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之花》
背景说明
沙尔·波德莱尔1821年生于法国巴黎,被称为现代派的鼻祖。波德莱尔幼年丧父,性情敏感忧郁。中学就读期间,波德莱尔长期忍受着忧愁和孤独之苦。上大学后,波德莱尔过着放荡的花花公子生活。在这期间波德莱尔大量阅读了罗马作家、七星诗社诗人和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并结交了巴尔扎克,开始接触瑞典哲学家斯威登堡的神秘主义。他在美术馆中流连,进入年轻画家的画室,出入各种文学沙龙。1846年,波德莱尔发表阐述其完整文艺观的长文《1846年沙龙》,在这本书的封面上,预告了诗集《累斯博斯女人》将要出版。而这本诗集正是此后历经风雨依然灿然怒放的《恶之花》的雏形。
1857年,波德莱尔发表诗集《恶之花》,这部作品是他思想的结晶。《恶之花》公开发表后遭到当局的起诉,被下令删除其中6首诗。波德莱尔并未因此泄气,在1861年新版时又增加诗篇32首。最后流传于世的《恶之花》全集共157首诗。在这157首诗歌中,波德莱尔的艺术主张和艺术才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所主张的以丑为美、化丑为美,以及对通感、象征手法的运用,对散文诗这种文学样式的发掘,对内心世界的探索等。他在诗歌创作中的创新欲望和现代意识决定了他杰出的诗歌成就。福楼拜在给波德莱尔的信中说:“你找到了使浪漫派年轻的方法。你迥异于任何人(这是所有优点中的第一位)。风格的独创取决于创作。你的句子塞满了思想,以致都要爆裂开来。”可以说,是波德莱尔找到了开启现代文艺大门的钥匙。
推荐版本:郭宏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名著概要
《恶之花》全集共有诗歌157首,如波德莱尔本人所言,“这不是一本纯粹的合集,它有头有尾”,有逻辑有结构。全书按照内容共分为6个部分,通过精心的设计,逐步展示诗人为摆脱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所做的努力,以及历经坎坷之后的空虚与失落。
第一部分《忧郁与理想》是其中最长也最为核心的部分。在“理想”篇中诗人谈到了艺术的真谛、心中的爱与恨,在“忧郁”篇中则写出了自己幻想的破灭、焦灼的忧郁以及不可排遣的空虚。它叙述了人在忧郁的压迫与对理想的追求中的徘徊。诗人为医治“无聊”在他心灵上造成的创伤,首先求助于诗,然后又求助于爱,但一切尝试都像一个“石头的梦”无济于事。而后诗人在第二部分《巴黎风光》中将目光转向外部世界,他以静观者的身份进入“病城”巴黎,然而他所看到的只有贫困和污秽。诗人转而求助于酒(第三部分《酒》),想在酒所营造的世界中寻求一个“人造天堂”。然而,这样的求索最终也只换来更大的落寞。第四部分《恶之花》写诗人深入到情欲中体验生活,在盛开着“恶之花”的地方探险,却已然摆脱不了精神的压抑。变态的性爱,绝望的沉沦让诗人与反叛的天使站在了一起(第五部分《叛逆》),发出“升到天上去,把上帝扔到地上来!”的呼喊。两手空空的诗人最终发现,死亡是求得安慰与解脱最终的路径。于是,在整部诗作的最后部分,诗人写下“起程吧,死亡!这片土地令人烦忧!”的诗句。
显而易见,《恶之花》是一部内容别开生面的诗集。诗人将大都会的生活带进诗歌王国,在他的笔下,城市的烦嚣与污秽触目惊心,他把同情的目光投向生活在底层的苦难的人们,那些在城市中受欺凌、被遗弃的灵魂。而笼罩在整部小说中的巨大的精神压抑则将资本主义社会中小资产阶级青年苦闷的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别开生面。忧郁,如同破钟,嘶哑的声音活像要咽气的伤兵。波德莱尔在诗歌中描写了一种世纪病,那种无聊、烦恼、痛苦、晦气、悔恨的精神孤独。在《恶之花》的出版说明中写到,本书“在于表现现代青年的激动和忧愁”,可谓一语中的。
《恶之花》的独创性不仅在于内容上对现代人生存状况的深切同情,也在于艺术上的独辟蹊径。作品中运用一切的形态、运动、数量、色彩、香气在自然界和精神世界相互转换、作用。以不同方式组合的词取得如同魔法般的联想效果。象征手法的运用更是将诗人异常丰富的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波德莱尔在人类内心世界的描绘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知识链接
通感
通感,又称通觉、联觉、移觉或连带感觉,指从感知、表象到意象形成过程中的各种感觉挪移、转化、渗透和互通。比如,视觉与嗅觉的互通,味觉与嗅觉的互通等。艺术创作中运用通感可以具体、细致和多方面地表达作者的深切感受,增强语言艺术的感染力。
在《恶之花》中,波德莱尔有意识地大量运用了通感这一艺术手段,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诗句:“有的香味嫩如孩子肌肤那样,柔和像双簧管,翠绿好似草原,——其余的,腐蚀、丰富和得意洋洋,具有无限事物那种扩张力量,龙涎香、麝香、安息香、乳香一般,在歌唱着头脑和感官的狂热。”
在他专门阐述通感理论的诗作《通感》中,波德莱尔把诗人看作自然界和人之间的媒介。诗人能够理解自然,诗人在自己的各种感觉中看到宇宙的统一,这些感觉只是宇宙的可感反映。在他看来诗人可以理解更高的、精神的现实,诗人在本质上是明智的。诗人的宿命便是要破解外在自然世界中的各种象征符号,带着人们穿越象征的森林,理解现实的内在含义。
“通感”的这一创作方法成为后来象征主义文学的旗帜。
名家评述
《恶之花》中的诗人是一个首尾贯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有亲人,有个性,有思想,有追求,有痛苦。他本是一个热爱美的青年,却在这个丑恶的世界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在狂热的肉欲中泥足深陷,却梦想着灵魂的远飞高举。他努力追寻天堂,却步步深入地狱……《恶之花》的意义就在于:它袒露了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夜气如铅的重压下,在龌龊、丑恶事物的包围中,一个愤世嫉俗的诗人的愤懑、仇恨、厌倦;渴望美、健康、光明、圣洁,却又未能摆脱悲观、颓废;追求理想,却又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的复杂心境。这也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共同的思想情绪。《恶之花》在法国文学史特别是诗歌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王立新任子峰《欧美文学史传》
精彩推荐
以下节选的《应和》与《忧郁之四》是《恶之花》中的名篇佳作。《应和》是波德莱尔运用通感的典范之作,而《忧郁之四》是对象征手法运用的最好诠释。
(1)自然是座庙宇,有生命的柱子
有时候发出含含糊糊的话语:
人从这象征的森林穿越过去,
森林观察人,投以亲切的注视。
仿佛从远处传来的悠长回音,
混合成幽暗而深邃的统一体,
如同黑夜又像光明,广袤无际,
香味、颜色和声音在交相呼应。
有的香味嫩如孩子肌肤那样,
柔和像双簧管,翠绿好似草原,
——其余的,腐蚀、丰富和得意洋洋,
具有无限事物那种扩张力量,
龙涎香、麝香、安息香、乳香一般,
在歌唱着头脑和感官的狂热。
(2)低垂沉重的天幕像锅盖,
压在忍受长久烦闷、呻吟的精神上;
它容纳地平线的整个儿圆盖,
向我们倾泻比夜更悲的黑光;
大地变成一座潮湿的牢房,
希望在那里像一只蝙蝠飞翔;
用胆怯的翅膀对着墙壁拍击,
又把头向腐烂的天花板乱撞;
雨水拖着那长而又长的水珠,
宛如一座大监狱的护条那样;
有一大群无声的卑污的蜘蛛,
在我们的脑壳深处张开蛛网;
这时大钟突然疯狂暴跳起来,
向天空投以一阵可怕的吼叫,
如同无家可归的游荡的鬼怪,
开始顽固而执拗地呻吟哀号。
一长列柩车没有鼓乐作为前导,
从我的心灵缓慢地经过;
希望战败而哭泣,残忍专制的烦恼
把黑旗插在我低垂的脑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