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79400000007

第7章 历史事件

日耳曼部落为什么要大迁徙?

日耳曼人最早居住在波罗的海西岸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公元前10世纪,他们开始不断向外扩张。

公元1世纪,日耳曼人分化成许多部落联盟,如东哥特人、西哥特人、法兰克人、汪达尔人等。从4世纪后半期开始,受匈奴人西迁的影响,开始大规模的迁徙运动。

西哥特人为避匈奴人,请求进入罗马帝国避难,罗马人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并答应分给土地、供应粮食,而西哥特人则同意为罗马提供兵源。但罗马人不但没有履行诺言,反而对西哥特人进行沉重的盘剥。西哥特人愤而反抗,并于410年攻陷罗马城,西罗马帝国也因此而灭亡。

汪达尔人为避匈奴人西迁,进入了西班牙境内。后来,西哥特人攻入西班牙,汪达尔人无处可去,便渡海来到北非,推翻了罗马帝国在北非的统治。

法兰克人西迁,占据了现在法国的土地,建立了强大的法兰克王国,定都巴黎。到6世纪,法兰克王国已拥有和现在法国大致相同的疆域,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因为语言和风俗都很相近,所以历史上通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匈奴西进时,由于法兰克国家非常强大,盎格鲁-撒克逊人无法进入高卢,他们便渡海进入不列颠。到7世纪初,不列颠岛的大部分被他们占领。

“知识链接” 蛮族

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把他们周边不大开化的民族统称为“野蛮人”或“蛮族”。罗马帝国边境地区的蛮族主要是克勒特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他们还处于原始状态,较少受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法兰克人

是日耳曼民族的一支,原来居住在莱茵河中下游,其中活动于莱茵河下游滨海地区的一部分法兰克人,被称为萨利克法兰克人。从4世纪起,他们越过莱茵河,进入高卢,不断扩张,后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你知道历史上的“懒王”时期吗?

法兰克国王成为“懒王”是王权软弱的结果。

法兰克王国建立后,国王依靠亲兵和派往各郡的伯爵进行统治。但是法兰克王国在封建化的过程中,大地主的增长和自由农民的减少,影响了国家的财源和兵源,国王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公元511年克洛维死后,法兰克王国陷于分裂,形成奥斯特拉西亚、纽斯特里亚和勃艮第三个独立部分,彼此之间进行了40余年的混战。后来虽然又共戴一王,但国王仍然无实权。公元614年,国王洛塔尔二世颁布敕令,承认大贵族在战争期间获得的一切土地和司法行政特权,国王只能从各伯爵辖区的大地主中委任伯爵。这样,国王无力直接统治地方的状态,由法令肯定了下来。贵族开始成为兼有所属土地管治权的领主。

从7世纪中叶起,国王的权力已落到宫相手中,宫相原系宫廷总管,主管国王财产和收支。纽斯特里亚、奥斯特拉西亚、勃艮第分别推举宫相,各自管理政务,国王只好退居闲散,不问政事,成为“懒王”。这个时期约有一个世纪之久,历史上称为“懒王”时期(公元639~751年)。

你知道欧洲银行的起源吗?

11世纪,欧洲城市逐渐兴起后,形成了以意大利城市为中心和波罗的海与北海两个主要的商业区,世界上早期的银行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的城市,而后银行业又以上述欧洲南北的两大商业区为中心逐渐扩展开来。

当时的欧洲货币种类繁多,国与国之间、各个封建领地之间,甚至各个城市之间的货币都不相同,而且铸造货币还成为攫取暴利的一种手段。一些人在货币中掺杂大量的杂质,使得市集上的币质低劣,伪币流行。因此,商人在做买卖之前,必须首先分辨其货币的真伪和质量。于是,在市场上就出现了专门以鉴定、估量、兑换货币为职业的钱商,称为兑换人。

最初,这些兑换人只负责兑换业务,收取各种货币,衡量货币的真假,按比例兑换成当地流通的货币。可是,商人携带大批硬币极不方便,于是,商人们就采取一个变通的方法,把大批货币交给兑换人,由兑换人开出凭据,商人据此到预定经商地点兑换他所需要的当地货币。这就是现代汇票制度的起源。

随着贸易的发展,一些兑换人还开展了借款业务,借款人出具期票给兑换人,按规定的日期归还,并付出利息。这样,兑换人通过经营汇兑和借贷业务而获得高额利润,久而久之就变成了银行家,银钱兑换业逐渐发展成银行。

为什么说教会是“十字军东征”的祸首?

“十字军东征”是指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西欧封建主阶级打着从异教徒穆斯林手中夺回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的旗号,对东地中海各国进行的持续近两百年的侵略战争。因参加出征的部队,胸前或臂部佩有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东征”。

西欧城市兴起以后,国内外贸易也繁荣起来,各国商人把东方的奢侈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封建贵族从领地上的剥削所得已无法满足他们对财富的渴求。西欧长子继承制的广泛推行,造就了一大批没有土地或占地很少的贫穷小贵族——“光蛋骑士”,过惯骄奢淫逸生活的无地骑士,只有靠服军役和劫掠商旅为生。因此,封建主,特别是小封建主,渴望向外夺地掠财,那神话般富庶的东地中海各国就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宝地。这是西欧封建主发动十字军东侵的根本原因。

教会是发动十字军东征的祸首。它不但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也是最大的封建主,教皇企图通过发动东征一箭三雕,争夺封建霸权,进一步凌驾于西欧各国君主之上;重建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扩张到伊斯兰教势力范围中去。罗马教会的特殊地位,使它成为西欧封建统治的国际神权中心,从而把西欧诸国各阶级和各阶层的分散力量组织起来,汇成一股远侵东方的浊流。

商人是十字军东征的积极推动者和物质支持者。特别是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的商人,企图从阿拉伯和拜占庭手中夺取地中海东部的港口和市场,独占商业优势。因此,他们为历次纠合起来的大军提供船只、粮食和武器,并参加瓜分战利品。由于西欧连续7年干旱,灾荒之后流行瘟疫,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他们迫切希望到东方寻找摆脱贫困的出路,因此,他们也是东征的支持者。

这时东方局势的变化也有利于西欧封建主实现其侵略计划。11世纪,阿拉伯帝国分裂了,塞尔柱突厥人兴起,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塞尔柱突厥帝国。但是塞尔柱突厥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在苏丹马立克死后,帝国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小国,这些小国互相敌视,干戈扰攘,无力抵抗外来的入侵。

1095年11月,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南部召开勒芒宗教大会,会上,他发表了蛊惑人心的演讲,煽动人们踏上征途进行一场十字对新月的战争,以拯救圣地耶路撒冷,夺回“主的坟墓”。同时,他毫不隐讳地指出,近东地区是“充满欢娱和快乐的天堂,那里遍流着乳和蜜”。在乌尔班的煽动下,人们纷纷佩上远征的十字标记,整装待发。表面上的宗教狂热与实际上的掠夺贪欲相结合的浊流,涌向东方。

1096年秋,法、德、意三国骑士分四路向君士坦丁堡进发。十字军渡过海峡,打败突厥主力。1099年十字军占领并血洗圣城耶路撒冷,不分妇孺,杀害7万人,以致遍地污血,没人脚膝。为得到居民死前吞下的黄金,十字军不惜剖腹掏肠、焚尸扬灰,充分暴露了十字军的侵略性质。通过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西欧侵略者占领了地中海东岸南北长达1200公里的土地,建立了耶路撒冷、艾德萨、安条克和的黎波里伯国四个十字军国家。

1144年,法德两国组织7万大军进行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受到埃及苏丹萨拉丁的抵抗并失去耶路撒冷。萨拉丁占领耶路撒冷的消息,使西欧大为震动,教皇乌尔班三世惊惧而死。于是西欧又组织由德皇腓特烈一世、英国狮心王理查和法王腓力二世亲自率领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结果理查与萨拉丁签订和约:十字军保有从泰尔到雅法沿海地带,耶路撒冷仍归埃及,三年内,基督徒可自由进入耶路撒冷。

教皇英诺森三世即位不久就号召组织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这次十字军东征参加者主要是法、德、意贵族,实际起支配作用的是威尼斯。威尼斯总督以商人的眼光和政客的手腕,扭转了远征方向,变十字军的愚蠢行径为商业活动,用来粉碎其商业劲敌拜占庭。1204年,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十字军在城中纵火三昼夜,全部坊肆以及收藏古典书籍的君士坦丁堡图书馆都付之一炬。十字军复又征服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建立拉丁帝国。此后进行的第五次至第八次十字军远征日益式微,渐成强弩之末。1291年,十字军在东方的最后一个据点阿克失陷,耶路撒冷王国灭亡,十字军东征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绵延近两百年的十字军远征使东地中海各国人民遭受国破家亡、生产力大倒退、文化大毁灭的灾难,大大阻碍了这些国家的历史进程。对于西方人民来说,也是一场浩劫,数十万人死于非命,耗费资财不可胜数。

罗马教皇和西欧封建主发动十字军东征的目的并未得逞,他们在东方占领的土地最后全部丧失。十字军的暴行,激起了穆斯林的愤怒,由于十字军东征所种下的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徒之间互相仇视的祸根,长期以来对这一地区产生了影响。

对于积极策动十字军远征的西欧商人,特别是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比萨诸城的商人来说,由于远征摧毁了阿拉伯和拜占庭商人的垄断,意大利、法国南部和西班牙东部的一些城市与东方的贸易兴盛起来。东西方之间原先早已存在的交往比过去有所增多。此后,东方不少先进生产技术如纺织、金属加工、制糖等,先进的农艺如种植水稻、西瓜、柠檬等,都传到西方,因此,十字军东征客观上对西欧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有一定作用。当然,西方与东方卓有成效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和平交往的方式,而不是侵略战争。

“知识链接” 骑士团

直属教皇的宗教性军事组织,不受地方政府的管辖,任务是镇压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一带居民的反抗,与周边伊斯兰国家作战,保护十字军领地。

“读史心得”

十字军东征,是由罗马教皇发起、西欧各国组织以基督徒为主力的军队,向地中海东岸伊斯兰地区入侵的掠夺战争。战争的发起者打着“圣战”的旗号,以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为借口,用宗教外衣掩盖其疯狂掠夺的实质。这场侵略战争,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西欧封建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产物。

英法战争为什么被称为“百年战争”?

14世纪,英法两国因为王位的继承问题,时断时续地进行了一百多年(1337~1453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在中世纪的西欧是空前的。

1328年法国加佩王朝最后一个国王查理四世死后无嗣,只有一个妹妹,是英国的王太后,即英王爱德华三世的母亲。所以查理四世一死,爱德华就想以外甥的身份继承法国王位。可是法国的贵族不愿英、法同在一顶王冠之下,乃推举查理四世的堂弟、瓦洛瓦伯爵的儿子腓力为国王。这就是瓦洛瓦王朝的第一位君主腓力六世。爱德华三世对法国王位,仍念念不忘,这就埋下了战争的种子。

法国境内的阿奎丹地区,作为英王的属地,长期处于英国封建主的统治下。腓力六世企图以宗主身份收回阿奎丹地区,英王则竭力巩固和扩大他在法国的领地。英法在工商业十分发达的弗兰德尔的利害冲突,也加剧了双方的紧张局势和战争的到来。

1328年,腓力六世率大军镇压了弗兰德尔西部反对封建领主统治的起义,并建立起对弗兰德尔的直接统治,下令逮捕英国商人,禁止英国和弗兰德尔的往来。爱德华三世采取报复手段,下令禁止羊毛出口。1337年5月,法王宣布没收英王在法国的领地并派兵进入阿奎丹,战争爆发。1340年,英国海军打败法国海军,控制了英吉利海峡,在取得制海权之后,就大举渡海作战。1346年,双方在克勒西会战,法军死伤惨重。继之,英法两国又在普瓦提埃举行会战。爱德华三世的长子“黑太子”统率英军。法国国王约翰鉴于克勒西失败的经验,也命令那些身着沉重盔甲的骑士下马改马战为步战,法王自己也身披甲胄,亲自指挥作战,结果法军惨败,法王以及大批贵族被俘,英国借机向法国索取大量赎金,又给法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苦难。

战争的失败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破坏,使法国国内矛盾激化,终于爆发了市民和农民起义。由于内外交困,查理已无力进行战争,只得于1360年和英国签订布勒丁尼和约,使战争暂告结束。法国国王约翰仍旧未被放回,1364年囚死伦敦,查理继位。

查理五世继位后,利用和约休战时间,进行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整顿,1369年法国又向英军发起进攻,战争进入到第二阶段。查理五世的这些准备工作明显地收到效果,法军接连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收复了绝大部分被英国占领的土地。在形势对法国极为有利时,查理五世死亡,病弱无能的查理六世无力统治法国,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互相争权夺利,人民又爆发起义,使英军乘虚而入。1396年,英法双方又签订20年停战协定。

20年停战期满后,英王亲率6万大军从诺曼底登陆,法国在战争中不断败北,新继位的查理七世被赶到南方一隅,法国有被吞并的危险,这种形势激发了法兰西民族的爱国主义热情,在以女英雄贞德为代表的具有法国民族意识的民族武装力量的英勇战斗下,法军连连取得胜利。1453年,两军在波尔多附近决战,英军全军覆没,英王在法国的领地除加来港外也全部丧失。英法百年战争以法国取得最终胜利而告终。

基督教为什么会分裂?

基督教产生后不久,就逐渐分化成拉丁语地区的西派和希腊语地区的东派。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这也加深了基督教东、西两派的分裂。罗马主教逐渐成为整个西派教会的领袖,并逐渐形成教皇体制。东方希腊派基督教则成为东罗马帝国的国教。这样就奠定了东、西两派分庭抗礼的格局。

当时,东西教会的分裂并不彻底,互相不断争夺最高领导地位,而世俗皇帝也往往参加进来,借以扩充他自己的权势。这个过程长达500余年之久。直到1054年,东西两派为争夺意大利南部的教会权力而使两大派公开分裂。罗马教皇立奥九世派红衣主教到君士坦丁堡,宣布: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属希腊语的教区,应归罗马教廷统辖,君士坦丁堡东正教大主教迈克尔·凯鲁拉里断然拒绝这种要求,立奥九世宣布开除迈克尔·凯重拉里教籍。凯重拉里也毫不示弱,召开宗教会议,谴责罗马教皇的特使“像野猪一样来到圣城诬蔑真理”。并宣布将教皇逐出教门。这件事使东西两教派公开冲突达到极限,这样,东方的希腊派基督教和西方的罗马派基督教正式分裂。

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方教会自称“正教”。正教传播的范围主要是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东欧斯拉夫人分布的地区。正教认为圣灵出自圣父,奉七件圣事:洗礼、坚振、告解、圣餐、终傅、神品、婚配。除主教外,允许一般神职人员结婚。正教还否认关于“教皇永无谬误”,以及炼狱、童贞女玛利亚贞洁受孕、肉体升天等教理。正教还否认涤罪所的存在,所以举行洗礼时要全身浸入水中。

以罗马为中心的西部教会信奉天主和耶稣基督,并尊玛利亚为天主之母,公教的主要信条为:天主圣父化成天地,创造人类;天主圣子降生为人,救赎人类,并受难、复活、升天,世界末日将再次降临。公教称有涤罪所,举行洗礼时只在额头上点些水。

“知识链接”

基督教有三大派别——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新教出现较晚,是中世纪末期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产生的新派别。天主教和东正教则出现较早,是随着罗马国的分裂而逐渐形成的。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基督教也随之分裂为东西两派教会。西派教会以罗马为中心,势力范围主要在西欧;东派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势力范围主要在东欧和巴尔干半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两派的争议不断扩大、矛盾不断加深,最终导致了两派分道扬镳,西派形成天主教,东派形成东正教,老死不相往来。

统治欧洲时间最长的是哪个王朝?

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欧洲达700多年之久,是欧洲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领地最广的封建王朝。其祖先属于日耳曼人的阿勒曼氏部落,是法兰克王国内的一个普通封建领主。1020年,斯特拉斯堡主教维尔纳和他的姻兄弟拉德博特在今瑞士境内的阿尔高建立哈布斯城堡,拉德博特的儿子遂被封为哈布斯堡伯爵。1273年,哈布斯堡伯爵鲁道夫一世利用拥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的霍亨斯陶芬王朝和统治奥地利的巴奔堡家族绝嗣的机会,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并使奥地利成为哈布斯堡王朝的中心领地。

这个家族还不断通过外交和联姻在欧洲扩张势力。当时流传的一首讽刺诗:“让别人去征战,幸运的奥地利却在结婚。”1438年,长期拥有神圣罗马皇帝称号的卢森堡王朝绝嗣,哈布斯堡家族的阿尔伯特与这个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女儿联姻,继承帝位。从此,这个帝位一直属于哈布斯堡王朝。1476年,哈布斯堡王朝的腓特烈三世趁勃艮第国王大胆查理战死之机,促使其子马克西米连与大胆查理之女结婚,获得了法国一些地区以及尼德兰和卢森堡。马克西米连一世继位后,又促使儿子腓力与西班牙国王的女儿结婚,于是,王朝便又拥有了西班牙、奥地利和勃艮第的所有领土领地,1526年又通过联姻成为捷克和匈牙利的国王。这样,在几十年内,哈布斯堡王朝由德国的一个普通诸侯而跃居成为统治全欧的帝国。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尼德兰、英国和法国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力量日益强大,而哈布斯堡王朝则逐渐四分五裂,力量日衰。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又以奥匈帝国的失败而告终。战后,在哈布斯堡家族王朝的领地上成立了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个国家,其他地方分别划归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和意大利。1919年奥地利共和国通过法案没收哈布斯堡家族的财产,把哈布斯堡成员驱逐出境。在欧洲盘踞7个世纪的哈布斯堡王朝终于垮台。

朝鲜的“三国时代”是指什么?

朝鲜民族自古居住在朝鲜半岛上。在原始社会末期,半岛上逐渐形成了几个部落联盟。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北部出现了高句丽奴隶制国家;3世纪和4世纪,在朝鲜半岛的西南和东南部,又先后出现百济、新罗两个奴隶制国家。于是,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峙的局面,朝鲜史上称为“三国时代”。

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统治者为了争夺半岛上的霸主地位,进行了长期激烈的斗争。三国当中以高句丽为最强,曾侵入中国的辽西。到公元6世纪时,新罗逐渐强大起来,领土扩大到半岛中部的汉城一带。新罗的强大引起了高句丽的恐惧,于是,它联合百济不断进攻新罗,同时还断绝了新罗和日本通往中国的道路。新罗转而向中国求救,唐太宗率军攻打高句丽,直到7世纪中期,唐朝灭掉了百济和高句丽,在平壤设立了安东都护府进行统治。朝鲜人民坚决反抗唐朝的封建统治,迫使唐将安东都护府撤至辽东。公元735年,新罗终于统一了朝鲜半岛,唐与新罗正式以现在的大同江为界。

为什么日本的大化改新是“仿唐制”的改革?

公元645年6月12日,日本天皇的宫中香烟缭绕、管弦齐鸣,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原来,这里正在为“三韩调进”举行“受贡”仪式。突然,一阵大乱,掌握日本朝廷大权的苏我入鹿被人刺死。与此同时,在吉野法兴寺集结的军队正严阵以待,准备以苏娥氏势力决一死战。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苏我入鹿之父苏我虾夷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自焚身死,苏我氏的势力土崩瓦解。这就是日本中大兄皇子联合神伯(祭祀官)中臣镰足等人发动的宫廷政变。政变后,拥立中大兄的舅舅轻王子为孝德天皇,建年号“大化”,组成了次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为核心的政权。同年下令“作户籍”、“校田亩”,禁止私人租佃土地,准备实行改革。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主要是仿唐制而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在经济上,宣布废除部民制,建立封建土地国有制。废止皇室和豪族的屯仓、田庄等,部民也全部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官吏从国家得到食封,以封户租赋的一部分作为俸禄。施行班田收受法,政府对6岁以上公民,每6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二段,女子为男子三分之二,私奴婢为良民的三分之一,死后归还国家。受用农民必须向国家负担租庸调,即田租、徭役和贡物。在政治上,废除了贵族奴隶主的世袭特权,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在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制定官制和冠位制。在兵制方面,京师王卫府,地方设军团,实行征兵制,废除大伴、物部等阀族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

大化改新对日本历史的影响很大,新的制度抑制了旧贵族的土地兼并,解除了豪族对部民的奴役,在一定程度上固定了农民的租税和徭役的负担,承认农民对宅地、园林的私有权和对山林、池沼的公共使用权,因而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伊斯兰教是怎样创立的?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570~632年),出生于麦加古莱西部落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童年失去父母,先后由祖父和伯父抚养,做过牧童。12岁时随叔父到叙利亚经商,在这段时间中,他接触了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教义,并对当时的阿拉伯半岛获得一些初步的了解。25岁时,受雇于麦加城内的一个富孀赫彻底,后来与她结婚。婚姻为穆罕默德的未来事业准备了物质条件和地位。以后他经常在麦加郊区的希拉山洞内潜修冥想,综合犹太教、基督教以及阿拉伯半岛上的原始宗教和哈尼天主教的主张,以古莱西部落的主神安拉为唯一的宇宙之神,自称是安拉的使者、先知,于610年创立了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开始传教的初期,麦加奴隶主贵族的富商因害怕单一神教的教义会妨碍传统的多神崇拜,影响他们的领导地位和经济利益,因而反对伊斯兰教,甚至想要加害于他。公元622年7月16日深夜,穆罕默德带领其信徒趁夜逃出,移居雅特里布,以后雅特里布改名为“麦地那纳比”(先知的城),伊斯兰历法也以这一天作为纪元的开始。麦地那的居民很快地接受了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在麦地那传教多年,地位日渐稳固,他首先镇压了作为敌人同盟军的犹太人,清除了一切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实现了伊斯兰教的民族化。公元630年,穆罕默德在“向麦加进军”的口号下,率领万人大军向麦加进军。麦加城的反对派贵族在大军压境的形势下,只好妥协,归信伊斯兰教。穆罕默德进城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清除克尔白古庙的一切偶像,只留下那块黑石作为全体穆斯林朝拜的对象。麦加继续保持其宗教中心的地位。

穆罕默德收复麦加以后,利用它固有的宗教和商业地位,使伊斯兰教迅速在整个阿拉伯半岛传播开来。公元631年,穆罕默德得到叙利亚边境集中大量东罗马军队的消息,亲自率领远征军3万人向叙利亚边境进发。大军所到之处,阿拉伯各部落纷纷归信伊斯兰教。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率领11.4万穆斯林到麦加,亲自领导第一次只有穆斯林可以参加的朝觐,他向全体穆斯林宣布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伊斯兰教已经形成。

玛雅文明为什么会失落?

玛雅文化是辉煌灿烂的,它是美洲人民的骄傲,它足以和古埃及和印度的文化相提并论。

玛雅人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定居于今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一带,过着原始公社制的生活,他们以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玛雅文化。

高超的建筑艺术是玛雅人的出色成就之一。公元前后,玛雅人在中美洲兴建了100多座城市,城里建有金碧辉煌的庙宇,雄伟壮观的宫殿,各城间有道路相连。

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玛雅人在各城建造了许多不同形状的天文台。他们成功计算出日食和月食的时间,推算出的太阳历,把一年分为18个月,每月20天,外加5天作为禁忌日,共365天,闰年加一天。他们的计数法是根据手和脚的20个指头而产生的20进位制。他们用“点”表示1,用“横”表示5,画一“贝壳”表示0.玛雅人使用0的符号要早于欧洲整整800年。

按照精确的天象观测和日历法则而建造的神殿,也是玛雅人的杰作。其中奇伊图亚神殿是一个底边55米、高为23米的金字塔,顶端设有祭坛;四个侧面的中间台阶各91级,加上一层环形平台,合计365,是一年的天数;每侧除中间台阶外,共有18层台阶,与太阳历的月份相等。令人惊奇的是,每年春分、秋分两日午后,由于斜阳的照射,北侧台阶上便映出翻腾起伏的蛇神幻影。

玛雅人还是天才的画家,他们留下了各种颜色的图画和美丽生动的雕刻。

玛雅人还创造了自己的象形文字,有800多个书写符号,3万个词汇,一般是刻在祭坛、陶器和石柱上的铭文。

在玛雅城里,每隔20年就要建立一些石柱,石柱上刻有题词,记载重要事件的内容和日期,因此,玛雅文明是有确切纪年可考的。

玛雅人还把他们的文化、历史用毛笔记在鹿皮上,编写成书。这些书由专职祭司用不同的颜色写成,色彩绚丽,图文并茂。

大约在公元9世纪,古典期玛雅文明到达了它的顶峰。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崩溃:在随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南部低地的玛雅人放弃了他们繁华的城市,神庙变成了野兽出没的废墟。北部高地的玛雅文明继续延续下去,但是再也没有重现辉煌。直到16世纪,西班牙的殖民者在发现新大陆的同时也发现了玛雅文明。在殖民者的杀戮和掠夺中,玛雅文明终于完全衰落了。

同类推荐
  • 英国政党制度与主要政党研究

    英国政党制度与主要政党研究

    欧洲政党及其执政经验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政党及其执政都有一定的参考或借鉴作用。本书对欧洲一些主要国家的政党及其执政经验做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可供我们参考的建议,主要内容有西欧政党的执政经验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战后英国的两党政治与执政经验、法国社会党和戴高乐政党与执政、德国主要政党执政的经验与教训、意大利主要政党的执政经验、奥地利社民党执政的经验与教训等。
  •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出版于1986年,我们是根据原作者提供的1988年平装本译出的。我社请原作者、译者进一步修改后再次公开出版。作者在本书中总括回答了五个方面的问题:(1)对逆境进行考查的方法论。(2)把高质量的政策制定作为应付逆境的重要手段。(3)逆境中政策制定的原则。(4)逆境中政策制定的素质要求和必要条件。(5)政策制定系统和统治方式改进与重建的方法论。在本书的末尾作者还向各国高层决策者提出了九点建议,使得本书的主题能得到具体的实现。作者在本书中所阐明的逆境中政策制定的方法论,以及对政策制定系统重建的方法论对我国是有现实意义的。
  • 国情读本

    国情读本

    本书是《新世纪农村青少年必读》的其中一本。本书主要从伟大祖国国情概况、专题国情两个大的方面讲述国情知识,其中第一编又分为我们的家园、硕果累累的中华文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三大块,第二编分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对金融危机三大部分进行讲述。内容浅显易懂,文图并茂。
  • 新常态 新理念:践行五大理念,决胜全面小康

    新常态 新理念:践行五大理念,决胜全面小康

    《新常态 新理念:践行五大理念,决胜全面小康》依循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要求,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了全面的解读和论述,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深入而具体的阐释对新时期继续坚持党的领导,顺利实现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实践参考和理论依据。“十三五”时期,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只有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才能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中层领导任职理论与实务

    中层领导任职理论与实务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和干部培训工作。纵观80多年的奋斗历程,重视学习,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我们党每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转折关头,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关键时刻,总是把加强学习和教育干部的问题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全力加以推进,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历史经验。
热门推荐
  • 废材当道:妃常不凡

    废材当道:妃常不凡

    她天生邪瞳性情冷傲,一朝穿越成整个族群里最不受待见的天生废物。长相平凡,毫无灵力,被族中的二公子奚落,还要被逼嫁给傻子!是可忍,孰不可忍!想玩弄她的感情,她就玩弄他的生死!诋毁她的名誉,她就毁了他的家族!妄想她的男人,她就毁来了那些女人的容,挫骨扬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种倒计时

    异种倒计时

    当末日来临,所有人都陷入恐慌之中。安良一脸无辜:哦,我早就知道了
  • 这个店里有故事

    这个店里有故事

    传说周出方士姬旦在飞升之际留给了弟子一件宝物,这宝物内阴阳五行俱齐,传世千年后其中嫣然是另一方宇宙的样子,我的故事,就在其中,,,
  • 仙诈

    仙诈

    少年狡猾多端,诈狐强势崛起。妖魔鬼怪,人仙并存的两界,尔虞我诈,谋利角逐的天下。踏足仙道,独步仙颠,叱咤苍穹,无敌纵横!
  • 至尊神豪游戏

    至尊神豪游戏

    第一,我对钱没有兴趣。第二,我对女人也没有兴趣。
  • 江湖歌中行

    江湖歌中行

    主角得到巧遇转世到江湖1000年后,这一世他为了完成上一世未完成的江湖榜首再次踏入江湖,江湖因他而颤抖!
  • 天乞星辰

    天乞星辰

    谁说乞丐就不能修炼。没有好的天赋,可是我有好的运气。我想修炼,谁也拦不住我!我想成神,天也封不住我!看天乞如何从一个小乞丐成长为武道巅峰的热血故事!
  • 背德

    背德

    一段段短小的恋爱故事,我是怀着两个女生的心情去写的,无论把她们当做一对恋人或者一对罪人来读,可能都不会有过多的感动和兴奋。
  • 忘了我,就等于救了你

    忘了我,就等于救了你

    本人以前的作品已更完,特地开了新坑。(作者晨橙是个学生党,每周更一次)大家,不喜欢就不要吐槽!晨橙的作品纯正出品,并无抄袭他人。谢谢大家的支持!
  • 湮没的辉煌

    湮没的辉煌

    《湮没的辉煌》是著名散文家夏坚勇的散文代表作,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在市场畅销多年。收录了文化散文作品《寂寞的小石湾》《驿站》《湮没的宫城》《东林悲风》《小城故事》等经典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作者以犀利的笔锋,畅快的措辞,深刻的思想,将历史与政治、文化与情感加以整合,在地理空间的层峦叠嶂中穿梭,俯瞰历史的烟云风尘,博古论今,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化大散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