每个人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必须遵守的职业规则。只要用这些法则来指导自己,用这些标准来要求自己,就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优秀员工,就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 如沐春风如慕你

    如沐春风如慕你

    洛珞也不知何时对冷若青动了情。也许是因为那清俊的脸庞,又或许是那对双眸中难以遮掩的怜爱。“你从何时开始喜欢的我?”洛珞轻抿了手中的梨花酿,转头看向坐在身边的男人。这一时,春风微拂,四目交汇。冷若青迟疑了一下,眼神中的慌乱一闪而过,转而即是满脸的冷漠,“从未。”‘咔擦’洛珞手中的酒杯碎了一地。好一句从未,终究是洛珞多了情,不知是春风惹人沉醉,还是酒本让人醉,醉酒后,洛珞隐约中感受那句声音小到不经意就可以被忽略的“我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