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陵,也称西夏陵、西夏帝陵。有“东方金字塔”之称,是西夏历代帝王及王公大臣陵墓所在地,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迹保存最为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西夏文化遗址。西夏王陵坐落于宁夏银川市西郊贺兰山东麓山前洪积扇地带,距银川市区大约35公里。2001年,西夏王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夏是党项羌人建立的西北割据政权。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建立了“大夏”王朝,因其位于同一时期的宋、辽两国以西,历史上称之为“西夏”。西夏“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倚贺兰山以为固”。是当时西北最强大的割据政权。后来被成吉思汗的蒙古汗国所灭,共立朝189年,先后传位10主,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开发作出了不朽的贡献。13世纪,成吉思汗完成了蒙古各部的统一,并开始征伐西夏、金等周边国家,西夏与蒙古连年交战,迅速衰弱。1227年,成吉思汗率军围攻西夏国都中兴府(今银川市),西夏被迫投降。成吉思汗对西夏的顽抗非常憎恨,临死前命令蒙古军队屠城。西夏在蒙古军队的屠杀下,白骨遍野,变成一片焦土。曾经强大一时的西夏王朝灭亡了,只有贺兰山下一座座高大的土筑陵台,仍然默默地矗立在风雨中,展示着西夏王朝的昔日辉煌。
20世纪70年代,位于贺兰山下的西夏皇家陵墓被发现,使得静卧千年的西夏王陵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西夏王陵陵区总面积有50多平方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南北长约10公里,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平坦开阔。目前,共发现帝陵9座、陪葬墓254座。9座帝王陵组成一个北斗星图案,陪葬墓按星象布局排列。其规模与河南巩县宋陵、北京明十三陵相当。西夏的9座王陵分别是太祖李继迁裕陵、太宗李德明嘉陵、景宗李元昊泰陵、毅宗李谅祚安陵、惠宗李秉常献陵、崇宗李乾顺显陵、仁宗李仁孝寿陵、桓宗李纯祐庄陵和襄宗李安全康陵。西夏自景宗李元昊称帝至末帝李睍亡国,共传10帝,若加景宗追尊的其祖父李继迁、父亲李德明,则有12帝。西夏只有9座王陵,后三代皇帝因死于成吉思汗灭西夏期间,故未能造陵。西夏王陵占地面积均超过10万平方米,由阙台、神墙、碑亭、角楼、月城、内城、献殿、灵台等部分组成。陵园分南区、中区和北区三个区域,其中以南区的裕陵和嘉陵最大,俗称“双陵”。西夏陵3号陵,茔域面积15万平方米,是西夏陵9座帝王陵园中占地面积最大和保护最好的一座,专家认为该陵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泰陵”。泰陵四周筑有夯土城墙,城墙内有广场、道路、院落、水井和房屋等,遗迹都清晰可见,布局十分整齐。城内分前、中、后三个部分,中部和后部的正中,各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殿堂,其他建筑多集中在城的前部和中部。
西夏王陵的陵区地表发掘出大量的兽面纹瓦当、花卉纹瓦当,虎头纹滴水、绿琉璃瓦、白瓷板瓦、花纹砖、套兽、莲花桩基,以及造型生动、高达1.5米的灰色和绿色琉璃鸱吻,精工制作的石雕栏柱和男女像力士石座等大型建筑物件,显现出昔日陵区的宏伟规模和肃穆景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西夏陵进行了发掘,主要有桓宗庄陵和四座陪葬墓、四个碑亭及一个献殿遗址,从中发现了一些很珍贵的西夏文物。庄陵是一座长斜坡墓道的土洞式墓,墓道长49米,距地表24.6米。墓室由中室和东、西配室组成,不作砖室,只在四壁砌护墙木板。出土文物有金银器、珠饰、铜器、甲片、铜铃、瓷器等,此外还有矛、剑、高足碗、瓶等残件,以及在盗坑堆土中发现的金带饰、西夏钱币、宋朝货币、雕龙栏柱和雕刻佛教经语的经幢等文物。碑亭中出土了西夏文、汉文残碑3000多块。陪葬墓的墓室为圆角方形,出土文物有鎏金铜牛、石马、石狗等随葬品,还有几百块西夏文、汉文残碑以及唐宋货币、丝织品等。西夏陵出土的大量文物,为研究西夏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建筑、宗教和帝王宫廷生活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研究发现,西夏陵不仅吸收了秦汉以来,特别是唐宋王陵之所长,同时又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使汉族文化、佛教文化、党项民族文化有机结合,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