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台湾省基隆港,位于台湾岛北部台北盆地北端的鸡笼湾内。该港依托台北市,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面和东北面隔太平洋西部海区与日本及其琉球群岛相对峙,使其成为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西部海区航运要道,为我国南北航线和太平洋航线及环太平洋航运要冲,航运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基隆港靠近台湾海峡之北口,港区东面、西面和南面环山,一面临海,鸡笼湾是一个纵深3.6千米,入口宽280多米的狭长海湾,湾口外有社寮、中山、盘桶等岛屿作屏障,形成山环水绕、风平浪静的天然良港。由于基隆港的形状如同鸡笼,故有“鸡笼港”和“大鸡笼”之称。基隆港于1860年开港,是台湾历史较长的国际贸易港口。清同治二年(1863),被辟为对外开放的国际贸易港口,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国际贸易港口。
现在的基隆港,分为商港、军港和渔港三部分。港口水域面积2.5平方千米,最大水深15米。进出港航道宽为300米-360米,航道水深10.5米-13.5米,可允许10万吨级船舶进出港。港区水域设有系泊浮同4组,锚泊地2个,可同时系泊3000吨级至30000吨级的船舶和舰船80多艘。该港拥有港作拖轮约20艘、驳船30多艘,港口工作船40多艘。全港拥有陆域面积为7.5平方千米,现有码头60多座(万吨级以上码头20多座),营运码头40多座,其中包括集装箱码头13座,非营运码头17座。全港码头岸线共长达10多千米。全港拥有货运仓库39座,货棚4座,货物堆场24个,其中集装箱堆场2个并配有集装箱起重机60多台,集装箱装卸桥及搬运机械270多台。基隆港设施设备先进,设施设备规模较大,从而使基隆港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贸易港口。
基隆港是一个综合性的港口,进口货物主要有煤炭、石油、矿石、粮食、杂货和集装箱等;出口货物主要有机械、化工产品、电子产品、轻工产品、纺织品、加工食品、集装箱和其他杂货等。目前基隆港货物装卸量约9000多万吨,是台湾岛北部货物的进出口门户、国际贸易港口和货物集散中心。
在台湾省,基隆港仅次于高雄港,是居第二位的商港,也是世界10大集装箱港口之一。由于基隆港平均每年雨日214天,号称“雨港”,不利于件杂货搬运装卸,采用集装箱装运件杂货就可解决雨天装卸搬运问题。基隆港建有军用码头26座,是台湾当局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之一。拥有渔港和渔码头,渔船多达2000多艘,年捕鱼量达30多万吨,占台湾地区总捕鱼量的五分之一以上,为台湾地区最大的渔港。该港正在规划建设东港区和西港区。建成后的西港区的货运码头,可接纳20万吨级以上的船舶。
基隆港作为太平洋西海岸航运要冲之一,目前进港船舶约达8000多艘次。台湾岛与大陆只隔台湾海峡,基隆于福州、温州、宁波、上海、厦门、汕头、香港和广州黄埔等仅一水之遥,航运交通便利。目前有货物来往于基隆-福州航线上。炎黄子孙盼望台湾与大陆早日全面直接通航。国际航线主要有基隆至长崎、神户、釜山、纳霍德卡、新加坡、马尼拉、雅加达、悉尼、西雅图、洛杉矶、纽约、孟买、马赛、伦敦、鹿特丹和汉堡等。基隆港和高雄港又是国际环球航线主要的起运港和终到港。基隆港内陆集疏运交通方便。从台北市为铁路枢纽,有环岛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辐射全岛。使基隆港成为台湾岛北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
基隆港依托的基隆市,位于台湾岛北端西北部沿海,旧名“鸡笼”,是台湾地区北部出海门户、对外贸易口岸、海军基地和渔业基地。基隆市是台湾北部工业基地,拥有造船、化工、机械、电力、煤炭、电子、食品加工、水产加工等工业部门。基隆造船总厂可建造10万吨级船舶,是台湾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基隆市附近是台湾最大的产煤基地和北部地区最大的火力发电中心。基隆市东南面的台北市是台湾省政治、科学、文化中心。基隆市和台北市已联成一体,实际上基隆港依托的城市为基隆市和台北市,从而也体现了基隆港交通、经济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