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22000000015

第15章 六本

【原文】

孔子曰:“行己有六本焉,然后为君子也。立身有义矣,而孝为本;丧纪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阵有列矣,而勇为本;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居国有道矣,而嗣为本;生财有时矣,而力为本。置本不固,无务农桑;亲戚不悦,无务外交;事不终始,无务多业;记闻而言,无务多说;比近不安,无务求远。是故反本修迩,君子之道也。”

孔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争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国无危亡之兆,家无悖乱之恶。父子兄弟无失,而交友无绝也。”

孔子见齐景公,公悦焉,请置廪丘之邑以为养。孔子辞而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受赏。今吾言于齐君,君未之有行而赐吾邑,其不知丘亦甚矣。”于是遂行。

孔子在齐,舍于外馆,景公造焉。宾主之辞既接,而左右白曰:“周使适至,言先王庙灾。”景公复问:“灾何王之庙也?”孔子曰:“此必厘王之庙。”公曰:“何以知之?”孔子曰:“诗云:‘皇皇上天,其命不忒。’天之以善,必报其德。祸亦如之。夫厘王变文、武之制,而作玄黄华丽之饰,宫室崇峻,舆马奢侈,而弗可振也,故天殃所宜加其庙焉,以是占之为然。”公曰:“天何不殃其身,而加罚其庙也?”孔子曰:“盖以文、武故也。若殃其身,则文、武之嗣无乃殄乎。故当殃其庙以彰其过。”俄顷,左右报曰:“所灾者厘王庙也。”景公惊起,再拜曰:“善哉,圣人之智,过人远矣。”

子夏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孔子与之琴,使之弦,侃侃而乐,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不及。”子曰:“君子也。”闵子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孔子与之琴,使之弦,切切而悲,作而曰:“先王制礼,弗敢过也。”子曰:“君子也。”子贡曰:“闵子哀未尽,夫子曰‘君子也’。子夏哀已尽,又曰‘君子也’。二者殊情,而俱曰君子。赐也惑,敢问之。”孔子曰:“闵子哀未忘,能断之以礼;子夏哀已忘,能引之及礼。虽均之君子,不亦可乎?”

孔子曰:“无体之礼,敬也;无服之丧,哀也;无声之乐,欢也。不言而信,不动而威,不施而仁,志。夫钟之音,怒而击之则武,忧而击之则悲。其志变者,声亦随之。故志诚感之,通于金石,而况人乎?”

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人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喟然而叹。子夏避席问曰:“夫子何叹焉?”孔子曰:“夫自损者必有益之,自益者必有决之,吾是以叹也。”子夏曰:“然则学者不可以益乎?”子曰:“非道益之谓也,道弥益而身弥损,夫学者损其自多,以虚受人,故能成其满。博哉!天道成而必变。凡持满而能久者,未尝有也。故曰:自贤者,天下之善言不得闻于耳矣。昔尧治天下之位,犹允恭以持之,克让以接下,是以千岁而益盛,迄今而逾彰。夏桀昆吾,自满而极,亢意而不节,斩刈黎民如草芥焉,天下讨之如诛匹夫,是以千载而恶著,迄今而不灭。观此,如行,则让长不疾先;如在舆,遇三人则下之,遇二人则式之。调其盈虚,不令自满,所以能久也。”子夏曰:“商请志之,而终身奉行焉。”

子路问于孔子曰:“请释古之道而行由之意,可乎?”子曰:“不可。昔东夷之子,慕诸夏之礼,有女而寡,为内私婿,终身不嫁。不嫁则不嫁矣,亦非清节之义也。苍梧娆娶妻而美,让于其兄。让则让矣,然非礼之让矣。不慎其初,而悔其后,何嗟及矣。今汝欲舍古之道行子之意,庸知子意不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乎?后虽欲悔,难哉!”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蒸蒸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荆公子行年十五而摄荆相事。孔子闻之,使人往观其为政焉。使者反曰:“视其朝,清净而少事,其堂上有五老焉,其廊下有二十壮士焉。”孔子曰:“合二十五人之智,以治天下,其固免矣,况荆乎?”

子夏问于孔子曰:“颜回之为人奚若?”子曰:“回之信贤于丘。”曰:“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赐之敏贤于丘。”曰:“子路之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贤于丘。”曰:“子张之为人奚若?”子曰:“师之庄贤于丘”。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子何为事先生?”子曰:“居,吾语汝。夫回能信而不能反,赐能敏而不能诎,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兼四子者之有以易吾,弗与也。此其所以事吾而弗贰也。”

孔子游于泰山,见荣声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瑟而歌。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为乐者何也?”期对曰:“吾乐甚多,而至者三。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既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人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以行年九十五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终。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孔子曰:“善哉!能自宽者也。”

孔子曰:“回有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史有男子之道三焉:不仕而敬上,不祀而敬鬼,直己而曲人。”曾子侍,曰:“参昔常闻夫子之三言,而未之能行也。夫子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见人之有善,若己有之,是夫子之不争也。闻善必躬行之,然后导之,是夫子之能劳也。学夫子之三言而未能行,以自知终不及二子者也。”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曾子从孔子之齐,齐景公以下卿之礼聘曾子。曾子固辞,将行,晏子送之,曰:“吾闻之,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今夫兰本三年,湛之以鹿酳,既成啖之,则易之匹马。非兰之本性也,所以湛者美矣。愿子详其所湛者。夫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择君所以求仕,择方所以修道。迁风移俗者,嗜欲移性,可不慎乎?”孔子闻之,曰:“晏子之言,君子哉。依贤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穷。马蚿斩足而复行,何也?以其辅之者众。”孔子曰:“以富贵而下人,何人不尊;以富贵而爱人,何人不亲。发言不逆,可谓知言矣。言而众向之,可谓知时矣。是故以富而能富人者,欲贫不可得也;以贵而能贵人者,欲贱不可得也;以达而能达人者,欲穷不可得也。”

孔子曰:“中人之情也,有余则侈,不足则俭,无禁则淫,无度则逸,从欲则败。是故鞭朴之子,不从父之教;刑戮之民,不从君之令。此言疾之难忍,急之难行也。故君子不急断,不急制,使饮食有量,衣服有节,宫室有度,畜积有数,车器有限,所以防乱之原也。夫度量不可不明,是中人所由之令。”

孔子曰:“巧而好度必攻,勇而好问必胜,智而好谋必成。以愚者反之。是以非其人,告之弗听;非其地,树之弗生。得其人,如聚砂而雨之;非其人,如会聋而鼓之。夫处重擅宠,专事妒贤,愚者之情也。位高则危,任重则崩,可立而待。”

孔子曰:“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则没。君非民不治,民犯上则倾。是故君子不可不严也,小人不可不整一也。”

齐高庭问于孔子曰:“庭不旷山,不直地,衣穰而提贽积气,以问事君子之道,愿夫子告之。”孔子曰:“贞以干之,敬以辅之,施仁无倦。见君子则举之,见小人则退之,去汝恶心而忠与之,效其行,修其礼,千里之外,亲如兄弟。行不效,礼不修,则对门不汝通矣。夫终日言,不遗己之忧;终日行,不遗己之患。唯智者能之。故自修者,必恐惧以除患,恭俭以避难者也。终身为善,一言则败之,可不慎乎!”

【大意】

本篇杂记孔子言论及感受,主要包括:论述君子处世应遵守的根本原则、对几位弟子及别的人物事件的评价等。

同类推荐
  • 史记(第四卷)

    史记(第四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 老子的智慧:大道无所不在

    老子的智慧:大道无所不在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智囊全鉴(典藏诵读版)

    智囊全鉴(典藏诵读版)

    《智囊》是一部集智慧和韬略于一体的经典名著。全书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等十部二十八卷,集中展示了作者冯梦龙的重要政治见解和思谋韬略,堪称“中国古代智慧的锦囊”。本书对原典进行了精准的注释与翻译以及评析,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及其精髓。本书将会让您感受到那种智慧的碰撞,巧思的火花,以及阅读经典的震撼与感触。读者也可扫描书中二维码,聆听配乐朗诵章节。
  •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需要理解,但又有几个人能写到庄子心里去泥。我们只能去近似地理解庄子,以求更多地走近庄子的内心。天下滔滔,人为名利所趋,为世事而求索奔忙,从来不问何处有净土可退。生活有时一叶障目,耽于眼前物欲,我们便不知道也不相信有“至德之世”的美妙意境。而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也需要庄子的浓墨重彩、美仑美奂的理想王国。
热门推荐
  • 舰娘世界的故事

    舰娘世界的故事

    作者:想写一本关于舰娘的小说,所以我就写了。
  • 破茧而出解开生命的枷锁

    破茧而出解开生命的枷锁

    本文作者丁原俠老師常以智慧妙用,助人去除潛藏在八識田中的執著,指導我們如何對境練心,反觀自照,徹底明白自己生命之障礙,看清自心的汙垢,引導我們回歸生命之根本,恢復自性本具之清淨。本書講述的重點是說明生命的真相,修行的方法與如何解開生命的障礙,將淺顯易懂、基礎的修學觀念結集成冊。主要是希望分享個人的生命經驗,幫助同學在修行上,能夠找到正確的方法,以了解因為自己的業力所形成的生命障礙,進而看破世間的虛妄與自我的執著,並願意調整自己,找出已扭曲且偏離正道的地方,而能真實的修行。
  • 无极药神

    无极药神

    当昔日的强者被贬下俗世,当记忆觉醒,他将再次化身为高傲的药神。“终有一日我要杀上九重天,我为无极,我为药神!”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偷腥小妖后

    偷腥小妖后

    她有魅惑众生的绝艳之姿她是被下了千年诅咒的现代女人她是天下间最美的一颗棋子她有一丁点想要迷惑全天下男人的野心她还是一只爱四处偷腥的小野猫,所有的男人只是在她的勾指之间飞蛾扑火一般的纠缠,却都敌不过她的嫣然一笑……
  • 暮色之国

    暮色之国

    或许,早在娘亲还在的时候,就已经告诉了时音她未来的命运,只是当时的时音,仍是懵懵懂懂的小公主,她什么都不明白。直到她的任性害了全城的人,她才感到了心疼,她就是个笨蛋!重生了,她决定要当个孝顺的孩子,不任性,不胡闹,可是啊,有时候,宿命是不可违背的,前世的枷锁,让她疼彻心扉,她要解救她的子民,这是她犯下的错,她必须承担。于是,当万千业障加身,红莲业火焚魂,这,是她的罪孽,她的劫数。她是时音,骄傲的时音,娘亲说过,连天地都承受不了她的跪拜,可是,这个家伙。。。。时音一碰到他,分分钟都想跪了,怎么办,时音好纠结。。。。
  • 重生之飘若惊鸿

    重生之飘若惊鸿

    我心有不甘,相识7年,结婚7年,为你孕育了两个可爱的孩子,你却出轨在外。我拖累了家人,为你众叛亲离,最后惨遭抛弃。既然上天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把你虐死。且看今生如何虐渣男,带领家人走向辛福生活。
  • 墨色烟满目

    墨色烟满目

    生活给了我们太多惊喜,也让我们来不及休息。只有优秀的人才有资格被牢记,但也仅仅是有资格而已。每个人背后都有故事,这些故事,决定了他们有多少压力。因为命运,他们必须努力;因为命运,他们可以相遇。他是寂寞她是烟。一个扑朔迷离,一个稍纵即逝。但只要我们高兴就好,不是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王宠妻无边

    邪王宠妻无边

    她,生活在黑暗中,是杀手界的王,人称“血渡”,她血腥,残忍,无情.而他,亦是血统高贵的王,天地间的主宰,极其阴狠手辣,为人霸道冷漠。却在遇见她后,愿意放下高贵的身姿,对她温柔以待。【本文1V1.】【女主邪魅张扬,男主霸道腹黑(关键是遇到女主后还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