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即自我嘲弄。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是嘲弄自己,而潜台词却另有韵味。因此,自嘲在交谈中具有特殊的表达功能和使用价值。
美国前总统林肯的容貌很难看,常被人们嘲笑。一次,有人当面说他是两面派,他答道:“我要是有两副面孔,就不会以这副丑陋的面孔对着你了。”
别人有事求你时,你若明言拒绝,会让人难堪,而运用自嘲,委婉拒绝,既能表达自己拒绝的意图,又使对方乐于接受。
有一次,林肯在某个报纸编辑大会上发言,指出自己不是一个编辑,所以他出席这次会议,是很不相称的。为了说明他最好不出席这次会议的理由,他给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我在森林中遇到了一个骑马的妇女。我停下来让路,可是她也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面孔看。她说:‘我现在才相信你是我见到过的最丑的人。’我说:‘你大概讲对了,但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她说:‘当然你已生就这副丑相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你还是可以待在家里不要出来嘛!’”
大家为林肯幽默的自嘲而哑然失笑。
在交谈中,当对方有意无意地触犯了你,把你置于尴尬境地时,借助自嘲摆脱窘境,是一种恰当的选择。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前总统杜鲁门会见十分傲慢的麦克阿瑟将军。会见中,麦克阿瑟拿出烟斗,装上烟丝,把烟斗叼在嘴里,取出火柴。当他准备划燃火柴时,才停下来,对杜鲁门说:“我抽烟,你不会介意吧?”
显然,这不是真心征求意见,在他已经做好抽烟准备的情况下,如果对方说他介意,那就会显得粗鲁和霸道。
这种缺少礼貌的傲慢言行使杜鲁门有些难堪。然而,他看了麦克阿瑟一眼,自嘲道:“抽吧,将军,别人喷到我脸上的烟雾,要比喷在任何一个美国人脸上的烟雾都多。”
由此可见,当令人难堪的事实已经发生时,运用自嘲,能使你的自尊心通过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护,并且,还能体现出说话者的大度胸怀。
英国作家杰斯塔东是个大胖子,路也走不动,山也不能够爬。然而,他却不以胖为耻。有一次他对朋友自嘲说:“我是个比别人亲切3倍的男人,每当我在车上让座给妇人时,我的一个座位足可以让3个妇人坐下。”
自嘲用嘲讽的语气提及自我,能表现个人的谦逊和幽默。用在开场白里,目的是用诙谐的语言巧妙地自我介绍,这样会使听众倍感亲切,无形中缩短与听众间的距离。
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王景愚的自我介绍幽默、质朴而又不失策略:“我就是王景愚,表演《吃鸡》的那个王景愚。人们称我是多愁善感的喜剧家,实在是愧不敢当,只不过是个走火入魔的哑剧迷罢了。你看我这40多公斤的瘦小身躯,却经常负荷许多忧虑与烦恼,而这些忧虑与烦恼,有多半是我自找的。我不善于向自己敬爱的人表达敬与爱,却善于向自己憎恶的人表达憎与恶,然而胆子并不大。我虽然很执拗,却又常常否定自己。我就生活在痛苦与快乐交织的网里,总也冲不出去;在事业上人家说我是敢于拼搏的强者,而在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前,我又是一个心无灵犀、半点不通的弱者,因此在生活中,我是交替扮演强者和弱者的角色。”
在作家代表大会上,作家萧军上台发言,第一句话就是:“我叫萧军,是一个出土文物。”这句话包含了很多复杂感情:有辛酸,有无奈,有自豪,有幸福。而以自嘲之语表达,形式异常简洁,内涵尤其丰富!
胡适在一次演讲时这样开头:“我今天不是来向诸君作报告的,我是来‘胡说’的,因为我姓胡。”话音刚落,听众大笑。这个开场白既巧妙地介绍了自己,又体现了演讲者谦逊的修养,而且活跃了场上气氛,沟通了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理,一石三鸟,堪称一绝。
中央电视台曾邀请我国台湾影视艺术家凌峰先生参加春节联欢晚会。当时,许多观众对他还很陌生,可当他说完那段妙不可言的开场白后,一下就被观众认同并受到了热烈欢迎。他说:“在下凌峰,我和文章不同,虽然我们都获得过‘金钟奖’和最佳男歌星称号,但我以长得难看而出名……一般来说,女观众对我的印象不太好,她们认为我是人比黄花瘦,脸比煤炭黑。”
这一番话嬉而不谑,妙趣横生,观众捧腹大笑。这段开场白给人们留下了非常坦诚、风趣幽默的良好印象。不久,在“金话筒之夜”文艺晚会上,只见他满脸含笑,对观众说:“很高兴又见到了你们,很不幸你们又见到了我。”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至此,凌峰的名字就传遍了祖国大地,深受全国观众朋友的喜爱。
自嘲运用得好,可以使交谈平添许多风采。如果用得不好,会使对方反感,造成交谈障碍。自嘲要审时度势,相机而用,不能到处乱用。比如,对话答辩、座谈讨论,调查访问等,就不宜使用自嘲。此外,自嘲要避免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积极的自嘲,包含着自嘲者强烈的自尊、自爱。自嘲是所采取的一种貌似消极、实为积极的促使交谈向好的方向转化的手段。
感悟
适时适度地自嘲,是一种良好的修养,一种充满魅力的交际技巧。自嘲能制造宽松和谐的交谈气氛,能使自己活得轻松洒脱,使人感到你的可爱和人情味,有时还能更有效地维护面子,建立起新的心理平衡。