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西班牙王国上空一颗光辉灿烂的巨星”的拉蒙·依·卡哈,他的人生第一个转折点就起因于他父亲的道歉。
卡哈小时候十分调皮,13岁的他曾运用所学知识造了一门“大炮”。结果一发射,就把邻居家的孩子打伤了,闯了大祸,被罚款和拘留。
当他从拘留所出来后,他那位在萨拉大学当应用解剖学教授的父亲,把卡哈狠狠地训斥了一番,并责令他停止学业,开始去学补鞋。
后来,他父亲越来越觉得这种处罚过于严厉,孩子闯了祸要管教,但不能因此因噎废食。于是,父亲亲自从补鞋铺接回了卡哈,对他说:“我这次做得不对,我向你道歉。我不该因为你闯了一次祸而中断你的学业。现在,你继续完成你的学业吧,你会有出息的!”
从此,卡哈潜心学习,对骨骼学产生了兴趣,终于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神经组织学家,后来荣获了诺贝尔奖。
教子点滴
不要认为孩子小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你的一举一动都被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当你对孩子做错了事情,就要勇于向他承认错误。这样做你不仅不会失面子,还会让孩子更喜欢你。毕竟是人都会犯错,这样会使孩子从心理上觉得你们是同等的人,从而少了一些畏惧,多了一分亲近。
“上帝创造了我们,他允许我们犯错误,更允许我们改正错误。”对孩子,我们也能做到这一点。
卡尔·威特的教育
对于儿子小卡尔·威特的教育,老卡尔·威特很早便做到了仔细观察,以理服人。
有段时间,他发现儿子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但他没有立即批评儿子,而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一次,老卡尔·威特发现小卡尔·威特手捧书本保持着一个姿势很久,看起来他在学习,实际上他很久地没有翻动一页,只是坐在那里出神。
等到休息时间,老卡尔·威尔说:“无论做什么都要专心致志,只有集中精力,才会有好的效果,但若不把全部心思放在一处,即使花费许多时间也没用。不集中全力学习工作,就等于浪费生命。”
小卡尔看着父亲小声地说:“父亲,你也注意到我学习的时候走神了吗?”
“是的,我认为你是好孩子,自从我教你认字以来你对学习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可今天你为什么走神呢?儿子,告诉我,是你对学习忽然不感兴趣了吗?”
“不,父亲……”小卡尔想了很久,才对老卡尔说:“我仍觉得学习有趣,尤其是当我慢慢掌握了那些知识时,我感到很幸福。”
“那为什么最近你学习总是心不在焉呢?”
“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没关系的,告诉父亲,好吗?”老卡尔想,孩子心中一定有他自己不能解开的问题。
“只是我今天突然想到,学那么多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呢?”
小卡尔说出了心里话:“我想,学习木匠活,可以做家具并建造房屋,学会铁匠活就可以制造炊具、农具,但我学那么多语言和诗歌能做什么?仅仅是为了好玩吗?”
“儿子,很高兴你想到这一问题,因为你在思考。”首先老卡尔肯定了儿子的这一行为,又尽力帮助他解开疑惑。“首先,知识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如果对力学没有起码的理解,你又怎么会知道盖一座房屋需要多重的木材支撑它?如果没有数学,你又怎么算才知道要用多少木材?你又怎么知道哪种设计最合理?如果没有审美知识,你又怎么能建造出漂亮的房屋?没有各种知识为基础,木匠是永远也建不好房屋的。他只有天天对着木头发呆,却什么也不能做。”
“如果铁匠不懂得只有把铁块烧红了才可以使它变形,他又怎么能做出那些炊具呢?这里有物理学知识,如果铁匠连这都不懂,他可能会让大铁块逼疯的,说不定还会用牙咬它们?”说着老卡尔做了个用牙咬的动作,“你猜猜会有什么结果?”
“他肯定会把牙崩掉……”这时小卡尔不禁哈哈大笑。
“儿子,记住,诗歌、文学、绘画、音乐、哲学,这些都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它们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还有语言文学,这是人类才有的。为什么我要教你不同的语言呢?不是一定要把你培养成外交家或是翻译家,而是让你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你喜欢但丁,可是如果你不懂得意大利语,又怎么能真正地理解但丁呢?那些美妙的诗句,只有明白他的语言的你才能完全体会。还有更重要的,就像你自己说的,你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想到了幸福,这难道还不够吗?一个人若有了快乐和幸福,就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
听完了老卡尔的话,小卡尔眼中发出了喜悦的光芒,他心中的疑团完全解开了,从此他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他已经明白,只有学习了知识,才能让他自己长大后成为有用的人这一道理。
教子点滴
教育孩子是严格的,但不是通过专制手段强迫孩子服从。对孩子的严格取决于道理。讲道理,以理服人,比其他强迫都有力量。
谈心是一个过程,是情感的交流、是暗示、是引导、是启迪。目的性和功利性不能太强。一开始甚至什么目的都不要,闲聊就是目的。不一定非要谈出一个什么成果来。要相信,只要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并愿意谈,这就是成果。千万别让孩子意识到:
又做错了什么?又发生了什么?谈心的成效,一般来说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但它会在潜移默化中起作用。我相信,只要孩子还愿意把心里话告诉父母,这收获就很大了。
给孩子讲道理,再对他说一些容易理解的。不能将某种高深莫测的东西强行灌输给他们。要知道,学究式的道理是很难让孩子接受的。教育孩子要讲道理,当孩子半信半疑时,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与孩子讲道理,不仅使孩子可以自己判断出正确与错误,还能使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以理服人,养成事事弄懂的好习惯。
一块石头,一块钱
1963年秋天的某个星期六下午,我匆匆赶回家,试图要把一些后院的工作做完。当我摇落树叶时,我5岁的儿子尼克过来拉住我的裤脚。
“爸,我要你帮我做个广告。”他说。
“现在不行,尼克,我现在很忙。”我回答。
“但我需要一个广告。”他坚持着。
“为什么,尼克?”我问。
“我要卖掉我的一些石头。”他回答。
尼克总是沉迷在石头阵中。他一直在收集石头,人们也把石头送给他。他定期清理放在停车棚里的那一大篮石头,各色各样都有,那些石头是他的宝贝。
“我现在真的没空帮你,尼克。我必须把这些叶子摇下来,”我说,“去找你妈妈帮你。”过了一会儿,尼克拿了一张纸来。纸上有他的字迹,写着“今天售价一块钱。”他妈妈帮他做了他的广告,现在他要开始做生意了。他拿着广告,提着一个小篮子,带着他最好的4块石头,走到我们车道的前头,他把石头排成一条线,把篮子放在它们后面,并坐了下来。我从远处静静地观察,对他的决定很感兴趣。
大约半小时过去了,没有任何人经过。于是我过去看他在做什么。
“生意如何,尼克?”我问。
“不错。”他回答。
“这篮子是做什么的?”我问。
“放钱用的。”他有模有样地说。
“你的石头要卖多少钱?”
“每个一块钱。”尼克说。
“尼克,没有人会花一块钱买你的石头。”
“他们会的!”
“尼克,我们这条街没什么人,他们看不到你的石头。你把石头收起来,去玩如何?”
“这里有人,”他回答,“人们在我们这条街上散步或骑自行车做运动,也有人开车来看房子。人够多了。”
我说服尼克不成,就返回后院工作。他很有耐心地守在他的岗位上。又过了一会儿,有辆小货车驶进这条街。我看见尼克站起来对小货车高举他的广告。小货车在尼克身边停了下来,一个女士摇下了窗子。我没法听到他们之间的交谈,但在她转身面向驾驶的男士后,我看见他在掏皮夹!他给她一块钱,她则走出小货车,走向尼克。观看那些石头以后,她挑了一个,把一块钱交给尼克,开车离去了。
当尼克跑向我时,我目瞪口呆地呆在后院。他晃着那一块钱,叫道:“我跟你说过一个石头可以卖一块钱——如果你相信自己,你可以做任何事!”我取了我的照相机,为尼克和他的广告拍照。这小家伙信心坚定,也乐于炫耀他能做的事。
又过几天,我太太汤尼、尼克和我出外吃晚餐。路上,尼克问我们,他是否可以有零用钱。他母亲解释,想要零用钱得尽些家庭义务才行。
“好吧!”
尼克说:“那我会有多少钱?”
“你5岁,一个礼拜一块钱就可以了。”汤尼说。
后座传来一个声音:“一个礼拜一块钱——我卖一块石头就赚得到了!”
教子点滴
异想天开,天就开。作为父母,我们常常要这样告诉自己的孩子。
世上原本没有什么不可能,而我们常常习惯“××是不可能的”,殊不知,天才正是被扼杀在以为孩子异想天开并且告诉他这些貌似正常的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