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胜者易败,恃壮者易疾,渔利者多害,鹜名者毁至。
人生若能自觉自愿摆脱物欲的束缚,不但不会因为物质得不到满足、情感遭到挫折而苦闷、消极,反而总能有一种幸福感。但是,老是对物欲钱财、名誉地位有一种贪婪心,则很可能利令智昏,做出愚蠢可笑、害人害己的事情。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老子对处世为人的精辟见解和高度概括。知足,就是说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个度,超出了这个度,事物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因此,人们应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清醒的认识,凡事不可贪多求全,贪求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价就越大,积敛的财富越多,失去的就会越多。乾隆年间,大贪官和受到皇帝的宠幸,耀武扬威,疯狂积敛财物,到嘉庆抄他家时,他的家产竟然是国家十年的收入。但是,虽然他积敛了大量的财产,最后还是什么也没带去,落了个被赐死的下场。
在现代社会,知足常乐这样的话常被当作陈词滥调。如果有人经常把知足常乐挂在嘴边,那么意味着他没有积极向上的动力,没有足够与他人竞争的勇气,没有积极的进取心,没有大胆的首创精神,他将被视作没有出息的人。因为将知足常乐作为自己生活的信条的人,实际上是在扼杀自己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可能性。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知足常乐呢?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为了感谢多年来忠心耿耿地服侍他的仆人,说:“你尽管向前跑,只要在日落之前绕一圈回来,围到的土地全部送给你。”仆人欣喜万分,不停的往前跑,简直像是发了疯的野兽。就在太阳往西沉的那一刻,他终于绕了一圈,返回了原地。不过,他也因此而累死了。国王悲伤地将他掩埋在他出发的那块地上,他所获得的土地,也只有埋在那里的七尺罢了。人们总想多得一些,结果往往不自觉地连自己也失掉了。
我们很多人,由于将自己的希望和欲望混淆,不知道以自己的力量去努力实现愿望,而是常常被自己的欲望折磨得寝食难安,整天想着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时光就在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中流逝了。也许我们会发现,我们拼命想得到的,也许真正得到了,回头想想也不过如此,也可能会比没得到时更令人失望。
生活中的痛苦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们要求太多,对生活的期望越多,我们的失望也将越多。得与失、感情、工作、友情、亲情等等,所有的一切,难道我们全都得到了之后就会满足了吗?不会的,欲望的黑洞是永远也填不满的,假如让欲望支配了我们,我们将永远生活在不知足当中而不得安生。北齐刘昼《刘子》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蜀侯生性贪婪,秦惠王听说后想要讨伐他。但是由于山路崎岖,无法用兵,于是他让人用石头雕了很多石牛,将金银财宝放在牛屁股后面,说是石牛拉出来的金子,想要送给蜀侯。蜀侯听了非常想要,于是号令兵士削平山头,将山谷全都填平以迎取石牛。道路打通后秦的军队尾随搬运石牛的蜀兵而来,灭了蜀国。蜀侯由于贪图小利而国灭身亡的故事被天下人耻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过分的欲望必将导致可悲的结局。那些懂得人生真谛的贤哲们,以恬淡的态度对待物质享受和功名地位,而去追求理想、道德和事业。他们的物质生活是简朴清贫的,他们的精神却是高尚充实的。人生若能自觉自愿摆脱物欲的束缚,不但不会因为物质得不到满足、情感遭到挫折而苦闷、消极,反而总能有一种幸福感。但是,老是对物欲钱财、名誉地位有一种贪婪心,则很可能利令智昏,做出愚蠢可笑、害人害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